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讨论n-3型脂肪酸的结构与功能,旨在为护理人员的饮食护理提供营养学的理论基本知识。方法对爱斯基摩人长期食用的冷水性鱼肉中富含的n-3型脂肪酸进行结构分析,并探讨其保健功能。结果n-3型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在植物体内由亚油酸转化而成,机体不能自行合成。其中,EPA(20∶5n-3)和DPA(22∶6n-3)为冷水性鱼肉及含α-亚麻酸的植物油中所富有。前者是合成Ⅲ类前列素(PGH3)的母体,具有强烈抗凝血与降血压功能,以及破坏n-6型脂肪酸对胰岛的抑制作用。因此,其对心脑血管及糖尿病患者具有保健作用。结论n-3型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为减少人群中目前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应在膳食中增加人们缺乏的n-3型脂肪酸,即富含α-亚麻酸的天然植物油(亚麻油、豆油、菜籽油)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n-3型脂肪酸的结构与功能,旨在为护理人员的饮食护理提供营养学的理论基本知识.方法 对爱斯基摩人长期食用的冷水性鱼肉中富含的n-3型脂肪酸进行结构分析,并探讨其保健功能.结果 n-3型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在植物体内由亚油酸转化而成,机体不能自行合成.其中,EPA(20∶5n-3)和DPA(22∶6n-3)为冷水性鱼肉及含α-亚麻酸的植物油中所富有.前者是合成Ⅲ类前列素(PGH3)的母体,具有强烈抗凝血与降血压功能,以及破坏n-6型脂肪酸对胰岛的抑制作用.因此,其对心脑血管及糖尿病患者具有保健作用.结论 n-3型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为减少人群中目前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应在膳食中增加人们缺乏的n-3型脂肪酸,即富含α-亚麻酸的天然植物油(亚麻油、豆油、菜籽油)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3.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炎症及免疫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建国  徐敏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3978-3980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是指含有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根据甲基端计数第一个双键的位置,将PUFA分为4组.即(ω-3系、ω-6系、ω-7系和ω-9系(即(1)编号系统,也叫n编号系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从脂肪酸碳链甲基端算起,第一个双键出现在第3位碳原子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属亚麻酸类.主要包括α-亚麻酸、[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栓危害因子以及与血小板磷脂膜脂肪酸的相关性。方法对高脂血症组(81例)和正常血脂对照组(65例),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各种甲酯化血小板磷脂膜脂肪酸的含量,用标准方法测定血液中血栓形成危害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11-脱氢血栓素B2(TXB2),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磷脂膜脂肪酸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血小板磷脂膜廿二碳六烯酸(2∶6n-3)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呈明显负相关(P<0.01)。TXB2与花生四稀酸(20∶4n-6)呈正相关(P<0.05)、与廿碳五烯酸(20∶5n-3)、廿二碳六烯酸(22∶6n-3)和n-3/n-6呈明显负相关(P<0.05、P<0.01)。结论提高血小板磷脂膜n-3PUFA/n-6PUFA的值有利于降低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危险因子Hcy和TXB2的生成,为选择饮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简称ω-3脂肪酸(或n-3脂肪酸)是重要的天然不饱和脂肪酸。随着人们对它的不断认识,发现其对心血管系统有着较多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ω-3脂肪酸可通过作用于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离子泵、交换体等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对ω-3脂肪酸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朱保忠  李琳 《中国临床康复》2008,12(7):1264-1267
目的:α-亚麻酸具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维生素A,C,E也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拟进一步验证。亚麻酸分别与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A,C,E联合用药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和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5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检验中心(BSL-2)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18~22月龄老年昆明小鼠60只,1.5~2.0月龄青年昆明小鼠10只,雌雄各半:浓度80% α-亚麻酸为河南利诺生化有限公司产品;美国野生型黑翅果蝇400只由山西大学生命科学院提供。②实验分组:抗氧化能力实验分为老龄小鼠。亚麻酸组、α-亚麻酸+维生素E组、α-亚麻酸+维生素C组、α-亚麻酸+维生素A组、α-亚麻酸+维生素ACE组,每组10只,青年小鼠组10。果蝇寿命实验分为。亚麻酸+维生素E组,α-亚麻酸+维生素C组,α-亚麻酸+维生素ACE组及对照组。③实验评估: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丙二醛,评价其抗氧化能力;各组果蝇平均寿命、最高寿命。 结果:70只小鼠伞部进入结果分析。