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恢复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所收治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髋关节的恢复情况HARRI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出院1个月以后,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的功能得到回复,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延续护理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机体康复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该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25例接受延续护理(观察组),分别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后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院3个月与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0.0%、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72.0%(χ~2=3.158、4.062,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能起到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双重护理效果,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大有裨益,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护理组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后采取系统的早期功能康复练习,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术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训练组术后28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系统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接受系统的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出院时、出院3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有明显上升,指导组患者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系统康复护理能明显加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和关节畸形,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11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指导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指导组同时还给予系统的功能锻炼教育。结果:术后3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给予系统的功能锻炼指导,有利于髋关节早日恢复良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巡诊式康复工作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工作模式。方法: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住院期间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巡诊式康复工作模式,分别在出院前及术后6个月观察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2.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54,P〈0.05);在出院及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的Ban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9及5.92,P〈0.01)。结论:巡诊式康复工作模式能有效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训练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新性居家护理方案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居家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心理健康指导、功能锻炼指导、电话回访等常规护理干预。居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创新性居家护理干预。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估生存质量。随访6个月,分析所有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3、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遵医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SF-36得分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组患者干预后SF-36得分及1、3、6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组和常规组患者遵医依从率分别为,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性居家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遵医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96例(108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术前指导、控制并发症、营养支持、术后搬运、术后指导用药、术后病情观察、疼痛的护理干预、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术后患髋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96例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患髋Harris评分优42例,良51例,可15例,优良率86.1%。结论:以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术前指导、控制并发症、营养支持为主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在浙江湖州某三甲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外,还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两周对功能锻炼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出院前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对关节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的有效适应能力,有利于患者实施正确康复训练,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护理组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后采取系统的早期功能康复练习,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术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训练组术后28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650例老年髋关节炎患者均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规护理,其中的350例作为干预组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其余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出院时和同期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20.7%(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且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药物护理、伤口护理、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护理、疼痛护理、出院指导)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显著缩短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改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近一年收治的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符合研究需求者7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综合评价胃肠道功能恢复等级、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护理满意度,对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等级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胜过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积极促进胃肠功能和关节功能恢复,加强患者的满意度,最终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建议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信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随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的120例在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护理结束后,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月、3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Harris功能评估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后1月、3月的Harris功能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组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运用微信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护理,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及家庭访视对问题解决的效果。方法对36例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进行家庭访视,评估患者健康情况及对相关知识、相关康复技能知晓情况,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结果患者出院后第一次家庭访视与经过2个月家庭访视及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各项护理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出院后髋关节置换患者开展家庭访视和健康教育,可促进康复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从术前评估、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到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出院2月后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后延伸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基础护理,护理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予以院后延伸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量表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测评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个月随访显示,护理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护理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院后延伸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管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1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49%、85.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管理,能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12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术后予骨科常规护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心理干预、术前康复训练、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术后康复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保证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