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一种关键酶,与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病所致的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是一种具有基因多态性的药物代谢酶,可以造成人类对药物反应的显著个体差异。最近几年,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日渐受到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有关ACE(I/D)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及HFPEF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各家报道不一致,但总的结论倾向于ACE基因DD基因型或D等位基因与EH及HFPEF有关系,且明显升高;EH患者ACE基因DD基因型对ACEI类降压药物更敏感;HFPEF患者ACE基因DD基因型对ACEI类药物效果更好。故探讨ACE基因导向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HFPEF的关系,用于指导临床合理及科学用药,具有前所未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北方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我们研究了河北省唐山市开湾煤矿职工ACE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煤矿职工。1.1.1原发性高血压组为本院1995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共157例。其中男129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2±10.1)岁。入选标准;①偶测血压(CBP,取3次非同日坐位血压的平均值)SBP≥21.3kPa和(或)DBP≥12.7kPa。②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1.1.2正常对照组为本院健康职工及健康查…  相似文献   

3.
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了解中国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的分布,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对社区人群病例对照研究中确诊的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相同数量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测定他们的空腹血浆脂质并且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坐位血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多态性。结果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ACE I/D多态性基因构成有显著性差异(X^2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3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89例健康受试者ACE基因第16内含子L/D多态性.结果 对照组ACE基因ID、II、DD型频率分别为55.6%、32.8%、11.6%,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6%、39.4%;原发性高血压病组ACE基因ID、II、DD型频率分别为53.5%、33.0%、13.5%,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9.8%、40.2%.原发性高血压病组ACE各基因型和I、D等位基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 单纯ACE基因Alu片段插入/缺失多态可能不是河南汉族群体高血压病遗传易感性的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分子变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EH组159例和健康对照组147例AGT基因多态性,采用PCR技术检测EH组159例和健康对照组147例ACE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以及多种危险因素与EH的关系.方法 选取125例健康者(对照组)和148例EH患者(EH组)作为研究对象作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和血液生化项目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ACE基因的I/D多态性;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方法检测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并用Logistic回归筛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EH组和对照组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不显著.EH组的AC基因型频率23.0%,C等位基因频率1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8%和6.4%.EH组ACE基因DD型+AT1R基因AC型联合基因型频率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EH的危险因素主要有BMI、EH家族史和DD+AC联合基因型.结论 ACE基因D等位基因可能与EH发病无关联;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可能是EH的重要遗传因素;DD+AC联合基因型对EH的发病有显著的联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个关键酶,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病,ACE水平由遗传决定,有三种基因型:纯合子Ⅱ、DO型和杂合子ID型。本研究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压的关系。研究人群为104例EH患者及113例正常人。  相似文献   

8.
9.
10.
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观察比较131名脑卒中患者及与其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50名的ACE基因I/D多态性。在实验中插入特异引物进行二次PCR扩增,以避免纯合子DD基因型的误判。结果 健康组对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基因型分布有差别(X^2=13.87,P=0.008),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DD基因型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相应频率(X^2=9.21,P=0.002;X^2=8.76,P=0.003)。健康对照组、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D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别(X^2=14.23,P=0.005),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相应频率(X^2=11.17,P=0.00l;X^2=10.87,P=0.001)。结论 ACE基因具有I/D多态性,脑卒中与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有一定相关性,是可能引发脑卒中的危险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在15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13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及150例健康对照者中,对M235T多态进行基因分型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235T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差异。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的基因型分布(TT=8,CT=50,CC=77)分别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TT=19,CT=65,CC=66,X^2=6.513,P=0.039)和健康对照组(TT=26,CT=60,CC=64,X^2=10.878,P=0.004)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756 vs 0.627,X^2=10.992,P=0.001)和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0.756 vs 0.657,X^2=6.662,P=0.010)。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AGT基因M235T多态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PCR、LDR及基因芯片技术对150例心脑血管病及126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作ACE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ACED等住基因频率在老龄正常对照组及年轻对照组之间,在冠心病组与老龄正常对照组及年轻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高血压患者ACED/D基因型、脑梗死及脑萎缩组患者的ACED/D基因型与D等住基因频率均高于老龄正常对照组及年轻正常对照组(P〈0.05与P〈0.01)。