①5个老年用药组的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α-亚麻酸+维生素ACE联合应用组卜述2项指标高于其他4个用药组(P〈0.05)。②5个老年用药组的丙二醛含量低于老年对照组(P〈0.01),与青年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α-亚麻酸与维生素A,C,E联合应用,雌雄性果蝇平均寿命延长率及最高寿命延长率均高于。亚麻酸+维生素C、α-亚麻酸+维生素E组(P〈0.05)。 结论:α-亚麻酸与维生素ACE联合应用比分别与。亚麻酸合用能更显著提高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降低丙二醛水平,果蝇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外周血中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标志物的测定,推测α-亚麻酸在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分为3组进行喂养:(1)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12);(2)糖尿病对照组(DM组,n=14);(3)ALA处理组(DM+ALA组,n=14).喂养4周后,测定外周血中NO、内皮素(ET)-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含量,并应用离体灌流法评价ALA对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 (1)DM组血清中NO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DM+ALA组血清中NO水平明显高于DM组(P〈0.01);(2)DM组血清中ET-1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DM+ALA组血清中ET-1水平明显低于DM组(P〈0.01);(3)DM组血清中sP-selectin和sICAM-1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DM+ALA组血清中sP-selectin和sICAM-1水平明显低于DM组(P〈0.01);(4)DM+ALA组的大鼠降主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较DM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 应用α-亚麻酸干预后,实验性糖尿病动物外周血中内皮损伤标志物的水平下降,而NO的水平升高,说明α-亚麻酸对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丽华 《天津护理》2001,9(5):254-254
DHA(二十二碳六烯n-3脂肪酸),是一种在成年哺乳类动物的神经系统中高度聚集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围产期和婴幼儿出生后旱期,是大脑快速发育的阶段,与此同时,DHA在脑组织中的含量也迅速增加。为探讨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通过给大鼠及其F2、F3代喂养富含或缺乏n-3脂肪酸的饮食,了解n-3脂肪酸缺乏对其子代成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人胃癌SGC7901细胞系上转入外源C.elegans fat-1基因观其对细胞增殖或对调亡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有能够编码n-3多聚饱和脂肪酸脱氢酶的小秀丽隐杆线虫fat-1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检测n-6/n-3脂肪酸的比例,观察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转染成功后携带有fat-1基因的胃癌细胞,显示了对于n-3脂肪酸饱和酶的高表达。脂类分析表明,n-6PUFAs的比例大幅度降低,n-3PUFAs水平明显提高,n-6/n-3脂肪酸比例,从10.45下降到了0.79,尤其是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戊烯酸的比率。相应地,在表达有fat-1基因的胃癌细胞中,来源于n-6PUFAs的类花生酸含量有显著减少。同时,fat-1基因的转移导致大量胃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结论n-3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基因转移,能够有效调整人肿瘤细胞n-6/n-3脂肪酸的比例,起到抗癌作用,证明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中,n-6与n-3脂肪酸的比例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王蓉  高德伟  龚卫琴  徐立宁  刘朝阳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478-1479,1482
【目的】观察富含ω-3脂肪酸的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等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应用富含ω-3脂肪酸的肠内营养液,对照组给予整蛋白肠内乳剂,观察两组患者支持前后营养指标、肺功能指标、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以及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7d的营养支持治疗,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分钟通气量(MV)、呼气末正压(PEEP)、氧合指数(PaO2/FiO2)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肺内分流(Qs/Qt)治疗后明显减少。研究组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O.01)。【结论】富含ω-3脂肪酸的肠内营养制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老年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并缩短机械通气和入住ICU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膜脂构成和膜功能的影响.方法:n-6/n-3 PUFA不同比例处理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气相色谱法分析细胞膜脂构成,共聚焦显微镜监测细胞膜流动性、膜电位和Ca2+跨膜内流.