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息肉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萍 《临床医学》2005,25(3):44-45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息肉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 用 B超观察各种病毒性肝炎及对照组胆囊的声像表现。结果 病毒性肝炎组胆囊息肉的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 001),其中除急性肝炎组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重症肝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01)。合并慢性胆囊炎者,胆囊息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慢性胆囊炎者(P<0 001)。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是胆囊息肉的高发人群,其发生率与肝炎的病程长短及是否合并慢性胆囊炎有关。  相似文献   

2.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5 3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早、中期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5例采用腺苷蛋氨酸辅以综合治疗 ,对照组 2 8例 ,单用综合治疗 ,对比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变化、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腺苷蛋氨酸治疗组疗效 2个月时总有效率为 6 0 .0 % ,对照组为 35 .7%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治疗组改善症状、退黄、降酶效果明显 ;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和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 度以上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和实际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腺苷蛋氨酸作为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能改善疾病预后 ,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重型病毒性肝炎80例,设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血浆置换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判断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58.4%,其中早期重型病毒性肝炎有效率为84.6%,中期为63.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可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以早、中期最为适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17-3618
目的对血清IL-1、s IL-2R检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监测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16份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急性肝炎组)、16份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慢性肝炎组)、16份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慢性重型肝炎组)、16份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血清标本(活动性肝硬变组)以及16份健康人血清标本(正常对照组),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s IL-2R水平,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慢性重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慢性肝炎组和活动性肝硬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s IL-2R比较中,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其中慢性肝炎组和慢性重型肝炎组与之差异为显著(P<0.05),急性肝炎组和活动性肝硬变组与之差异为极显著(P<0.01)。结论血清IL-1、s IL-2R参与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可通过调整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乳果糖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乙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刚  王丽春  夏仁兴 《华西医学》2004,19(2):261-262
目的 :评价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乳果糖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乙型 )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 80例慢性重型肝炎 (乙型 )患者 ,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4 0例 ,对照组给予保肝支持对症的基础治疗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及乳果糖 ,疗程 4周 ,观察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6 7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4 2 5 % ,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于腹胀、纳差、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乳果糖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乙型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分为A、B、C三组。A组(63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C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灌肠。治疗前及治疗第5、10、15、20天,分别检测三组患者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①治疗10天时三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01);20天时的双歧杆菌数量与治疗10天时比较,A组无明显变化(P:0.318),B组和C组均明显减少(均P〈0.001)。②治疗20天时,A、B组肠球菌数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674和P=0.452),C组患者肠球菌明显升高(P〈0.001);A组酵母菌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636),B、C组患者酵母菌均升高(P=0.036和P〈0.001)。③A组患者在治疗第15天,B、c组患者在治疗第10天血浆内毒素下降至最低值,分别为(184.48±69.56)、(152.71±32.44)和(122.71±32.61)EU/L,三组患者血浆内毒素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7、P〈0.001和P〈0.001),并且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明显低于A、B组(P〈0.001);在治疗的第20天,B、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又明显升高(均P〈0.001),而A组无明显变化(P=0.484)。结论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但作用轻微。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口服或灌肠可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但容易出现新的菌群失调,进而加重内毒素血症。乳果糖灌肠方式使药物作用更直接,但肠道黏膜损伤更大,对肠道菌群及内毒素水平影响更明显、迅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继发感染模式及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对继发感染模式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继发感染的患者,其中观察组35例,使用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对照组39例,未采取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在有感染征象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其余治疗方法基本相同。