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中医症状、体征、病位、用药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症状、体征、中医病位与治则的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5家医院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原发性肝癌病历834份,采用SPSS10.00统计软件对其症状、体征、中医病位与治疗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症状、体征频次率在50%以上和聚为第1类的均为纳呆食少、神疲乏力、肝区疼痛、进行性肝肿大,同时出现两个症状、体征以上者占84.6%。病位频次率在50%以上和聚为第1类的均为肝脾。所用药物归类分析,频次大于150次和聚为第1类的为化瘀类、健脾类、理气类、清热解毒类。结论:肝癌的主要症状、体征是肝区疼痛、进行性肝肿大、神疲乏力、纳呆食少;中医病位在肝,与脾密切相关;中医常用治则为化瘀、健脾、理气、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2.
对肿瘤的常见症状中医辨治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癌性疼痛、癌性发热、癌性出血、癌性贫血、癌性呕吐、癌性泄泻、癌性便秘、癌性肿胀,并举例说明,认为癌体本属局部为实,整体为虚,虚实夹杂之病,延至晚期,整体衰竭,成为败局,既不可攻,又不可补,惟有姑息治疗,以延朝夕,健胃以助受纳。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症状及证候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症状、证候特征。方法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59例病例进行前瞻性横断面临床调查。结果急性加重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表寒肺热证>痰湿阻肺证;虚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缓解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虛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结论急性加重期是外邪诱发而病情急性加重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实为主复杂病机的时期;缓解期是以肺、脾、肾三脏气虚及阳虚、阴虚为主,伴有血瘀、痰湿等,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的病期。  相似文献   

4.
从历代著名医家的医案中提取寒热症状的4067种不同描述,总结出寒热症状的临床特征12个:恶寒发热、肢冷、畏寒、壮热、低热、寒热往来、潮热、手足心热、骨蒸、面部烘热、恶热、身热不扬;限定因素4个:午后(发热)、夜间(发热)、产褥期(发热)、经期(发热)。其中有西医学尚未关注的内容,而西医学关于发热的分期和分类则值得中医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疗法治疗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胰腺癌患者给予中药复方进行治疗,并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分析。结果:该38例胰腺癌患者经中医诊治后存活时间均超过半年以上,其中,存活时间在半年到1年的患者有18例、占47.4%,存活时间在1到2年的患者有13例、占34.2%,存活时间在2年以上的有7例、占18.4%。结论:对胰腺癌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治,确实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症状得以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生存能力得以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揭示中医体质作用于卵巢癌的微观机制基础上,对中医体质可调论应用于卵巢癌防治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方法]利用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表,于2015年3—9月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病房,对卵巢癌患者进行结构性访谈,收集到34位卵巢癌患者的体质类型数据和癌胚抗原(CA)199与CA125的检测值,以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表的问题作为自变量,构建了以CA199、CA125分别作为因变量的测量模型1和测量模型2,然后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体质类型方面,34位患者中,倾向或属于阳虚质26例,倾向或属于阴虚质10例,倾向或属于气虚质19例,倾向或属于痰湿质9例,倾向或属于湿热质6例,倾向或属于血瘀质12例,倾向或属于特禀质1例,倾向或属于气郁质19例;测量模型的回归分析方面,测量模型1的调整R~2为0.999,方差分析的F统计量值为879.420(P=0.025),整体拟合程度较好;测量模型2的调整R~2为0.682,方差分析的F统计量为3.216(P=0.419),整体拟合度非常不足。由于存在多重共线性,对测量模型1进行了修正,其调整R~2为0.819,方差分析的F统计量为10.327(P0.05),整体拟合度很高,变量的相关系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结论]第一,兼夹体质广泛存在;第二,微观因子可能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第三,为中医体质可调论在卵巢癌防治中的实际应用、可操作性以及体质调整效果评估提出了一个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在肺癌治疗中十分重视证候。证是证据,候是外观,是病人的临床表现。从四诊获取信息、证据后,进行辨证治疗。中医学还十分重视肿瘤医学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也注重名著、医案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中医学在这些方面和循证医学强调从文献所获取的系统信息指导临床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肿瘤学与循证医学关系源远流长。中医中药治疗肺癌已有许多取得较好疗效的临床报道,其成绩是可喜的,但或多或少存在方法学方面的问题。例如随机方法过于随便,两组基线缺少可比性;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双盲随机化对照的临床试验;在对照物的选择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阳性对照物本身的临床疗效就是个问题;还存在着对病例近期疗效判定不太严格的问题,所统计的近期疗效(CR PR)存在样本误差。当然中医中药治疗肺癌有它的优势和特色,其主要特点是能控制病灶生长或使病灶生长缓慢,与此同时,患者的体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生存期有明显的延长。“生存率作为金标准”,这对中医中药来说有其特定的价值。