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射频(RF)在临床上治疗慢性痛已有30余年历史。RF根据刺激方式分为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PRF)两种。连续射频通过对神经组织的热损毁而破坏疼痛传导通路,从而发挥镇痛效果。PRF是在连续射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慢性痛的新技术。PRF通过脉冲式电流刺激背根神经节(DRG)或其他神经组织,通过神经调节机制发挥长效镇痛作用,神经损伤小。目前在临床上,PRF已经用于治疗多种慢性痛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多弹头集束射频(radiofrequency,RF)治疗肝癌的护理要点和体会.方法对25例行RF治疗的肝癌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RF治疗,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发热、疼痛、肝功能异常,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均改善.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对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是配合肝癌患者进行RF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脉冲射频作为一种微创疼痛介入治疗技术,虽然在国外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史,但在国内依然未被广大疼痛科医师认可。脉冲射频最初被应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而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用于伤害感受性疼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报道,逐渐成为脉冲射频领域的新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脉冲射频的治疗将更加规范、脉冲射频的机制将进一步明确,有望成为疼痛科医生有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脉冲射频作为一种新颖的疼痛介入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神经病理性疼痛按照神经损伤的部位可以分为中枢和外周两大类。目前,国内外实验研究报道脉冲射频治疗多种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涉及脉冲射频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影响细胞因子的表达、痛觉纤维的传导及离子通道的表达等。然而,脉冲射频治疗疼痛确切的机制尚待深入的实验研究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5.
脉冲温控射频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冲温控射频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46例伴有顽固性疼痛的晚期胰腺癌病人给予脉冲温控射频治疗,观察疼痛缓解、KP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疼痛减轻,VAS评分明显减少(P<0.05).精神、睡眠、营养状况等显著改善,KPS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少数病人(8.7%)出现轻度消化道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脉冲温控射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手段,并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自 1999年 2月~ 2000年 9月运用康复护理程序对 32例经皮肝癌射频治疗 (RF)病人进行康复教育,提高了病人家属对 RF治疗的认识和自我监护能力,从而保证了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在本科住院接受 RF治疗的Ⅰ期、Ⅱ期肝癌病人均符合 1987年国际抗癌联盟 (UICC)制定的恶性肿瘤 TNM分期标准〖 1〗,共 32例。其中男 31例,女 1例,年龄 34~ 64岁。病程最短 1个月,最长 5个月。以上患者本次入院前均未接受过有关肝癌 RF治疗的康复教育和相关知识的指导。 1.2 方法 (1)评估:选择对象除接受 R…  相似文献   

7.
对肝癌射频治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经皮射频(RF)治疗肝脏肿瘤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肝脏肿瘤的新技术。1999年2月至2000年9月,对接受RF治疗的32例肝癌患及家属实施了健康教育,使患及家属了解相关知识,配合治疗,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细胞形态学自动分析方法中的射频技术(RF),探讨在不同细胞簇,不同疾病时射频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细胞的射频值,然后用SPSS对不同种类细胞的射频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细胞射频值与细胞胞体呈正相关,且与细胞种类无关;只与细胞成熟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灵关怀对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疼痛的作用.方法 将患有肝癌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由心灵关怀师进行心灵关怀.比较2组患者治疗1h、1d、2d后疼痛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1h、1d、2d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轻(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肝癌射频治疗患者进行心灵关怀能有效地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接受射频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疼痛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经皮脉冲射频是一种新型非毁损的疼痛介入治疗技术,它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实验研究为提高脉冲射频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除了多数学者熟知的脉冲射频可改善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痛敏以外,近年来国外研究还报道了该技术治疗炎症性疼痛等模型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脉冲射频治疗多种疼痛动物模型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射频热凝毁损腰交感神经节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23例,在CT引导下行L2椎旁交感神经节穿刺,穿刺成功后采用射频疼痛治疗系统行射频热凝治疗,射频温度定位80℃,持续60s,连续3次.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下肢皮肤温度和VAS评分.结果:射频术后皮肤温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下多弹头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治疗肺癌的疗效、适应证、特点及其安全性。方法 应用RF 2 0 0 0型射频治疗仪 ,对 4 0例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 6 2次经皮射频消融治疗 ,随访观察肿瘤毁损情况、并发症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肿瘤直径 <5cm者 ,完全毁损率为 6 9.5 7% (16 / 2 3) ;肿瘤直径为 5~ 10cm者 ,完全毁损率为 5 2 .94 % (9/ 17)。余 15例中 ,12例经 2次治疗后部分毁损 ,3例无效。并发症发生率 15 % (6 / 4 0 )。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具有安全及副作用小等特点 ,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超声引导肝癌射频消融(RFA)术中患者疼痛程度与病灶距肝包膜或肝段以上门静脉分支远近的关系。方法对23例肝癌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实施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其中临近肝包膜组15例,肝癌病灶距肝包膜或肝段以上门静脉分支≤5mm;远离肝包膜组8例,肝癌病灶距肝包膜或肝段以上门静脉分支>5mm。