结果 7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继发感染发生率为:自发性腹膜炎37.84%、肺部感染25.68%、尿路感染18.92%、胆道感染14.86%、肠道感染14.86%、败血症12.16%、真菌感染8、11%,死亡率分别为57.14%、47.37%、0、0、0、100%、100%。两组继发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败血症、真菌感染对照组分别为48.72%、35.90%、20.51%、15.38%,观察组分别为25.71%、14.29%、2.86%、0,差异有显著性(P〈0.05);感染控制失败率对照组分别为63.16%、50.00%、100%、100%,观察组分别为44.44%、40.00%、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型病毒性肝炎继发感染以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最高、预后差,继发败血症、真菌感染预后极差、死亡率最高。早期抗感染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败血症、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即使发生,亦有助于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8.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PD)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抽取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22例患者为治疗组,2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HP联合HPD。结果HP联合HPD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改善,胆红素、血氨、血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63.6%(14/22)高于对照组21.7%(5/23)(P<0.01);治疗组早、中与晚期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60%、0%。结论HP联合HPD可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在早、中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定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等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含量,探讨其在判定肝脏功能,指导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健康对照组(n=82)、急性病毒性肝炎(n=4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n=156)、重型肝炎(n=41)、肝硬化患者(n=104)清晨空腹静脉血,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血清TBA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42、15、66倍和9倍(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TBA水平也显著升高.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含量的检测可了解肝细胞受损情况, 可作为肝功能检测的辅助指标, 对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守杰  王建生 《临床荟萃》2003,18(16):942-943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型肝炎患者 ,救治困难 ,病死率高 ,如何提高其生存率 ,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焦点 ,近 2年来 ,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 ,35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 ,根据 2 0 0 0年 9月西安第 1 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 ] ,均有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炎肝硬化病史 ,有慢性肝病的症状和体征 ,并达到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 0 .4 0 ,血清总胆红素 (T…  相似文献   

11.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模型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评价重型肝炎患者预后评分模型(MS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我们已建立的MSLD,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前瞻性分析103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其中慢性者85例,亚急性者8例,急性者10例,随访终点为6个月。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MSLD最佳危险值;应用Kaplan-Meier进行统计分析,预测患者2周、4周、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率。结果 MSLD分数值-5为最佳危险值;MSLD总分≤4分(A组)和MSLD总分≥5分(B组)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有明显差异(近期及远期危险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0)。经内科治疗2周后,总分无变化或增加者的2周和4周生存率分别为37.9%和3.5%;总分降低1分者的2周、4周和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1.5%、15.4%和5.8%;总分降低2分以上者的2周、4周、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5.0%、90.0%、63.9%和52.4%(P均〈0.001)。结论 MSLD对预测重型肝炎患者近期预后(6个月内)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预测内科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的降黄疗效。方法 将我院同期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6例 (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 ) ,对照组 82例 (用复方丹参、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胆红素降低显著 ,总有效率 81.3 6%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降黄疗效显著 ,副作用少 ,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 血浆灌流(PE PP)治疗慢性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青岛市传染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72例慢性肝炎重度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只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37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E PP)治疗,并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PTA、血常规、电解质及(PE PP)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检测治疗后2周、4周的肝功能、PTA等并追踪近期转归。结果治疗组经(PE PP)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明显,PTA明显上升。治疗后2周、4周较治疗前,治疗组TBil下降明显(P<0.01),PTA上升明显(P<0.05)。治疗组治愈好转率89.2%,对照组治愈好转率71.4%,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PE PP)治疗慢性肝炎重度黄疸患者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阻止病情恶化,明显提高临床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HBeAg阴性252例,HBeAg阳性者100例,分常规治疗组及抗病毒治疗组,抗病毒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24周生存率。