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目的 调查肝功能正常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高尔基体蛋白73表达与病理活检结果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制定的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诊断标准选取69例肝功能正常慢性乙肝患者,B超定位下行肝活检,常规病理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GP73的表达,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HBV-DNA、乙肝三系定量、常规肝功能指标,统计分析组织纤维化S0-S2级与S3-4级间、炎症程度G0-G1级与G2-G3级间GP73表达的差异,组织GP73表达与HBV-DNA、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肝功能正常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GP73阳性表达率为81.16%,呈细胞胞浆弥散和胞膜浓染的特征。显著纤维化患者(S3级以上)GP73表达显著高于不显著纤维化(S2级以下),中重度炎症反应肝组织GP73表达强于轻度炎症反应患者, 中高HBV-DNA(>103IU/ml)复制患者GP73表达显著高于低复制(>103IU/m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组织GP73表达与血清ALT、AST、HBV-DNA间存在正相关(r=0.421、0.414、0.371,P=0.002、0.002、0.047),与γ-GT间的相关系数为0.263(P=0.058)。 结论 肝功能正常慢性乙肝患者组织纤维化与炎症反应依然存在,GP73蛋白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纤维化与炎症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杨兰艳  刘海  郑盛 《现代保健》2011,(14):45-4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Ⅵ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并统计分析两者问的相关性。依血清HBVDNA水平将患者分为〈10^5拷贝/rid、≥10^5拷贝/ml2组,并对组间肝纤维化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HA、PCⅢ、Ⅳ—C、LN含量均高于正常上限,HBVDNA与HA、PCII、IV—C、LN间呈直线相关(r=0.537,P=0.033;r=0.764,P=0.002;r=1.120,P=0.001;r=1.014,P=0.001),2组间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间有相关性,随着患者体内病毒载量的增高,肝纤维化指标也呈增加趋势,抗病毒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对其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六月青(CLYQ)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学指标影响。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CLYQ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学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CLYQ组大鼠血清SOD活力(142.59±9.80)U/mL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CLYQ组大鼠血清MDA、Hyp、HA和TIMP-1含量分别为(2.28±0.43)nmol/mL、(6.53±0.77)μg/mL、(111.16±23.89)ng/mL和(2180.69±278.02)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CLYQ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和降低胶原合成,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其早期诊断对于病人的治疗极为重要。目前临床广为使用的甲胎蛋白检测与影像学相结合的方式,在早期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面尚存在一些缺陷,寻找更有效的新肿瘤标志物是临床期盼的需求。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73,GP73)是存在于高尔基体的一种II型跨膜糖蛋白,在早期肝癌患者血清内表达上调,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认为GP73是最有潜力的肝癌血清标志物之一。本文就近年来GP73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综述。  相似文献   

5.
吴丹 《智慧健康》2022,(26):14-17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免疫球蛋白(Ig)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诊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院内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以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清IgG、IgA、IgM水平,对比两组上述指标差异;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乙肝患者HBV-DNA载量,并根据不同结果将其分为低载量组(HBV-DNA载量<1000IU/mL,33例)及高载量组(HBV-DNA载量≥1000IU/mL,27例),对比两组PCⅢ、CⅣ、LN、HA差异,并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HBV-DNA载量、Ig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及PCⅢ、CⅣ、LN、H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乙肝患者高载量组PCⅢ、CⅣ、LN、HA水平均明显高于低载量组(P<0.05)。HBV-DNA载量、IgG、I...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骨桥蛋白(OPN)水平,研究OPN与慢性乙肝的关系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8例健康对照者和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骨桥蛋白水平,观察其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慢性乙肝疾病发展中的意义。结果所有慢性肝炎组外周血OPN水平均高于正常组,OPN水平随肝脏炎症程度加重而增高,与反映肝脏炎症的生化指标呈正相关,与乙肝病毒的复制无关。结论测定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可评估乙肝患者肝功能状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判断乙肝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与肝纤维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的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25例(AsCs组)、慢性乙肝患者25例(CHB组),同时选取2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HC组)。采用Luminex 200检测血清IL-35质量浓度,迈瑞i2000检测肝纤维化指标4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IV C),实时定量PCR仪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BI3mRNA、p35mRNA表达和血清HBV-DNA水平。结果与HC组[2.16(1.23~3.75)ng/mL]相比,AsCs组[2.27(2.15~4.23)ng/mL]及CHB组[3.45(3.23~5.51)ng/mL]患者血清IL-35质量浓度显著升高,CHB组升高更显著(H=41.86,P<0.05)。