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91例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移植术后91例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马麟麟,吴国荃1983年1月~1992年12月,我院592名肾移植受者中死亡91例,死亡率15.4%。现对死亡原因做一回顾性分析。材料与方法本组592例肾移植受者中,男415例,女177例;年龄14~66岁,平均35... 相似文献
2.
145例肾移植受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 1985~ 2 0 0 2年间肾移植受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变化。方法 将 14 5例死亡受者按肾移植时的年份分为 1985~ 1990年、1991~ 1996年、1997~ 2 0 0 2年 3组 ,分析受者肾移植后第 1、2、3、4、5年期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肾移植受者术后 1、2、3年期间死亡率分别为 :1985~ 1990年组 12 .5 %、9.1%、4 .5 % ;1991~ 1996年组 7.2 %、3.9%、3.5 % ;1997~ 2 0 0 2年组 5 .2 %、1.7%、1.7%。后两组与第 1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总死亡原因中居前 3位的是感染 (2 8.3% ) ,心血管疾病 (2 2 .8% )和肝病 (17.2 % )。在死亡构成比中 ,感染呈下降趋势 ,而肝病、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则呈上升趋势。结论 随着时间的发展 ,肾移植受者的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感染、心血管疾病、肝病和恶性肿瘤是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187例肾移植受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至2003年期间进行同种肾移植的1400例受者资料。对肾移植后受者的死亡率、死亡原因和时间进行分析。结果1400例肾移植受者中,共死亡187例,死亡率为13.36%。187例受者的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肝功能衰竭;所占比率分别为37.97%、31.56%和14.97%。死亡的受者中,移植肾有功能的87例,占46.5%。结论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及肝功能衰竭是肾移植后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将近一半的受者死亡时移植肾有功能。 相似文献
4.
5.
6.
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 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成人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后存活30d的27例患者为生存组,术后存活时间<30d的10例为死亡组,对患者常合并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与危重病评分(Apache Ⅲ评分)、术前血肌酐水平和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84、0.2056和0.3738。结论 Apache Ⅲ评分、术前血肌酐水平和术中出血量是导致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升高的重要风险因素;改善术前受者合并的危重病情和肾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能够降低肝移植术后的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瓣膜置换手术是心脏外科的常规手术 ,1996年 1月至2 0 0 2年 5月 ,我们为 2 14 0例病人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术后早期死亡 6 4例 (死亡率 3% )。现分析术后早期死亡原因 ,以期减少导致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 ,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资料和方法 6 4例中男 2 5例 ,女 39例。年龄 6~ 71岁 ,平均 4 86岁。风湿性心脏病 5 0例 ,先天性心脏病 6例 ,冠心病、瓣膜退行性变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8例。术前心功能II级9例 ,III级 31例 ,IV级 2 4例。 5 2例合并心房纤颤。 2 2例术前尿素氮和肌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7例术前有明确的心肌梗死史。…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应激性溃疡死亡三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后应激性溃疡并不多见。 1988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共进行肾移植手术 698例 ,围手术期死亡 14例 ,其中死于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 3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3例。例 1女 ,3 3岁 ;例 2男 ,3 2岁 ;例 3男 ,61岁。肾移植术前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期。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 ,常规行血液透析 3~ 12个月。既往均无溃疡病史。3例均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手术 ,术前组织配型 :HLA A、B、DR2~ 4无错配 ,淋巴细胞毒试验 3 %~ 7% ,供肾热缺血时间 6~ 10min ,冷缺血时间 6~ 8h ,手术过程顺利。… 相似文献
9.
10.
11.
