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1-10~2003-08 23例具有完整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的螺旋CT多时相增强扫描表现,以探讨其对肾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一方法采用西门子Somatom Balanrr高速螺旋CT扫描机,对37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螺旋CT双期扫描,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全盱平扫后,分别于开始注射造影剂后25s.60s行伞肝螺旋CT动脉、门静脉双期扫描、将螺旋CT扫描结果与普通CT扫描进行对照一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37岁~75岁,平均57.8岁。结果 37例中,动脉期肿瘤明显强化31例、轻度强化6例,动-静脉瘘5例。门静脉期,肿瘤全部呈低密度门静脉瘤栓11例。结论 HCC螺旋CT动脉、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特征可反映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特点,诊断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小肝癌(SHCC)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细胞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CT征象。结果:21例SHCC中,检出26个病灶,其中20个病灶在三期扫描中为典型表现,即动脉期为高密度,门脉期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平衡期为低密度,动脉期检出率为92.3%。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明确肿瘤的血供特点和门脉受累情况,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静脉内注射造影剂行CT造影增强在CT日常工作中已普遍应用 ,但CT造影增强涉及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造影剂的选择 ,其次是造影增强的方式及螺旋CT扫描机与高压注射器的应用等 ,尤其是后者一直是多年来诸多临床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本文将作一回顾性分析 ,以便选择合理的造影剂 ,以及正确、灵活的制订增强方案 ,以达到最佳的增强效果。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共做CT动态增强扫描 6 88例 ,其中男 32 0例 ,女 36 8例 ,年龄 15~ 70岁。患者均无肝肾功能衰竭。增强部位 :肝、脾 2 6 1例 ,肾、肾上…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形式。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包膜的HCC在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特点,着重观察肿瘤包膜、包膜密度、包膜是否完整并与病理切片对照。结果34例中,动脉期未显示明确肿瘤包膜,门脉期和延迟期显示肿瘤包膜呈高密度影18例(52.9%);动脉期肿瘤包膜呈低密度,门脉期和延迟期显示肿瘤包膜呈高密度9例(26.5%);三期扫描均显示完整或不完整线状环形高密度影4例(11.8%);动、门脉期未见显示包膜,延迟期显示包膜呈高密度影2例(5.9%);三期扫描均未显示明确的肿瘤包膜1例(2.9%)。在多期扫描图像上,I-Ⅱ级高分化HCC包膜以完整环状强化为主;Ⅲ-Ⅳ级低分化HCC包膜以不完整环状强化为主。与病理结果作对照,不完整环状强化判断包膜不完整的符合率为92.9%。结论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形式多样;依据CT边缘强化表现,可预测HCC的分化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中的调节机理和作用,并探讨肝细胞癌的生物学作为与螺旋CT增强扫描特点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对肝细胞癌检出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DCT)行肝脏增强后多期扫描 ,评价对肝细胞癌 (HCC)的检出。方法 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HCC的患者 40例 ,共 61个HCC病灶 ;其中男 3 4例 ,女 6例 ;年龄3 3~ 76岁 ,平均 49岁。采用MarconiMX80 0 0CT扫描机行增强后多期扫描 ,动脉早期的延迟时间为 2 0s ,动脉晚期延迟时间为 3 4s左右 ,门脉期为 80s ,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 ,并对瘤径≥ 1cm的病灶行肿瘤及其邻近肝实质的密度值测量 ,计算其差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 61个病灶中 ,瘤径≥ 1cm的病灶 47个 ,在增强后的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及门脉期 ,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各期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秩和检验 :χ2 =12 .0 7,P <0 .0 5)。在病灶检出率方面 ,61个病灶动脉早期检出率为 3 2 % ,动脉晚期检出率为 87% ,双动脉期检出率为 94% ,门脉期检出率为 82 %。经统计学分析 ,动脉早、晚期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动脉晚期加门脉期与动脉早期加门脉期之间对病灶检出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双动脉期加门脉期与动脉晚期加门脉期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采用MDCT行肝脏扫描 ,优化了动脉期的扫描方案 ,使全肝扫描落在真正的动脉期内 ,提高了HCC病灶检出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9.
