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指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第1个不饱和键出现在碳链甲基端的第3位,对人体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n-3PUFAs主要包括α-亚麻酸(α-linolenic aicd,ALA,18:3n-3),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22:6n-3)等,其中含丰富的α-亚麻酸是人体  相似文献   

2.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炎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ω-3 PUFAs)是一类具有双键的长链脂肪酸,结构中的第一个双键起于碳链甲基端的第三、四碳原子之间。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廿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都属于此类。ω-3 PU-FAs在自然界的分配很不均恒。陆地动植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对老年大鼠早期压力性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为临床老年压疮的营养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只老年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6)、模型组(n=6)、ω-3PUFAs组(n=8)。ω-3PUFAs组给予普通饲料时按1.6 g&#8226;kg-1&#8226;d-1添加ω 3PUFAsA灌胃喂养。对照组不受压,模型组和ω 3PUFAs组承受22.47 kPa压强2 h。处死大鼠后肉眼观察受压部位皮肤颜色和形态变化,光镜观察皮肤、肌肉组织病理变化,测定10%肌肉匀浆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磷酸激酶(CPK)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ω 3PUFAs组老年大鼠皮肤完整,受压局部出现持续非苍白性发红;持续遭受22.47 kPa压强2 h后,老年大鼠均发生压力性组织损伤;与模型组比较,ω 3PUFAs组大鼠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ω 3PUFAs干预可提高老年大鼠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油脂PUFAs微囊粉胶囊剂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报道生产微生物油脂菌株深黄被孢霉(Moritorella isabellina AS3.3410)突变株的毒力研究,未观察到受试小鼠有毒性反应或死亡,以该菌进行发酵生产微生物菌丝体经提萃油脂、皂化、精炼、提纯、均质喷雾干燥等一套工艺制取含PUFAs(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下同)的20%亚油酸和10%γ-亚麻酸的微囊粉剂再装填成胶囊。将该制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30d喂养试验,观察其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如营养过剩、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相关代谢紊乱等诱导的慢性肝损伤,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病理表现。其病程的进展表现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NAFLD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NAFLD的治疗主要为增加运动、健康饮食等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尚未达成共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trated fatty acids,ω-3PUFAs)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NAFLD患者ω-3PUFAs水平较低,增加饮食中的ω-3PUFAs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肝脏脂代谢的失衡和肝细胞的炎性损伤。本文主要就ω-3PUFAs对NAFLD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黑加仑油中γ-亚麻酸、α-亚麻酸、亚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乙二酸二乙二醇聚酯(DEGS).涂布浓度15%,柱温:180℃;检测器:230℃;进柱口:200℃。结果 γ-亚麻酸回收率100.3%(RSD=0.81 n=6、α-亚麻酸回收率100.6%(RSD=0.52 n=6)、亚油酸回收率101.0%(RSD=1.74 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月见草油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琬珍 《海峡药学》1995,7(3):106-106
月见草油(OleiOenotheraebiennis)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月见草的种子抽,内含人体不能制造的必需脂肪酸(EFA),其中植物界罕见的营养素r-亚麻酸(r-Linolenicacid;GLA)含量为8.9%,亚油酸(Linoleicacid;CLA)含量为72.6%.月见草油的临床适应症及临床应用1.治疗高脂血症:口服月见草油(3~4g/d)后可使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和β-脂蛋白下降,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据国内沈阳军区总医院等5所医院应用月见草油治疗高脂血症350例(3.6g~4.2g/d,分2次服),服药15~90d,并以Q服维生素E(200Tug/d,分2次服)…  相似文献   

8.
高翔  李文德 《齐鲁药事》2014,(4):215-218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为人体必需脂肪酸,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中主要分为n-6和n-3两大类,在哺乳动物中n-6和n-3不能自身合成,只能通过饮食获取。人体内n-6/n-3 PUFAs比例均衡,是人类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n-6/n-3 PUFAs的比例在疾病中的预防作用,研究者培育了可自身将体内n-6转化为n-3的fat-1转基因小鼠,解决了以往研究PUFAs只能通过对动物喂养富含n-3和n-6饲料的不便。因而,fat-1小鼠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去研究在不改变饮食结构的状态下,体内的n-6/n-3 PUFAs比例的生物学作用。本文将对fat-1转基因小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芦雅丽  赵建邦  宋平顺 《中国药师》2010,13(8):1087-1089
目的:建立苏子中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白苏子与紫苏子两种品系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ZB—WAX柱(30m×0.32mm,0.5μm)。流动相为氮气(纯度99.999%),流速1.0ml·min^-1,分流比为25:1。柱温:190℃。进样口温度为250℃。FID检测器温度250℃;流速:空气450ml·min^-1,氢气45ml·min^-1。结果:亚油酸在0.351~17.53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3.62%,RSD为1.0%;α-亚麻酸在0.270~13.51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88%,RSD为1.3%;结论:测定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苏子中亚油酸与α-亚麻酸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n-3多烯脂肪酸与心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肌梗塞、血栓形成和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发生在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病症,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很大,且有随人们寿命延长及营养改善逐渐发展的趋势,人们急于探出更多和更有效的防治药品。70年代初,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格陵兰爱斯基摩人很少患心血管病,深入研究分析证明,是由于他们长期食用海鱼等海生动物所致,因此引起了广泛地注意,并研究海生动物与心血管病的关系。一、n-3多烯脂肪酸n-3多烯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fatty acids,n-3 PUFAs)又称ω-3多烯脂肪酸,它们的不饱和键自脂肪酸碳链甲基端第3位碳开始,如图 1所列α-亚麻酸(α-linolenicacid)、甘碳五烯酸(cicosapentaenoic acid,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桂枝茯苓胶囊中α-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5 nm。结果:α-亚麻酸在0.66~10.50μg·mL-1(r=0.9998),亚油酸在6.31~100.92μg·mL-1(r=0.9997),油酸在5.00~79.92μg·mL-1(r=1.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α-亚麻酸为97.02%,RSD为0.88%;亚油酸为97.17%,RSD为0.80%;油酸为96.98%,RSD为0.78%(n=6)。结论:该方法进样精密度、重复性、溶液稳定性均良好,适合于测定桂枝茯苓胶囊中的活性成分,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熊德巧  杜彪  郭华庭 《中国药房》2012,(18):1709-1710
目的:为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汇总、分析和综述。结果: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PUFAs),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具有调节炎症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其加入肠外营养液(Parenteral nutrition,PN)中用于临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在近年来均有较大进展。结论:肠外营养液中加入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对临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s.DHA)是n-3系列一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俗称“脑黄金”。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类的必需脂肪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对人体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Bang和Dyerberg提出爱斯基摩人较低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可能与他们食用含高浓度的n-3PUFAs的海生食物有关.掀起了研究DHA和EPA的热潮。  相似文献   

