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方剂应用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组成方剂的数味中药中,有些中药为常用药,值得被进一步研究,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界限区别常用药与不常用药。本研究旨在明确方剂中的中药分布是否符合齐普夫定律,并根据中药信息齐普夫分布情况,获得常用中药的分界临界值。方法 共采集84,418首方剂信息。首先预处理方剂中的中药信息,其次分析了中药的分布是否符合齐普夫定律及齐普夫分布,最后进行了线性拟合实验进一步证明中药的频次与排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结果 方剂中的中药分布符合齐普夫定律及分布。本研究根据分布曲线获得了常用中药与不常用中药分界的临界值。结论 齐普夫定律适用于方剂信息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近现代治疗肾性贫血中医文献方剂组方用药的规律。方法 :收集中医肾脏病专著及中医内科专著中有关中-重度肾性贫血的有效方剂,统一中西医诊断,规范中药名称,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先统计"中-重度"用药频次,再按"中度""重度"贫血方剂分别统计用药频次,分析药物组合规律、常用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最终提取核心药物。结果:共有203首治疗中-重度肾性贫血处方被录入,共计295味中药,提取出核心药物14味:茯苓、大黄、黄芪、白术、丹参、陈皮、半夏、黄连、附子、党参、赤芍、当归、山茱萸、熟地黄;治疗中度肾性贫血方剂144首,计213味中药,归纳出核心药物7味:茯苓、黄芪、大黄、白术、丹参、半夏、陈皮;治疗重度肾性贫血方剂59首,共133味中药,提取出核心药物6味:熟地黄、大黄、茯苓、当归、陈皮、半夏,各组核心药物进行网络展示。结论:治疗中度、重度肾性贫血的核心药物组成明显不同,治疗原则有差异,但补气、化湿法是治疗各阶段肾性贫血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方剂学的萌芽与初步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说时代神农尝百草发现药物,如浆单味药视为单方,那么方剂的出现就很早了。而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至迟应在春秋末战略初,剂国“献方”之俗就可说明。以《五十二病方》为主的马五堆医方方,记载了当时方剂按疾病分类、方剂组成、制剂、煎服法、禁忌以及方剂所反映的治法、复方配伍、辩证论治等内容,可以代表战国时期我国方剂学的最初水平。中医理论经典《内经》从具体方剂命名、组成,到方剂配伍原则、临床运用规律,尤其是治法和组方理论,均对中医方剂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和挖掘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外用处方用药组方规律。[方法]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自1980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已发表文献中有效的中药外用处方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145个有效处方,包含188味中草药,使用频次总和为1 582次,其中红花出现频次最高。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两味药组合有14组;频次在15次以上的三味药有56组,四味药有8组。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律,演化得出三味药的核心组合16个,四味药的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个。[结论] 临床中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外用药物以祛风湿类药物为主,兼配以活血化瘀类、补虚类、清热类、解表类、理气类、温里类等药物,共凑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效。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辨证论治心律失常时可引入现代医学病的概念。根据心律失常的原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确定治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医学对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认识,收集相关行之有效的方药,辨证选用。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可以使心律失常的治疗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中药复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用药规律,收集整理近年来文献报道中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复方148首,统计分析发现在所使用的123种中药中,以淡渗利水、补阴、活血破血、行气及补益类中药为主,符合中医理论对泌尿系结石病因病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药复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用药规律,收集整理近年来文献报道中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复方148首,统计分析发现在所使用的123种中药中,以淡渗利水、补阴、活血破血、行气及补益类中药为主,符合中医理论对泌尿系结石病因病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挖掘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频次和特征,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将符合标准的文献中的数据进行药的频次、主治的统计,并总结用药规律及特征。结果 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48篇,经过统计用药频次前3位的益气药的分别是黄芪、党参、人参。使用频次在前5位的活血化瘀药有丹参、川芎、红花、桃仁、郁金。结论 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可以从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临床试验文献中探索中医诊疗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及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崔云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医用药规律,探索崔云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处方经验及临床思路。  方法  筛选整理2019年1—12月期间在宁波市中医院崔云教授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200例,收集首次中药处方,提取方药信息,建立用药数据库,对常用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对药物性味、归经、功效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运用聚类分析挖掘崔云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常用的药物组合和组方。  结果  崔云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常用中药为87味,使用共计2 425药次。使用频次排前50味的药物累积频率达95.46%。药物功效前5位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无大寒大热之药;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肝、肾为主。高频药物聚类分析显示崔云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常用处方有:六味地黄汤、活血方、当归六黄汤、当归补血汤、自拟“脱敏煎”、二至丸;常用药物组合有:生谷芽、生麦芽;麦冬、五味子;生地榆、虎杖;豨签草、贯众、升麻等。  结论  崔云治疗少弱精子症围绕“肾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这一病机,治疗上以补虚为主,重视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在治疗中的作用,肝肾同调、脾肾同治,用药寒温并重,清补平调,平和轻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aD)临床处方的治法及成方规律。[方法] 检索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构建血管性痴呆的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及SPSS Clementine12.0软件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对最终纳入的276个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频数>100次的中药有石菖蒲、川芎、丹参、黄芪、远志、熟地黄,治法上以补肾、活血、化瘀、化痰、益气、开窍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高频药对18条、药-证组合36条,聚类分析得到具有关联性的类方组合4组。[结论]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以补虚、活血、化痰为基本治法,注重虚、痰、瘀共治。  相似文献   

11.
