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案1某男,50岁.初诊:1997年5月10日.上腹胀闷不适,逐渐加重1年.诊前经某县医院X线、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胃小弯恶性腺瘤",曾化疗2次,病情未控制.刻下:胸闷嗳气,胃脘刺痛,痛有定处,呕吐黏涎夹暗红色血,大便干结,舌紫暗,苔薄黄,脉弦涩.此为痰瘀交阻、胃失和降.当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解毒通腑为治.处方:南五味子根40g,刘寄奴20g,楤木根皮15g,黄药子片15g,独脚莲8g,虎杖根20g,鸡内金25g(生熟各半打烂),三棱12g,桃仁10g(打烂),瓦楞子20g(打粉),守宫4g(焙干打末冲服),玄明粉10g(冲兑),连进15剂.二诊:5月27日.药后便次增多,泻后胃脘胀痛减,食欲增进,原方续进60剂.患者来告:胃痛腹胀基本消失,胃纳得增,精神已振.效不更方,患者坚持服本方8个月,其间略有加减,诸症消失,体重增加,胃镜复查胃小弯肿瘤消失,随访6年仍健. 相似文献
3.
4.
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出血性疾患,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太过、久病或热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究其病机,有实证及虚证的不同,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实火所致者属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血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则治法各异,应注意辨明。 相似文献
5.
6.
7.
临床上有些极其常见的病,往往因为失治、误治,或病情复杂而变成难治之病。但只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基本功,就能执简驭繁,在错综复杂的病情中迅速有效地抓往病证的要害所在,予以有效的治疗。临床对于此类难治之病,应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病因病机分析,尤其是分析现在的症状,病理层次,脏 相似文献
8.
胸痹(气虚痰瘀) 某男,67岁,住院号0004445,因"反复胸闷10余年,加重1个月"于2001年5月8日入院.患者1989年在省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二叶型主动脉瓣,轻度主动脉瓣狭窄",使用营养心肌药物后好转.其后症状反复.1994年查心脏彩超示轻度主动脉瓣狭窄(AS)、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1998年查示:AS(中度)、AI(轻度).1个月前胸闷有所加重,并伴有胸痛,多于夜间休息时及体力活动时发作,持续数分钟缓解.医院建议患者行手术换瓣,患者拒绝,要求来我院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11.
耳鸣患者多在西医五官科就诊,但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病情迁延,最后求助中医.从我院中医科治疗耳鸣的情况看,六味地黄丸堪称治疗该病的要药,治疗耳鸣颇具效验,现将经治验案整理2则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典型案例 1肺气虚弱,心阳不振 某男,52岁,农民,2001年11月15日就诊.咳嗽,气喘,胸闷,咯泡沫样痰.近2个月来夜间熟睡后,因气闷、气急而突然惊醒,被迫坐起,阵阵咳嗽,哮鸣性呼吸音,咳甚时浑身汗出,张口抬肩,胸闷气短,心悸不安,纳呆.面色苍白,舌质淡,脉沉细.辨证为肺气虚弱,心阳不振.治拟补益肺气,温通心阳.方药:瓜蒌15g,薤白10g,半夏10g,黄芪20g,党参15g,款冬花10g,紫菀10g,百部10g,桑白皮10g,陈皮10g,丹参10g,桂枝9g,茯苓10g,肉桂3g,甘草6g.服6剂见效.效不更方,继服9剂,嘱其春初秋末入伏天各服6剂.现能参加一般家务劳动. 相似文献
14.
家父罗忠祥从事临床医疗46年,经验丰富,对内、儿、妇科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疑难杂症的治疗。笔者随父侍诊数年,颇有所得,兹介绍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某女,43岁,2006年3月21日初诊。主诉反复颜面、下肢浮肿5年余。曾多次血、尿、大便常规及胸透、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甲状腺摄131碘试验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妇科检查亦无异常发现。西医诊断为特发性水肿。刻诊:患者体形丰腴,面色白光白,颜面四肢悉肿,身倦乏力,胃纳不振,口干不欲饮,月经量少,色暗,偶见瘀块,性情较为急躁,晨起时眼睑浮肿,面部绷紧感,脚胫肿甚,呈凹陷性水肿,苔薄滑,脉弦濡。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属肝郁气滞,脾运不健,水气不行;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利水,健脾祛湿;处方:柴胡10g,当归10g,川芎10g,白术15g,白芍15g,茯苓30g,泽泻15g… 相似文献
18.
19.
前言:胡翊健副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从事《金匮要略》教学工作20余年,治病善于抓病机,四诊合参,治病求本,疗效确切,擅长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诊于胡翊健副教授,在临床学习过程中,目睹其治疗多种内科疑难杂病,疗效好。其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难治性口疮以及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损害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现择其几则案例,整理如下,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