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阴癌前病变统称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指肿瘤局限于外阴表皮内,未发生向周围问质浸润及转移.VIN发病多见于中老年或伴有免疫抑制的妇女.近年来VIN发病率有所增加,患者年龄也趋年轻化.约50%的VIN患者可同时伴有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或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  相似文献   

2.
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是一种由不典型增生的鳞状细胞构成的外阴癌前病变。近20年来,VIN的发病率从1.1/lO万上升至7/10万,尤其是在35-4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不断增加,呈年轻化的趋势[1]。VIN有一定的恶变潜能,据统计,VIN进展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几率约为15%~25%[2]。由于VIN和SCC的发病率较低,国内尚无常规的筛查策略。本文就ⅥN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及预后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生殖道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包括 子宫颈、阴道和外阴的鳞状上皮内瘤变 2,3 级(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s 2,3),是一类多 与高危型 HPV 持续性感染相关的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2,3)比较常见,而阴道和外阴的鳞状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VaIN;Vulvar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发生率低,国外报道 VaIN 和 VIN 的年 发病率仅约 0.2~2/10 万[1]和 5/10 万[2]。  相似文献   

4.
阴道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相比,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在女性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中最少见(<1%)[1],美国VAIN的发病率为(0.2~200)/10万[2],国内未见有关发病率的报道.VAIN通常没有任何症状,仅在检查时发现,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且无标准治疗方案,给临床诊治带来很多困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普查工作的不断开展,普查人群年龄构成比的变化以及与HPV等病毒有关的生殖道湿疣发病率急剧上升,以致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发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1]。宫颈癌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这为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对CI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有关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在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如外阴癌、阴道癌、原发输卵管癌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的报道较少。1外阴癌外阴癌大概占妇科恶性肿瘤的5%左右,最常见于绝经后女性。但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的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发病率的上升,外阴癌也可见于比较年轻的女性。年轻外阴癌患者如果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卵巢功能的损害,可能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7.
        外阴癌(carcinoma of the vulva)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多发生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肿瘤可发生于外阴的皮肤、黏膜及其附件组织,主要病理类型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肉瘤,还包括转移性癌。外阴癌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是因为75岁及以上老龄妇女外阴癌的发病率增加,可能与外阴的硬化苔藓病变等非肿瘤性上皮病变和高龄导致上皮细胞出现非典型性增生有关,并且50岁以上的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主要是人乳头瘤病毒16和18型)相关的外阴癌,VIN是其癌前病变,80%未治疗的外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进展为外阴浸润癌。  相似文献   

8.
高度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 (VIN3或原位癌 )被认为是外阴癌的癌前病变。本研究通过对 1989~ 1999年间 6 8例 VIN3患者确诊年龄、症状、病史、病变部位及特点、治疗经过和效果以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指导 VIN3的治疗 ,并确定其癌变率和复发率。6 8例患者中 ,有 3例因在确诊 3个月内的治疗疗中发现镜下浸润癌而被删除。其余 5 6例患者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 38岁 ,吸烟者较非吸烟者年轻。 6 6 %的患者有相关的泌尿生殖道 (包括宫颈、阴道、肛门、尿道 )上皮不典型增生 ,其中高度不典型增生者占 43%。47例 (79% )出现因外阴疾病所致…  相似文献   

9.
狄文  程琳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6):403-405
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现居我国女性新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据我国癌症中心统计,2015年EC的总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为21.8/10万[1]。EC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其中75%发生于50岁以上妇女[2],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度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年轻患者对  相似文献   

10.
        外阴癌少见,约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4%。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外阴癌虽发生于体表,易于早期发现,但确诊时多为晚期。大多数鳞状细胞癌发生于大阴唇,但也可发生于小阴唇、阴蒂和会阴。
        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作为一种癌前病变,好发于年轻妇女,可能与宫颈和阴道的类似病变相关。
        2004年,国际外阴阴道疾病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ulvovaginal Disease,ISSVD)介绍了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的新分类。VIN1将不再使用,而VIN2及VIN3则统一简称为VIN。现VIN有两种:(1)寻常型VIN(疣状,基底细胞样和混合型),其中多数病例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2)分化型VIN,主要见于年长妇女,常与硬化性苔藓和(或)鳞状上皮过度增生相关。随着人群中HPV疫苗的使用日益增多,绝经前女性中寻常型VIN与外阴浸润癌的发生率同时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