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灿灿 《四川中医》2007,25(10):124-124
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对患儿家长来说做好家庭护理至关重要。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靠的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良好的护理对脑性瘫的全面康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电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尖足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按住院次序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尖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尖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尖足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所致尖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91只尖足施予按摩、康复运动、经络导平、药物治疗、家庭训练等方法 ,和未经治疗的 4 2只尖足作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组中不同年龄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 <1岁组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 >1岁组 (P <0 .0 5 )。治疗组中家庭训练配合和不配合组的疗效比较 ,年龄 <1岁 2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年龄 >1岁的 2组疗效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尖足疗效显著 ,治疗重点要放在 1岁前 ,配合家庭训练 ,易达到理想效果 ,简易立位促通板值得家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改良穴位埋线技术取足三针穴位对改善痉挛型脑瘫尖足步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住院的63例1~6岁诊断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综合康复(包括运动疗法、生物肌电反馈治疗、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和蜡疗)进行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足三针即脑清、阳陵泉和承山穴运用改良穴位埋线技术进行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常规治疗均每天1次,治疗组穴位埋线每周1次,两组治疗均20天1个疗程,疗程间隔10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尖足评分法、足背屈角评定、临床痉挛指数(CSI)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尖足评分、足背屈角角度、CSI评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穴位埋线足三针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度及尖足程度,纠正异常步态,提高患儿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阳陵泉及胫前点电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脑瘫科住院但拒绝手术治疗(包括小针刀术及肉毒素注射术等)的痉挛型脑瘫伴尖足的244例患儿通过中央随机系统分为两组.治疗组122例.对照组122例.治疗组采用阳陵泉及胫前点电针和运动训练.对照组仅采用运动训练.每月采用尖足评分法结合足背屈角测量综合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75.4%。结论阳陵泉及胫前点电针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输合配穴法针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到本院康复门诊治疗的脑瘫患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30只足。观察组采用输合配穴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结合现代康复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足背屈角评估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MAS改变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足背屈角度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足背屈角度数、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合配穴法针刺能显著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改善踝关节活动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7.
痉挛性脑瘫与肌痉挛、肌张力增高、肌力平衡失调及关节畸形等功能障碍相关,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均有一定疗效,但以各种手法的功能训练为主。手法对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平衡肌力、矫正畸形有较好疗效,可以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平衡等,且有简单、有效等特点,在脑瘫康复或家庭康复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杨东梅 《中医杂志》2012,53(8):676-677,707
目的 观察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Bobath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解溪穴.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关节角度测量仪测量两组患儿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法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的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ankle foot orthoses,AFO)对小儿脑瘫尖足的矫治效果。方法:216例脑瘫患儿共362只尖足,对尖足进行AFO矫治,在矫治前、矫治6个月后及矫治1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FO矫治前踝关节背屈角≥90°有362足,AFO矫治6个月后踝背屈角80°~89°有142足、70°~79°有36足,178足有效,有效率为49.2%;AFO矫治12个月后踝背屈角80°~89°有174足、70°~79°有85足,259足有效,有效率高达71.5%。AFO矫治前,尖足评分为1.32±0.76分,矫治6个月后评分上升为2.24±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P0.01),矫治12个月后评分为2.64±0.63分,与矫治前相比评分有显著性提高(t=5.27,P0.01)。结论:AFO能使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降低、长度延长,是小儿脑瘫尖足有效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针刺脑清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46例患儿随机分为脑清穴组74例与常规针刺组72例,在基础治疗(头针治疗、运动疗法)基础上,脑清穴组针刺脑清穴,常规针刺组针刺解溪、阳陵泉、三阴交.两组针刺治疗均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15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足背屈角测量、综合痉挛量表(CSS)、Gesell智力测试量表进行康复评定,并于第1次针刺治疗结束后30 min进行足背屈角测量及综合痉挛量表评分以评定两组治疗方法的即时效应.结果:脑清穴组足背屈角测量、综合痉挛量表评分即时效应及3个疗程后效应均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3个疗程后脑清穴组Gesell智力测试社会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能区发育商均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而大动作、精细运动及语言发育商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针刺脑清穴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促进其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低频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的影响。方法:选取以双下肢痉挛为主的脑瘫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体疗训练和按摩、水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及低频电刺激治疗,针刺选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解溪、承山、脑清、跟平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低频电刺激选择胫骨前肌,1星期6次,2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5-20 d,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对患儿下肢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及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评分,并进行足背屈角测量。结果:治疗后足背屈角及CS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MAS评分方法评估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足背屈角评估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刺及低频电刺激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2.