结果HBeAg阴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年龄、血清总胆红素高于HBeAg阳性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基线HBVDNA水平较低,并发肝性脑病及原发性腹膜炎的比例较高。观察24周,HBeAg阴性者与HBeAg阳性者的存活率无差异(P〉0.05)。HBeAg阴性者抗病毒治疗组的生存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HBeAg阳性者不同,但短期生存率无差异。抗病毒治疗可提高HBeAg阴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缓慢血浆置换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解放军302医院重型肝炎患者,治疗组41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重型34例),单纯对照组37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重型32例)。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均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日本KURARAY公司产的KM-8900型人工肝治疗仪进行人工肝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好转率51.22%,高于对照组(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很好的纠正电解质紊乱,清除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氨,而对照组则不能(P<0.01);治疗组治疗用血浆量及废弃血浆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总胆红素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48h后总胆红素“反弹”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缓慢血浆置换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延缓治疗后胆红素“反弹”,提高治愈好转率,且安全可行,操作简单,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内毒素水平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抗氧化能力差别,探讨乳果糖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7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内毒素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体内抗氧化水平;并随机分为乳果糖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清抗氧化能力、血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内毒素血症阴性患者(内毒素水平<45ng/L)与内毒素血症阳性患者(内毒素水平≥45ng/L)比较,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7、-3.47,P均<0.05),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内毒素水平与MDA水平呈正相关(r=0.57,P<0.05),内毒素水平与SOD和NOS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0.62、-0.30,P均<0.05)。乳果糖治疗组治疗后血中SOD水平和NOS水平明显升高,MDA和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8、-3.12、4.69、3.74,P均<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SOD水平升高,内毒素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8、3.19,P均<0.05),但两组治疗后MDA和N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63、-1.54,P均>0.05)。结论乳果糖能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氧化系统损伤,可能与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重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重肝 )的不同肝炎病毒病因与存活情况。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比较1994~ 2 0 0 1年间 10 3例重肝不同病毒感染的发生率与存活率。结果 :10 3例重肝患者总存活率 2 5 .2 4% (2 6 / 10 3) ;急性重肝 4例 ,存活率 5 0 .0 % ,亚急性重肝 9例 ,存活率 2 2 .2 % ,慢性重肝 90例 ,存活率 2 4.4% ;单独感染 6 8例 ,存活率 2 7.9% ,重叠感染共 35例 ,存活率 2 0 .0 %。HBV单独感染 6 5例 ,存活率 2 6 .2 % ,HBV与其它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 32例 ,存活率 31.2 %。结论 :肝炎病毒引起的重肝以慢性重肝为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单独感染重肝的存活率高于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血光量子血氧疗法(Ultravioletbloodira diationoxygen,UBIO)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诊断为慢性重症肝炎者1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前者使用UBIO疗法外,两组均采用了护肝、基础治疗和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2.68%,总有效率为73.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66%和51.19%(P<0.05);治疗组TBIL下降至52.34±12.72,对照组下降至123.98±13.25(P<0.01);治疗组ALT下降至68.23±24.36,对照组下降至126.74±32.11(P<0.05),上述两项参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PTA上升至45.60±12.46,对照组上升至36.24±10.87(P<0.01);治疗组白蛋白上升至35.83±2.22,对照组上升至30.22±3.41(P<0.05),上述两项参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甲皱微循环恢复、肝血流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UBIO疗法是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肌疲劳、撤机困难患者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8例在我院ICU住院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临床表现为呼吸肌疲劳明显、撤机困难。将患者分为rhGH组和对照组各14例,rhGH组每天皮下注射rhGH 0.1U/kg,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直至撤离呼吸机。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糖变化的差异。同时比较rhGH组的预测死亡率及实际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GH组接受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白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实际死亡率较预测死亡率显著降低,但血糖变化没有明显差异。结论:rhGH应用于COPD并呼吸衰竭、呼吸肌疲劳的患者,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助于呼吸机撤离。  相似文献   

20.
夏萍  刘晓军 《天津护理》2000,8(2):60-62
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手术病人氮平衡、免疫功能、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在全肠外营养(TPN)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消化道大中型手术后10例病人,并与同期仅用TPN治疗的11例病人做对照研究。生长激素组病人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重组人生长激素有良好的耐受性;在低氮量和较低热量的基础上,重组生长激素能减轻术后病人的负氮平衡;有益于病人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维持;缩短伤口拆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