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低婴幼儿采集血标本的操作难度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将323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37例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186例行头皮静脉采血。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6.8%、对照组为83.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6.4,P<0·0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6·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33.6,P<0·01)。结论: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傅莹  傅虹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79-180
目的:与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比较,评价负压真空采血法在手足口病患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与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以来,我院对手足口病患儿采血共200例,按照住院号的不同,设单号为试验组,共100例,双号为对照组,共100例,试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角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两组护士操作时采血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不同。结果:试验组采血量与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真空采血斜角进针法在手足口病患儿股静脉穿刺中可减少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血液污染,较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及家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患儿67例,分两组。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情绪稳定并且可以很好配合,家属也可主动配合,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家属不良心理状态,促使其主动配合,减少不良后果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仰卧双肩固定法在小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采血化验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固定方法行颈外静脉采血,观察组采用仰卧双肩固定法行颈外静脉采血。比较两组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皮下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双肩固定法可提高小儿颈外静脉采血的一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穿刺采血法,观察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成功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使用外周动脉采血较静脉穿刺采血更安全、可靠,且成功率高,新生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潘小平  王晓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M0005-M0005
随着儿科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实验室检查已是诊治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婴幼儿静脉采血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生化检查依据。为探讨最佳的采血方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我科自2010年1月至6月,将338例需静脉采血的3岁以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82例采用经头皮静脉采血,对照组156例经传统的股静脉穿刺采血,发现经头皮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采血量足够,元血肿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护士和家长均易于接受,值得推广使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对患儿及家属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260例在我院门诊处进行静脉采血的患儿,单日前来诊治的130例患儿为干预组(对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双日前来诊治的130例患儿为对照组(对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负面情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和满意度,从而大大提高抽血效率。  相似文献   

8.
朱红玲  蓝魏芳  郑聪霞 《新中医》2016,48(3):190-192
目的:观察50%硫酸镁联合生马铃薯薄片预防小儿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14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予50%硫酸镁与新鲜生马铃薯薄片直接湿敷于静脉穿刺处,对照组予以单纯的50%硫酸镁直接湿敷。2组患儿均予以干预5天。记录并分析2组患儿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例数、级别及发生率,并比较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5天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滴注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硫酸镁联合生马铃薯薄片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肯定,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穿刺部位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至今的104例静脉输液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儿给予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头皮或四肢留置针输液,将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明显减少反复穿刺,从而降低患儿痛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中医》2014,(9)
目的:观察中医预防护理防止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79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40例实施中医预防护理。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并评价患儿的疼痛情况和护理依从性。结果:静脉炎发生率中医组为2.50%,对照组为20.5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护理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中医预防护理,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儿的输液疼痛,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小儿脚部大静脉采血护理效果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在该院进行住院医治的128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脚部大静脉采血以及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脚部大静脉采血。结果观察组患儿抽血成功率、一次抽血时间、一次抽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科静脉采血,相应的护理效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临床护理中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婴幼儿采血通常选择股静脉、颈静脉等部位,上述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有一定的危险性。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月对3岁以下住院婴幼儿试用静脉留置针经头皮静脉采血738例,成功率高,做到采血输液一步到位,既减轻了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在我科取得满意结果。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适的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和固定方法,以期提高静脉留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4例住院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及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30~40°进针穿刺及弹力绷带开口固定方法,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固定效果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针脱落率低于对照组,药液外渗、静脉炎、压疮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40°进针穿刺及弹力绷带开口固定,能够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和固定效果,提高小儿治疗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正强化干预模式对急诊静脉输液患儿依从性、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正强化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3.33%与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与85.00%(P0.05);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穿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38.33%(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正强化干预模式可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患儿依从性,降低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提高穿刺成功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由于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痰多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来紫金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咳嗽痰多患儿中选取138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痰量减少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无论是痰量还是痰稀薄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评分情况皆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无论是痰量还是痰稀薄程度评分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综合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痰多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骶麻与单纯静脉全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静脉全麻,观察组为患儿进行静脉全麻复合骶麻,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清醒时间、心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全麻复合骶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具备良好的镇痛与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应用双人配合法的效果。方法:18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双人配合法行静脉穿刺和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固定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固定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应用双人配合法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固定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善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操作难度,提高穿刺成功率,确保血标本的质量.方法:将300例足月新生儿分为150例观察组行股静脉斜穿刺采血,150例对照组行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结果:两种方法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处理X2=21.49,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采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在本科住院的患儿120例中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自然滴血法采血,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即一次性采血针接一次性真空管采血。结果:观察组自然滴血采血法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采血方法。结论:采用这种改进的自然滴血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标本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工作量,同时减轻患儿痛苦,避免医患冲突,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婴幼儿采血过程中胫后动脉采血法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入罗定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200例婴幼儿,按照其采用的不同采血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用胫后动脉采血法的100例观察组婴幼儿与采用桡动脉采血法的100例对照组婴幼儿。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瘀斑血肿形成率、哭泣次数、哭泣时间。结果:观察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上高于对照组,在瘀斑血肿形成率上低于对照组,在哭泣次数和哭泣时间上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婴幼儿采血中使用胫后动脉采血法可以获得更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其创伤较小,不易形成瘀斑血肿,不易造成明显疼痛,因此患儿哭闹时间与哭闹次数也有明显减少,操作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