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脉旁路手术可使多数病人的心绞痛得到减轻,但仍有多达三分之一患者在术后运动试验中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本研究旨在了解:(1)在一组冠状动脉手术研究(CASS)随机分组的人群中,冠脉旁路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运动试验中心肌缺血的发生率,(2)术后运动试验中心肌缺血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CASS登记对象为 1974至1979年期间14个临床协作点中作过冠脉造影的24959例患者。其中780例患者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70%以上,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二组。手术治疗组390例患者中174例(45%)在冠脉旁路术前和术后6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康复运动的疗效。方法 :对 90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患者于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于胸部物理治疗的同时协助病人肢体各大关节、肌群先被动、后主动活动。待拔除引流管 2小时后 ,督促指导患者先平地行走后下台阶 ,逐渐至上、下 5层楼梯 (5METs) ,每日 2~3次。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第 3日可下床活动。结论 :冠脉旁路手术的术前、后康复对病人早日回归社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后康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康复运动的疗效。方法:对90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患于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于胸部物理治疗的同时协助病人肢体各大关节、肌群先被动、后主动活动。待拔除引流管2小时后.督促指导患先平地抒走后下台阶.逐渐至上、下5层楼梯(5METs).每日2~3次。结果:所有病人术后第3日可下床活动。结论:冠脉旁路手术的术前、后康复对病人早日回归社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问:一例患者作旁路手术后,发生无症状的心脏缺血,然而常规运动试验心电图在 Bruce 分级第3、4期出现 ST 段下降2~2.5mm,当时患者无症状。对本例患者随访应注意什么?答:由于患者无症状,临床上应注意估计预后。虽然旁路手术后作运动试验,对于预后估计的价值不明确。但有几个有关缺血性心脏病运动试验的普通原则是适用的。首先,无症状患者通常较之术后有心绞痛  相似文献   

5.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后房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OPCAB)术后房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观察318例OPCAB患者,对术后房颤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并对房颤组与非房颤组之间潜在的与房颤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OPCAB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为14.6%,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高血压、急诊手术、血管桥数、术后第一日引流量、房性早搏、血钾浓度是术后房颤的危险因子。结论 OPCAB术后房颤的发生较普遍,围术期需进行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以减少术后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一直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旁路血管远期通畅率低,静脉旁路10年通畅率只有50%。随着对CABG后心肌缺血机制认识的加深,CABG后再发心肌缺血的处理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我们就CABG后再发心肌缺血的机制及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冠心病(CHD)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作是否存在差异,探讨SMI的发生与冠脉不同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分析CHD者的缺血性ST段的发作阵次、发作时的心率、下移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狭窄程度加重,SMI发生率增高,但SMI的持续时间、ST段下移程度无差异。发作时的心率在单支与双、三支之间、狭窄轻度与中、重度之间有明显差异,但双支与三支、狭窄中度与重度之间无差别。不同病变程度的SMI多发在白天,但各支数、狭窄程度间SMI的发生率,在各时段无差别。结论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SMI的发生率及发作时心率有关,对缺血程度、持续时间及昼夜规律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心脏性猝死仍是临床重要问题,仅在美国每年因此死亡者达30万人。由急性心肌梗死之外原因引起的心脏停跳大多发生于进展型结构型心脏病。既往已报道冠状动脉痉挛与致命性心律失常间的联系。Prinzmetal等最早报道1例胸痛伴短阵乡形性室速发作,晚近Fellows等报道260例心脏停跳幸存者中4例(1.5%)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  相似文献   

9.
伴有隐匿性心肌缺血的无症状性左主干病变的预后,检测和自然病程方面的资料,甚难采集。意外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隐匿性心肌梗塞的尸体检查提示这类病变较为常见。1971年6月至1979年10月间,WalterReed 军医中心连续诊治89例明显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内径狭窄≥50%)患者。其中10(男10,女0)例(11%)毫无症状(A 组)。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Ⅱ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史与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前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通过分析运动平板试验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初步探讨此类患者PTCA适当时机及效果.方法选择47例,男41例,女6例,平均年龄55.7±9.7)岁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1个月以上,运动平板心电图示心肌缺血的无症状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PTCA术前后冠脉狭窄程度.结果心肌梗死病史不超过3个月与超过3个月比较,前者术前狭窄程度虽大(P<0.05),但多支病变数少(P<0.05),PTCA术后狭窄程度明显减少(P<0.005),须支架术者也少(P<0.05).运动平板心电图试验阳性组虽术前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强阳性组(P<0.001)和低血压组(P<0.005),但术后狭窄程度比较,前者明显低于后二者和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组(P均<0.005).结论对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3个月以内行成形术效果较好;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结果者PTCA术比强阳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和心绞痛者效果佳.  相似文献   

