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对近年来的慢性脑缺血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及长期慢性脑缺血后诱发的解剖、生理、行为学和能量代谢等改变作综述,以阐明慢性脑缺血在痴呆发病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79-01/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ementia”和“chroniccerebralhypoperfusion,learningandmemory,ischemia,2VO”,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4-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慢性脑缺血,痴呆,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慢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动物研究文献,筛除临床研究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9篇英文和1篇中文全文,均具有较新进展性,慢性脑缺血动物试验与痴呆关系的研究。资料综合:将引用的文章信息分成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和慢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两部分,对慢性脑缺血和痴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在长期的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可以诱发学习和记忆功能损害,慢性脑缺血在动物痴呆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益智口服液对慢性脑缺血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王守春  孙莉 《现代康复》2001,5(2):53-53,55
目的 探讨中药益智口服液对慢性脑缺血导致大鼠痴呆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呆模型,检测益智口服液治疗组、缺血组与对照组的学习与记忆情况。结果 益智口服液治疗2组较缺血组大鼠的跳台与水迷宫成绩明显好转。结论 益智口服液能明显提高大鼠的学习与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3.
慢性脑缺血痴呆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慢性脑缺血导致大鼠痴呆中的作用。方法:Wister大鼠10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350—400g。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慢性脑确血致痴呆大鼠(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应用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VD大鼠的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查发现额叶、海马在双饲颈总动脉结扎1周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8%,21.92%;纹状体区2周时细胞凋亡率最高为9.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4%,3.72%,2.18%(P&;lt;0.01),以后均逐渐下降。脑缺血一两周时TUNEL染色及额叶、海马及尾状核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以后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见典型的细胞凋亡“梯形条带”。结论:神经细胞凋亡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早期明显,晚期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治疗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68例由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但观察组加用奥拉西坦;分析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效果,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1个月的Barthel指数量表(BI)、长谷川评分(HDS)和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及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06%VS.82.35%,P〈0.05),显效率高于对照组(67.65%VS.35.29%,P〈0.01);治疗后的BI评分、HDS评分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浆NSE水平低于对照组,除治疗后1个月的BI评分(P〈0.01)外,其余均为P〈0.05;除观察组的2例胃肠道反应外,两组均未见其他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治疗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目前主要的血管性痴呆(VD)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和优缺点加以归纳整理,为VD的基础研究提供合理的动物造模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有关VD动物模型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结果:为血管性痴呆新模型的研究建立基础。结论:虽然VD的制作方法有很多,但是目前采用的公认合理的方法并不多,因此建立一种脑缺血所导致的VD动物模型对于深入探讨VD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的特点以及对于临床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至预防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益智口服液对慢性脑缺血导致大鼠痴呆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痴呆模型,检测益智口服液治疗组、缺血组与对照组的学习与记忆情况。结果益智口服液治疗2组较缺血组大鼠的跳台与水迷宫成绩明显好转。结论益智口服液能明显提高大鼠的学习与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7.
HD02对慢性前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HD02在大鼠慢性前脑缺血过程中对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16~18个月SD大鼠64只,雄性,体质量300-350g。利用末端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HD02干预前后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Calcineurin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活性。结果:HD02有减少阳性凋亡细胞出现率[(5.404&;#177;1.38)%与模型对照组(12.72&;#177;3.45)%比较,t=4.84,P&;lt;0.01]及减少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表达(HD02组比模型对照组:缺血15d:7.10&;#177;1.90比12.55&;#177;3.30,t=3.86,P&;lt;0.01:缺血30d:4,60&;#177;1.15比9.50&;#177;4.20,t=4.67,P&;lt;0.01),降低Calcineurin D02组比模型对照组:大脑皮质每克蛋白中含[(38.24&;#177;5.58)比(48.98&;#177;5.04)nmol/s,t=3.64,P&;lt;O.O1];海马每克蛋白中含[(37.87&;#177;3.38)比(52.58&;#177;4.92)nmol/s,t=3.75,P&;lt;0.O1]和Calpain活性[大脑皮质每毫克蛋白中含(2.96&;#177;O.77)比(4.56&;#177;0.85)A/h,t=3.84,P&;lt;0.05];海马每毫克蛋白中含[(2.90&;#177;0.28)比(4.91&;#177;0.94)A/h,t=3.97,P&;lt;0,01]的作用。结果:HD02有一定的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目的 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观察静脉注射骨髓间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MSC)对血管性痴呆(vasgular dementia,VD)大鼠脑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成年大鼠MSC。利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检测注射MSC后30,60d海马齿状回LTP变化。结果 造模30和60d后,VD大鼠LTP诱导率(25%,38%)、群体电位(PS)平均振幅[(0.91&;#177;0.13),(1.02&;#177;0.11)mV]与正常对照组[88%,(1.31&;#177;0.12).(1.36&;#177;0.14)mV]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2—16.25.P&;lt;0.01)。静脉注射MSC后30和60d。VD大鼠LTP诱导率(50%,63%)、LTP振幅[(1.21&;#177;0.11),(1.32&;#177;0.18)mV]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lt;0.01)。高频刺激后60min时各组间产生LTP的PS潜伏期分别为:正常组(4.8&;#177;1.0)ms。模型组(5.2&;#177;1.3)ms。MSC组(4.9&;#177;1.8)ms。模型组的潜伏期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lt;0.05)。MSC组潜伏期较模型组缩短(P&;lt;0.05)。结论 静脉注射MSC可显著易化VD大鼠海马齿状回LTP。  相似文献   

9.
