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6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bcl-2的表达。结果:从简单型、复杂型、复杂型伴非典型增生过长到子宫内膜癌p16表达率依次下降,分别为78.6%、57.1%、66.6%和40.5%,子宫内膜癌p1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P<0.05),子宫内膜癌中不同组织学分型及分级p16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子宫内膜癌与复杂型、非典型增生过长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简单型增生过长与复杂型、非典型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表达随着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P<0.05)。结论:p16、bcl-2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bcl-2在复杂型、非典型增生过长中高表达,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5 3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7例子宫内膜癌、2 0例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18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 8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的抑癌基因 p5 3的表达。结果 p5 3表达阳性率 :子宫内膜癌为 48.6 5 % ;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为 10 % ,显著低于子宫内膜癌 (P <0 .0 1) ;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均为阴性。子宫内膜癌病理组织学分级G1级 p5 3阳性表达率为13.33 % ,显著低于G2级 6 6 .6 7% (P <0 .0 1) ;而G2级又低于G3级 p5 3阳性表达率 (80 % ) (P <0 .0 5 )。在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中一期p5 3阳性表达率为 32 % ,显著低于二期以上的 83 .33% (P <0 .0 1)。子宫内膜癌局限于子宫内膜组p5 3阳性表达率为 9.1% ,低于癌侵润肌层组的 5 0 % (P <0 .0 5 )。p5 3表达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3年、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阳性的患者 (P <0 .0 1)。结论 抑癌基因p5 3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作用 ,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相关 ,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的选择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PTEN、P53、ER、PR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TEN、p53、ER、PR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0例子宫内膜癌及50例子宫内膜癌旁组织中PTEN及p53的表达水平.结果 PTEN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旁组及子宫内膜癌组中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0%、35.0%、34.0%、58.0%,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的0.0%(P<0.05,P<0.01),且子宫内膜癌组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旁组(P<0.05);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旁组及子宫内膜癌组的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O.0%、16.0%、40.0%,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的0.0%(P均<0.01);G1和G2、G3的PTEN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6.8%和66.7%、85.7%,三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R/PR阴性组、ER/PR阳性组的PTEN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5.0%、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1和G2、G3的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6%和45.8%、71.4%,三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Ⅰ期和Ⅱ、Ⅲ期的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6%和66.7%、85.7%,三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激素受体状态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3、0.327,P均<0.05);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1、0.602,P均<0.05).结论 PTEN、p53二者同为抑癌基因,皆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雌孕激素可能调控PTEN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P53、癌基因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中的存在状况及意义.方法:用p53、C-erbB-2和PCNA抗体对50例子宫内膜癌和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手术标本进行S-P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表达率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P53、C-erbB-2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分别为54%、56%和72%,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p53、C-erbB-2和PCNA均随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呈增高趋势,P53和PCNA的Ⅲ级表达明显高于Ⅰ级(P<0.01).研究结果提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P53和C-erbB-2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或突变及PCNA的过度表达有关;P53、C-erbB-2和PCNA之间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P53、C-erbB-2和PCNA表达反映了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增殖情况,因而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P53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各20例,子宫内膜癌50例及子宫内膜癌旁组织50例中PTEN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旁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缺失率逐渐上升,P<0.05,差异有显著性.P53蛋白表述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达44%,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PTEN、P53二者皆为抑癌基因,皆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MDM2、p53在增生、癌变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6例正常子宫内膜,14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MDM2基因mRNA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DM2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p53基因在正常,增生性及癌变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率依次增高,在子宫内膜腺组织中其表达水平与MDM2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0.01),认为p53与子宫内膜癌的形成相关,MDM2可能与子宫内膜组织常增殖有关,在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组织中可能存在p53对MDD2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SH2及抑癌基因蛋白P53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MSH2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结果]hMSH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04%、25.00%和33.33%,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阳性表达率45.65%和50.00%,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16.67%,但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hMSH2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子宫内膜癌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90%与26.47%,两种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碱基错配增多导致的基因突变积累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p16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子宫内膜增殖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p16、EGFR在子宫内膜癌120例、子宫内膜增殖期40例、单纯型增生过长40例、复杂型增生过长40例、非典型增生过长40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在子宫内膜增殖期、单纯型增生过长、复杂型增生过长、非典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而EGFR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殖期(P<0.01).