结论ACED/D基因型可能是老年人高血压、脑梗死及脑萎缩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60名正常对照组,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3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检测.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DD基因型频率(0.352)和等位基因频率(0.543),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DD基因型频率(0.421)和等位基因频率(0.579)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133和0.250,而老年高血压组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ACE基因缺失型是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ACE基因缺失不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能将血管紧张素Ⅰ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而且可灭活舒血管物质缓激肽,因而在血管生理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ACE活性与ACE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有关,以DD型ACE活性最高[1]。近年来研究发现ACE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7q23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00例汉族EH患者(EH组)和192例正常血压者(对照组)的ATlR基因1166A/C及-810A/T多态性进行检测,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生物化学指标,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EH的关系。结果1166A/C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810A/T各基因型在EH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2,P=0.004),-810T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显著增高[22.5%(102/400)与11.5%(44/384),χ^2=12.745,P=0.000],用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了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810AT和TT基因型的携带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增加(P=0.003,OR值为2.57,95%CI:1.37~4.84)。结论AT1R-810A/T多态性与EH发病相关,-810T等位基因可能是EH发病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00例汉族EH患者(EH组)和192例正常血压者(对照组)的AT1R基因1166A/C及-810A/T多态性进行检测,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生物化学指标,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EH的关系.结果 1166A/C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810A/T各基因型在EH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62,P=0.004),-810T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显著增高[22.5%(102/400)与11.5%(44/384),x2=12.745,P=0.000],用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了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810AT和TT基因型的携带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增加(P=0.003,OR值为2.57,95%CI:1.37~4.84).结论 AT1R-810A/T多态性与EH发病相关,-810T等位基因可能是EH发病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舒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目的:探讨舒血管活性物质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意义,方法: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n=54)按标准分为高血压1、2、3级和单纯.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以正常老年人(n=50)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加以比较。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CGRP(29&;#177;9)ng/L和NO(28&;#177;9)ng/L较健康老年组(28&;#177;9)ng/L和(39&;#177;9)ng/L显著降低;CGRP.NO测定结果与高血压分级呈负相关(r=-0.500,0.618.P均&;lt;0.00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浆中CGRP(34&;#177;9)ng/L、NO的含量(32&;#177;8)ng/L明显小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3&;#177;6)ng/L和(13&;#177;8)ng/L(t=5.183,4.190,P均&;lt;0.001):各组测定的血浆CGRP与NO高度正相关(r=0.521,P&;lt;0.001)。结论:CGRP、NO在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A-6G、T174M和G-217A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77例老年EH患者和86名老年血压正常的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寡核苷酸芯片方法检测AGT基因A-6G、T174M和G-217A位点的基因型,比较EH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AGT基因A-6G多态基因型(113、58、6比70、15、1,P=0.014)和A、G等位基因频率(284、70比155、17,P=0.004,OR=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M多态基因型(94、77、6比60、25、1,P=0.031)和c、T等位基因频率(265、89比145、27,P=0.014,OR=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G-217A多态基因型(128、43、6比66、18、2,P;0.722)和G、A等位基因频率(299、55比150、22,P=0.403,OR=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G-6A多态AA和T174M多态CC基因型的个体发生EH的风险分别减少了57%(64、113比16、70,OR:0.43,95%CI=0.23—0.82)和56%(83、94比26、60,OR=0.44,95%CI:0.25~0.79)。结论AGT基因A-6G位点AA基因型和T174M位点CC基因型可能减少EH发病风险;未发现G-217A多态与EH发病风险有显著统计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尿α1微球蛋白、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变化及赖诺普利对这些指标的影响。方法:测定赖诺普利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6个用ET、NO浓度及尿α1微球蛋白、24h尿蛋白排泄量,并与50例健康人比较。结果:经赖诺普利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尿α1微球蛋白、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下降,血管活性物质ET水平明显下降,NO明显升高。结论:血管活性物质ET、NO水平变化在的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及肾功能损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赖诺普利可有效地降压、保护靶器官肾功能,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袁志敏  杜静平 《新医学》2004,35(12):736-736
本文为卡托普利预防试验。1098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卡托普利组、利尿药和B受体阻断药组、未用药对照组。旨在观察各组间主要终点,包括心血管病发生率、病死率,以及次要终点,如糖尿病发生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