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分析心理健康和心理灵活性的关系,探讨心理灵活性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心理灵活性相关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心理灵活性状况,包括接受与行动问卷第二版中文版(AQQ-II)和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CFQ);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对象为我省三所高校的在校学生,采用现场发放、现场答题的方法。结果大学生心理灵活性各维度得分中,认知解离得分最高,经验性回避得分最低;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标准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抑郁、焦虑标准分(P0.05);大学生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与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者均有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灵活性对抑郁、焦虑均有显著地预测作用(P0.05)。结论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灵活性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心理灵活性对心理健康有很好地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究儿童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及抑郁症状水平的预测作用,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对象来自重庆市区4所小学998名男女童组成的青春发育队列,青春早期测量其心理应激水平,并在4年后随访其焦虑及抑郁水平,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结果 被试者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平均得分为(34.79±24.78)分,4年后焦虑和抑郁平均得分分别为(11.20±10.89) (12.06±6.69)分,检出率分别为14.03%和15.63%.女童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男童(t值分别为51.58,5.48,P值均<0.05);父母文化程度和自觉父母关系状况不同的儿童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4,7.38,10.49,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女童(β=4.38)、青春早期应激水平越高(β=0.13)、年龄越大(β=0.89),其4年后焦虑水平越高;儿童青春早期应激水平越高(β=0.05)、年龄越大(β=0.57)、自觉父母关系越差(β=1.19)、母亲文化程度越低(β=-1.00),其抑郁水平越高(P值均<0.05).结论 青春早期心理应激水平和年龄对随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女童更容易焦虑,父母关系不好和母亲文化程度低与儿童抑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铁路重点部门职工自测健康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性,为保护铁路重点部门职工的身心健康,确保铁路行车安全提供依据。方法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自评抑郁量表(SDS)、Zung焦虑自计量表(SAS)作为测评工具,对石家庄铁路地区电力机务段机车乘务员、客运段客运乘务员、车站客运员共1637人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结果不同部门自测健康的3个子量表得分及自测健康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机务段与客运段、机务段与车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运段与车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测健康总分及各子量表得分均以机车乘务员最低,列车乘务员最高。调查对象有抑郁情绪的有1005人(61.39%),抑郁标准得分为53.16±12.59;有焦虑情绪的有777人(47.46%),焦虑标准得分为50.10±13.95。不同部门职工抑郁与焦虑情绪的总分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部门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和焦虑情绪均以机车乘务员最高,列车乘务员最低。3个部门职工中有抑郁、焦虑情绪与无抑郁、无焦虑情绪者的自测健康各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抑郁情绪的加重,各子量表各维度的得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各量表得分与部门均相关;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婚姻、抑郁、焦虑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P0.05)。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婚姻、抑郁和焦虑情绪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P0.05);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均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婚姻、抑郁和焦虑情绪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P0.05)。结论铁路重点部门职工身心健康较差,自测健康与抑郁、焦虑情绪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郴州市城区12~14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于2007年4月对郴州市城区3所学校2042名12~14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学生焦虑均分为(44.13±9.07)分、抑郁均分为(50.79±8.95)分;男生焦虑和抑郁得分低于女生(P0.05);不同年龄学生焦虑和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得分(P0.05);独生子女学生焦虑和抑郁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学生(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虑得分与母亲文化程度呈负相关,与学生青春期发育呈正相关;抑郁得分与父亲文化程度呈负相关,与学生是否是独生子女和性别呈正相关。结论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重庆地区1 031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测评。结果 戒毒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率为53.73%;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项目得分高于常模(均有P<0.05);男性在敌对、偏执和状态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女性(均有P<0.05);文化程度越低,躯体化、强迫、焦虑和抑郁得分越高;除特质焦虑外,不同年龄阶段戒毒人员在各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脱毒期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最高,状态特质焦虑得分随戒断阶段的推进逐步降低;戒毒三次及以上人员特质焦虑最高;除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四个维度外,注射式吸毒人员的得分均高于口吸式吸毒人员(均有P<0.05)。结论 重庆地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严重程度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戒断阶段、戒毒次数和吸毒方式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北京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人心理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北京市8个社区41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410名老年人SCL-90总分为(141.34±48.76),总均分为(1.51±0.32),均明显高于中国成人常模(P<0.05);躯体化、恐惧、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得分明显偏高,而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则偏低(P<0.05).男性强迫、敌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性,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因子得分明显低子女性(P<0.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老年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老年人(P<0.05);患各种慢性病老年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惧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身体健康老年人(P<0.05);丧偶或独身老年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恐惧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婚姻持续老年人(P<0.05).