关联规则在中医药方剂挖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肠痈方剂作为数据来源,运用关联规则分析、Apriori算法得出方剂中最常见的单味药、对药及配伍规律,为传统中医论治时的合理组药、阐述并解释其浅显机制提供较为严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周郁鸿教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药处方的整理、分析,总结周教授治疗ITP的组方用药规律。 方法 整理筛选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周郁鸿教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处方1 102首,其中男性46人,女性71人,以中医传承系统(V2.5)软件为平台,专人录入,双人审核,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 结果 对处方进行分析,中药使用频次前五位的是仙鹤草、黄芪、茜草、茯苓、紫草。组方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前五对分别是“黄芪,仙鹤草”“茜草,仙鹤草”“炙甘草,仙鹤草”“黄芪,茜草”和“茯苓,炒麦芽”。中药药对规则分析,前五对分别是“当归,黄芪”“党参,仙鹤草”“炙甘草,仙鹤草”“白术,仙鹤草”“酸枣仁,仙鹤草”。中药用药关联度分析,前五位分别是“黄芪,牡丹皮”“白芍,紫草”“茯苓,水牛角”“黄柏、旱莲草”“白芍,芦根”。挖掘出30个4~5味中药的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得到9首新处方。 结论 周郁鸿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丰富,临床上她多使用益气滋阴、补益气血、调理肝脾,清热凉血、滋阴凉血及温补脾肾中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7月就诊于刘尚义教授国医堂门诊宫颈癌患者信息输入系统中,采用关联规则阿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刘尚义教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用药特点,确定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及治疗原则等。结果筛选出的150例处方,共涉及药物106种,挖掘出4个核心组合和2个新方。结论刘教授治疗宫颈癌多用活血散结、滋阴清热之品。  相似文献   

14.
从120余部明清时期重要的古医籍中.收集了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方刑591条.建立方剂和药物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芳香化湿药是明清治疗脾胃湿热证最常用的5类药物,多使用性味苦寒、辛寒、辛温、甘平、甘温的药物,药物归经以脾、胃为主,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是茯苓、黄连、橘皮、泽泻、白术、厚朴、猪苓、黄芩、甘草、苍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内服复方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收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维普、万方4个数据库中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内服复方文献,检索时间为2006年1月至2016年7月,将文献整理得到符合要求的中药内服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等处理,抽取信息,建立Excel表,应用开源软件包R i386 3.3.0对数据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311首方,208味中药进行分析,发现配伍频数较高的中药为白术、甘草、防风、黄芪、太子参、茯苓、陈皮等;强关联规则提示以黄芪、白术、防风等核心药物组成的玉屏风散加减为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基本方;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黄芪-龙骨-牡蛎、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党参等中药配伍.结论 通过对药物频数、强关联规则、药物聚类的分析,可以揭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组方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优化处方、提高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信息处理方法探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我们对1994年1月—2010年6月有关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文章及论著筛选,对其治则治法、方剂、药物组成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疗效确切的165篇文献,177首方剂,152味共出现1847频次的中药,所统计药物中,性温、平、寒,味甘、苦、辛的药物所占比例较大。在药物分类中,补益药为39种,占总数的25.65%。其中,又以补阳药为主,其次为补阴药。结论:POP是以肾虚为根本,脾虚为促进因素,血瘀为病理基础和病理产物,治疗上要滋补肝肾、健脾,也要活血化瘀。再者,中医还强调辨证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证型、症状分别治疗,更有针对性,以达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学习和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课题组以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梅国强教授56例医案、86首含小陷胸汤方剂为对象,分析方药,总结常用合方、药物(包括药对、药组)的出现频率等,研究其方药规律。梅国强教授临证使用小陷胸汤的方剂中,常以原方三味药(瓜蒌、半夏、黄连)加枳实作为基础方,分别合疏肝理气、化痰止咳、活血通络、清利湿热等类方。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当归-川芎"药对和"玄胡-炒川楝-郁金-片姜黄"药组。总之,合方是梅老应用小陷胸汤的常法,配伍药对、药组是其临床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尝试“基于方药解读”的临床带教。“以方为纲”、“以药为目”,通过递进式提出问题进行单方单药内涵解析,横向面提出问题进行类方类药的比较鉴别,再予序贯引导、阐释病机。实践表明,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实现方药载体与临床的有机衔接,以及提高临证处方的准确率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文献方药筛选系统构建及其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分析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现状和近20年来统计学方法应用于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与循证医学方法,提出了构建融合多元数理分析与循证医学评价的高集成度、客观化的中医药临床文献方药筛选系统的设想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处方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 收集国家及各省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关于疫情确立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以及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整理其中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药,运用关联规则、药物复杂网络关系和基于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和K-Means算法进行药物聚类,分析组方核心药物和配伍规律。结果 纳入治疗方剂共639首,共涉及单味中药237味。频繁项集结果显示支持度较高的药物有甘草、杏仁、麻黄、石膏、黄芩、半夏、藿香、茯苓、陈皮、苍术、厚朴、连翘等,主要为宣降肺气药、清肺解毒药、芳香化湿药等,并形成支持度较高的药对、药组如麻黄、杏仁、石膏、黄芩配伍,茯苓、半夏、藿香、陈皮配伍等;频繁且相关结果显示,有些药对支持度不高但关联紧密,如附子、山茱萸、人参,草果、槟榔等组成的药对;复杂网络结果显示以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黄芩为核心,与厚朴、苍术、草果、槟榔、茯苓、连翘、半夏、藿香、陈皮等形成紧密关系;聚类分析获得6类药物社团,具有清肺解毒、芳香化湿、辟秽化浊、通腑解毒祛瘀、回阳救逆、补气养阴等配伍特征。结论 结合不同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从不同层面反映COVID-19用药与配伍特点,为中医药治疗疫病提供资料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