结果:单纯n-6和10∶1 n-6/n-3 PUFA组细胞膜较对照组合有更多的C18∶2和C20∶4,无n-3 PUFA蓄积;但单纯n-3和1∶1 n-6/n-3 PUFA组细胞膜EPA含量显著增加,且未检测到C20∶4.另外,单纯n-6和10∶1 n-6/n-3 PUFA组可增加两种乳腺癌细胞的膜流动性,并诱导膜去极化和细胞外Ca2+内流;而单纯n-3和1∶1 n-6/n-3 PUFA组则降低细胞膜流动性,诱导细胞膜超极化改变和减缓细胞外Ca2+内流.结论:不同比例n-6/n-3 PUFA明显改变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膜脂组成、膜流动性、超极化和Ca2+内流,这些改变可能参与其影响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β-地中海贫血复合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进行分子检测及血液学表型分析,以了解其检出情况及基因分布状况。采用单管多重gap—PCR技术检测3种常见的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采用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法检测β-珠蛋白基因17个位点的18种突变;进行血细胞常规分析。结果表明:81例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中有15例复合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占18.52%。共有9种基因型,包括6例(7.41%)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携带α-地中海贫血-1基因(--^SEA/αα-);8例(9.88%)携带α-地中海贫血-2基因,其中6例(7.41%)为右侧缺失型(-α^3.7/αα),2例(2.47%)为左侧缺失型(-α^4.2/αα);1例(1.23%)携带缺失型HbH基因(--^SEA/-α^3.7)。β-地中海贫血复合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的各项红细胞参数与单纯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梧州市β-地中海贫血复合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的发生率很高,而血液学指标缺乏特异性。采用gap—PCR作为临床上地中海贫血筛查的一线方法,可以有效减少β-地中海贫血复合α-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漏检的可能,对遗传咨询和准确进行产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护士进修杂志》2011,(3):215-215
答:脂类可分为脂肪与类脂,由中性脂肪、磷脂和胆圊醇类物质组成。脂肪由碳、氢、氧3元素组成,其组成形式为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类脂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按其结构不同脂肪酸可分为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为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故称为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上,观察α-亚麻酸对高糖致凋亡效应的影响,探讨其发挥细胞内保护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4组:(1)对照组(低糖处理组,NG组);(2)高糖处理组(HG组);(3)高糖+α-亚麻酸处理组(HG+ALA组);(4)高糖+α-亚麻酸+3-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阻断剂LY294002处理组(HG+ALA+LY组)。各组在培养终点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 AI);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NO及· O2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内皮细胞Akt的磷酸化程度。结果(1)HG组、HG+ALA组及HG+ALA+LY组AI较NG组明显升高;HG+ALA组AI较HG组明显降低;HG+ALA+LY组AI较HG+ALA组明显升高(P均<0.01);(2)HG组、HG+ALA组及HG+ALA+LY组培养液NO水平较NG组明显降低,HG+ALA组培养液NO水平较HG组明显升高,HG+ALA+LY组培养液NO水平较HG+ALA组明显降低( P<0.01);而各组培养液中· O2的水平则呈相反变化;(3)HG+ALA组细胞磷酸化的Akt蛋白(pAkt)表达较HG组明显升高(P<0.05);HG+ALA+LY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较HG+ALA组明显降低。结论α-亚麻酸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该效应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内蛋白激酶B( Akt)磷酸化激活来实现,并通过调整内皮细胞的NO/· O2生成平衡,抑制细胞凋亡、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福州地区 0~ 3岁健康儿童外周血红细胞膜中脂肪酸含量 6项指标的参考区间进行调查。方法 选取 2019年 3月~ 2020年 2月来福州儿童医院体检的 0~3岁健康儿童 60例,分别检测 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总量(简称 omega-6)(包括亚油酸、γ -亚麻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四烯酸), omega-3 PUFA总量(简称 omega-3)(包括 α -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总量(包括十六碳一烯酸、十八碳一烯酸、二十碳一烯酸和二十四一烯酸),饱和脂肪酸( SFA)总量(包括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二十烷酸、二十二烷酸和二十四烷酸), omega-6/omega-3比值和 omega-3指数(即二十碳五烯酸与二十二碳六烯酸总和)共 6项目,含量以百分比( %)为单位,用于初步调查生物参考区间,均采用 x±1.96s表示。结果 6项指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初步建立 omega-6(25.43%~34.09%),omega-3(7.03%~16.68%),MUFA(14.02%~18.70%),SFA(38.95%~46.35%),omega-6/omega-3(1.26~4.61)和 omega-3指数( 4.62%~13.08%)六项指标参考区间。