慢性脑缺血(chroni ccerebral ischemia,CCI)与临床许多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多种原因引发的长期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的以持久或进展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还是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及Binswanger病等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主要的病理学改变包括皮质萎缩、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变性、白质疏松、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毛细血管床的改变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与传统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法)制作的大鼠慢性灌注不足引起的血管性痴呆(VD)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及纹状体形态学和大鼠术后的死亡率变化。验证是否改良的2-VO法优于传统的造模方法。 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永久慢性大脑灌注不足导致的VD模型。雄性2月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传统2-VO组20只,改良2-VO组20只和假手术组8只。传统组同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改良组先结扎右侧颈总动脉,1周后再次结扎左侧的颈总动脉。在术后48h和60d记录各组的存活率,2个月后进行水迷宫试验来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和运动能力。水迷宫试验结束后处死大鼠,观察海马和纹状体的形态学变化。 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大鼠术后48h及60d的死亡率比较都明显降低(P<0.05)。两种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种模型大鼠组间学习记忆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种模型组大脑海马区及纹状体均发生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 结论:改良2-VO法可以复制大鼠大脑永久性慢性灌注不足引起的VD模型,引起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及纹状体损害,而运动功能未见损害。改良2-VO法和传统的方法在VD造模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大鼠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慢性脑缺血痴呆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慢性脑缺血导致大鼠痴呆中的作用。方法:Wister大鼠10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350~400g。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慢性脑确血致痴呆大鼠(vasculardementia,VD)模型;应用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VD大鼠的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查发现额叶、海马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周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8%,21.92%;纹状体区2周时细胞凋亡率最高为9.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4%,3.72%,2.18%(P<0.01),以后均逐渐下降。脑缺血一两周时TUNEL染色及额叶、海马及尾状核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以后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见典型的细胞凋亡“梯形条带”。结论:神经细胞凋亡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早期明显,晚期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慢性脑缺血是中老年人逐年增多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又是多发病。三七在临床上对慢性脑缺血引起的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三七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应用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痴呆的临床特点、治疗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老年CSDH痴呆40例,并与老年CSDH非痴呆20例的临床表现、治疗转归等进行比较。结果老年CSDH痴呆外伤史不明显(80%);手术治疗可明显缩短智力恢复及偏瘫症状消失的时间;高血压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内科疾病。结论老年CSDH痴呆可逆,治疗和护理应积极主动。及早确诊、合理治疗、护理措施得当与痴呆转归密切相关,提高公众对老年CSDH痴呆的认识对早预防、早确诊、早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与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总结30例慢性硬膜血肿性瘤痴呆,主要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状阴影,血肿密度与其期龄有关,随时间推移分别表现为等密度,混合密度和低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性痴呆好发部位多见于额颞顶部颅骨内板,其血肿体积常常大于一般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精神障碍,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性痴呆的早期症状易被临床医师忽视,CT检是早期发现慢性硬膜下血肿性痴呆有效且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老年慢性脑缺血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 分析脑白质慢性缺血与血脂各项水平的相关性,探讨血脂各项水平异常改变对脑白质慢性缺血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根据磁共振(MR)表现对脑白质慢性缺血分组,然后分析各组之间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其同工酶2(HDL2)和同工酶3(HDL3)、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及其两者比值(A/B)以及高血压、吸烟的相关性。结果 脑白质慢性缺血组的TC,TG,ApoB100平均值高于正常组(t=0.7l—1.558,P&;gt;0.05),HDL,HDL2,,HDL3低于正常组(t=0.34—0.92,P&;gt;0.05),LDL高于正常组(t=2.72,P&;lt;0.05),ApoAl和A/B低于正常组(t=4.99,P&;lt;0.05)。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组的HDL2低于正常组(t=2.16.P&;lt;0.05),而TC,TG,HDL,HDL3,LDL,ApoAl,ApoB100和A/B与脑白质慢性缺血组相似。高血压频敦在脑白质慢性缺血组明显高于正常组(r=0.0238,P&;lt;0.05)。而吸烟频数两组接近(r=1.4806,P&;gt;0.05)。逻辑回归提示LDL和高血压是脑白质慢性缺血的单独致病危险因素。结论 凡年龄在50岁以上血浆中LDL增高和HDL2,ApoA1,A/B降低可视为脑血管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尤其是伴有高血压时。  相似文献   

16.
