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超重与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调整体质偏颇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以我国9省市横断面中医体质调查数据库中,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肥胖高血压患者218例、超重高血压患者574例、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66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之外的8种体质类型均为偏颇体质)分布特点。结果:肥胖高血压组、超重高血压组、正常体质量高血压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平和质各组分别占22.94%、26.83%和26.13%,8种偏颇体质各组分别占77.06%、73.17%、73.87%。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肥胖高血压组是痰湿质(24.77%)、气虚质(19.72%)、阴虚质(12.39%);超重高血压组是气虚质(14.98%)、阳虚质(10.80%)、阴虚质(9.93%);正常体质量高血压组是气虚质(13.75%)、阳虚质(13.44%)、阴虚质(10.88%)。结论:不同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组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不同,临床对高血压防治的辨体调护应考虑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青海省高原多民族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31例多民族人群实施横断面调查。结果:131例参与调查的青海省高原少多民族地区常住居民人群中平和体质23例(17.6%),偏颇体质108例(82.4%);9种体质类型中气虚质最多,其次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等。男性平和质比例较女性高,偏颇体质男性中最多的3种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和湿热质,女性最多3种为气虚质、阳虚质和血瘀质。不同民族人群体质类型分布中,少数民族的湿热质明显较汉族高。各年龄层人群体质类型分布中,气虚质分布较多,青年人群湿热质分布明显,中年人群多见血瘀质、阴虚质,老年人群中阳虚质比例偏高。结论:青海省高原少数民族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受气候特点、地理环境、民族习俗、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较大。进一步证实了体质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天环境因素对人群体质类型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常高值血压青年群体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并比较男女性别差异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方法:以17~23岁新生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正常高值血压标准纳入群体;以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编制体质自测表,通过网络问卷开展体质调查;根据体质判断流程和标准获得纳入群体的体质,首先对整体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然后分为男女性别群体,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群体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正常高值血压青年828人,其中男390人,女438人。纳入群体整体体质分布特征为:平和质为544人,占65.7%,偏颇体质为284人,占34.3%;在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者136人,占整个偏颇体质人群的47.9%,其中主要体质类型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等;两种及以上体质兼夹者148人,常见有阳虚质+阴虚质+其他、阴虚质+气虚质+其他、阳虚质+气虚质+其他等类型。从不同性别而言,男性平和质为240人,偏颇体质为150人。在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者63人,占整个偏颇体质人群的42.0%,其中主要体质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两种及以上体质兼夹者,常见有阴虚质+气虚质+其他、阳虚质+阴虚质+其他、阳虚质+气虚质+其他等。女性平和质为304人,偏颇体质为134人。在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者73人,占整个偏颇体质人群的54.5%,其中主要体质也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两种及以上体质兼夹者,常见有阳虚质+阴虚质+其他、阳虚质+气虚质+其他、阴虚质+气虚质+其他等。不同性别比较平和质与偏颇体质的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7;两组中单一体质占整个偏颇体质的百分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6,提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男性的偏颇体质高于女性,在偏颇体质中,女性体质更为单一,男性则倾向于兼夹体质。从偏颇体质的分布特征而言,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别,也与整体人群偏颇体质的分布特征一致,主要与阳虚质、阴虚质和气虚质等体质关系密切。结论:正常高值血压青年群体存在着部分偏颇体质,其中男性群体偏颇体质发生率高于女性群体,且以兼夹体质常见。  相似文献   

4.
