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晨峰心率的变化特征。方法对30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非糖尿病患者分别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晨峰心率的变化。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各参数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经方差分析,糖尿病组3个时间段心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3个时间段心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检验,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在晨起的3个时间段内,只有〉6∶00~7∶00心率最小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心率变异各项指标降低,晨峰心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于丽 《西部医学》2011,23(7):1265-126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与心脏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中的心率(HR)2、4 h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每5 min节段R-R间期标准差(SDNNIndex)、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相邻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6项时域指标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B组)和41例正常人(A组)的24 h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较A组明显降低(P均〈0.01),平均心率明显增快(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其损害指标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年龄段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2例2个月至11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儿按年龄段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并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其HRV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组和学龄组的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全部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计算24h连续5 min一段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和相邻R-R间期差值的标准差均高于婴幼儿组(P<0.05~P<0.01);学龄组与学龄前组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自主神经系统发育随年龄增长日趋完善,室性期前收缩与其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及功能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对照原则,将100例COPD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分别观察给药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时域分析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SDNN的平均数(SDNNIndex)、SDNNIndex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时域分析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可改善COPD病人的心率变异性和失衡的自主神经功能,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变异的昼夜变化。方法:选取冠心病组患者33例、糖尿病组患者32例、对照组研究对象34例。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3组研究对象心率的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的标准差(RMSSD)、R-R间期的平均值标准差(SDNN)、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患者心率RMSSD、SDNN、PNN50、SDAN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和糖尿病组患者组内、组间昼夜心率变异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较对照组降低,心率发生率明显增高,容易突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的昼夜节律性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探讨肥胖、糖尿病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2型糖尿病组(52例)和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76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技术检测HRV,与正常组对照并进行分析。结果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每5 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总频谱功率、低频段功率、低频段功率/高频段功率均显著低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P0.05,P0.01);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SDNN与病程、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外周神经、下肢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多学科联合门诊、预约患者集中完成眼底、肾脏、下肢动脉病变等并发症筛查;采用美国GE Marquette 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图机及三通道模拟 V5、V1、avF导联记录器,记录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指标。结果糖尿病组(96例)与正常对照组(136例)比较,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频域及时域指标均降低( P <0.05);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其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 SDNN)、5 min时间心搏间期均值的标准差( SDA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差值( RMSSD)、全部NN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除以总的NN间期个数,乘以100(PNN50)均低于正常眼底的糖尿病患者( P <0.01, P <0.05);合并肾脏病变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除低频/高频( LF/HF)、平均窦性NN间期( MNN)外,其他指标均明显低于非肾病组糖尿病患者( P <0.01, P <0.05);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与无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加重了自主神经的损害,使心率变异性降低。当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眼底、肾脏微血管病变时,应加强对其心率变异性的监测,以便于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早期作出诊断,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15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115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心律失常如Lown's≥3级的室性心律失常及房性心律失常(短阵房速、房颤)随SDNN(24h内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降低而明显增加.结论SDNN明显降低的糖尿病患者,其心脏严重受累,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下降,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检测指标心率变异性、左室射血分数(LVEF)、早期复极、碎裂QRS波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1)检测100例心肌梗死时间超过30 d,出现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左室功能、早期复极和碎裂QRS波,并与6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比较。(2)将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按室性期前收缩Lown’s分级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参数指标: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 index)、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及LVEF均明显降低(P<0.05),早期复极发生率和碎裂QRS波发生率均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Lown’s 3~5级的患者与Lown’s 1~2级相比,SDNN、SDANN index降低(P<0.05),LVEF降低(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功能明显降低,早期复极及碎裂QRS波发生率明显增高,并且心率变异性及左室功能的受损程度与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探讨其与心脏功能及心室结构的关系。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58例CHF患者HRV指标: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内每5min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24h内每5min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数(PNN50),并对每位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心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21例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结果CHF患者HRV各时域指标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DNN、SDANN、SDNNI在心功能Ⅲ、Ⅳ级与心功能Ⅱ级比较;SDNN、SDANNI在LVEF≤35%与LVEF〉35%比较;SDANN在LVEDD〉60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CHF患者HRV下降,并与心脏功能及心室结构有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R-R间期总体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标准差的平均值、平方根和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分别为(86.1±2.8) ms、(86.1 ±4.1)ms、(19.2±2.9) ms、(13.9±3.1)ms和(3.6±1.8)%,均低于对照组的(127.6±3.1) ms、(128.1±4.7) ms、(59.2±2.6) ms、(35.4±3.5) ms和(13.8±2.2)%,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状态时的时域性相关指标平均值标准差、平方根和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分别为(86.3±4.1)ms、(14.1±2.4) ms和(3.7±1.2)%,与清醒状态时的(85.1±4.7) ms、(13.8±2.7) ms和(3.6±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对象睡眠状态时的时域相关性指标平均值标准差、平方根和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31.3±4.2) ms、(39.5±2.6) ms、(16.5-1.9)%,均高于清醒状态时的(95.2±3.9) ms、(27.1±2.2) ms和(10.6±±1.8)%,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可反映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状况,可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心率变异性(HRV)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并探讨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者131例,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病史,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5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组(对照组)30名。