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将我院1995~2004年间发生的术前均无症状,均为术中诊断子宫不全破裂或子宫裂开共11例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前次剖宫产术对今后妊娠影响,以及再次妊娠如何早期发现隐性子宫破裂,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后)妊娠子宫破裂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瘢痕子宫破裂8例,子宫不全破裂7例,其中5例(约63%)为隐性破裂,1例为完全破裂。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破裂的原因主要与前次相隔的时间、术式和有无感染等相关,对剖宫产瘢痕子宫破裂应早诊断、早处理并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3.
魏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144-144,14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相关因素、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不全破裂病例6例。结果 5年间收治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患者210例,共发现子宫不全破裂6例(5例于剖宫产术中发现,1例为产后探查宫腔发现),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5例患者行子宫修补及双侧输卵管结扎,1例患者经阴道行子宫裂伤修补。6例母婴均存活。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与前次术式、指征等因素有关,应重视瘢痕子宫孕产妇的管理及监护。B超是早期诊断瘢痕子宫破裂的有效手段,对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患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妊娠晚期瘢痕子宫不完全破裂6例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例妊娠晚期瘢痕子宫不完全破裂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对产妇临床资料和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妊娠晚期瘢痕子宫不完全破裂产妇,通过前次剖宫产的情况,产前检查及术前B超诊断,可及时发现产妇异常现象,而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手术计划,可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本次研究的6例产妇,均未出现异常现象,通过随访,均有较好的母婴结局。结论对于妊娠晚期瘢痕子宫不完全破裂产妇实施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可及时发现产妇子宫破裂征象,从而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子宫破裂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子宫破裂,与前次剖宫产术式的关系﹑早期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发生子宫破裂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行子宫修补术,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产妇均临床治愈出院;围产儿1例胎死宫内,5例胎儿窘迫,3例产后青紫窒息好转。结论早期诊断并积极处理可提高母儿预后,对有前次剖宫产史的患者应加强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魏巧芳  凡艳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42-2042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子宫不全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5年间临产前发生的15例瘢痕子宫不全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瘢痕子宫不全破裂均未在术前确诊,经再次剖宫产15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母婴结局。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子宫不全破裂结合B超检查、产前检查、综合分析前次剖宫产情况可得到早期诊断,对于瘢痕子宫应指导再孕最佳时期,加强孕期保健,一旦怀疑瘢痕子宫不全破裂,应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别采用单双层缝合在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安全性差别。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行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成功阴道分娩的84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后给予子宫下段剖宫产单层缝合,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后给予子宫下段剖宫产双层缝合,同时选择同期不明子宫切口缝合方式的42例再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2组,分别对比三组产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缝合术的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单层缝合产妇再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发生率为2.4%,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双层缝合产妇再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发生率为4.8%,不明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产妇再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发生率为4.8%,三组子宫破裂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单双层缝合方式在妊娠阴道分娩引起的子宫破裂发生率相近,所以该两种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对在妊娠阴道分娩安全性的影响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止状态的疤痕子宫不全破裂的相关因素、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生的46例静止状态的疤痕子宫不全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静止状态的疤痕子宫不全破裂人数占同期二次剖宫产人数比例与两次妊娠间隔时间有关:<12个月为9%;24~36个月为3%;>36个月为6%.且静止状态的疤痕子宫不全破裂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术前诊断困难.B超疤痕处子宫肌层厚度能提示诊断.结论 静止状态的疤痕子宫不全破裂可能与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缝合技术、个体差异有关;其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困难,B超检查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部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期53例疤痕子宫、宫内早孕患者作对照。结果53例CSP患者人工流产≥2次38例(71.7%),剖宫产≥2次16例(30.2%),单层缝合方式30例(56.6%),距前次剖宫产时间≤5年37例(69.8%),各因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史、多次剖宫产史、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式、距前次剖宫产时间≤5年是CSP发病的相关因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子宫切口缝合技术,加强宣传避孕知识,减少人流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法与再次剖宫产切口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400例再次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15例在初次剖宫产术中采用单层缝合方法作为单层缝合组,185例在初次剖宫产术中采用双层缝合方法作为双层缝合组。对再次剖宫产时产妇手术时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原切口部位子宫肌层厚度情况发现,单层缝合组产妇子宫下端肌层厚度整体低于双层缝合组。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单层缝合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双层缝合组,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但腹腔粘连水平单层缝合组产妇要明显高于双层缝合组。术后双层缝合组切口愈合不良水平低于单层缝合组(P<0.05);缝线吸收率以及切口感染率两组比较结果不具有差异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双层缝合组低于单层缝合组(P<0.05)。结论:剖宫产子宫切口双层缝合方法有利于提高瘢痕子宫孕妇二次剖宫产分娩率,减少瘢痕子宫孕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对医院整体阴道分娩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子宫瘢痕早期妊娠12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肃 《中国医药导报》2011,8(9):142-14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临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均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后清宫,出血量最少200 ml,最多1 500 ml,静点止血药及缩宫素、垂体后叶素等出血逐渐减少。1例经开腹行子宫全切术,2例行手术楔形切除瘢痕处妊娠胎块,并修补子宫。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关键,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的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子宫破裂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例子宫破裂临床分析结果表明: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瘢痕子宫妊娠破裂与妊娠间距关系不明显,而与前次手术质量及个体素质有关。瘢痕子宫妊娠破裂立即干预母儿预后满意。其中瘢痕子宫破裂10例,胎儿存活8例;另7例子宫破裂,胎儿存活2例且产妇死亡1例。预防子宫破裂关键在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提高手术质量,也应注意轻度隐性头盆不称的及时处理及催产素的合理应用。子宫破裂的处理可行修补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围产医学的研究、发展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剖宫产率较前明显升高。众所周知剖宫产并发症很多。常见的近期并发症[1],①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次之子宫切口延裂伤及子宫动静脉,止血不完全造成产后大出血;②手术过程中肠管、膀胱、输尿管损伤,子宫切口缝合错误等器官损伤;③手术过程中导致胎儿损伤。远期并发症[1],①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受卫生条件、缝合技术、抗生素应用、产妇自身营养状况影响及不明原因;②异位妊娠;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部切口、泌尿道、盆腔内);④慢性腹痛;⑤子宫周围粘连;⑥栓塞性疾病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目前倾向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即剖宫产时将子宫内膜碎片遗留于上述部位从而种植,后来继续生长所致;其潜伏期一般6月至1年,最长达4年。盆腔积血积液导致术后患者体温升高(吸收热、盆腔感染等),继而导致盆腔粘连、慢性腹痛、肠梗阻等临床症状及体征[2]。产妇本身高凝状态加上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导致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导致脏器栓塞(特别是肺栓塞,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子宫瘢痕妊娠导致人工流产时大出血甚至子宫切除。再次妊娠胎盘植入形成凶险性前置胎盘而导致产后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及再次妊娠导致子宫破裂、再次剖宫产等。  相似文献   

14.