结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生理机能减退和社会角色改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性别、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及婚姻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入伍新兵集训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人口学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关系,为科学制定心理训练和选拔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2年入伍新兵1436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以团体形式施测,结果与国人、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并分析焦虑、抑郁水平与16种人格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抽样新兵SAS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SDS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10.4%的新兵有焦虑症状,15.4%有抑郁症状,6.9%的新兵焦虑合并抑郁。(2)不同学历新兵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独生子女焦虑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3)与全国军人常模比较,抽样新兵16种个性因子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4)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和自律性与焦虑、抑郁得分均呈中度负相关(r为-0.545~-0.403;-0.562~-0.385,P0.01)。忧虑性和紧张性与焦虑、抑郁得分均呈中度正相关(r为0.493~0.501;0.493~0.503,P0.01)。结论抽样新兵心理状况较好,集训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历、是否独生子女及人格特质中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忧虑性、自律性和紧张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职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4所CDC共538名职工开展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抑郁、焦虑、人际孤独得分分别为10(3, 20)分、7(2, 15)分、4(0, 12)分。不同学历、婚姻状况、职业、有无基础性疾病、不同单位、不同工作班制组的抑郁得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有P < 0.05),不同学历、职业、有无基础性疾病、不同单位、不同工作班制组的焦虑及人际孤独得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有P < 0.05)。职工自我判断抑郁、焦虑、人际孤独来源主要是常规工作与疫情工作并存带来的双重压力、疫情进展不明确、不知何时结束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位、基础性疾病、轮班制(多班、倒班制)、学历、近两周最长工作时长是职工抑郁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单位、基础性疾病、轮班制(多班、倒班制)、近两周最长工作时长是职工焦虑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单位、轮班制(多班、倒班制)是职工人际孤独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职工中抑郁、焦虑、人际孤独三个维度的得分及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应结合抑郁、焦虑、人际孤独自我判定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信息问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全国1 571名大学生进行网络调查。结果 在心理健康方面,少数民族的神经衰弱(t = 2.08,P<0.05)、女生的恐惧(t = 4.04,P<0.05),非医学生的恐惧、强迫-焦虑和疑病(t = 3.25、2.56、2.73,均P<0.05),学生干部的恐惧(t = 2.46,P<0.05),及农村学生的疑病(t = 2.40, P<0.05)得分均较高。在积极应对方面,女生、汉族及城市学生的得分较高(t = 2.32、3.29、3.08,均P<0.05)。在消极应对方面,父亲学历为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得分均较高(t = 2.10、2.10、2.34, 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倾向于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抑郁、神经衰弱、强迫-焦虑及疑病等维度得分较低(t = - 12.13、- 13.20、- 9.15、- 6.73,均P<0.05);倾向于消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及疑病维度得分较高(t = 10.03、11.73、4.94、7.83、4.40,均P<0.05)。结论 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高等学校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少数民族、农村及非医学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升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昌市三级医院产科医务人员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改善产科医务人员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市5所三级医院165名产科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开展调查,分析医务人员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160名产科医务人员睡眠质量平均得分为8.43±1.75,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睡眠质量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0名产科医务人员焦虑平均得分为37.23±4.02,抑郁平均得分为45.03±3.21,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焦虑与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睡眠障碍维度,睡眠质量各维度与总分均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产科医务人员睡眠质量、焦虑与抑郁状态均有待于改善,提升其睡眠质量有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飞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做好飞行人员的心理维护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对调查结果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本组飞行员9项因子分都在正常范围;30~40岁年龄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妄想、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组(P<0.05,P<0.01);不同文化程度飞行员各项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飞行时间在1001~3000 h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妄想因子分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P<0.01);不同机种飞行员之间比较,除直升机飞行员抑郁因子分明显低于其他机种飞行员外,其余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飞行员总体心理状况较好,年龄、飞行时间等因素对飞行员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应针对性做好飞行员的心理维护工作,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心理应激水平,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减轻IBD患者心理应激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4月,选择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的IBD患者20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困扰量表(Stress Distress Scale,SDS)对患者的心理应激进行评估,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收集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205名IBD患者SDS平均得分为(144.42±24.05)分,不同IBD患者的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IBD患者SDS总分、抑郁维度、躯体化维度、焦虑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D患者SSRS平均得分为(34.46±8.19)分,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患者SDS总分、抑郁维度、焦虑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存在一定水平的心理应激,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水平有密切关系,临床医务人员应动态评估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罪犯人格障碍和应对方式的特点,为监狱罪犯管教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CCMD-2-R诊断标准的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广东东莞市某监狱的121名罪犯进行测评,以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 ①人格障碍的筛出率达92.56%;②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犯罪类型组依赖型、冲动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型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赖型人格障碍以暴力组最为明显;冲动型人格障碍以贩毒组最为明显;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贩毒组最为明显.③相关分析显示,除强迫型人格障碍外,PDQC中各型人格障碍均与消极应对方式、神经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倾维度、掩饰性维度、精神质维度多数因子间的显著相关.结论 ①男性成年罪犯人格障碍发生率明显居高,②不同犯罪类型罪犯人格障碍类型有所不同.