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ICC维护同质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成效。方法:将2017年1~6月未实施PICC维护同质化管理模式阶段100例使用PICC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12月实施PICC维护同质化管理模式阶段100例使用PICC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PICC维护同质化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00%(P0.05)。观察组PICC置管规范性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构建PICC维护同质化管理模式,能够提高PICC置管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置管的规范性,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程精细化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理模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1日—2021年7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应用PICC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现行传统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模式基础上运用全程精细化PICC管理模式进行评估、穿刺、维护、健康教育和出院延续护理等。比较2组患者PICC置管前后焦虑情况及并发症、非计划性拔管、携PICC导管再次住院使用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携PICC导管再次住院使用率、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全程精细化PICC管理模式能够减少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和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在留置PICC导管期间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使携PICC出院患者居家期间对PICC的护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早产儿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作用。方法:40例PICC置管患儿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观察组另用水胶体敷料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透明贴膜上方.比较两组患儿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和传统PICC置管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4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B超引导下PICC置管和传统PICC置管,观察两组的局部血肿、导管感染、穿刺时间、1次到位数的发生率和反复穿刺组、1次到位组的血肿、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局部血肿、导管感染数、穿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1次到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次到位组的血肿、感染数明显低于反复穿刺组。结论:B超引导下PICC置管,较传统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36例PICC置管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6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PICC专科护理,观察组则采取舒适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护理后,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堵管率、置管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一次置管率,降低堵管率及非计划拔管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能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PICC有关感染因素与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56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施置管与维护,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实施置管与维护。结果:对照组患者留置PICC感染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和维护环节充分改进,能够促使PICC导管有关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拔河式大角度静脉穿刺用于老年患者留置PICC的效果。方法将98例需置PICC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用拔河式大角度静脉穿刺留置PICC,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置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患者穿刺疼痛感、穿刺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拔河式大角度静脉穿刺用于老年患者留置PICC,可减轻穿刺时疼痛感,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和盲穿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对照组43例采用盲穿法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在穿刺处渗血、肢体肿胀、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有差异。结论: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是一种实用、安全、成功率高的置管方法,对静脉条件差的患者更显其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PICC置管在我院临床中的应用优势以及相关技术的把握。方法:穿刺化疗病人100例根据入住病床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套管针穿刺法行PICC置管。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带管日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置管失败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和穿刺点渗血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PICC置管为化疗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途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照便携式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传统盲穿法置管的效果。方法:将需PICC置管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盲穿法置管,观察组予以便携式超声引导下(无导针架)结合塞丁格技术置管,对比两组置管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静脉炎发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超声引导下(无导针架)结合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提高、并发症降低,且费用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流程图的效果。方法:将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0例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流程图管理。比较两组PICC置管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理论知识和保护、换药及冲管知识、脱落护理、穿刺皮肤护理等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导管脱落、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流程图用于肿瘤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PICC置管知识的掌握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血管定位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翁源县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进行传统PICC置管的患者42例,按照穿刺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使用盲穿肘下置管法,观察组则使用超声诊断仪定位肘下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肘下穿刺的成功率、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超声定位一次穿刺成功率(95.23%)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穿刺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血栓栓塞及皮下血肿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传统PICC置管中应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血管定位穿刺的效果好、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内科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能明显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干预对辅助PICC置管预防血管痉挛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留置PICC导管患者9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干预组在五行音乐背景下行PICC置管,对照组常规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静脉痉挛发生率、初次置管成功率、疼痛评分、置管前后血压及心率改变情况等指标。结果:干预组置管静脉痉挛发生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初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置管前后血压及心率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置管前后血压及心率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五行音乐干预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静脉痉挛,减轻患者穿刺点疼痛,提高初次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DSA监控下,超声引导加塞丁格穿刺置管(简称一站式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置管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加塞丁格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一站式PICC置管。两组患者置管成功后均拍摄X线片,确定导管头端的位置。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定位精准,观察组最佳位置例数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SA监控下,超声引导加塞丁格穿刺置管,可保证PICC导管头端的最佳位置,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球拍式约束带应用于ICU患者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方面的效果。方法:将150例ICU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腕约束带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球拍式约束带治疗,观察有无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有无发生皮肤损伤、色泽改变和肢体肿胀。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70%、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6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拍式约束带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低老年患者浅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浅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给规护理措施,治疗组给予积极地沟通护理与约束标准作业流程。结果:对照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15.0%,治疗组为2.5%,治疗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地沟通护理与约束标准作业流程能降低老年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四黄散外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PICC置管后24h,在穿刺点上方3~4cm处延穿刺静脉走行预防性艾灸联合外敷中药四黄散10cm×5cm,连续3天,对照组:置管后24h给予湿热敷,部位同观察组,每天2次,每次30min,连续3天。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8%,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后预防性使用艾灸联合四黄散外敷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PICC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昌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收治的100例肿瘤化疗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质控小组成立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时间,置管出血量明显降低,留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肿瘤科采取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质控小组管理模式是一种安全性高、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以及其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100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的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的导管相关感染率、穿刺点渗血率、导管堵塞率、机械性静脉炎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导管漂移率、静脉血栓率、导管破裂率及导管脱出率均基本相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且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