慢性酒精中毒可致精神神经损害,导致脑功能出现障碍,国内外多有文献报道。本文就12例临床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性痴呆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痴呆康复冲剂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细胞损伤后的学习记忆能力、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形态改变及对海马CA1细胞数和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数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6/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完成。①选用Wistar大鼠108只,雄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痴呆康复冲剂组,每组36只。②采用4血管阻断法制作痴呆大鼠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开颅但不阻断颈总动脉,正常饲养。痴呆康复冲剂组:按1.08g/kg&;#183;d)的剂量连续灌胃痴呆康复冲剂(由黄芪、丹参、制首乌、枸杞子、熟地黄、赤芍药、郁金、远志和紫车河等组成,按药典标准配制成煎膏剂,使用时配成混悬液,由本院自制),共14d,然后造模,术后5d,连续灌服痴呆康复冲剂。模型组:造模后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于造模后干预120d.③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一约1m^3有机玻璃槽,槽内为迷宫状,有多处盲端。实验时,槽内充水,水深20cm,水温(25&;#177;2)℃。造模后第7天,训练4次,第5次记录其游完全程的时间和5min内进入盲端的次数作为学习成绩。24h后再测一次上述指标作为记忆成绩。上述实验于造模后30,60,120d进行。④造模后120d,取脑,制成切片,内氏体染色,光镜(&;#215;50,&;#215;400)观察海马细胞形态变化。计数1mm^2。海马CA1区中段正常细胞数,取双侧海马细胞数的均值为CA1区细胞计数。免疫组化反应法检测海马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数目。⑤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大鼠10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后30d,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游完全程时间明显长于假手术组(P〈0.05),与痴呆康复冲剂组相近(P〉0.05)。造模后60,120d,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游完全程时间明显长于其他2组(P〈0.05)。②造模后30,120d,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5min内进入盲端次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5),与痴呆康复冲剂组相近(P〉0.05)。造模后60d,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5min内进入盲端次数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1,0.05)。③痴呆康复冲剂组大鼠CA1区细胞线清晰,锥体细胞形态大多数正常,无明显细胞变性、坏死,明显优于模型组,CA1区细胞计数接近正常,细胞排列紧密,数量明显增多,尼氏体丰富,见仅见少数细胞变性、坏死。④造模后120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单位面积细胞计数和海马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其他2组(P〈0.01)。结论:痴呆康复冲剂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的细胞形态,增加海马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强学习记忆功能,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临床上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选择合适的脑血管病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及防治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动物模型建立的因素有:大鼠品种、麻醉剂、手术部位和线栓等,其中线栓的选择是模型制作成功的关键,包括线栓的种类、长度、直径、硬度、放置方法,以及线栓端部的处理等.线栓制备等因素的改进大大提高了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恒定磁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研究恒定磁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动物被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磁疗组,其中后2组参考Longa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磁疗组在脑缺血模型完成后立即将其头颈部置于40mT的恒磁场中,持续30min,每天1次,7d后眼球取血、断头取脑,测量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流动性、抗氧化酶活性以及NO、NOS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未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并与磁疗组对照。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等各项指标以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经过磁场治疗后,大鼠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流动性、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等含量均有所下降,抗氧化酶活性有所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恒定磁场能显著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特性,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及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NO及NOS含量,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有效阻止自由基、一氧化氮等对神经组织的损伤,从而阻断了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