按摩及上田法结合治疗脑瘫患儿尖足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献花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401-1402
目的:观察上田法与中医按摩相结合治疗脑瘫患儿尖足的疗效。方法:对117只尖足采用按摩及上田法结合治疗作为治疗组,对40只尖足单用上田法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明显尤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60%,1岁以内者总有效率100%,1岁以上者总有效率87.3%。结论:按摩及上田法结合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尖足疗效显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掀针治疗对脑瘫儿童尖足步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96例1~3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掀针,取穴解溪、昆仑、太溪穴,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足背屈角测量、综合痉挛量表进行康复评定。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足背屈角测量及CSS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腕踝针可改善痉挛型CP患儿尖足步态,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及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解溪穴为主治疗痉挛型脑瘫足下垂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颖  关丽君  齐放  王春南 《中国针灸》2008,28(5):336-336
1 临床资料 60例均为2007年6月-2007年12月期间康复病房住院患儿,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6岁,平均2.5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5年.  相似文献   

15.
按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性瘫是指婴幼儿在大脑未发育到成熟之前,由于各种原因的损伤或伤害,造成以非行性中枢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语言、情感、行为等障碍的综合征候群。目前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8-4%,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近年来,我们以按摩为主,配合功能训练治疗30例小儿脑瘫痉挛性偏瘫,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针灸疗法在传统中医疗法康复治疗脑瘫的过程中有较好的效果,在目前治疗中是较理想的方法。但传统中医学对脑瘫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估标准等方面尚未有统一的制定,阻碍了对脑瘫的进一步研究。应利用现代技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进行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探索出疗效确切,可行性强的统一的、规范化的、易于推广的针刺诊疗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素(BTX-A)注射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伴有尖足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肌内效贴组、传统康复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系统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引导下BTX-A注射,并于BTX-A注射24 h后贴扎肌内效贴进行康复训练;肌内效贴组在系统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贴扎;传统康复组给予系统康复治疗。3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3个月、6个月,采用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PROM)、综合痉挛量表(CSS)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的D、E能区,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2周、3个月、6个月3组PROM、CSS评分及GMFM-88(D、E)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均<0. 05),且以实验组改善最明显(P均<0. 05)。结论低频电刺激引导下BTX-A注射联合肌内效贴贴扎,能够有效降低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改善尖足状态,提高大运动能力,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改善程度越明显,以6个月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推拿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1990-2014年)、CBM(1980-2014年)、CNKI(1979-2014年)、VIP(1989-2014年)等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推拿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临床随机对照的中文文献。经筛选,最后有9篇文献作为Meta分析对象。采用Cochrane协作网免费提供的Review Manager5.2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项研究经Meta分析合并,结果显示,9项研究异质性检验结果:2=7.17,df=8(P=0.52〉0.1),I2=0%,说明9项研究的异质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即研究间效应满足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分析计算和统计汇总。OR合并后经Z检验:Z=5.53(P〈0.00001),说明推拿与其他疗法相比,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初步表明,推拿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灸、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但鉴于本次Meta分析纳入的样本量有限,方法学质量偏低,尚需要更多设计全面的多中心研究、执行严格的大样本、科学合理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根据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结果 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儿肌张力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有利于痉挛型脑瘫患儿病情康复,对改善痉挛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胫神经缩窄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采用胫神经缩窄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内翻足患者42例(75足),男22例(40足)、女20例(35足)。年龄3~12岁,中位数7.5岁。双足畸形33例,单足畸形9例。独自跛行12例,搀扶跛行9例,搀扶站立13例,不能站立8例。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和儿童智力量表评分为(60±10)分。患侧小腿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为(2.55±0.51)分。术后2~3 d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开始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连续训练3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 d、6个月、1年,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患侧小腿肌张力,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中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评分标准评定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患侧踝关节内翻及背伸角度。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参照Garceau标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年,中位数1.5年。患侧小腿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术前为(2.55±0.51)分,术后7 d、6个月、1年分别为(0.44±0.13)分、(0.42±0.15)分、(0.39±0.08)分。GMFM评分,术前为(24.61±8.55)分,术后7 d、6个月、1年分别为(23.35±9.44)分、(43.02±10.36)分、(49.88±11.55)分。患侧踝关节内翻角度,术前为31.75°±7.45°,术后7 d、6个月、1年分别为20.28°±7.53°、14.12°±8.84°、13.91°±9.95°;患侧踝关节背伸角度,术前为131.21°±10.03°,术后7 d、6个月、1年分别为96.45°±9.25°、95.86°±8.83°、95.86°±2.24°。术后6个月复发1例,术后2年复发2例。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Garceau标准评定综合疗效,本组痊愈24例、显效16例、有效2例。结论:胫神经缩窄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内翻足,可以降低患侧小腿肌张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纠正患足畸形,具有综合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