结论 种族、地域、性别、年龄及饮食结构的差异会影响六项目的参考区间,其不仅客观反映了人体内脂肪酸的分布状况,而且为 0~3岁健康儿童临床检测的结果提供参照;并为儿童补充 omega-3 PUFA提供科学依据,更为进一步建立中国健康人群 PUFA的参考区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血脂、脂肪肝的相关性,指导饮食干预.方法 分别抽取肥胖儿童41例和健康儿童40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酶法测定血脂,比色法测定肝功能,B超检测脂肪肝,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确定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肥胖儿童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肥胖儿童SFA、C16:0、C16:1、C18:0、C18:3 n-6、C18:3 n-3、C20:0、C20:2n-6、C20:3n-6、C22:1、C16:1/C16:0、C20:3n-6/C18:2n-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UFA、n-6PUFA、PUFA/SFA、C14:0、C18:1 n-7、C18:2 n-6、C20:1、C20:4n-6、C20:4n-6/C20:3n-6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肥胖儿童C14:1、C20:0与TG呈负相关,C14:1、C18:1n-7与TC呈负相关,C20:3n-6、C22:4n-6、C22:5n-6、C24:0与TC呈正相关;C14:1与ALT、AST呈负相关,C20:3n-6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C、BMI、ALT、AST、SFA、C16:0与脂肪肝呈正相关;PUFA与脂肪肝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血清磷脂脂肪酸组成与脂代谢异常、脂肪肝密切相关.应重视儿童膳食脂肪酸摄人种类,增加膳食中PUFA尤其是n-3PUFA的摄人,减少SFA摄入,预防儿童肥胖及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异常,为此类患者的食物几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实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组22例,冠心病组22例。(2)采用Morrison法提取血浆脂肪酸,以气相色谱法检测三氟化硼甲脂化的脂肪酸,由数据处理仪自动分析保留时间及峰面积。计算出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结果 (1)高血压及冠心病组血浆总饱和脂肪酸明显增高,分别为(34&;#177;4)%与(34&;#177;4)%vs(23&;#177;4)%,其中主要以豆蔻酸、棕榈烷酸及硬脂酸明显增高;(2)高血压病组及冠心病组反式油酸明显增高,分别为(4.41&;#177;O.51)%与(4.38&;#177;O.43)%vs(2.07&;#177;O.98)%,但冠心病组油酸明显减少,为(4.32&;#177;1.61)%vs(7.62&;#177;1.89)%;(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①总PUFA在高血压病组及冠心病组均明显减低,分别为(33.64&;#177;8.10)%与(28&;#177;5)%vs(50&;#177;11)%;②n-6PUFA中:高血压病组和冠心病组的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均较低,而冠心病组二十二碳五烯酸则明显降低为(1.96&;#177;O.43)%与(3.84&;#177;1.16)%;③n-3PUFA中: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组的α-亚麻酸均明显减少,分别为(1.1O&;#177;O.44)%与(1.32&;#177;O.03)%与(2.34&;#177;O.81)%;结论 (1)高血压病组和冠心病组血浆中饱和脂肪酸及反式油酸明显增高;(2)高血压病组和冠心病组血浆中亚油酸、α-亚麻酸及EPA、DHA、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酸和二十二碳四烯酸也较正常人明显缺乏。(3)冠心病组油酸及二十二碳五烯酸也较正常人明显缺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0例高脂血症患者用葛根素治疗,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G,LDL-C,TCHDL-C,及血栓烷素B2(TXB2),6-酮-PGHF1α(6-K-PGF1α)。结果:葛根素对TG,TC,LDL-C均有明显降低,HDL-C有明显升高,TXBJ6-K-PGF1α比值下降。结论:葛根素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1例特殊α-珠蛋白基因结构合并东南亚缺失的α-地贫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方法:用血红蛋白(Hb)电泳分析该患者Hb含量,裂口PCR(gap-PCR)法检测缺失型α-地贫基因,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检测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和β-地贫基因突变。 结果:Hb电泳结果显示,该患者HbA含量为93.43%,HbA2为6.57%;缺失性α-地贫的电泳结果出现1 900、1 700、1 200 3条罕见条带;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检测未发现HbCS、HbWS、HbQS突变;β-地贫基因突变为β41-42MN基因型。 结论: 该患者为α-珠蛋白基因结构(α2-α2α1)合并东南亚缺失导致的非Hb H病,且存在β 地贫,临床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6例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及抗癫痫治疗3个月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对照组为同期30例健康查体儿童,年龄及性别与实验组匹配.一次性测定上述指标。结果:癫痫患儿治疗前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时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癫痫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药物治疗时细胞因子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