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对15只豚鼠行后半规管阻塞术,术前、术后测定CAP阈值和ENG,并作常规火棉胶连续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内耳形态变化。结果显示:CAP阈值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震持续时间,术后1周明显缩短(P<0.01),术后8周接近术前(P>0.05)。术后1周,光镜下见耳蜗底圈前庭膜向蜗管内膨隆,其余结构无明显异常;电镜观察见椭圆囊、壶腹峙毛细胞个别线粒体肿胀,耳蜗毛细胞正常。术后8周组内耳各结构正常。初步表明该手术对内耳功能与结构无永性损害。  相似文献   

2.
三半规管阻塞与迷路切除术后前庭功能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豚鼠三半规管阻塞与迷路切除术后前庭功能代偿的异同。材料与方法:将15只健康豚鼠分为2组,其中8只豚鼠行右侧三半规管阻塞术(triple semicircular canal occlusion,TCO),7只豚鼠行右侧迷路切除术(labyruinthectomy,LE),于术后一个月内观察豚鼠行为学及眼震电图(ENG)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术后第1天两组均出现自发性眼震,正弦摆动刺激术侧时未引出衣发性眼震,头向右侧偏斜并沿地面垂直轴向术侧旋转;LE组却出现番滚现象,术后第3,5,10,15,30天正弦摆动眼震试验,两组豚鼠术侧眼震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TCO组于15天左右向眼震基本恢复对称,而LE组至术后30天仅摆动幅度120,150度,180度左右向眼震基本对称,摆动幅度为60度,90度双向眼震反应差异仍有显著意义(P<0.05),。另外,LE组有3只豚鼠仍存在头偏,结论:TCO组要比LE组动物恢复快,建立代偿和失平衡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后半规和阻塞术对内耳功能与形态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15只豚鼠行后半规管阻塞术,术前,术后测定CAP阈值和ENG。并作常规火棉胶连续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内耳形态变化。结果显示;CAP阈值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眼震持续时间,术后1周明显缩短,术后8周接近术前。术后1周,光镜下见耳蜗度圈前庭膜向蜗管内膨隆,其余结构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应用微波技术行后半规管阻塞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微波技术行后半规管阻塞术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微波技术对 2 0只豚鼠行后半规管阻塞术 ,观察术前、术后豚鼠眼震电图 (ENG) ,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术后第 1天豚鼠正弦摆动刺激时术侧眼震反应减弱 ;术后第 3天双侧眼震恢复对称 ;术后 30 d冰水实验结果显示两耳能引出对称性眼震 ;术后 ABR阈值无明显改变 ;术后 6 0 d病理切片证实后半规管完全阻塞而耳蜗 Corti器和壶腹嵴正常。结论 :应用微波技术行后半规管阻塞术是对后半规管阻塞术的一种有意义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半规管阻塞与迷路切除术后前庭功能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豚鼠三半规管阻塞与迷路切除术后前庭功能代偿的异同。材料与方法 :将 15只健康豚鼠分为 2组 ,其中 8只豚鼠行右侧三半规管阻塞术 (triple semicircular canal occlusion,TCO) ,7只豚鼠行右侧迷路切除术(labyrinthectomy,L E) ,于术后一个月内观察豚鼠行为学及眼震电图 (ENG)的动态变化。结果 :发现术后第 1天两组均出现自发性眼震 ,正弦摆动刺激术侧时未引出诱发性眼震 ,头向右侧偏斜并沿地面垂直轴向术侧旋转 ;L E组却出现翻滚现象。术后第 3、5、10、15、30天正弦摆动眼震试验 ,两组豚鼠术侧眼震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 ,TCO组于 15天左右向眼震基本恢复对称 ,而 L E组至术后 30天仅摆动幅度 12 0°、15 0°、180°左右向眼震基本对称 ,摆动幅度为 6 0°、90°双向眼震反应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另外 ,L E组有 3只豚鼠仍存在头偏。结论 :TCO组要比 L E组动物恢复快 ,建立代偿和失平衡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人体依靠前庭、视觉及本体觉组成"平衡三联"维持平衡,而其中前庭系统是司平衡的器官.目前临床上对前庭功能的检测(vestibular function test),常通过视眼动系统、前庭眼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通路、前庭脊髓通路等几种途径来实现.前庭感受器主要由成对的水平半规管、前垂直半规管、后垂直半规管和两对前庭囊(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其中冷热试验(caloric test)和旋转试验(rotation test)作为水平半规管功能检测的常用方法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但尚无常规有效检测垂直半规管(vertical semicircular canal)功能的方法[1],所以还不能反映整体的前庭功能,临床常见眩晕性疾病与人体的垂直半规管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半规管阻塞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步探讨临床应用半规管阻塞技术治疗位置性眩晕与梅尼埃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2000年间半规管阳塞技术临床应用的资料,其中,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2例,水平半规管位置性眩晕l例,内淋巴囊阻塞术后5年复发的梅尼埃病1例,男l例,女3例,年龄39~58岁。