③一定类型的人格障碍、消极应对方式和神经质人格特质可能是各型罪犯刑事犯罪的基本素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高校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河北省师范院校1214名师范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师范生心理状况阳性检出率为0.99%,其中在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这3个因子上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73%、1.73%、1.48%。心理健康症状9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其他的9个因子以及总分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化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其他的9个因子以及总分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得分为年级越高,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调查高校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但应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以全面提高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生存质量、家庭关怀度及其相关性。方法 2020年10月至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南通市3家三级医院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342例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家庭关怀度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性别、退休前职业、学历、月收入、合并慢性病种类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与抑郁呈正相关;焦虑、抑郁与生理机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呈低度负相关(P0.05)。生存质量除生理机能外的各维度与家庭关怀度呈正相关,与健康变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较高,家庭功能不足,生存质量较低,焦虑、抑郁与生存质量、家庭关怀度呈负相关。由此可见在老年护理过程中,需以患者为中心,医院-社区-家庭、多学科联合协作干预,有效地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生存质量,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肢体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肢体残疾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登记在册的950名肢体残疾人采用入户调查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包括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8)的焦虑和抑郁量表,对肢体残疾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客观评分。通过访谈收集肢体残疾人的基本信息和其他生活状况等。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07份,有效应答率为95.47%。肢体残疾人SF-36量表总得分中位数为60.89分,焦虑和抑郁得分均≥4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及焦虑、抑郁量表得分在性别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残疾等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总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均呈负相关(rs=-0.626、-0.63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是肢体残疾人焦虑的影响因素(均P﹤0.05);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是抑郁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肢体残疾人生活质量较差,且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其生理状况可直接影响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因新冠肺炎流行延迟开学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6月1—15日,对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的检出率分别为77.1%、65.1%和43.4%。社会支持得分为(39.04±7.48)分。不同性别、学历、专业的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是否开学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χ~2=4.625,P0.05),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及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延迟开学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该针对不同阶段和人群有所侧重地进行干预,为其提供学业压力应对方案,增加社会支持,改善因延迟开学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知觉压力、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改善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西地区2所三甲医院的73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心理弹性量表简表(RS-14)及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2.0和AMO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GHQ-12得分为(27.67±6.56)分。男性研究对象GHQ-12得分高于女性(P0.05);不同学历研究对象GHQ-12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本科学历研究对象GHQ-12得分低于专科学历及中专学历研究对象(均P0.05);不同科室研究对象GHQ-12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儿科和急诊科研究对象GHQ-12得分均高于门诊研究对象(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CPSS及其各维度与RS-14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CPSS及其各维度与GHQ-12均呈正相关(P0.05);RS-14及其各维度与GHQ-12均呈负相关(P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知觉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13.16%。结论心理弹性在临床护士知觉压力和心理健康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提升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来减轻知觉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了解社区家庭医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现状,为后期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非精神科临床医师心理卫生知识调查问卷"。结果家庭医生心理卫生知识总体平均得分(50.37±18.62)分,总知晓率54.75%,各维度平均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是否参与精防工作是心理卫生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参加培训在焦虑相关问题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和郊区的得分在所有维度差异均由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高于郊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龄间的心理卫生知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偏低,需结合实际工作实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郊区的知识水平提升工作,提高家庭医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和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校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河北省师范院校1214名师范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师范生心理状况阳性检出率为0.99%,其中在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这3个因子上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73%、1.73%、1.48%。心理健康症状9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其他的9个因子以及总分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化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其他的9个因子以及总分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得分为年级越高,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调查高校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但应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以全面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提升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