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7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5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质量及护理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功能,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随机选取在该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常规康复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患者肢体功能能够较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泛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IM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中医护理与现代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8月接收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中医护理与现代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中医护理联合现代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1日—9月30日期间,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6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肢体功能、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能力及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下肢功能、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功能训练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早期功能训练组合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及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经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早期功能训练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中医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早期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情况评分分别为(72.19±4.92)、(9.98±1.74)、(45.63±5.50)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中医护理操作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康复治疗护理,采用Fugl-Meye量表和Ba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Fugl-Meye评分及Ba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吴云平  施春芳  陆凌君 《新中医》2020,52(8):163-165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中药湿敷治疗模式后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抽取的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48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即采用对照方案的为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敷治疗护理的为研究组。对比分析2组护理前后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4周、8周后,2组肢体FMA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研究组同时点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干预,2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为95.83%,对照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敷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提高肢体功能障碍护理效果,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运动意象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运动意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护理结束后,两组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意象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28例,两组患者均行临床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房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致残率,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益气活血中药口服治疗,疗程1个月。采用运动功能(FMA)及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表(QLI)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3%和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QLI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中风偏瘫患者早期运动按摩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脑中风偏瘫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运动按摩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中风偏瘫的患者进行早期运动按摩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并总结体会。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牧治的84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早期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语言功能康复护理、饮食指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脑梗塞偏瘫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以及神经缺损情况。结果 (1)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9.2±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干预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79.8±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8.0±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晓莉 《新中医》2020,52(21):162-164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 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升高,CSS 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护理途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各考察指标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AM积分评定)、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满意度情况均低于观察组,住院时长也长于观察组,各考察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特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利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可加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出血并且神志清醒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行一般护理和恢复期功能锻炼的一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急性期康复护理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最后针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使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