只有按照循证医学的规律,选择多个中心(中医医院、西医医院共同参与),采用公认的西医治疗方案以及按照盲法、严格随机化对照原则,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中西合璧,治疗控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长和转移,防止早中期NSCLC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新的治疗策略,这样的科研结论才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中医中药才能进一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的焦虑症,达到达标降压的目的,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焦虑症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高血压病合并焦虑症诊断标准的门诊、住院患者12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抗焦虑治疗。记录中药治疗前、用药第21天、住院患者出院时、门诊患者迟后焦虑症转归及血压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第21天,焦虑症显著改善(P<0.05~0.01);治疗组高血压治疗有效率88%,对照组76%,但两组比较,P>0.05。两组住院患者出院时和门诊患者迟后血压值及焦虑症转归情况与上述相近。结论:中药治疗高血压合并的焦虑症疗效肯定,对达标降压有益。但降压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对照组一般的心理疏导和某些主要用于降压的药物也有抗焦虑作用有关。部分患者焦虑症可能是高血压或症状长期持续存在的结果,抗焦虑治疗后只有焦虑症状减轻或消失,而血压的降低和维持效果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的相互关系及证的动态性演变规律,以期指导临床和提示预后。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325例胃癌患者的病历简况和四诊资料,并分为脾虚、肝胃不和、瘀阻胃络、胃热阴虚、痰湿凝滞和气血两虚6个证型。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与秩和检验分析证型和临床相关因素(年龄、性别、Karnofsky评分和临床分期等)的关系。结果:脾虚证型在胃癌证型中占主导地位。肝胃不和证型多出现在早期胃癌,行根治术的较多,少转移,且多见于女性患者。痰湿凝滞证型和瘀阻胃络证型多见于中晚期胃癌,Karnofsky评分低。气血两虚证型为晚期胃癌证型,生存质量差,多存在复发和转移。胃热阴虚证型在胃癌证型中所占比例不大,临床相关因素对其影响较小。结论: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呈现相关性。胃癌的中医证型存在动态性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医体质与心理症状进行网络分析,构建二者的网络分析图,探究体质与心理症状的关系以及不同性别之间网络结构的差异,为临床心理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网络调查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中医体质与心理症状,在R(Version 4.3.1)中使用qgraph进行分析和构建网络模型,利用graphical lasso对网络进行简化。使用bootnet对网络的稳定性进行检验,NetworkComparisonTest对不同性别之间的网络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为该网络中具有高中心性的体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是具有高中心性的心理症状。该网络中强度中心性稳定性为0.75,接近中心性稳定性为0.67,中介中心性稳定性为0.28,均达到了可接受的程度。不同性别的中医体质与心理症状网络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性别的中医体质与心理症状网络是相似的,在该网络中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是与心理症状相关的高中心性体质。在心理问题早期筛查中可结合患者的体质,针对体质进行调理,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乳腺癌痰毒瘀结病机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乳腺癌在历代文献中被称为“乳岩”等,综合历代和现代医家论述,本文提出“毒邪”是贯穿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始终的病因和病理产物,“六淫伏毒”和“七情郁毒”是乳腺癌发生的两大主要病因,“癌毒内生”是乳腺癌发生的核心变化,“痰毒瘀结”是乳腺癌发展的核心病机,“余毒未清”是术后的主要病机,“余毒旁窜”是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病机,“散结解毒”是术后抗复发转移治疗的重要治则。乳腺癌痰毒瘀结病机理论和散结解毒治则治法完善和发展了乳腺癌中医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的相互关系及证的动态性演变规律,以期指导临床和提示预后。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325例胃癌患者的病历简况和四诊资料,并分为脾虚、肝胃不和、瘀阻胃络、胃热阴虚、痰湿凝滞和气血两虚6个证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型和临床相关因素(年龄、性别、Karnofsky评分和临床分期等)的关系。结果:脾虚证型在胃癌证型中占主导地应。肝胃不和证型多出现在早期胃癌,多见于女性患者。痰湿凝滞证型和气血两虚证型的Karnofsky评分低,生存质量差。胃热阴虚证型和瘀阻胃络证型未显示出与所研究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论: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仍是手术、化疗和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肝癌在缓解化疗毒副作用、保护肝功能、降低黄疸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进行中医药治疗时需要准确辨证,同时可结合西医手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个体化差异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今后应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验证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年肺癌治疗的相关文献报道,本文对肺癌的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客观地反映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The clinical efficacy obtained from 211 cases of middle and late stage lung cancer treated by electrochemical therapy (ECT) were summarized. The responses are divided into CR, PR, NR, P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four grades. The short term effectiveness within one year was: CR (29.4%) and PR (40.3%) were assessed a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ing 69.7%, NR (13.3%) and PD (17.1%) were assessed as ineffective.