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调整与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调整与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肾移植术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2003年1月以后,根据以前免疫抑制剂使用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术后半年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的特点,在手术后6周的诱导期过后,主动降低免疫抑制剂的血药浓度,使血清环孢素A(CsA)谷值浓度维持在0.125~0.166μmol/L或他克莫司(FK506)维持在5μg/L左右;霉酚酶酯(MMF)口服剂量维持在1g/d。通过对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的随访,观察降低血药浓度后,移植患者的肾功能变化和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253例患者经治疗后肾功能均稳定,其中治愈229例,占90.51%,死亡24例,均属严重感染,占9.49%。在2003年1月前,发生感染的例数为210例(肾移植总数为798例),符合严重感染的48例,占22.86%;85.71%(180/210)的患者在感染前2周血清CsA或FK506浓度比平时有所增高。2003年1月之后,发生感染的例数为43例(肾移植总数为223例),符合严重感染的7例,占16.28%。2003年前、后比较,感染及严重感染的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加强监测和治疗,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例尸体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3个月的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进行了动态观察,同时行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与环孢素A(CsA)血浓度的测定及移植肾功能与血压的监测。ET-1、PGE-2及TXB-2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sA血浓度采用多克隆抗体偏振免疫荧光法(TDX)进行。结果显示:移植前患者的血浆ET-1平均浓度为10.27±0.57pg/ml,移植后3个月各阶段的ET-1值均显著降低,平均浓度为4.62±0.14pg/ml。与此同时,血浆Cr和BUN值以及收缩压、舒张压也呈现相似的变化,与移植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血浆ET-1浓度的变化与移植肾功能及血压密切相关。血浆ET-1浓度可作为肾移植术后的一项监测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8~56岁,平均43岁.感染发病时间为术后平均59 d.患者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严重.10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肺部CT检查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检测.其中纤维支气管镜取分泌物培养阳性3例,肺部CT检查有明显影像学特征6例,血清GM抗原检测阳性5例.应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剂量为伊曲康唑第1天400mg静脉滴注,第2天起200 mg静脉滴注,共14 d;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剂量为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慢速静脉滴注约8 h,共14~28 d.结果 3例应用伊曲康唑治愈,5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2例死亡.结论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862例肾移植患者应用他克莫司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FK506)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选取1997至2005年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FK506的患者862例,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儿童组(〈18岁)18例,成人组(≥18岁,≤60岁)692例,高龄组(〉60岁)152例;根据术前是否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64例)和非糖尿病组(698例),比较各组间1、3、5年的人/肾存活率、排斥反应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2)选择上述应用FK506的糖尿病患者164例(FK506组),另选同期肾移植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的糖尿病患者126例(CsA组),比较两组1年内高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的应用情况。结果 (1)儿童组、成人组和高龄组的1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3.8/93.8、98.8/97.2和97.8/95.7;3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1.7/83.3、96.5/87.3和94.7/93.3;儿童组1、3年人/肾存活率略低于成人组和高龄组,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有3例患者均带肾存活超过5年,成人组和高龄组的5年人/肾存活率(%)为87.5/84.4和90.4/85.7。糖尿病组1、3、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6.5/94.4、91.5/84.1和88.2/82.4,非糖尿病组为98.2/97.3、97.1/89.1和89.7/8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62例患者的1、3、5年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9%、12.69%和16.07%;3、5年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5%和12.5%。FK506的毒副作用有肝功能损害、肾中毒、感染等,其发病率分别为7.54%、5.33%和12.41%,神经、精神毒性和脱发的发生率为15.89%和4.76%。非糖尿病组的糖代谢紊乱发生率为16.7%。(2)FK506组术后1个月有112例(68.3%)使用胰岛素,平均剂量为32.72IU/d,术后1年有63例(38.4%)使用胰岛素,平均剂量为13.46IU/d;CsA组术后1个月有78例(61.9%)使用胰岛素,平均剂量为29.08IU/d,术后1年有40例(31.79/)使用胰岛素,平均剂量为12.29IU/d。结论 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FK506可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移植肾存活率。FK506是一种安会有效的基础免疫抑制剂,也适用于儿童和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肾移植的94例受者临床资料。供肾均采用Lifeport行低温机械灌注,并向灌注液中加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以预防供者来源感染。根据受者术后3个月内体液培养结果,将94例受者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受者性别、灌注液培养阳性比例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移植前血清肌酐水平和住院时间。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后3个月内94例受者中41例受者血、尿、痰及引流液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感染率为43.6%(41/94),且感染多发生于术后1周至1个月内,占34.0%(32/94)。41例受者共发生58例次感染,病原菌多来源于泌尿系统感染,占51.7%(30/58),其次为手术部位和血液系统感染,分别占32.8%(19/58)和13.8%(8/58),呼吸道感染占比最低,为1.7%(1/58)。