007 螺旋CT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英]/KimJK…//AJR.-2002,178(6).-1499-150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期增强螺旋CT扫描对肝细胞癌诊断的价值。方法:152例HCC患者行螺旋CT双期全肝动态扫描后,观察病灶强化方式,结果:152例共发现206个病灶,HCC的典型表现是动脉期病灶呈均匀或病灶内结节状,片状,环状强化,并可见肿瘤血管影,强化部分在静脉期迅速呈低密度影,本组共有74%(153/206)病灶有此典型表现,结论:双期增强螺旋CT能获取HCC的特征性表现,可作为HCC常规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非典型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6例经CT检查、MRI、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和 (或 )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典型肝血管瘤的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DE +CDFI检查 2 9例 ,超声诊断符合率 83 % ( 2 4/ 2 9) ,单用 2DE检查 7例 ,超声诊断符合率仅 43 % ( 3 / 7)。结论 超声是肝血管瘤检查的首选方法 ,CDFI对非典型肝血管瘤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本组对象为2010-11~2011-11治疗的30例小肝癌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CT平扫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螺旋CT三期扫描共检出病灶32个,门脉期病灶共检出病灶25例,以低密度为主。动脉期病灶有27例检出病灶,以高密度为主。平衡期病灶共检出26例,以低密度为主。动脉期的检出率对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稍高。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率高,诊断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利于进行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诊断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1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并对不同成像方式进行比较. 结果所有病例均显示海绵窦扩张,与眶上静脉沟通,并呈多条迂曲血管影或多结节样强化,以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MPR)显示最清楚.容积再现(V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空间结构好,5例仿真内镜(VE)显示海绵窦呈“镂空”状改变(38.5%),MPR和加厚MIP可以不同程度显示海绵窦引流静脉的扩张. 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小肝癌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肝癌的CT表现特征.方法 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分别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 s,门脉期70 s,延迟期5 min,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为2.5~3 ml/s,剂量为1.5 ml/kg,分析其CT表现特征.结果动脉期73%(27/37)肿瘤病灶呈高密度,门静脉期65%(24/37)呈低密度,35%(13/37)呈高密度,其中8例平衡期呈低密度.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能反映出小肝癌的血供特点, 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分析小肝癌的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特征 ,评价其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2 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小肝癌患者 ,全部接受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 ,以双盲法分析其各期的CT表现。结果 :2 1例共发现 2 4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肝动脉期 87.5 %均匀或不均匀增强 ,12 .5 %无明显增强 ;门脉期均呈低或稍低密度 ;延迟扫描全部为低密度。病灶密度变化的主要形式是“低—高—低—低”的模式。结论 :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能反映小肝癌的血供变化特点 ,从而为准确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5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肿块位于眼眶肌锥内,2例深达眶尖部;另10例占据肌锥内外或仅发生于肌锥外。横断面扫描显示34例肿块位于眼球后,其中20例紧贴球后壁;冠状位扫描较难分辨眼球与球后肿瘤的前后界限。横断面扫描中,肿瘤与视神经、禄外肌界限不清;但在冠状位可显示两者受压移位。43例肿瘤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10例呈不规则或闭块状,且边界欠清,另2例两个瘤体呈哑玲状相连。38例密度不均或欠均,其中6例有高密度斑点或片状阴影,2例为钙化或静脉石。30例增强后扫描中20例部分增强明显,且增强后肿瘤的边界、形态、大小更加清楚。结论:横断面在辨别肿瘤与眼眶及眼球的关系,冠状位在区分肿瘤与视神经、眼外肌时各有优势,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动态CT扫描鉴别快速填充型肝血管瘤(HCH)与肝细胞癌(HCC)。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动脉期呈均匀强化的11例HCH(13个病灶)和38例HCC(45个病灶)的动态CT表现,包括病灶大小、平扫密度值(AV)、动脉期密度增加值(EV)、动脉-门静脉(A-P)分流及假包膜出现率、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强化特点。结果:HCH病灶的动脉期EV、A-P分流及假包膜出现率分别为(112.31±25.17)HU、30.8%和0%,HCC的分别为(50.76±14.62)HU、2.2%和24.4%,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门静脉期,13个HCH病灶有8个呈高密度、5个呈等密度,45个HCC病灶4个呈高密度、12个呈等密度、29个呈低密度,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延迟期,13个HCH病灶2个呈高密度、11个呈等密度,35个HCC病灶3个呈等密度、32个呈低密度,两者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HCH和HCC的病灶大小、平扫AV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病灶的动脉期EV、A-P分流及假包膜出现率、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病灶强化特点,CT动态扫描可以对动脉期呈均匀强化的HCH和HCC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实性肾癌18例,增强扫描皮质期13例呈明显增强,5例呈轻中度增强,囊性肾癌3例,增强后皮质期囊壁、壁结节、囊内分隔明显增强。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改变。术前正确诊断率和分期正确率分别为90.5%和80.9%。结论: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大多数能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CT、MRI与DSA在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MRI与DSA检查在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资料,CT平扫22例,其中增强扫描17例。MRI检查22例,其中增强扫描13例。DSA检查5例。结果CT表现为高密度,略高密度,等密度。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1WI与T2WI均呈高信号,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T1WI与T2WI均呈低信号。病灶无占位效应或占位效应轻微,病灶多为不强化及轻微强化。DSA检查无肿瘤染色。结论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典型,比CT表现更具特异性,与CT检查结合是诊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参考DSA表现有利于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小血管瘤(SHHE)和小肝癌(SHCC)在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表现,以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和限度。材料与方法:73例患者(38例SHHE,35例SHCC)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开始注射造影剂后30秒行第一期扫描,尔后在70秒、4分钟行第二期和第三期扫描。观察和比较病灶的强化方式和特征。结果:SHHE组和SHCC组各发现病灶42个,64.29%(27/42)的SHHE具典型表现,如边缘强化明显逐渐向中心填充,30.95%(13/42)两期均为高密度,4.76%(2/42)两期均为低密度,而在第三期扫描中96.67%的SHHE为高密度和等密度。59.52%(25/42)的SHCC具典型表现,如第一期呈高密度,第二期为低密度,23.81%(10/42)第一期为高密度,第二期为等密度,4.76%(2/42)两期均为低密度。第三期扫描中85.71%的SHCC为低密度。结论:根据SHHE和SHCC在螺旋CT双期和或多期扫描中的强化表现,大多数病灶可明确诊断,少数不典型病例尚需做MR以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