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group was 54.3%; that of ECT group was 70.4%; while that of TCM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group (ECT+TCM) was 84.3%. The efficacy of ECT+TCM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formerr two groups (P<0.05). The 5 years long term effectiveness of ECT group was 31.0%, TCM group 15.7%, ECT+TCM group 40.0%. Clin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ECT+TCM group was the best.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实证证候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实证证候的分型特点。方法参考既往相关标准及文献,结合既往研究成果拟定肺癌实证证候诊断标准,对135例肺癌患者统一辨证分型。结果 135例肺癌患者资料中有实证证候135例,实证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是:气滞证、气逆证、痰凝证、血瘀证。单一证候2例,占1.48%;2证及2证以上组合133例,占98.52%;出现频数较高的依次是4证组合、3证组合、5证组合。实证证候两两出现,频数较高的依次是:气滞证加气逆证、气逆证加痰凝证、气滞证加痰凝证、气滞证加血瘀证、气逆证加血瘀证、血瘀证加痰凝证。结论气滞证与气逆证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肺癌患者以复证组合多见,4证组合最多;临床上肺癌中医实证证候以气滞证、气逆证、痰凝证、血瘀证多见且易两两并见。  相似文献   

17.
症状性病名是病名演变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也是以症状为纲目编撰医籍的需要,虽然症状性病名因症病概念混淆饱受诟病,但基于症状性病名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当前临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继续继承及发展症状性病名同时,综合应用中医诊断基本要素、西医病名诊断与客观检查指标,弥补症状性病名应用短板。  相似文献   

18.
乳移平抗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乳宁Ⅱ号全方中五味散结解毒中药组成的“乳移平”的抗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乳移平组和乳宁Ⅱ号组,在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服用乳移平和乳宁Ⅱ号,连续服药6个月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乳移平组转移2例,脱落3例,复发转移率为5.41%;乳宁Ⅱ号组转移3例,脱落2例,复发转移率为7.89%。两组2年的肿瘤复发转移率和无病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移平”2年抗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与乳宁Ⅱ号相近,是全方中发挥抗复发转移作用的主要成分,这一结果为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余毒旁窜”核心病机理论和“散结解毒”治则在抗复发转移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临床佐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注册内与中医药防治肺癌相关的临床试验,探讨其注册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ChiCTR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中医药防治肺癌相关的临床试验。对检索到临床试验进行查重并提取相关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对纳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归纳临床试验特征。[结果]共纳入中医药防治肺癌临床试验94项,其中预注册85项;临床试验注册单位分布在中国17个省级行政区,40家临床注册机构。临床试验注册排名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经费来源位居前3位依次为:地方财政24项(25.53%)、国家财政17项(18.06%)、自筹经费14项(14.89%);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为主,仅有17项研究使用盲法。[结论]中国中医药防治肺癌临床试验注册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研究者临床注册意识显著提高,但试验设计及规范性欠佳,且试验注册存在明显地域分布不均衡,倡导研究者加强临床试验注册规范化,建议管理部门建立更完善的注册审核制度,以期未来能更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肺癌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肿瘤相关性抑郁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不良情绪。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消极的治疗态度可能导致肿瘤的进展及复发,对疾病治疗、预后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均产生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改善情绪状态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对于该领域的治疗,中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抑郁症状及整体生活状况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文章就近5年中医药在该领域的治疗研究,分别从中药、针刺及中医联合疗法方面的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