田智慧  王琦  张妍  王济 《中医药导报》2019,25(19):86-89
目的:对韩国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韩国老年人521人,运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韩文老年版)》进行体质调查,分析9种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慢性病的韩国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结果:韩国老年人群中,平和质占30.5%,8种偏颇体质占69.5%;偏颇体质类型以阳虚质最多,其次为阴虚质、痰湿质,分别占21.1%、12.7%、10.7%。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占36.2%,兼夹体质占63.8%;偏颇体质中以虚实夹杂体质为最多,占45.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慢性病的韩国老年人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老年人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构成比高于女性;女性老年人阳虚质、阴虚质构成比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平和质比例逐渐降低而气虚质、阴虚质比例增高。无慢性疾病者平和质比例明显高于有慢性疾病者;除了特禀质以外,慢性疾病人群偏颇体质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疾病人群。结论:韩国老年人群呈现多虚、多痰湿的体质特点,体质特征以兼夹体质、虚实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东省揭阳地区不孕症的中医体质分型分布状态。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初次就诊于揭阳市中医院的不孕症患者作为不孕症组,同期本院体检科随机挑选已经完成生育的健康女性作为非不孕症组,统计2组体质分型(不设兼夹质)分布频数及构成比,并比较2组间体质分型分布情况。结果:中医体质辨识频数分布中,不孕症组例数从多到少排序为: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和湿热质(并列)、气虚质、瘀血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非不孕症组例数从多到少排序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和阴虚质(并列)、瘀血质、痰湿质、特禀质。中医体质辨识构成比中,不孕症组中比例最多的体质类型是平和质,其次是阳虚质,之后分别为气郁质和湿热质(并列)、气虚质,最少的是特禀质;非不孕症组中比例最多的体质类型平和质,其次是阳虚质,之后分别为气虚质、湿热质,最少的是特禀质。结论:揭阳地区不孕症组及非不孕症组体质类型均以平和质为主,而2组的偏颇体质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孕症患者以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且偏颇体质以阳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和分析潮州市区小学生中医体质辨识的情况,为中医预防保健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潮州市区的1288名小学生的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小学生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对比不同性别、年龄段小学生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情况。结果:小学生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最常见,占64.75%。偏颇体质类型则以阴虚质(7.61%),特禀质(7.30%)、阳虚质(6.44%)以及气虚质(5.90%)较为常见。小学生平和质人群中,单纯平和质占69.06%,而偏颇体质类型倾向以阴虚质倾向(8.15%)、特禀质倾向(6.71%)、气虚质倾向(5.16%)以及阳虚质倾向(5.04%)较为常见。男性小学生平和质的比例高于女性小学生,阳虚质的比例低于女性小学生;平和质男性小学生有阳虚质倾向的比例低于女性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0岁、10~12岁年龄段小学生平和质的比例低于6~8岁年龄段小学生;8~10岁、10~12岁年龄段小学生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阳虚质比例高于6~8岁年龄段小学生;10~12岁年龄段小学生平和质有气虚倾向和平和质有阳虚倾向的比例高于6~8岁、8~10岁年龄段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生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偏颇中医体质,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偏颇体质的比例显著增加。临床应针对小学生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中医健康管理措施,改善小学生的中医体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方法:利用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我国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9省市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横断面现场调查的21948例大样本数据,随机抽取性别、年龄结构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基本一致的8448例,组成代表中国一般人群的样本。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各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得分;应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个体体质类型,分析一般人群的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以社会人口学变量分组,采用χ2检验比较各亚组体质构成比的差异。结果:中国一般人群中,平和质占32.14%,8种偏颇体质占67.86%;8种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分别占13.42%、9.08%和9.04%。不同地域、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的体质类型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一般人群中约1/3的人群为平和体质,约2/3的人群为偏颇体质;偏颇体质中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751名女大学生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了解女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女大学生的不同体质调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51名女大学生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51名女大学生确定的体质类型中,平和质275人(36.61%),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分别为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倾向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结论:女大学生平和质所占比例较低,以偏颇体质居多,确定的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居多,有倾向的偏颇体质中以阴虚质、血瘀质和阳虚质居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襄阳地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调查,探讨本地区普通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对2865例本地区居民进行中医体质的调查。