结论 p16、EGFR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2 7kipl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对 66例子宫内膜癌、2 9例子宫非典型增生病变、31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 :在 66例子宫内膜癌中 ,p2 7kipl表达 35例呈阳性反应 (53 % ) ,其中强阳性 9例 (1 3 .6 % )。 2 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中 ,p2 7kipl表达 2 2例呈阳性 (75 .8% ) ,其中 8例呈强阳性 (2 7.6 % )。 31例子宫内膜对照组中 ,p2 7kipl表达 2 7例呈阳性 (87.1 % ) ,其中 1 6例强阳性 (51 .6 % )。p2 7kipl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比较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在子宫内膜癌组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组比较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正常子宫内膜组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 (P >0 .0 5)。结论 :临床应用p2 7kipl蛋白的检测 ,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6例正常子宫内膜、14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MDM2基因mRNA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DM2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p53基因在正常、增生性及癌变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率依次增高,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MDM2基因在增生性内膜中较癌变内膜表达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具很好的相关性(P<0.01)。认为p53与子宫内膜癌的形成相关。MDM2可能与子宫内膜组织异常增殖有关。在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组织中可能存在p53对MDM2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对小鼠胸腺细胞p53、p21、GADD45 及MDM2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2 Gy X射线照射后1~8 h p53 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照射后4~48 h p21 蛋白表达显著增高;MDM2 蛋白在照后4 h 及8 h 显著增高;而GADD45 蛋白表达在照后1~48 h 内无明显变化。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胸腺细胞p53、p21 及MDM2 蛋白表达增高。此结果将对辐射诱导胸腺细胞G1 期阻滞的分子通路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和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子宫内膜癌50例及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单纯型内膜增生各15例,进行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检测。结果p53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52%,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表达20%,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及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表达均为阴性,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PCNA在子宫内膜癌表达100%,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表达为80%,两者显著高于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47%及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40%(P<0.05)。本实验发现p53和PCNA与内膜癌分化程度、转移扩散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p53蛋白和PCNA同时在内膜癌的高度表达,其患者预后较差,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53和PC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扩散、转移有关;p53和PCNA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1例宫内膜组织癌基因c-erbB-2、p21,抑癌基因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与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及宫内膜癌分级、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c-erbB-2与PCNA的表达从正常、良性到恶性病变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在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表达最强;p53仅在宫内膜癌中表达。c-erbB-2、p53、PCNA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21、p53与组织学分型有关。p53和c-erbB-2与PCNA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p53与c-erbB-2、PCNA有共同表达,并常提示临床预后差,生存期短,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4ARF、MDM2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为阐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8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4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标本中p14ARF、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4ARF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子宫内膜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0.05),MDM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有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0.05),p53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14ARF与MDM2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p14ARF与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4,P=0.018),MDM2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6,P=0.016)。结论 p14ARF蛋白失表达及MDM2和p53蛋白过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p14ARF和p53蛋白表达负相关,MDM2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提示三者可能在同一"p14ARF-MDM2-p53"通路中发挥作用,三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并为基因治疗提供可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癌基因c-erbB-2及抑癌基因p53、p7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S-P)对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39例子宫内膜癌病例中c-erbB-2及P53、P7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中c-erbB-2、p53、p7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结论 c-erbB-2、p53、p7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手术-病理分期升高,表达逐渐升高,更好地反映子宫内膜癌在不同阶段的动态改变,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mRNA及其蛋白和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子宫内膜癌,33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mRNA及其蛋白从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到子宫内膜癌,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P<0.01)。53例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mRNA与其蛋白阳性表达一致,两者与组织分化呈正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关。bcl-2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呈负相关,而与临床分期无关。Survivin与bcl-2无关。结论:Survivin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它的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Survivin与bcl-2基因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