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肿是指人体内水液潴留引起周身浮肿的疾病,病因不外乎外感、内伤两大类。其病机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水道不利,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失运。肾失温化,水气泛滥等都可造成水液停滞体内而形成水肿。《内经》按证候分为风水、石水、涌水。《金匮要略》中以病因脉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后又按水邪人侵的不同脏器,分别有五脏水名称。水肿的辩证治疗,《丹溪心法》将水肿分为阳水与阴水两大类。阳水属于表证、属于证实、多为风邪侵袭。水湿内停,温热蕴结所致。治疗阳水多从祛邪入手,阴水属于里证,属…  相似文献   

2.
水肿为临床常见病症,《临证指南医案》选方用药精当,脉因证治切于临床实用,其所载医案将水肿分为阳水、阴水,认为阳水为病多因风、湿、热邪侵袭,阴水为病则多为肺脾肾功能失调而发,故以祛风散邪、清热宣肺、分消走泄之法辨治阳水;以补气益肺、温阳健脾、补火生土等法辨治阴水;若水肿时久,诸法难效,则可参酌以治奇经之法辨治。以《临证指南医案》辨治水肿之法为指导,结合辨证与辨病论治和既病防变及善后调养的指导思想,临床应用颇为卓效,最后附一典型医案加以例证。  相似文献   

3.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 ,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腰背、乃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如因风邪、水湿、疮毒等因素而病者 ,多为阳水实证 ,以青少年多见 ;如因饮食不当、劳欲、体虚等致脾肾亏虚而病者 ,多为阴水虚证或本虚标实证 ,以成年人多见。如阳水迁延不愈 ,或屡经反复 ,正气渐伤 ,则可转为阴水 ;阴水复感外邪 ,导致急性发作 ,肿势增剧者 ,可以转为阳水标实证。因此 ,对水肿病人辨证施护中应特别注意“既变防变” ,现笔者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慎起居 ,避外感风邪1.1 水肿病人体虚易感外邪 ,外感又可…  相似文献   

4.
水肿在《内经》中按证候分为“风水”、“石水”、“涌水”。张仲景则把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金匮要略》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朱丹溪归纳为阴水与阳水两大类。其病因阳水属于外因,阴水属于内因,但也有阳水日久,正气日衰,水邪内存转化为阴水。若阴水未愈,又感风邪,肿势加剧,而成阳水,两者可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5.
水肿病在临床上分为阳水、阴水两大类型,本文仅就阴水加以论述。其临床特点是腰以下水肿伴正虚阳衰表现。一、病因: 阴水大部分由阳水转化而来,也就是说阴水的发生大多经过阳水阶段,极少有病始即是阴水者。其致病因素主要有三: 1.饮食失节:因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故饮食失节,脾胃必伤,脾气虚弱,气化不利,水液失运,下泛肌肤发为阴水。 2.劳倦内伤:因脾主四肢,脾主肌肉,故劳倦伤脾,脾气虚弱,气化不利,水液夫运,下泛肌肤发为阴水。  相似文献   

6.
急性肾炎属中医之“水肿”病范畴。元·朱丹溪分其为“阳水”和“阴水”两大类。急性肾炎多属“阳水”;慢性肾炎多属“阴水”。其病与肺、脾、肾三脏相关,然究其本质,乃“气化”失常所致。对于急性肾炎的辨证施治,学术上多有争论,有人认为证属阳水,为有余。廖志峰老师从事肾病研究数十载,对本病的治疗独具匠心,屡屡获效。他认为,临床中单纯邪盛者为一部分,另外属本虚标实之候。专事攻伐,对部分证候未免正愈伤而邪愈不能去也。吾辈随其所学,得益匪浅。兹将先生对本病的中医药辨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水肿可在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中出现,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急性肾炎属于祖国医学“阳水”“血尿”范畴,与肺、脾、肾、膀胱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阴水”“虚损”范畴.其病变部位以脾肾两脏为主,即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行水,水液内停,外溢肌肤而成水肿。由于小儿口服中药难以下咽.更难坚  相似文献   

8.
水肿为临床常见病证。祖国医学将水肿分为阴水与阳水两大类。关于水肿的病机,自《内经》以来,历代学者多归于肺、脾、肾三胜之功能失调。一般来说,外感而致之水肿,多为肺、脾功能失常所致,特别是肺气不宜是其关键,表现为阳水,属实证;内伤而致水肿,则多以牌、肾阳气之虚为主,表现为明水,属虚证。现代医学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即属于祖国医学水肿(阳水)的范畴。病变一般由上呼吸道感染,或由局部病灶感染后,短期内出现尿少,眼睑浮肿,后发至面部、下肢或全身水肿。尿液检查常发现有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及管型,血压可有不同程度升…  相似文献   