与HC组(1.18±0.12,1.07±0.10)相比,AsCs组(2.33±0.25,2.56±0.24)、CHB组(3.14±0.42,3.43±0.57)患者PBMCs EBI3mRNA、p35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CHB组升高更显著(F=287.20、272.20,P值均<0.05);与HC组、AsCs组相比,CHB组患者血清HA、IV C、PⅢNP、LN浓度升高(F=75.37~194.10,P值均<0.05);CHB患者血清IL-35质量浓度与ALT水平(r=0.569,P=0.003)、HBV-DNA水平(r=0.403,P=0.046)及HA(r=0.476,P=0.016)、IV C(r=0.537,P=0.006)、PⅢNP(r=0.462,P=0.020)、LN(r=0.406,P=0.044)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35浓度升高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目标之一就是防止或延缓肝硬化的发生,而肝纤维化是乙型肝炎由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生的进展过程,所以有效控制纤维化的发生是治疗慢性肝炎的重点环节。本组应用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及HBs Ag定量水平与肝脏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性,了解HBV-DNA及HBs Ag对预测肝纤维化进展的意义。方法选择乙型肝炎患者243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A组,78例)、中度组(B组,70例)、重度组(C组,52例)及肝硬化组(D组,43例),分别检测其HBV-DNA、HBs Ag、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B、C、D 3组HBV-DNA、HBs Ag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HBs Ag、CⅣ、HA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D组HBs Ag、CⅣ、HA、LN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HBV-DNA与CⅣ显著正相关(r=0.368,P0.05),HBs Ag与CⅣ、HA、LN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97、0.418、0.365,P0.05)。结论 HBs Ag水平与CⅣ、HA、LN等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反映肝纤维化病变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及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HBV感染患者,按照HBV血清标志物分为A组(大三阳)21例、B组(小三阳)35例、C组(除外大小三阳的HBsAg+表型)24例、D组(抗体阳性及全阴)6例,根据HBVDNA载量分为5个级别分为<10~3 IU/ml组、10~3~10~5 IU/ml组、10~5~10~6 IU/ml组、10~6~10~8 IU/ml组和>10~8IU/ml组。结果 A组HBV-DNA载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BV-DNA载量显著高于B组(P<0.05);透明质酸(HA)随着HBV-DNA复制水平的增高而增高,5个不同级别HBV-DNA载量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在<10~3IU/ml组、10~3~10~5 IU/ml组、10~5~10~6 IU/ml组中随着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上升也随之递增,而在10~6~10~8 IU/ml组和>10~8 IU/ml组中随着血清HBV-DNA载量上升出现相对降低的现象。结论 HBV-DNA载量与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组存在相关性,并与LN、PⅢP、CⅣ存在相关性,但不呈直线相关关系,与HA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HBV DNA复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接受血清HBV DNA、HBeAg、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检测。结果 HBV DNA含量在105~107IU/ml、107IU/ml两组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值均高于103IU/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含量在105~107IU/ml、107IU/ml两组与103~105IU/ml组比较,HA、PcⅢ、Ⅳ-C三项指标值均高于103~105IU/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含量103IU/ml与103~105IU/ml组比较、105~107IU/ml与107IU/ml组比较,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 DNA含量103IU/ml时,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 DNA含量高于103IU/ml时,HBeAg阳性组HA、PcⅢ、Ⅳ-C三项指标值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的复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脂联素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并对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脂联索水平进行对比,探讨脂联素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及RT-PCR法检测肝活检组织脂联素的表达,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以及HBV DNA变化,并对患者肝脏穿刺前后的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20.65±1.29)mg、L]高于肝纤维化0~1级、2级以及3级的患者[分别为(8.57±0.28)、(12.22±0.64)、(15.22±0.77)mg/L],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r=0.976,P<0.01).与血清转氨酶水平及血清HBV DNA滴度无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硬化呈独立相关(相对危险度为1.07,95%可信区间为1.00~1.14.P=0.02).在抗病毒治疗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改善以及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结论 血清脂联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抗病毒治疗后显著下降,并与肝纤维化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黏着斑激酶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黏着斑激酶(FAK)与肝组织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与血清HBV-DNA、HBeAg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A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分布及表达,应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eAg。结果(1)FAK在对照组中以阴性表达为主,随着肝纤维化及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FAK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与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2、0.730,P〈0.01。(2)α-SMA在对照组中以阴性表达为主。随着肝纤维化及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α-SMA阳性细胞亦明显增多,与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78、0.793,P〈0.01。