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弱视儿童双眼视功能及总和VEP反应特点,评估总和VEP反应对双眼视觉功能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儿童80名、远视性弱视儿童151例,进行双眼总和VEP检查,统计学分析总和VEP反应特点.结果 弱视组儿童总和VEP反应低于正常对照组;无同时视者与有同时视者之间总和VEP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总和VEP反应作为一种客观指标,可以反映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状况,对其双眼视功能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弱视儿童双眼视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弱视对儿童双眼视及VEP双眼总和的影响。以便对弱视儿童双眼间的相互作用及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程度进行大体了解。方法 对 5 4名正常儿童及 41名不伴有斜视的弱视儿童VEP的双眼总和 (VEPBS)进行探讨研究。结果 弱视儿童组的双眼总和低于正常组。尤其是无双眼视的弱视儿童双眼总和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并且波形有异常 ,可显示双眼间有抑制。并发现弱视程度与双眼总和VEP反应之间不存在一致性。结论 在不伴有斜视的情况下 ,对弱视儿童进行双眼总和VEP反应测定 ,可以反映弱视仍是损害双眼视功能的重要因素。同时证明视觉诱发电位双眼总和能反映视功能状况 ,对双眼视功能的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外斜视儿童的视觉诱发电位双眼总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外斜视儿童VEPs的双眼总和(VEPBS)进行了探讨。测试不伴有弱视的外斜视儿童39名。结果显示,恒定性外斜组及间歇性外斜组的VEPBS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1),VEPs的VEPBS减小与眼位偏斜有关;恒定性外斜组VEPBS小于间歇性外斜组(P<0.01),该结果与临床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单眼弱视与双眼弱视病儿视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继红  申长礼 《眼科研究》1993,11(2):119-121
分别对单眼弱视和双眼弱视两组病儿进行了图形反转视觉诱发电位及白光、红光、蓝光闪光视诱发电位P100波的观察,结果表明单眼弱视与双眼弱视的发病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5.
儿童弱视治疗前后双眼视觉诱发电位与立体视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正勤  方谦逊 《眼底病》1991,7(2):72-75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猫不同种类的视觉破坏动物模型,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双眼视觉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家猫18只,于4周龄时随机建立正常、形觉剥夺性弱视及光学性斜视模型3组,每组动物各6只,分别在6周龄、10周龄和16周龄时记录各组动物的P波振幅和潜时。结果:随年龄增长,正常组P波潜时缩短,振幅增大,双眼振幅大于单眼反应之和;弱视组在10周龄时右眼振幅低于左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时无统计学差异;16周龄时右眼(即弱视眼)振幅和潜时均低于左眼,双眼振幅表现为部分总和;光学性斜视组单眼间的P波潜时和振幅相比较以及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双眼总和在10周龄和16周龄时小于单眼反应之和。结论: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是评价动物双眼视觉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弱视儿童非弱视眼的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双84例儿童正常视力眼的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进行了分析,其中正常儿童20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28人,治愈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8人,单卵双生子8对,双卵双生子6对。结果表明:弱视的对侧眼及已治愈的弱视眼,尽管视力完全正常,但VEP仍表现异常,以P100波潜伏期延长明显;双生子中遗传物质相同的单卵双生子,其视力正常眼与弱视眼间的VE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不同条栅图型刺激,通过对正常儿童、弱视儿童和CAM,红光治疗弱视的PVEP观察对比,研究正常儿童视觉系统发育的变化规律及PVEP在弱视诊断、治疗监测上的价值,探索弱视的发病机制. 第一部分正常儿童图型视觉诱发电位观察一、对象及方法 1、对象:受检者系自愿受普查者,年龄4-12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共同性斜视矫正手术前后双眼总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共同性斜视手术时机及其在斜视性弱视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8岁以内在院接受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治疗,且术后斜视矫正正位(斜视度≤±10△)的病历资料67例。按手术前斜视类型、接受手术时年龄、弱视程度分组,对各组术前、术后1,3 mo分别进行双眼总和P-VEP检测。结果以双眼反应/单眼反应( B/M)比值作为评价指标。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1 mo B/M值均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内斜视组术后3mo的B/M值升高较外斜视组明显(P〈0.05);(2)≤6岁组,术后3mo B/M值升高较〉12岁组明显(P〈0.05)。(3)重度弱视组术后1mo的B/M值升高较轻度弱视组明显(P〈0.05);术后3mo,重度弱视组B/M值升高较轻度、中度弱视组明显(P〈0.01)。 结论:经过弱视治疗后视力仍难以提高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建议6岁前行斜视矫正手术,特别是重度弱视及内斜视患儿(调节性内斜视除外)。早期手术有利于弱视的进一步治疗及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在儿童弱视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95例(167眼)弱视儿童和36例正常儿童进行P-VEP检查.结果弱视眼P-VEP和N75和P100潜伏期比正常对照眼延长(P=0.012).振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弱视眼与对侧健眼比较N75和P100振幅有明显下降(P=0.013,P=0.001),P100潜伏期有明显延长(P=0.001).弱视对侧健眼与正常对照眼比较P100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P=0.005,P=0.01).结论P-VEP可作为进一步判断弱视视觉功能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儿童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对远视性弱视视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在远视性弱视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AIKTEC150型视觉电生理仪对远视性弱视儿童149例298眼及矫正视力正常的远视儿童27例54眼进行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重度弱视组N75,P100,N145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潜伏期延长,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轻中重3组N75,P100,N145潜伏期之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且随着弱视程度的增加,N75,P100,N145潜伏期逐渐延长,与其呈负相关(分别是r=-0.13,P<0.05;r=-0.186,P<0.01;r=-0.273,P<0.01)。