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的中医认识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仝小林  赵昱  陈良 《中医杂志》2006,47(12):888-890
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根本原则。近年来,对β细胞功能的生理、病理研究及保护胰岛β细胞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患者在被诊断为糖尿病时β细胞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50%,其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每年以4%~5%的速度下降。以此推算在糖尿病诊断前10~15年β细胞功能已开始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中西药合用对成人缓慢进展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本文对84例LADA患者进行了中西药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的观察研究。方法:将84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组(A组)、胰岛素治疗组(B组)及胰岛素与中药联合治疗组(C组)。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组(A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没有得到改善,而用胰岛素治疗(B组)和胰岛素与中药联合治疗组(C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和改善。其中,以胰岛素与中药联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明显。结论:本研究表明,所用中药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糖和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与胰岛素连用具有协同和增效作用。对于LADA患者,尽早采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与中药联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以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omaβ及Homa I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胰岛素强化治疗4周过程中血糖控制速度不同分为A(快速血糖控制组)、B(非快速血糖控制组)两组,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间HOMA-β、AUCCP30、AUCCP120的差异。结果:随着血糖水平下降,两组治疗后HOMA-β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UCCP30、AUCCP120的开始改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糖4周可使患者胰岛素早时相分泌改善。  相似文献   

5.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环节。持续性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害及胰岛素抵抗。本文通过观察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1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的胰岛素释放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变化的情况,以及停药1年后血糖良好控制的例数,来探讨伴血糖显著增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及时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或/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异质性疾病。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结果提示,在高血糖发生的7年之前与糖尿病相关的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就已存在,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其胰岛B细胞功能毁损过半,且随着病程进展而以每年4.5%的速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肽、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各时间点胰岛β细胞功能与C肽相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C肽水平,相比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缓慢进展性的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而引起的,而且该疾病临床治疗过程长,目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后联合胰岛素,本试验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分析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西药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2型糖尿病(DM)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β细胞功能,导致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1]。因此保护和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到重视。笔者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胰岛素加中药治疗,探讨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诊断及分型根据1999年WHO标准[2],符合以下条件:年龄<65岁;病史3个月以内且未行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温阳健脾汤联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时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比各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中医...  相似文献   

11.
开郁清胃颗粒对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血糖、胰岛素低抗和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文迪雅为对照,观察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前后体重及腰臀围、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并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数据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开郁清胃颗粒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β细胞功能。结论:开郁清胃颗粒改善β细胞功能与降糖降脂作用及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田汝康  张静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1):766-76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将9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胰岛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组49例)、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对照组47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肽分泌峰均有提前,表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和恢复,但治疗组效果较好。结论:中药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糖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与胰岛素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五脏通治法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和恢复作用。方法:将新入院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五脏通治法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对照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的严格血糖控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75 g葡萄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和c肽等指标,计算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H0MA-B=20XFins/(FPG-3.5),胰岛素抵抗指数(H0MA—IR=FPGXFins/22.5),胰岛素、C肽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但观察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五脏通治法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有效保护和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独特疗效。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缺陷,针刺通过改善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缺陷,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针刺可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改善β细胞功能障碍并保护其形态。本文综述了针刺对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机体能量代谢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文献,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使之得到更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发病率日渐升高,但至今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治愈糖尿病,五脏通治法是笔者多年来在从事糖尿病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中总结出的一套中医治疗方法,该法从通调五脏入手,治疗糖尿病,疗效可靠;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在糖尿病发病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早期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有很好的保护和恢复作用,若把五脏通治法和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起来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的治疗,可望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点,更好的保护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文中就五脏通治法和早期胰岛素治疗的优点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加减抵挡汤对痰瘀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痰瘀型糖尿病患者92例分两组,西医组采用常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并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中药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加减抵挡汤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和痰瘀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痰瘀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相似,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加减抵挡汤对痰瘀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丁娟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9):1717-1717,1719
目的:观察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对西宁敌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和雎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诺和锐强化治疗组与非诺和锐强化治疗组(对照组),观察2周强化治疗箭启空腹、餐后2小莳血糖、空腹胰岛素的变化。结果:2周的强化治疗后,2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在治疗后获得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诺和锐强化治疗血糖控制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胰岛素抵抗的水平变化不大.因此,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性逐渐增大.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间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T2DM患者86例,对其实施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胰岛素持续治疗2周后患者FPG、PBG、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NS、INS1、INS2、Homaβ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bAl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β细胞功能,有利于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短期持续性胰岛素皮下榆注(CSII)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和对胰岛8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52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2周CSII治疗前后血糖、血浆胰岛素、C肽及由Homa模型计算的HomaIR、Homaβ等变化。结果52例患者的空腹、餐后2h血糖分别于治疗后(2.3±1.4)d、(3.1±2.2)d达到良好控制,且未见明显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在治疗后获得显著改善。结论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SII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