每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得出TIB、HRV指标(PNN50、SDNN、SDANN、RMSSD)及校正QTcd,进行对比分析;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冠心病患者HRV指标与TIB、QTcd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比较所有研究对象不同范围QTcd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结果:SAP组、UAP组和AM!组的HRV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UAP组的HRV指标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1);AMI组的HRV指标较U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和AMI组的TIB均较对照组和SAP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的TIB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的QTc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UAP组和AMI组的QTcd均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AM1组的QTcd值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UAP组和AMI组的Gensini积分均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的Gensini积分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I-IRV指标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TIB和QTcd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QTcd〉60ms者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TIB、HRV指标、QTcd和Gensini积分有明显差异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TIB、QTcd越大,而HRV越小;QTcd越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越高。TIB、HRV、QTcd对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58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扩冠、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服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后HRV及QTd的变化。结果两组HRV各参数SDNN、SDNN index、SDANN、rMSSD、PNN50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O.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QTd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缩短更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提高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缩短QTd,对改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可能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冠心病QTc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测量计算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QTcd,并分为糖尿病1组(未合并冠心病)44例,糖尿病2组(合并冠心病)42例,并测量4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的QTcd及40例对照组的QTcd,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糖尿病1组的QTc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糖尿病2组的QTcd较糖尿病1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1组及冠心病组的QTcd均较对照组增大(P〈0.01),虽然糖尿病1组的QTcd较冠心病组略小,但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2组与冠心病组比较,QTcd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QTcd对预测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66例原发性高血压心率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往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本文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技术,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33例血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对99例全部研究对象均行24小时跟踪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率变异指标包括SDNN、RMSSD、SDSD、pNN50、SDNNindex和SDANN,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之间比较上述心率变异指标。结果SDNN在对照组为(122.56±31.58)ms,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102.21±31.67)ms;RMSSD在对照组为(44.09±34.79)ms,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39.58±17.42)ms;SDSD在对照组为(41.09±27.05)ms,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33.53±16.80)ms;pNN50在对照组为(9.63±12.78)%,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4.88±3.95)%;SDNNindex在对照组为(42.15±23.01)ms,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31.67±11.22)ms。原发性高血压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SDNNindex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ANN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可能与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有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无创技术,用其来分析心率变异可用于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有自主神经系统损伤及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缺血时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探讨冠心病自主神经失衡的状况。方法:前瞻、顺序地观察21例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19例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和22例健康人的HRV时域、频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组HRV降低非常显著(P〈0.01)的指标为SDNN[(113±12)ms与(85±23)ms]、SDANN[(100±14)ms与(74±22)ms]、TP[(2170±794)ms与(1366±859)ms]、VLP[(1422±473)ms与(1924±568)ms];显著降低(P〈0.05)的指标为SDNNIndex[(48±11)ms与(39±12)ms]、LF[(441±258)ms与(279±193)ms]、HF[(266±171)ms与(142±157)ms]。与对照组比较,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组LF/HF增大非常显著[(2±1)与(3±2),P〈0.01],其余各项指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组比较,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组SDNN、SDANN、LF进一步降低[(107±301)ms与(85±223)ms,(96±29)ms与(74±22)ms,(496±383)ms与(279±193)ms,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多项指标普遍降低而LF/HF增大,表明交感、迷走神经张力不均衡地降低而交感神经相对兴奋。冠心病患者HRV降低可能与其心肌缺血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tion,AMI)患者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将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和时照组(21例)。时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测定两组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及四周后的12导联心电图,三周后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及HRV的各项时域指标。结果与时照组比较,试验组四周后的QTd、QTcd显著减少,QTmin明显延长,QTmax保持不变,三周后HRV的各项时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不同。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能缩小心肌复极化的离散程度,使心肌复极趋向同步,并可提升HRV,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9例,静脉注射胺碘酮后观察室性心动过速的控制情况,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变化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能终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1%;用药前后患者血压、P-R间期、QRS波时限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心率和QTc间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缬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160mg/d;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治疗后8周检测HRV的变化。结果: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缬沙坦组治疗后SDNN、SDANN、SDNN inde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可能对CHF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产生有益作用而提高HRV,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与EH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ype2,T2DM)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BP)的变化特点。方法对32例EH合并T2DM患者、26例EH患者、22例对照组的HRV和AB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SDNN(P〈0.01)和HF(P〈0.05)下降,LF(P〈0.05)和LF/HF(P〈0.05)增加。与EH组比较,EH合并T2DM组SDNN州(P〈0.01)和HF(P〈0.05)下降,LF/HF(P〈0.01)增加,且EH合并T2DM组24hSBP(P〈0.05)、dSBP(P〈0.01)和dDBP(P〈0.05)均高于EH组。结论EH患者存在着HRV和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异常,糖代谢异常可加重EH的HRV和BPV的异常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