27例受者为单一病原菌感染,14例为2种及以上病原菌感染。41例受者共分离出66株病原菌,其中细菌占89.4%(59/66),真菌占10.6%(7/66)。截至2019年7月10日,94例受者均存活,所有感染经治疗后均好转,未出现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因感染发生移植物丢失。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移植前血清肌酐水平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06、χ2=0.628、z=-0.599、z=-0.031,P均>0.05);两组受者灌注液培养阳性比例及DGF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31和0.274,P均<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灌注液培养阳性是引起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系统,灌注液培养阳性是肾移植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哌拉西林/他佐巴坦治疗肾移植患者中重度肺部感染(附3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佐巴坦治疗肾移植患者中重度肺部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35例肾移植患者应用哌拉西林/他佐巴坦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存活,1例死亡。哌拉西林/他佐巴坦治疗的有效率是91.43%,细菌清除率为92.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主要是血肌酐轻度升高,但1周后逆转正常。结论 对于肾移植后的中重度肺部感染应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救治,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和联合治疗措施,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和纠正低蛋白血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患者的血脂改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肾移植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 对上海市8家医院174例肾移植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移植患者术前血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显著增高,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载脂蛋白Al(Apo A1)及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脂蛋白(a)[Lp(a)]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上述各指标的变化不显著。结论 肾移植患者脂质紊乱相当常见,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肝炎病毒携带者肾移植后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携带者。肾移植后的处理。方法14例患者中,8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4例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2例同时感染HBV和HCV,移植术前肝炎病毒DNA或RNA阴性。结果术后随访3~20个月,10例患者于术后2周内出现程度不等的肝功能异常,均以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为主,HBVDNA和/或HCVRNA均呈阴性,经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并给予护肝治疗,患者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肝炎病毒携带者接受肾移植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正确区分系药物性肝损害还是病毒性肝损害,及时采取相应处理,并给予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患者并发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类型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1977年 7月至 2 0 0 1年 9月 1189例 (12 0 0例次 )肾移植受者术后恶性肿瘤发生及其免疫抑制剂治疗情况。 结果 发生恶性肿瘤 19例 (1.6 % ) ,其中肝癌 4例 ,乳腺癌 3例 ,Kaposi肉瘤 2例 ,肺癌 2例 ,膀胱鳞癌、非霍奇金淋巴瘤、胃癌、胰头癌、齿龈癌、结肠癌、胆囊癌各 1例 ,1例肿瘤原发灶不明。移植术后至肿瘤诊断时间 2~ 112个月 ,平均 (36 .7± 2 4 .2 )个月。 12例行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患者全部带肾存活 ,随访 1~ 73(平均 15 .4 )个月 ,肿瘤无复发 ,移植肾无排斥反应。 7例因肿瘤无法手术切除者中 5例在诊断肿瘤后 1年内死亡。 结论 肾移植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此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密切相关。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应为首选 ,减少甚至停用免疫抑制剂 ,同时尽可能保留移植肾的存活。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176例死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探讨肾移植受者的死亡情况和死亡在因。方法:总结1977年10月至1999年6月1039例尸体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患者死亡率的计算按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进行。对可能影响移植受者死亡的因素,加供受者性别和年龄、移植次数、移植前透析时间、移植前输血量、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冷缺血时间、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慢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进行log-rank单因素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截至1999年12月,1039例中存活863例,死亡176例。总的术后1、5、10及15年累计死亡率分别为6.9%、19.7%、32.1%和34.7%,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肝功能衰竭分别占38.1%、21.6%和14.8%。在全部死亡病例中,移植肾有功能者占75.0%,而移植后1年以上的死亡患者中移植物有功能者占87.5%。对可能影响患者死亡的诸多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显示:移植年代、移植前透析时间、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慢性排斥反应、术后肺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等6个因素与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死亡相关(P<0.001)。结论:移植1年后患者死亡率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递增。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肝功能衰竭是引起死亡的3个主要原因。接受移植的年代、移植前透析时间、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慢性排斥反应、术后肺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等是肾移植受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