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目的 观察D2-40、calretinin及HBME-1在浆膜腔积液间皮和转移性癌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用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细胞块技术对87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D2-40、calretinin和HBME-1在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D2-40、calretinin和HBME-1标记间皮细胞的敏感度分别为48.1%、81.0%、77.2%,特异度分别为90.2%、69.5%、61.0%.三者联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和81.7%.三者标记卵巢癌腹水间皮细胞的特异性都不高.结论 D2-40、calretinin和HBME-1合用可辅助鉴别诊断转移性癌与间皮.  相似文献   

2.
良性和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疗和预后不同,因此对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杳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特别是转移性癌细胞和间皮细胞的形态学上有交叉,鉴别诊断常很困难.随着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标志物开始被应用于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一、闭合蛋白(claudin)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由咬合蛋白、闭合蛋白和连接黏附分子构成.目前已发现闭合蛋白家族由24个跨膜蛋白亚型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 ~27 000[1].闭合蛋白表达异常所致的细胞间紧密连接功能的失常,可能是影响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研究显示,闭合蛋白-1、-7在宫颈癌中表达显著增高,闭合蛋白-3、4在浆液性卵巢癌中呈高表达,而闭合蛋白-4的低表达与胃癌细胞的低分化、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2-3].  相似文献   

3.
所有标本均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2001年10月至2003年6月的浆膜腔积液标本共93例,包括胸水66例、腹水24例、心包积液3例。间皮细胞增生32例,恶性上皮型问皮瘤6例、转移性腺瘤55例。20例增生间皮、48例转移性腺癌和6例间皮瘤由组织学证实,其中3例间皮瘤由尸检确诊,其余病例则结合患者的病史,影像学或血清学等临床资料证实。每例均制备HE染色的涂片和细胞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小儿浆膜腔积液性质鉴别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2009年本院43例浆膜腔积液标本,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积液和血清的LDH及蛋白含量,采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积液中的hs—CRP含量。结果hs-CRP检测对于浆膜腔积液性质鉴别的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93%。结论与常规方法相比,hs-CRP在小儿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方面也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可作为临床小儿浆膜腔积液性质鉴别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抗体的运用在鉴别胸水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的意义。方法:胸水细胞块切片后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N25例胸水转移性肺腺癌细胞和20例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及钙结合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在胸水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细胞角蛋白-7联合标记胸水肺腺癌细胞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100%;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联合标记胸水增生性间皮细胞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5%。结论:联合应用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抗体检测胸水细胞块对鉴别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ysmexXS-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浆膜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可行性。方法使用Sysmex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计数两种方法,测定60例患者浆膜腔积液白细胞总数,对31例血细胞分析仪能分类标本进行染色镜检分类,并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 SysmexXS-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浆膜腔积液中白细胞数的线性好;白细胞数的携带污染率为0.9%;Sysmex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时精密性较好;两种方法对于测定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有良好的相关性(P均〈0.01)。结论 SysmexXS-800i血细胞分析仪能直接用于浆膜腔积液标本的细胞计数及分类,简便、快速、精密、准确,为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分类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但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计数。  相似文献   

7.
血清、浆膜腔积液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种疾病均可引起浆膜腔积液 ,判断积液的性质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常抽取积液作常规、生化、找脱落细胞等检查以明确积液的性质 ,但由于这些检查都有局限性 ,难以达到理想的目的 ,近年来应用检测血清及浆膜腔积液中糖链抗原 (CA5 0、CA12 5、CA19- 9) ,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 (AFP)的含量 ,提高了对积液性质诊断率 ,但单项使用时均有不足 ,我院应用该方法联合检测血清及浆膜腔积液 (指腹水、胸水、心包积液 )中的肿瘤标志物 ,并计算浆膜腔积液 /血清 (d/s)值 ,旨在探讨该方法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对…  相似文献   

8.
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以前主要依赖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总的检出率为30%-60%。前者检出率较高;后者需做胸膜活检,有一定创伤性,患者不易接受。已有资料表明,恶性肿瘤所致浆膜腔积液大多有染色体异制(检出率为60%~80%),因而浆膜腔积液的染色体检查为其良恶性鉴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近年来我们对62例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作了染色体分析,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的几种标志物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CDKN2A基因缺失在浆膜腔积液间皮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2022年14例发生于胸腔及腹腔弥漫性间皮瘤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标本及活检组织学标本, 应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RCA相关蛋白1(BAP1)和甲基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 以及FISH检测CDKN2A的缺失。同时14例均检测了常规用于间皮瘤鉴别诊断的抗体组合, 包括Calretinin、细胞角蛋白(CK)5/6、WT1、D2-40、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结蛋白、GLUT1。另收集20例良性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的浆膜腔积液作为阴性对照。结果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14例间皮瘤中9例显示BAP1蛋白表达缺失(9/14);5例MTAP表达缺失(5/14);12例表达EMA(12/14), 11例表达GLUT1(11/14);4例表达结蛋白(4/14), 其中3例为局灶阳性;Ki-67阳性指数5%~40%(平均为20%);FISH检测CDKN2A结果显示:1例(1/14)纯合性缺失, 6例(6/14)杂合性缺失, 7例(7/14...  相似文献   

10.
腹膜上皮样间皮瘤和广泛腹膜转移的浆液性癌通过组织学形态鉴别往往比较困难,但如果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方法则会比较容易诊断。D2-40和podoplanin是最近认识的淋巴管内皮标记,它们在正常间皮细胞和间皮瘤中都可以表达。为了比较这两种抗体同以往使用的间皮标记在鉴别间皮瘤  相似文献   