结论: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能较为准确的判断远视性弱视儿童的视功能损害程度,可作为客观评估弱视儿童视功能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视觉诱发电位在弱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弱视是儿童的常见眼病,是眼科医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类型视觉诱发电位的发展和应用为弱视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弱视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弱视眼视野各部位视功能的损害。方法采用多焦视觉电生理仪检查54只弱视眼,并与48只正常眼结果比较。结果弱视眼mfVEP振幅密度的下降和潜伏期的延长在中央视野较显著,在周边部分无明显差异。弱视程度与振幅密度及潜伏期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儿童弱视眼在视野中央部分视功能下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鲁诚  魏盟  魏承丽  任静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7):1298-1300
目的::了解近视性弱视和远视性弱视对双眼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0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0.9以上的弱视患儿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测量同时视、融合范围及远近立体视。根据患儿的屈光状态将患儿分为A组(近视组)20例、B组(远视组)30例。比较A、B两组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差异。结果:近视组中存在同时视的15例(75%),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6例(30%),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16例(80%),有正常远立体视的7例(35%),有正常近立体视的6例(30%)。远视组中存在同时视的26例(87%),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7例(23%),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20例(67%),有正常远立体视的15例(50%),有正常近立体视的7例(23%)。50例患儿中存在正常远立体视的为22例(44%),正常近立体视13例(26%)。同时视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4,P>0.05);集合性融合和分开性融合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565,P>0.05;χ2=0.740,P>0.05);远近立体视两组患儿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95,P>0.05;χ2=0.295, P>0.05)。结论:近视及远视因素对弱视患儿双眼视功能发育影响的差异不显著。弱视治疗后矫正视力正常的患儿短期内双眼视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弱视儿童由棋盘格和条栅刺激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钰  陈林义 《眼科新进展》2003,23(4):264-265
目的 用视觉诱发电位探讨弱视儿童对刺激信号的不同处理方式,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以斜视性弱视儿童作受试对象。用棋盘格和水平、垂直条栅作为刺激图形,在不同的空间频率下分别记录视觉诱发电位。对N75和P100峰的潜伏期做分析比较。结果 斜视性弱视眼由棋盘格诱发的反应在中高空间频率下显著长于由条栅诱发的反应。结论 视觉系统对棋盘格和条栅刺激采取了不完全相同的处理机制。而斜视性弱视对于棋盘格刺激的处理影响更大。在临床上,用中、高空间频率的棋盘格刺激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反应来检查弱视更敏感、更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烟毒性弱视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 检验对象为 36例 72眼烟毒性弱视患者 ,视力数指~ 0 .8,眼科常规检查无明显病变。检测条件 :视刺激为黑白棋盘格 ,空间频率 1°2 2′视角 ,时间频率 2 .9Hz ,对比度10 0 % .结果  72眼中 32眼P VEP无波 ,4 0眼P10 0潜伏期延迟。结论 研究说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是诊断烟毒性弱视特别是早期眼底正常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斜视性弱视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斜视性弱视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探讨弱视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的RETIscan3.15多焦视觉电生理仪,记录和分析了斜视性弱视儿童80眼,外斜43眼内斜37眼,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60眼作比较。结果:弱视眼N1-P1波振幅密度平均值和P1-N2波振幅平均值较正常组儿童在中央视野有下降,随离心度增加,这种现象呈下降趋势。P1波潜伏期平均值无明显异常。正常组和各斜视性弱视组N1-P1波振幅密度平均值:颞侧<鼻侧,P1波潜伏期平均值:颞侧>鼻侧。结论:斜视性弱视mfVEP中心区损害重于周边区,波形异常程度与弱视程度无关。内斜性弱视波形异常程度大于外斜性弱视。  相似文献   

18.
In six 3-week-old kittens, the tendon of the lateral rectus muscle of one eye was sectioned under anaesthesia in order to induce an esotropic (nasally-directed) squint. At maturity, the 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 (PERG) and pattern visual evoked response (PVER) were recorded under anaesthesia to phase-reversal at 1.67 Hz of a 0.5 c/deg square wave grating pattern of 75% contrast. Refraction was determined by retinoscopy and confirmed by recording the PERG for different trial lenses. The amplitude and time-to-peak of the PERG and PVER were compared between operated and unoperated eyes, and with the responses of one normal and two sham-operated cats. With stimulation of the operated eye, the amplitude of the PVER was consistently reduced by 50% compared with the non-operated eye, confirming that the cats had become amblyopic as a result of the squint. While the appreciable inter-eye variations in the amplitude of the PERG of the normal and sham-operated cats precluded identification of a change in the esotropic cats, there was a consistent prolongation of the time-to-peak of the PERG by 50% with stimulation of the operated eye. 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a retinal component to strabismic amblyop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