结果:2865例被调查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占14.7%,偏颇体质占85.3%;偏颇体质中,气虚质人数最多(25.4%),其次依次为阳虚质(19.6%)、痰湿质(17.2%)、平和质(14.7%)、气郁质(8.7%)、血瘀质(6.1%)、湿热质(4.2%)、阴虚质(3.4%)、特禀质(0.6%)。讨论:襄阳地区偏颇体质广泛存在,而且因年龄、性别不同表现出不体质分布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探讨中医体质与HR-HPV感染的关系,为调理体质防治HR-HP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HR-HPV感染患者60例(感染组),健康女性60例(对照组),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调查结果用SPSS19.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2组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分布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组患者单一体质18例(30. 0%),其中单一平和质5例(8. 3%),单一偏颇体质13例(21. 7%);兼杂体质42例(70. 0%),其中平和兼杂体质17例(28. 3%),偏颇兼杂体质25例(41. 7%)。对照组:单一体质44例(73. 3%),其中单一平和质39例(65. 0%),单一偏颇体质5例(8. 3%);兼杂体质16例(26. 7%),其中平和兼杂体质6例(10. 0%),偏颇兼杂体质10例(16. 7%)。二组比较,单一体质和兼杂体质体质分布、平和质和偏颇体质体质分布均有显著差异(均P 0. 01)。2) 2组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组体质分布:湿热质、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特禀质;对照组:平和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2组比较,感染组平和质出现的频次明显降低,常见的偏颇体质以湿热质、阳虚质和气虚质多见。3)中医体质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2组的9种体质进行单因素分析,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和血瘀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将上述体质作为自变量、HR-HPV感染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湿热质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3. 087,95%CI:1. 027~9. 283)。结论:HR-HPV感染患者与健康女性体质分布存在差异,湿热质是其危险因素,调整患者体质的偏颇,对易感体质进行早期干预可预防HR-HP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2133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自然人群中2133例进行横断面现状调查。结果:平和质1283例,单纯偏颇体质599例,兼夹偏颇体质251例。8种偏颇体质分布状况是,气虚质最多(276例,单纯气虚质与兼夹体质中气虚质例数之和,下同),其次为阳虚质(161例)、气郁质(121例)、阴虚质(114例)、湿热质(104例)、痰湿质(82例)、瘀血质(72例)、特禀质(20例);瘀血质和特禀质最少,阴虚质与瘀血质主要出现在兼夹体质中。结论:9种体质类型在自然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浙江平湖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类研究》问卷对就诊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及入住糖尿病专科病房的2型糖尿病患者父母、子女或同胞兄妹进行方便抽样横断面现场调查486例。结果:平和质52例,单纯偏颇体质220例,兼夹偏颇体质214例;偏颇体质类型中累计频率由高到底依次为为气虚质(61.4%)、阴虚质(56.4%)、痰湿质(50.8%)、阳虚质(21.6%)、气郁质(20.2%)、湿热质(17.9%)、血瘀质(10.5%)、特禀质(7.2%);平和质18~30岁年龄段累计频率(14.0%)>31~50岁年龄段累计频率(7.4%)>50岁以上累计频率(4.9%),偏颇体质类型气虚质、阴虚质及阳虚质18~30岁年龄段累计频率<31~50岁年龄段累计频率<50岁以上累计频率,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均以31~50岁年龄段频率最高,>50岁人群以阴虚质、气虚质及痰湿质累计频率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人群9种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且不同年龄段偏颇体质类型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合并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34例高脂血症体检者,运用SPSS 17.0软件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血脂、血尿酸水平等。结果:(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医体质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痰湿质人群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气虚质(P<0.01)及阳虚质(P<0.05),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P<0.01)及气虚质(P<0.05)。(3)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合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依次为痰湿质(48.6%)、阴虚质(44.4%)、气虚质(43.5%)及湿热质(37.0%)。(4)各中医体质类型人群的血尿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痰湿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及阳虚质(P<0.01),气虚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平和质(P<0.05)及阳虚质(P<0.01),湿热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阳虚质(P<0.05)。结论:痰湿质人群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及湿热质血脂异常人群易合并高尿酸血症;痰湿质、气虚质及湿热质人群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大专院校大一女生的原发性痛经情况和中医体质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痛经相关问卷及王琦的《中医体质量表》对全体大一女生进行普查。结果该院大一女生近3个月原发性痛经率为58.8%,轻度痛经者占72.7%,中度痛经者占22.4%,重度痛经者占4.9%;该院大一女生中医体质调查结果:平和质占42.7%,偏颇质占57.3%,其中偏颇质常出现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痛经组与不痛经组在体质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组常见体质为: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随着痛经程度的增加,平和质的比例逐渐降低,阳虚质、气虚质的比例逐渐升高。