11.
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见于冠状动脉病(CAD),且与死亡率的升高有关。但对无CAD佐证的高危患者,无症状缺血的发生率及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尚未清楚。本文就高血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发作特点以及24小时生物节律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方法:无CAD佐证的186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1岁。舒张压在12.6kPa(<95mmHg)(利尿剂治疗者)或12.0~14.okPa(90~105mmHg)(非利尿剂治疗者)之间。排除服用可致室性心律失常药物者及心脏病或危重患者。研究前停用利尿剂,口服氯化钾40mmol/日和氧化镁400mg/日,共1月,以纠治致心律失常的潜在因素,随后行24小时HOlter监测。  相似文献   

1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心内科王钟林综述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张廷杰审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是冠状动脉病变所致而不伴有胸痛的心肌供血不足,通常表现为心电图上ST段的缺血型偏移,可见于完全...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心电图典型的缺血性S—T段变化,核医学超声心动图检查所示的灌注缺损及室壁运动异常而患者无临床心绞痛等症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同时普遍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冠心病中,由于没有症状故易被人们忽视,然而它却可以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因而严重影响着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下面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分型,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姚民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6):1239-124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asymptomaticmyocardialischemi a)是指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客观证据,但临床上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painlessmyocardialischemia)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i 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早在1961年Holter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到,心绞痛患者无症状时亦可出现与心绞痛发作时完全相同的心电图ST段改变。1979年,Cohn将这种情况正式命名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研究证实,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心绞痛发作一样,可引起室壁运动异常和心脏功能改变,心肌电活动和心肌代谢异常,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肌…  相似文献   

15.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临床上把具有心肌缺血的证据(经心电图、心脏超声、核素心肌灌注扫描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核实),而患者并无临床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的一组综合征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它是冠心病临床表现的一种形式.由于以往缺少此方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较少受到心血管专家及患者本人的重视,随着动态心电图(DCG)及心率变异性(HRV)等检查的广泛应用,SMI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其危险性及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就其发病机制、发作规律、临床意义、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自五十年代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中逐渐增多,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死率高而引起关注。美国人患有症状性CHD高达5,400,000,每年新病例可达1,500,000,另还有大量存在猝死危险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除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男女CHD死亡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最大者为美国男子和日本女子。而苏联、以色列、苏格兰、德国、、丹麦和一些东欧国家的死亡率却有上升。目前美国每年仍有约75万人死于CHD,高于所有癌症的死亡率。我国CHD发病率虽较欧美各国为低,但近年来却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因冠状动脉病变所致而不伴有胸痛的心肌供血不足。通常只表现为心电图的变化,且心电图改变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近年来由于动态心电图和冠脉造影临床应用和对SMI与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相关性的研究,SMI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 分 型 根据有无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病史,Cohn将SMI分为三型。Ⅰ型:完全无症状者。有SMI发作,但无症状,亦无心肌梗塞或心绞痛史。Ⅱ型: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8.
定义与分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的定义为: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冠脉主支明显狭窄病变的患者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其它的主观症状。Co hn将SI分为三种类型:Ⅰ型是指无冠心病的症状,也无冠心病史,但存在SI;Ⅱ型:既往有心肌梗塞(MI),现存在S I;Ⅲ型;有心绞痛,亦有SI。流行病学 SI的发生率高低与用以判断的方法不同有关,目前尚无精确统计。一、正常人群中SI发生率:根据不同报道,在所谓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5~10%.Diamond等报道约4%。二、心绞痛病人中SI发生率:据估计,大部分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均可有SI的发作,估计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临床发现,部分病人心电图表现为典型心肌梗塞,但从未有胸痛病史;心电图负荷试验出现明显心肌缺血表现时,多无心绞痛。还有些心绞痛病人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发现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多次发作,但却不伴心绞痛症状。因此,学者们将上述现象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简称SMI)。现将近年来国外对SMI及其有关认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33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情况和Holter资料。结果:(1)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106例(31.55%),Holter检出心肌缺血220例(65.48%);SMI发生率为69.09%,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为30.91%;(2)SMI发作有明显生物节律,以清晨6-12时发作频率最高;(3)SMI发作时心率减慢的比例明显低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P<0.005);(4)SMI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3.4%。结论:Holter可早期发现老年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