射频消融治疗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基础VAS评分(局部浸润麻醉时VAS评分)、术中VAS评分(射频消融术中最大痛觉评分)和相对VAS评分结果(术中VAS评分减去基础VAS评分),对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疼痛程度和可耐受的最大治疗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23例患者31个肝癌病灶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了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获取了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的基础VAS评分、术中VAS评分、相对VAS评分和术中可耐受的最大治疗功率4项中位数数值:(1)超声显示临近肝包膜组15例患者19个肝癌病灶中5个病灶临近门静脉分支,14个临近肝包膜;射频消融时基础VAS评分为3(0~6)分、术中VAS评分为8(2~10)分、相对VAS评分为5(1~7)分;消融治疗时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功率为140(70~200)W。(2)远离肝包膜组8例患者12个肝癌病灶射频消融时基础VAS评分为3(1~5)分、术中VAS评分为6(2~8)分、相对VAS评分为3(0~5)分;消融治疗时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功率为150(100~200)W。临近肝包膜组患者(肝癌病灶临近肝包膜或肝段以上门静脉分支)射频消融治疗时痛觉更明显,且临近肝包膜组患者相对VAS评分明显高于远离肝包膜组,两组相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0,P=0.001),而两组射频消融病灶时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5,P=0.639)。结论局部麻醉下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肝癌病灶时临近肝包膜或门静脉分支的病灶会导致患者更明显的疼痛。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愈合后1个月仍持续存在的一种疼痛,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我国PHN的发病率为9%~34%[1],其治疗以药物为基础,常结合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治疗等方法。射频治疗模式包括连续射频(continuous radiofrequency,CRF)和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PRF临床较为常用,因其不引起神经改变,可避免对痛觉和触觉纤维造成热凝损伤,疼痛缓解效果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少。缺点是镇痛效果持续时间短,不少病人需反复治疗;而CRF易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治疗后虽然疼痛缓解时间长,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多[2,3]。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RFTC)联合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疗效及该法对血清IL-6 (interleukin-6)、IL-13 (interleukin-13)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LDH病人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6例。治疗1组(RFTC组)给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治疗2组(PRF组)给予椎间孔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治疗3组(RFTC+PRF组)给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联合椎间孔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7 Days)、治疗后1个月(1 Month)、治疗后6个月(6 Months)分别对三组病人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以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疗效评分,同时测定病人血清IL-6、IL-13浓度。结果:三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且治疗3组VAS、Macnab以及JOA 6 Months评价均优于另两组(P <0.05)。三组病人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下降,IL-13水平升高,且6 Months观察提示治疗3组IL-6、IL-13含量较另两组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联合椎间孔脊神经脉冲射频能有效减轻LDH疼痛,改善因疼痛引起的综合症状,疗效肯定且持久。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28例行RF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未遇到与消融治疗相关的死亡,10例出现并发症(7.9%),包括腹腔出血和一过性血尿各3例、右侧大量胸水2例、门静脉血栓和腹壁脓肿各1例。腹腔出血、胸水和腹壁脓肿经穿刺或切开引流痊愈,其余未作特殊处理自愈。治疗后一个月复查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全部病人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针对性的护理及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是RF治疗成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后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据报道有11%~94%的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疼痛[1]。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疼痛患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保守药物治疗和传统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完全截瘫的顽固性幻肢体痛和残肢痛;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在CT引导下全脊髓射频毁损成为治疗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疼痛患者的首要选择。射频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射频热凝治疗颈后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颈后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患者,以颈后肌群压痛点为穿刺点,穿刺针抵达骨质后,调节热凝温度为75℃,时间为30秒,行穿刺点射频热凝;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和3个月VAS评分、疼痛缓解优良率和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和3个月VAS评分分别是8.1±0.9、7.3±1.2、3.8±1.1、1.5±1.2;疼痛程度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缓解(P<0.01);治疗后1周内使用止痛药人次为85%,1个月后为10%(P<0.05),3个月后全部停止痛药.结论:射频热凝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创伤微小、安全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加阿霉素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近期疗效。方法对6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CT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加阿霉素毁损治疗。观察并记录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疗效评估,并随访2年,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各时段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后各时段与术后1 d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后各时段与术后7 d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各时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加阿霉素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神经根靶点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DLBP)的临床效果.方法:L4-5或L5-Sl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脉冲射频+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B组:单纯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结果:术前两组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l、3和6个月A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A组优的病例数和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脉冲射频神经根靶点治疗DLB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