结论该校女大学生的原发性痛经率较高;偏颇体质占一半以上;痛经程度越重,阳虚质和气虚质越常见。通过调整偏颇体质特别是阳虚质和气虚质来进行痛经防治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了解其构成比,探讨该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146名学生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调查人群中,平和质占19.18%,偏颇体质占80.82%;居于偏颇体质前四位的是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男女生体质分类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生以阴虚质为主,女生以阳虚质为主。结论: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偏颇体质占有较大构成比,阴虚质、阳虚质居于先后,同时为男女生的主要体质类型,其原因可能与地理因素、自身作息情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了解广西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的标准化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238例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平和质102例,偏颇体质为1136例(占91.76%)。偏颇体质中气虚质395例,阳虚质297例,阴虚质69例,痰湿质234例,湿热质33例,气郁质57例,瘀血质31例,特禀质20例。结论:9种体质类型在广西地区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为主,可为今后在本地区开展亚健康状态中医"治未病"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长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偏颇特点。方法 收集305例长春市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资料,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单一体质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兼夹体质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平和质占39.0%,偏颇体质占61.0%。单一体质占70.2%,兼夹体质占29.8%。性别在中医体质的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段上体质无显著性差异。系统分析兼夹体质规律,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有较强的兼夹倾向,阳虚质不易兼夹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与气郁质、阳虚质关联最为紧密。结论 长春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以气虚、阴虚、阳虚、痰湿的偏颇体质为主要类型,有气虚质、痰湿质为主兼夹其他体质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文献调研,总结慢性H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检索近10年来有关慢性H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系统综述的方法,按照制定的标准提取相关的中医体质分布资料,按照疾病类别进行不同体质类型的频数汇总,对不同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BV携带者中,平和质占52.79%,气虚质占8.42%,湿热质占6.94%,阳虚质占6.59%,气郁质占6.12%,其余体质类型占19.1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湿热质占26.68%,气虚质占20.75%,气郁质占11.93%,阴虚质占10.69%,其余体质类型占29.95%;乙型肝炎肝硬化(纤维化)患者者中,阴虚质占33.96%,平和质占29.25%,气虚质占28.30%,其他体质占8.49%;HBV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平和质占18.92%,阳虚质占17.94%,气虚质占14.74%,瘀血质占13.76%,湿热质占13.02%,其余体质类型占21.62%。结论慢性HBV感染不同相关疾病患者有着特定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HBV携带者中平和质最多见,但有一定的偏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表现为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乙型肝炎肝硬化(纤维化)患者主要表现为阴虚质、气虚质等偏颇体质;HBV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主要表现为阳虚质、气虚质、瘀血质、湿热质等偏颇体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在京美加籍高加索人种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北京市大学、医院、门诊部招募的400名美加籍高加索人,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英文版)》进行体质调查,分析九种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在美加籍高加索人中的社会人口学分布规律。结果:在京美加籍高加索人中,平和质占51.0%,8种偏颇体质占49.0%;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分别占13.6%,9.6%和6.1%。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的体质类型构成比不同。结论:在京美加籍高加索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和各人口特征的构成比与中国人群不同,在为其提供养生保健指导时应根据体质类型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中医体质类型和分布特点,为老年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入住宁波市区9家养老机构中年龄在55~75岁的老年人进行调研,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王琦《老年版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共调查346名老年人,其中平和质占30.92%,8种偏颇体质占69.08%;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分别占16.47%、14.74%、13.29%和11.56%。男性痰湿质、气虚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瘀质、阳虚质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各体质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以10年为一个年龄组距,将老年人群划分为两个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慢性疾病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性别、疾病是影响体质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