14.
降血脂减肥新药——月见草油软胶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见草油是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 L)的种子经提取精制而得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活性成份为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nicacid)。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从1981年开始,对其植物资源,化学有效成份的分离、鉴定、生理活性、药理、毒理等进行研究,结果证明,亚油酸和γ-亚麻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两种必需脂肪酸,是肠粘膜细胞膜的重要结构材料,也是前列腺素的前体。由于月见草油具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沙棘籽油软胶囊中亚油酸、α-亚麻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INNOWAX毛细管柱(30 m×0.32 mm× 0.25μm)为分析柱,柱温200℃;进样口温度220℃,分流比50:1;FID检测器温度250℃;流速1.0 ml/min.样品经甲酯化后测定沙棘油软胶囊中亚油酸与α-亚麻酸的含量.结果 亚油酸、α-亚麻酸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亚油酸在0.56~5.58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高中低三浓度平均回收率99.8%~104.4%(n=2);α-亚麻酸在0.48~4.80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高中低三浓度平均回收率95.8% ~98.8%(n=2).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易操作,可作为沙棘籽油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s)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狼疮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影响。方法单次腹腔注射bm12小鼠淋巴细胞建立cGVH小鼠模型,造模当天分别给予90%ω-3 PUFAs和97%EPA灌胃治疗,持续14 d。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各免疫指标,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总IgG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GVH组明显下调Treg亚群,明显上调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亚群;与模型对照组相比,90%ω-3和97%EPA均明显上调Treg亚群,并明显下调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亚群;且97%EPA组小鼠血清中总IgG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在cGVH狼疮小鼠模型中,ω-3 PUFAs通过增加Treg细胞,减少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抑制IgG的分泌,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且其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ω-3 PUFAs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对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72例脓毒血症患者分为常规全胃肠道外营养(TPN)组、ω-3鱼油脂肪乳组,各36例,2组均给予静脉营养支持,ω-3鱼油脂肪乳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ω-3鱼油脂肪乳(主要成分为ω-3PUFAs).治疗前及治疗5 d后分别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解T淋巴细胞(Treg)、CD4+和CD8+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结果 ω-3鱼油脂肪乳组患者治疗后与常规TPN组比较,CD8+T淋巴细胞、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D4+T淋巴细胞、CD4+/CD8+明显升高,血浆TNF-α和IL-10水平及IL-10/TNF-α比值明显降低(均P<0.05).随访30 d,常规TPN组6例(16.7%)死亡,ω-3鱼油脂肪乳组3例(8.3%)死亡,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ω-3PUFAs可增强脓毒血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促、抗炎因子的平衡,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中富马酸酮替芬、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亚麻酸、亚油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95∶5),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 nm(富马酸酮替芬、盐酸麻黄碱、亚麻酸、亚油酸)、370 nm(呋喃西林);柱温40℃;流速1.0 mL·min-1。结果:富马酸酮替芬、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亚麻酸、亚油酸与相邻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r > 1.5);这5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7 ~ 0.743、1.265 ~ 3.795、0.052 ~ 0.156、0.156 ~ 0.468、0.074 ~ 0.221 mg·mL-1(n =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4%、99.49%、100.6%、98.95%、98.78%(n = 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高纯度植酸的新制备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植酸为自萃取剂,从米糠等粮食加工的副产物中提取植酸的新工艺(“自萃取法”)。探讨了工艺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植酸)浓度0.05-0.1mol/L,萃取剂:米糠为6:1(ω/ω),终点最适pH3-3.4。萃取时间2-3h。  相似文献   

20.
柏子仁和柏子仁霜中脂肪酸的GC-MS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柏子仁与柏子仁霜的脂肪酸组成。方法用GC-MS方法对柏子仁与柏子仁霜油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结果鉴定了柏子仁油中的6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十六烷酸(6.58%)、硬脂酸(2.62%);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22.97%)、亚麻酸(54.17%)、花生四烯酸(7.75%)、二十碳三烯酸(2.62%),占脂肪酸的87.51%。;柏子仁霜油中鉴定了6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为十六烷酸(7.01%)、硬脂酸(4.85%);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23.42%)、亚麻酸(54.80%)、花生四烯酸(6.42%)、二十碳三烯酸(1.93%)。结论柏子仁和柏子仁霜均含有合理的益于人体健康的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