11.
内皮素 (Endothelin ,ET)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1] 。有报道心包液中存在高浓度的ET 1,是血浆浓度的 2 0 0倍。人心包浆膜间皮细胞表达、合成、分泌心钠素和血管紧张素Ⅱ[2 ] 。心包浆膜的间皮细胞与内皮细胞均来源于中胚层 ,同属于单层鳞状上皮 ,为证明它是否也是一重要的内分泌组织 ,进行人心包间皮细胞分离培养是研究心包内分泌功能的重要途径。本实验对心包间皮细胞在有、无血清的培养液中生长状况及释放入培养液中的ET进行观察。1 材料和方法1 1 组织材料 :心脏手术中修剪下来的心包组织1 2 人心包间皮细胞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免疫组化标记在子宫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标记在子宫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8例子宫平滑肌肿瘤、5例子宫内膜腺癌、4例腺肌瘤及6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进行CD10及SMA、desmin、cK(pan)等相关标记检测。结果16例(76.19%)子宫内膜间质肿瘤CD10呈弥漫表达,5例(23.81%)呈散在灶性表达。平滑肌肿瘤SMA和desmin呈弥漫阳性。结论cD10在子宫内膜间质及间质肿瘤中100%表达,是诊断子宫间质肿瘤比较特异抗体。子宫间质肿瘤可向平滑肌等多个方向分化而表现出多种抗原表达,除了用CD10来确定细胞特性外,结合SMA、desmin等标记可增加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在欧洲、日本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间皮瘤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而间皮瘤与肺腺癌之间的鉴别常比较困难.间皮瘤显示出复杂的免疫组化谱系.因此,为了间皮瘤的准确诊断,同时应用包括一些间皮阳性和阴性的组合型免疫组化标记即成为了常用做法.然而,这可能仍旧难以完全解决问题.本研究目的即为评估可以在内皮细胞、Ⅰ型肺泡上皮和间皮细胞中表达的标记物caveolin-1(Car-1)是否可以作为间皮瘤诊断中新的阳性标记.  相似文献   

14.
15.
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制片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制片方法有:离心沉淀法、细胞采集器制片法、液基细胞学制片法、细胞块制片法等,采取何种方法制片,需视标本性质及科室配备的仪器而定.作者多年来不断探索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制片质量的方法,得到一些心得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抽取4例充血性心衰的女性病人的胸膜积液,作间皮细胞短期培养,分别加入青石棉、白石棉和棕石棉,最终浓度均为0.01mg/ml,培养48小时后换新鲜培养液;并设对照组。结果:加过石棉后培养5~9天引起间皮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或结构的异常显著增加,培养10天后细胞逐渐停止生长。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在近二倍体范围内,有超二  相似文献   

17.
胸(腹)水免疫化学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已成为组织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 ,特别是在肿瘤的组织学诊断、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细胞学诊断中 ,特别是浆膜腔积液标本 ,却因易脱片、细胞涂片面积大 ,耗费试剂多、标本制作重复性差等方面的原因 ,不能像病理组织学作免疫组织化学那样常规开展。我们在临床细胞学检验中 ,对浆膜腔积液标本在做免疫细胞化学 (ICC)前 ,进行必要的处理 ,克服以上影响其开展的因素 ,使之能像病理组织学作免疫组织化学一样成为病理科的常规工作 ,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浆膜腔积液标本 ,取自 199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标志物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恶性肿瘤来源及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细胞学筛选恶性浆膜腔积液105例,分别采用常规细胞学涂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常规细胞学涂片以及细胞蜡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分析。结果对105例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来源及类型进行鉴别:胸水60例中腺癌58例,分别来源:肺42例、乳腺10例、卵巢4例及胃肠道2例;鳞癌1例;恶性间皮瘤1例。心包积液9例,均为腺癌,分别来源:肺6例,乳腺3例。腹水36例,其中腺癌35例,22例来源于卵巢,胃肠道12例,肺来源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常规细胞学涂片以及细胞蜡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P0.05)。细胞蜡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检测能准确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的来源及分类。结论常规细胞学涂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常规细胞学涂片以及细胞蜡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分析,在疑难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及分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患者常伴有胸腹腔积液等症状。鉴别胸腹腔积液的性质对疾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价值,且可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特异性最好的方法,但敏感性仅50%左右。通过对浆膜腔积液中铁酯白(Fer)、癌胚抗原(CEA)、葡萄糖(Glu)和腺苷脱氨酶(ADA)四个项目检测,以探讨其在鉴别浆膜腔积液性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SMARCA4缺失胸部未分化肿瘤的细胞病理学特点, 及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在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以浆膜腔积液细胞学为首次诊断依据的SMARCA4缺失胸部未分化肿瘤11例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 分析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并分析患者相应的原发或转移病灶的组织学标本病理特征, 对部分病例进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结果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54~77岁, 中位年龄64岁, 9例有长期吸烟史。多伴咳嗽、发憋、胸痛症状, 均伴胸腔或心包积液。影像学提示原发部位肺部9例, 纵隔1例, 肺及胸壁均累及1例。其中3例有外院肺肿瘤手术史, 1例有对侧肺腺癌手术史。浆膜腔积液肿瘤细胞大且异型性明显, 核质比增大, 核大圆形, 核仁明显, 部分核形不规则, 胞质嗜酸性。免疫组织化学SMARCA4/BRG1均失表达, 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7均阴性, SMARCB1/INI1均阳性;7例CD34阳性, 4例突触素弱阳性, 2例SALL4弱阳性。组织学标本瘤细胞黏附性差, 不规则片状或巢状排列, 横纹肌样, 核分裂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