(3)FAK与α-SMA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857,P〈0.01。(4)FAK、α-SMA阳性程度与血清HBV-DNA载量高低无明显关系,r值分别为-0.006、0.018,P〉0.05;与血清HBeAg阳性率高低亦无明显关系,r值分别为0.039、5.397,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肝组织FAK表达明显增加,与血清HBV-DNA、HBeAg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及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 )纤维化指标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438例晚血 (其中 5 2例切脾作肝活检诊断者 )和 2 6 0 0例慢性肝炎患者 (其中 2 80例作肝活检病理组织诊断者 ) ,用RIA法测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 -C)和层连蛋白 (LN)。作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肝功能与乙、丙肝标志检测。结果 晚血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介于轻与中度慢性肝炎之间 ,而肝纤维化介于中度与重度肝炎之间 ,晚血炎症活动程度不明显。结论 血清纤维化指标不仅与肝纤维化程度 ,且与肝炎后活动程度有关 ,这些指标均有助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慢性肝炎的鉴别 ,提示晚血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趋化因子RANTES水平与临床分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正常人肝组织趋化因子RANTES表达。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的肝组织RANTES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为高;正常对照和轻、中、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趋化因子RANTES水平分别3.7±1.5,15.6±6.9,24.0±4.0,37.9±11.1阳性单位值,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分度的增加,肝组织RANTES的表达强度逐渐升高且各级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趋化因子RANTES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78例年龄在12~40岁之间的慢性HBV携带者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方法178例分为<20岁、<30岁、<40岁三个年龄组,分别观察三个年龄组间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增生的分布情况及差异性。结果>G2/S2的分布为<20岁年龄组(14%),<30岁年龄组(41%),<40岁年龄组(80%)。随年龄增长,肝组织损伤的程度呈加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与病毒基因水平,肝组织病变程度与病毒基因水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HBV携带者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之间肝组织病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上述两种携带者,有条件时最好行肝活检,以早期发现适宜治疗者而避免延误病情。对两者间的治疗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筛选合适的细胞株构建干扰和过表达GP73的肝癌细胞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GP73调控肝癌的机制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方法 挑选8株肝癌细胞:Huh-7、Hep3B、MHCC-LM3、MHCC97-L、MHCC97-H、SNU-449、SNU-398、SNU-182,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GP7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既往有偿献血人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严重肝纤维化发生的影响因素,以便对可能发展成为严重肝纤维化的病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降低病死率。方法 2015年3-5月对江苏省句容市年龄≥50周岁且居住≥5年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筛查出既往有偿献血途径感染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 3.10软件和Stata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比较性别、文化程度、实验室生化指标、是否合并乙型肝炎感染等组间发生严重肝纤维化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严重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肝纤维化诊断采用FIB-4指数法。结果 共纳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19例,其中肝纤维化285人;男性占21.84%,女性占78.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OR=0.65,95% CI:0.47~0.90)和接受抗病毒治疗(OR=0.33,95% CI:0.22~0.49)者发生严重肝纤维化风险较低,FPG高(OR=1.80,95% CI:1.19~2.77)和白细胞计数异常(OR=2.77,95% CI:1.95~3.90)者发生严重肝纤维化的风险较高。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严重肝纤维化的发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程度高和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严重肝纤维化的保护因素,FPG高和白细胞计数异常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严重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31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指标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431例患者分为4组,观察不同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组肝脏GS分期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各组患者GS分期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不同ALT水平患者组间G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ALT在20~40 U/L和40~80 U/L的患者中G2~4的比例分别为30.62%和35.47%,S2~4的比例则为49.24%和49.42%。不同G分级患者组间球蛋白(globulin,GL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S分期患者组间年龄、白蛋白(albumin,ALB)、AST、PLT、HBV DNA、APR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HBV DNA水平和APRI指数是肝纤维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即使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但部分患者仍有明显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进展,这些患者必须结合年龄、AST、GGT、APRI、HBeAg状态和HBV DNA水平进行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必要时须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