梅尼埃病患者行三半规管阻塞及内淋巴乳突腔分流术,位置性眩晕患者行相应的半规管阻塞术。结果 位置性眩晕患者术后随访1.5~7年,全部患者位置性眩晕得到解除,术后纯音测听、中耳功能分析、听觉脑干电反应测试、耳声发射等听觉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耳蜗功能与术前完全一致,水平半规管阻塞的患者双耳冷热试验结果显示手术消除了水平半规管的功能,后半规管阻塞的患者双耳冷热试验结果显示手术后以水平半规管为代表的其它前庭末梢器官的功能得到良好的保存。内淋巴囊阻塞术后5年复发的梅尼埃病患者术后随访2年,眩晕得到完全控制。结论 半规管阻塞技术可有效控制位置性眩晕与梅尼埃病患者的眩晕,半规管阻塞对患者耳蜗功能及所阻塞半规管以外的其它前庭末梢器官功能没有影响,半规管阻塞技术可望成为位置性眩晕和梅尼埃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符合现代外科学对手术微创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正常豚鼠行三个半规管阻塞术中ABR反应阈值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白色纯种豚鼠10只,分别于术前、打开听泡、开放与阻塞各个半规管后测ABR阈值。结果:三个半规管阻塞结束后,ABR阈值平均升高6.82dB。各个半规管开窗前后ABR阈值上升较明显,而阻塞前后ABR阈值变化不明显。结论:半规管阻塞术中的听力下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引起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外淋巴的流失,迷路受刺激并非造成听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利用垂直平面摆动试验检测垂直半规管功能并探讨中青年垂直半规管功能正常值.方法 运用自主研制的SRM-Ⅳ全自动前庭功能诊治系统,采用垂直平面180°正弦非阻尼摆动方法对100名18 ~59岁的健康受试者诱发垂直眼震,记录眼震视频和眼震曲线,采集眼震个数、持续时间、慢相速度等参数.将100名健康受试者以45岁为界分为青年组(68例)和中年组(32例)进行比较.试验中以右前半规管和左后半规管为一对(right an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and left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RALP),以左前半规管和右后半规管为一对(left an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and right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LARP),计算出两对垂直半规管垂直眼震平均慢相速度两侧不对称比( canal paresis,CP),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青年组和中年组平均慢相速度C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CP值,RALP为10.2%±7.1%,LARP为10.4%±6.2%.健康中青年人群垂直半规管垂直眼震平均慢相速度CP值95%参考值范围,RALP为低于23.7%,LARP为低于22.9%;CP正常范围:≤20%为理想值,20%~ 25%为正常偏高.结论 垂直平面180°摆动试验可有效检测垂直半规管功能,此方法有望在临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基甙类药物对内淋巴积水豚鼠前庭及耳蜗功能的影响。方法8只内淋巴积水模型豚鼠全身应用链霉素,观察给药前后豚鼠行为学、眼震电图(ENG),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形态学变化。结果给药后未出现头偏斜、走路不稳等前庭功能紊乱的行为征象,连续给药第10天、停药后第7天摆动幅度90°,停药后第21天,摆动幅度为90°、120°时积水侧眼震反应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耳(  相似文献   

12.
不同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核形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出生后不同时间及成年豚鼠听性脑干反应、耳蜗核结构、各亚核团细胞形态、细胞面积和密度,测试了出生后12、24、48小时和成年豚鼠各5、5、9、28只的听性脑干反应,部分作脑干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耳蜗核及各亚核团细胞形态,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试前腹侧核和后腹侧核细胞面积和密度,发现(1)新生豚鼠除ABR反应阈较成年豚鼠高平均10dB外,波形、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无显著差异。(2)跟猫、沙土鼠和蝙蝠一样,新生豚鼠和成年豚鼠耳蜗核也可分为三个亚核团:背侧核(DCN)、前腹侧核(AVCN)和后腹侧核(PVCN)。(3)豚鼠耳蜗核各亚核团内细胞分型也跟猫相似,AVCN内有大球细胞、小球细胞和球形细胞;PVCN内有章鱼细胞、多极细胞和球形细胞;DCN内有颗粒细胞、锥形细胞和巨细胞。(4)成年豚鼠各亚核团平均细胞密度较新生豚鼠明显降低,出生12小时到成年鼠AVCN和PVCN细胞密度分别减少25.13%和22.17%。(5)新生豚鼠AVCN细胞平均面积是成年组的83.36%,PVCN是成年组的93.04%。比较本实验测量的细胞密度和面积的改变和猫出生后到成熟耳蜗核细胞的资料,分析差异较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3.