9.
<正> 水肿有阳水阴水之分,阴水即水肿属里属虚属阴者。正如《丹溪心法·水肿》所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干涩,此属阴水”。阴水常由劳倦内伤,脏腑虚损,气化不利,水液泛滥而发。笔者根据阴水的病因病机及水肿部位,认为阴火的辨治应当以肺脾肾作纲领,用三焦分证型,视肿处定治法,攻补和为原则。上焦在横膈以上,包括心肺。心主血脉,津入脉而为血,血渗脉外成津液;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心气贯于宗脉,肺气熏肤泽毛,心肺对水液具有宣发输布的作用,故《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如雾”。此两者,又以肺的作用为突出,所以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上焦阴水临床常见头面胸背水肿,气短唇紫,胸满心悸,咳喘尿少,舌淡苔白,脉浮或结等症。其病多由心肺阳气不振,或肺失宣肃,邪从寒化而成。阴  相似文献   

10.
陈明 《中医杂志》2002,43(10):740-741
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浮肿、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等症。兹将刘渡舟老师治疗经验介绍于下。1 水肿水肿是慢性肾炎的常见表现。刘老师认为,慢性肾炎水肿虽多属于“阴水”范畴,但若遇到六淫等邪诱激,亦可呈急性发作而表现为“阳水”。不论阴水、阳水,总  相似文献   

11.
肾炎的临床症状是以水肿、血尿、旦白尿、高血压为特征。祖国医学虽无肾炎名称,但按其症状,应属“水肿”范畴。张仲景把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朱丹溪归纳为阴水与阳水两大类。在病因方面,阳水属于外因,  相似文献   

12.
谈《金匮》五脏水的临床意义厦门市中医院(361001)林永发厦门市中山医院(361003)刘丽琼关键词金匮要略,五脏,水肿,辩证论治水肿的辨治,现大多依据朱丹溪之说以阴水、阳水为辩证基础。实践表明,五脏病变都能发生水肿,而且各有特定病因,临床表现各有...  相似文献   

13.
<正> 水肿,是指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多由于外感风邪犯肺,肺失宣降,水道失调;或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久病伤肾而使水液输布排泄失常,从而导致水湿潴留,溢于肌肤而成水肿。总之,本病的发生,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一、常见水肿病症:古代将本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但按其虚实辨证,不外阳水和阴水两大类:1.阳水:多由肺气失宣,三焦壅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咽痛,发病急骤,水肿自头面开始,继及四肢  相似文献   

14.
<正> 急、慢性肾炎,中医主要按水肿病进行辨征施治.《素问·水热穴论》就有风水胕肿的记载.张仲景把水肿分为五种(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朱丹溪总结前人的经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与现代医学将肾炎为急慢之分,已有相似之处.多为后世治水的依据.而无水肿之肾炎,多从虚劳,腰痛辨证施治关于阴水阳水问题一般多以阳水属外因,阴水属内因.而阳水日久,正气日  相似文献   

15.
水肿是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使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膀胱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为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金匮要略》称为水气,按病因、脉症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又根据五脏证候分为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直至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水肿》篇,才将水肿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指出“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但这所论述的“水肿”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所出现的水肿较为相近,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发汗、利尿、逐水、健脾、益肾兼活血法结合临床化验和体质情况筛选辨证,疗效颇佳,现仅举一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朱丹溪,名震亨,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水肿是内科常见病之一,本文将朱丹溪《金匮钩玄》、《丹溪心法》著作中对水肿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认为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为主要病因,治疗上主张补中行湿利小便,慎用攻下,治法上以健脾、渗水、利小便,治疗上阐述了阴水、阳水主证及其随证加减的方药,并涉及到饮食、生活调理及水肿中不良预后。其中朱丹溪学术思想中对水肿的分类及治疗对后世水肿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肿在老年病患中尤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老年人群中比较普遍。水肿有阴水和阳水等证型,老年水肿多证型错综复杂,气虚阳虚血瘀型多见,通过对古籍关于水肿文献的研究以及多年水肿有效医案的诊后心悟,探讨老年性水肿治疗。  相似文献   

18.
水肿是儿科常见病 ,临床症状以水肿、小便短少为主 ,多发于 3~ 8岁小儿。护理本病除应掌握水肿的诱因 ,时令季节与发病的关系及阴水、阳水的辨证施护外 ,饮食护理对该病的愈后转归有较大的影响 ,水肿辨证分型分为阴水和阳水 ,按症状分为多尿期、少尿期或无尿期 ,现将小儿水肿的饮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阳 水 :临床一般以起病急 ,病程短 ,面部水肿明显 ,肤色光亮而薄 ,按之凹陷易复者为阳水 ,多属实证、热证。饮食中应忌盐及腌制品、海鲜 ,公鸡、鹅等禽类 ,以及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 ,宜食清淡利水之饮食 ,对风水相搏型选用荠菜饮 ,温热…  相似文献   

19.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或饮食失调,使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壅滞,膀胱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致水液停聚体内,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或全身浮肿等为临床表现的病症。古人对水肿早有所记载。《内经》有“风水”、“水胀”、“肾水”的提法。《金匮要略》将水肿按症候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丹溪心法》又进一步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类,并一直沿用至今。并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20.
水肿是因肺脾肾三脏对水液的宣化输布功能失调,泛溢肌肤所致。包括西医学的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失调等。临床辨证分阳水、阴水两类。风水相搏、水湿浸渍、湿热内蕴属阳水证;脾虚湿困、肾阳衰微属阴水证。现将笔者对96例水肿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