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颈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寰枢关节错位伴颈性头晕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经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经颈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头晕发作次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8.70%,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头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缓解头晕的发作次数和频率,有效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针刺加颈椎矫正配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寰枢关节错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中医常规颈椎矫正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加颈椎矫正配合桂枝加葛根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弦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积分变化及寰枢关节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 33%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 3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眩晕、头颈痛、生活心理适应及总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治疗两组患者齿突寰椎轴线差值及齿突侧块间距差值显著降低,观察组齿突寰椎轴线差值及齿突侧块间距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加颈椎矫正配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手法、针灸、中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红  林国文 《光明中医》2010,25(11):2062-206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针灸中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在进行手法复位的同时,配合针灸中药内服治疗)和对照组45例(针灸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经过一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针灸中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疗效确切,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位手法配合针刺治疗寰枢椎半脱位所致急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仰卧位针刺配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仰卧位针刺基础上行仰卧位寰枢椎半脱位复位手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后寰齿前间距(ADI)及寰齿侧间距差值(VBLADS)。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 <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ADI及VBLA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仰卧位复位手法配合针刺治疗可以恢复寰枢椎的正常解剖结构,消除寰枢椎半脱位导致的局部软组织紧张、炎症刺激及椎动脉扭曲痉挛,有效治疗寰枢椎半脱位所致急性眩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整脊调曲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疗效,并与寰枢关节错位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不进行调曲对照组进行对比。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整脊调曲手法复位,对照组30例单纯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复位。结果: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和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idit检验,u=3.4945,p〈0.01).结论: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较单纯手法复位组疗效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断续波加颈面部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用电针加颈面部手法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用电针治疗,取穴及针刺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7.5%,对照组为6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颈面部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上神经节阻滞联合手法整复寰枢关节紊乱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颈上神经节阻滞联合新医正骨手法整复寰枢关节紊乱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新医正骨手法整复寰枢关节紊乱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压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上神经节阻滞联合手法整复寰枢关节紊乱治疗颈源性高血压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改善颈椎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筋骨调衡"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寰枢关节错位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松筋、整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为主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量表和颈椎X线张口位片检测,治疗10次后统计结果并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齿突寰椎轴线差值及齿突侧块间距差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齿突寰椎轴线差值及齿突侧块间距差值均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调衡"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临床疗效,可调整寰枢关节对称性,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坐位提拉旋转手法复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寰枢关节紊乱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坐位提拉旋转手法复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A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对照组B给予颈椎牵引治疗。结果:对照组A、对照组B治疗后颈椎活动度、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旋、右旋、前屈、后伸、左侧屈和右侧屈六个方面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结论: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心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用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对照组150例用常规针刺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龙附牵正汤能显著提高针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舒筋通络,解痉止痛,整复错位为原则,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少年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实施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实施牵引治疗,分别于治疗两疗程、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疗程后,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N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NP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少年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寰枢椎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寰枢关节错位引起的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以枕颌牵引复位治疗,观察组针灸结合寰枢椎手法正骨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眩晕症状改善及寰枢椎张口位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眩晕积分、头颈痛积分、生活心理适应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积分、头颈痛积分、生活心理适应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寰枢轴线与齿状突轴线距离、齿状突与两侧块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寰枢椎手法正骨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眩晕、头颈痛等症状,使寰枢椎错位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颈部正骨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选用常规腧穴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颈部正骨手法,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结论:对于患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除了常规针刺治疗之外,结合传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比单一进行针刺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整脊调曲结合寰枢端转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疗效,并与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寰枢关节错位对照组进行对比。方法:将185例患者随机分为整脊调曲结合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组(治疗组)95例整脊调曲结合寰枢端转手法复位,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组(对照组)90例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结果: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针刺加颈椎矫正配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寰枢关节错位患者共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中药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推拿加血栓通和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完成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及治愈率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NPQ、VA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6)。结论:针刺加颈椎矫正配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更加有效,且长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蒙医针刺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5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蒙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蒙医针刺疗法治疗,治疗前后,以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比较两组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评分降低显著且所需痊愈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疗效为80%,治疗组总疗效为9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针刺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显著改善面部症状和体征,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9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加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揿针治疗。2组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著,且针刺配合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针刺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枢椎短杠杆推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源性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与对照组(n=36)。治疗组患者以予枢椎短杠杆推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予经络推拿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以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定生活质量,测量寰枢轴线差值。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寰枢轴线差值均减小(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寰枢轴线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枢椎短杠杆推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源性颈性头痛临床疗效优于经络推拿,且能较好地改善寰枢椎不对称性,但在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方面与经络推拿相同。  相似文献   

19.
电针与常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潘华  李守然 《中国针灸》2004,24(8):531-533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常规针灸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面部功能锻炼.结果:电针治疗组对受损伤的面神经的恢复疗效优于常规针灸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疗法对面神经麻痹引起的面部肌肉瘫痪有较快、较好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5%,对照组治愈率为31.2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