Cochlear implant electrode array misplacement is a rare but serious complication that may result in failure of hearing rehabilitation, non-auditory percepts, vestibular disturbance, or damage to adjacent neurovascular structures. We present a case of an elderly patient who suffered electrode array misplacement into the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resulting in vestibular symptoms and severe downstream sequelae. The risk of misplacement may be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chronic otitis media or prior otologic surgery, and with the use of pre-curved electrode arrays.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ing and intraoperative imaging may allow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these cases. Laryngoscope, 133:175–177, 2023  相似文献   

14.
电钻噪声对豚鼠听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耳科电钻噪声对豚鼠听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只豚鼠耳后切口置于电钻噪声连续暴露30分钟和60分钟,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记录技术评价电钻噪声暴露前后不同时间豚鼠听功能的变化。结果 电钻噪声暴露后各组动物ABR阈值、潜伏期和波间期较暴露前略有升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耳科电钻就当前临床应用的强度、时间及范围内来看,其噪声强度尚不会影响豚鼠的听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豚鼠颈交感神经节对耳蜗血流及听觉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在正常豚鼠单侧耳蜗螺旋蜗轴动脉局部滴加逆行追踪剂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观察双侧交感颈上神经节、星状神经节内的阳性神经元分布;建立单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模型,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双侧耳蜗血流、听性脑干反应的情况;建立单侧颈上神经节切除后噪声性听损伤模型,观察颈上神经节切除对噪声损伤导致的听觉阈移是否有保护作用。结果耳蜗螺旋蜗轴动脉局部给予逆行追踪剂后同侧颈上神经节内可见阳性神经元;单侧颈上神经节切除1周后,术侧耳蜗底回血管纹处血流较对侧升高,听性脑干反应阈值无明显变化;颈上神经节切除对噪声导致的听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交感颈上神经节切除对豚鼠耳蜗血流及听觉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randt-Daroff康复练习对23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3年12月间23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包括2例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21例客观性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嘱患者进行Brandt-Daroff练习。结果 23例患者练习1周后,痊愈12例,9例症状减轻,2例无效;2周后复诊,痊愈17例,5例症状明显减轻,1例无效。结论 Brandt-Daroff康复练习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畸变产物微音电位(DPCM)是否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ROAE)引发,将豚鼠的DPOAE和DPCM同时叠加,发现在较高强度的声刺激下(f_0=1006 Hz,f_0=2011 Hz,f_0=4033 Hz),DPCM叠加结果与DPOAE各峰有一一对应的关系,CM的2f_1-f_2峰相对值(与f_1峰比值)比DPOAE的2f_1-f_2要小得多.较低声强声刺激时(f_0=1006 Hz<50 dB,f_0=2011 Hz<60 dB,f_0=4033 Hz<60 dB)只有DROAE而无DPCM与之对应,提示DROAE不可能由DPCM诱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站立海绵垫的方法干扰人体直立时的本体觉,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the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PPV-PSC)患者在本体觉受到干扰时的姿势平衡.方法 39名确诊为BPPV-PSC患者进行以下四种感觉条件下的姿势稳定性定量测量:T1:睁眼站立于坚硬平板;T2:闭眼站立于坚硬平板;T3:睁眼站立于海绵垫;T4:闭眼站立于海绵垫,所有测试均于姿势描记仪上完成.采用身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的平均晃动速度(sway velocity, SV)为研究参数,并与39名正常人姿势稳定性作为对照.结果 ①应用海绵垫干扰本体觉后,BPPV-PSC组睁眼(t=11.905, P<0.001)及闭眼(t=11.457, P<0.001)时的SV均增加,对照组睁眼(t=9.701, P<0.001)及闭眼(t=17.604, P<0.001)时的SV亦均增加;②相同感觉条件下两组SV比较,除T1外(t=1.810, P=0.078),T2~T4条件下BPPV-PSC组的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79~5.177, P=0.002~0.000).结论 BPPV-PSC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在视觉和/或本体觉受到干扰时低于正常人,其机制可能与患者半规管流体动力学变化导致的前庭终器传入感觉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