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腰一硬联合麻醉在小儿腹部及以下各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对ASA分级I级的75例小儿腹部及以下各类手术行腰一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麻醉维持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麻醉并发症。结果75例患儿麻醉效果均良好,单次腰麻药量维持约60min-70min。术后所有患儿随访3d,无1例发生头痛、腰背痛、尿潴留、恶心、呕吐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腰一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并发症少,是小儿腹部及以下各类手术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目前我院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260例,对术前准备,麻醉方法的选择、术中监测、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麻醉手术平顺,苏醒迅速,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的选择,严密的术中监测,积极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此类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小儿脐以下腹部手术由于需要的时间短,临床上常采用肌肉注射氯胺酮麻醉、静脉注射氯胺酮麻醉或复合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如骶管麻醉、硬膜外麻醉)等方法来完成。我院自2004年3月份来,将氯胺酮复合液与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氯胺酮的用药量明显减少,术中、术后患者呼吸道干燥,并且苏醒较早,是一种较好的、值得推荐的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手术500例麻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剖宫产术的麻醉及各种并发症的合理处理措施。方法:500例剖宫产者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保证充分供氧,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4.6%,全部母婴无一因麻醉死亡。结论: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对术前及术中各种并发症如妊高征、仰卧位综合征、局麻药中毒、羊水栓塞、寒战反应新生儿抢救等做到合理及时的纠正,是保证剖宫产母婴安全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肿胀麻醉下注射器吸脂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肿胀麻醉术使用大号注射器、细长抽吸管对358例局部脂肪堆积的患者进行脂肪雕塑术。结果 麻醉效果好。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局部平整,结论 肿胀麻醉加注射器吸脂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快捷的吸脂方法。  相似文献   

6.
连续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下简称硬全联合麻醉),具有镇痛完全、肌肉松弛满意、通气功能好、术毕苏醒迅速、全麻用药量少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常用的复合麻醉方法。但目前各地在实施这一方法时,具体麻醉方案和用药各不相同,由于应用不当发生严重呼吸循环抑制及术中知晓等并发症时有发生。为此,笔者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对35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冬冬  李萌  杨义 《中原医刊》2011,(19):110-110,112
目的比较氯胺酮、地西泮和丙泊酚、咪达唑仑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探讨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将住院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氯胺酮、地西泮麻醉,B组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麻醉,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术中呛咳和屏气发生例数、术中呼吸暂停发生例数、麻醉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B组患儿术中发生呛咳和屏气、呼吸暂停例数少,麻醉恢复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一咪达唑仑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同一穿刺点双向注药的硬膜外麻醉与常规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250例急诊行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行常规的硬膜外麻醉,B组为观察组行双向注药。分别记录A、B两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SPO2的变化及局麻药用量(M),麻醉完善所用时间(T),术中按压子宫及取小儿时患者反应,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B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一个穿刺点双向注药的硬膜外麻醉是一种麻醉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9.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BA)是一种新的椎管内麻醉方法,它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麻醉用药量少,术后头痛少,循环呼吸并发症少,病人感觉舒适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近年来运用CSEA行子宫全切术已数拾例,现报道如下,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CEA)比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合麻醉法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PDA结扎术病例术中麻醉效果及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PDA结扎术患儿,术中监测MAP、BP、HR、ECG、SpO2、RR等,生命指标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术后患儿康复良好。结论 复合麻醉法适用于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麻醉效果满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多伴心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因此麻醉选择至关重要。我院326例均在腰一硬联合麻醉下,施行电切术,麻醉效果良好,术中生命征平稳,术后镇痛完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0例子宫肌瘤病人,平均分为两组,Ⅰ组25例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Ⅱ组25例为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液动力学较平稳,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但腰硬联合组下降幅度明显,HR、SPO2、ECG没有明显改变;Ⅰ组部分病人手术牵拉时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Ⅱ组病人骶神经阻滞完善,术中未见恶心、呕吐反应。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安全性。方法8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与硬膜外麻醉组(EP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子宫全切术中麻醉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起效时及与牵拉子宫时血压(SBP)变化、肌松效果、辅助用药等情况。结果CSEA麻醉药用量少,麻醉起效快,肌松效果满意,牵拉子宫时血压变化小,手术麻醉过程更平稳,与EP组比较p〈0.01;CSEA组血压变化偏大,但与EP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1.418)。结论CSEA为子宫全切术的较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麻醉术后去枕平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观察1650例椎管内麻醉术后病人的并发症。方法:选择1650例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硬膜外麻醉600例,术后去枕平卧;B组:麻醉方法同A组650例,术后加枕平卧;C组:腰椎麻醉400例,术后去枕平卧。结果:A组11例恶心,血压下降发生在术中,原因为其它因素;B组6例症状同A组,术后加枕平卧;C组有60例术后有不同程度头痛、恶心等症状(4%)。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可以加枕平卧,腰椎麻醉术后仍去枕平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组(KS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记录氯胺酮用景。结果K组与麻醉前及KS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KS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S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且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效果。方法:对6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局部麻醉组(n=17例)和硬膜外麻醉组(n=45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术后伤口疼痛、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复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局部麻醉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少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床活动,住院费用低,对全身器官功能影响小,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改进对麻醉方法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635例,古典式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129例、腰麻5例,新式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171例、腰麻250例、腰。硬联合麻醉74例,对比各组间的手术和麻醉情况。结果麻醉、胎儿取出和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差者:在新式剖宫产术的腰麻、腰。硬联合麻醉明显少于两种术式的硬膜外麻醉,P〈0.01;术中产妇、胎儿情况均无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式的改进扩展了麻醉方式,改善了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碱化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碱化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急诊剖宫产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碱化组),B组为对照组(盐酸组),分别观察术中血压、呼吸、脉搏等变化及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和脊神经阻滞节段数。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及痛觉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组,麻醉持续时间及阻滞神经节段数无明显差异,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无明显差异,结论:碱化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麻醉效果满意,起效时间缩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马金孝  戴燕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70-770
目的 总结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电气化术腰硬联合麻醉的经验。方法124例中腰硬联合麻醉100例,硬膜外麻醉23例,全麻1例。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满意,术中闭孔反射、心律失常、低血压、SpO2降低等发生率低。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老年人前列腺电切电气化术,阻滞完善、平面容易控制、循环呼吸影响小。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麻醉方法及其管理要点。方法10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3例,胸主动脉夹层瘤6例,腹主动脉夹层瘤4例,术前均进行扩管、降压的治疗,术中均采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及控制性降压麻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压控制良好,DSA充分证实了所有患者血管支架置入准确到位,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病人清醒快、拔管早。结论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具有安全性高、镇痛完善,麻醉深度易调控,控制性降压易实施,术后清醒快、拔管早等优点,无疑是主动脉夹层瘤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的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