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晓莉 《新中医》2020,52(21):162-164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 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升高,CSS 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上肢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量表(MBI)评定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技术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神经松动技术,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内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FMA-UE和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神经松动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均随访一年,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更优,更有助于恢复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亚急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MFT评分、ARAT评分和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MFT评分、ARAT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亚急性期脑卒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药熨配合中医推拿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中医院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药熨配合中医推拿护理)与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2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FMA)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ADL),比较总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上肢及下肢FMA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Barthel指数、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药熨配合中医推拿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作用显著,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效果可靠,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医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各项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知识各项目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三个月,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出院后三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优质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SF-36评分、健康水平、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评分、SF-36评分、生理功能、自我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急性心肌梗死、心前区不适发作、心力衰竭加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较常规护理干预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1日—9月30日期间,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6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肢体功能、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能力及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下肢功能、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职业康复技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就业年龄段肢体残疾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就业年龄段肢体残疾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上肢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试验组给予上肢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职业康复技能训练,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性能力评估、就业愿望的改善和提高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试验组康复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评测、就业愿望的改善和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职业康复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就业年龄段肢体残疾患者的康复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就业能力,在其回归职业方面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肢肌力评分和下肢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能力和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蒙医早期康复护理对NIHSS与Breath评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1)与研究组(蒙医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n=41)。对比分析两组的心理状态、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观察两组的运动功能。结果:在SAS评分与SDS评分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上肢评分、下肢评分以及总评分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显著,对于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心理状态,恢复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康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各项评分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干预后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促使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并促使其生活质量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28例脑卒中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脑卒中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针灸联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瘫痪肢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39例为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再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42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瘫痪肢体活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和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瘫痪下肢功能、上肢功能和BI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实施针灸联合护理干预后,可显著改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肌张力(MAS)、肢体功能状况(FMA)以及日常生活能力(BI)。结果:观察组肌体痉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痉挛与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肢体瘫痪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2例脑卒中瘫痪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6例),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配合康复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测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结论:对脑卒中瘫痪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程序,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加芍草汤加味在脑卒中肌痉挛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新加芍草汤加味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修订的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评估肢体肌张力,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评估上肢运动能力,FIM行走能力评分评定下肢行走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MAS分级、FTHUE-HK评分、FIM行走评分、MBI评分显著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芍草汤加味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肌痉挛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肢体的痉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上肢机器人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神经发育疗法、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上肢机器人训练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MBI、FMA、MS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训练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依据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穴位按摩护理措施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玉田县医院及唐山市中医医院内科病房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依据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穴位按摩护理措施,两组均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ADL能力进行评分。结果:试验后试验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了依据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穴位按摩护理措施行之有效。结论:与医院内常规护理相比,依据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穴位按摩护理措施能更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