妊娠晚期子宫破裂1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辉璇  张兵 《吉林医学》2010,31(18):2882-288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子宫破裂的相关因素、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妊娠晚期子宫破裂病例。结果:疤痕子宫子宫破裂11例(68.75%),非疤痕子宫子宫破裂5例(31.25%),66.82%从未产检,60%为隐性破裂。子宫下段剖宫产7例,古典式剖宫产4例,3例有多次人工流产病史,2例为催产素应用不当,7例完全破裂,9例不完全破裂。11例子宫修补同时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3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破裂与前次术式、指征及与多次人工流产、催产素应用不当相关,应警惕隐性破裂,尽早诊治。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加强避孕措施及催产素的合理应用,提高手术质量,充分重视疤痕子宫及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及监护、提高住院分娩率是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腹部超声检查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疤痕破裂的诊断效果。方法采用腹部超声对6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至中晚期的孕妇进行检查,术前超声与术中所见的结果作对比,评价腹部超声诊断子宫疤痕破裂的临床情况。结果超声检查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缺陷与术中诊断的符合率为92.1%,检查肌层缺失与术中诊断的符合率为80.8%;4例未探得局部肌层厚度,诊断为疤痕缺陷3例,子宫疤痕不全破裂1例。结论腹部超声可以准确评估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疤痕破裂,用于临床诊断对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晚期妊娠疤痕子宫隐性破裂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 ,疤痕子宫妊娠也随之增多。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尽管也安全、可行 ,但子宫破裂 ,尤其是妊娠晚期的隐性子宫破裂 ,因不易被发现仍然是威胁母婴安全的严重并发症。 1 998年至 2 0 0 2年 ,我院收治 4例妊娠晚期疤痕子宫隐性破裂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4例患者年龄在 2 4-3 0岁 ,孕次 2 -5次 ,孕周 3 8-41周。前次剖宫产与此次妊娠间隔<2年者 1例 ,2 -6年者 3例。1 .2 前次剖宫产原因及愈合情况胎儿宫内窘迫 2例 ,宫口开全 3~ 6cm ,破水后羊水Ⅲ度污染 ,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术。持续性枕横位 1…  相似文献   

17.
杨慧丽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31-13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11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中选择再次行剖宫产术者92例(77.9%),26例阴道试产,18例孕妇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69.2%。结论:产前对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完善的孕期检查,对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的详细了解,良好的产时监护,符合试产条件者行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腹部横切口子宫肌壁缝合方式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2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前次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将其按前次切口缝合方式分两类,即子宫肌壁两层连续缝合(肌层+浆肌层)和子宫肌壁连续全层缝合,再从此两类中随机选取47例者子宫肌壁两层连续缝合为研究组,子宫肌壁全层连续缝合4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二次分娩时子宫下段切口厚度(以3.5mm为界)状况。结果从两组子宫切口处厚度≥3.5mm上来看,研究组82.98%比对照组19.15%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首次剖宫产产妇,建议可给予子宫肌壁两层缝合方式,尽量降低再次妊娠孕晚期子宫肌壁切口处厚度过薄,同时提高再次分娩的成功率。缝合子宫切口时可尽量将解剖层次恢复,为孕晚期避免发生子宫切口破裂安全性提供相应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组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分娩者95例,其中经阴道分娩成功32例占33.7%,再次剖宫产63例占66.3%。凡前次剖宫产指征已不存在,切口为下段,术后无感染,间隔两年以上,本次妊娠又无明确剖宫产指征者均可在严密观察下试产。产后徒手检查宫腔,排除子宫瘢痕破裂,若前次剖宫产指征仍然存在,或为古典式;术后不足两年;或出现破裂征兆,应考虑再次剖宫产。本组资料显示:剖宫产前有无阴道分娩史与本次阴道试产成败关系不大。妊娠间隔以两年以上较妥,并应避免在此期间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20.
<正>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产妇分娩共1324例,其中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妇女63例,占本院同期分娩总数的4.76%。年龄19~36岁,孕周36~42周,63例再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12年,以间隔2~3年最多,占45例。前次剖宫产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63例,子宫体部剖宫产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