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胸闷腹胀的证候,临床屡见。病源有虚实之分,而属实者居多。每因痰饮、水湿、瘀血、气滞、食积、肿块之类的病理产物,使气的流通失调,郁结闭滞而发病。当然不能运用补气之法,用之则犯“实实”之禁,势必越补越滞,而胸闷腹胀加重。故胸闷腹胀属实者,必用攻邪导滞之法。如果因实至虚,正气耗伤。也可在攻邪导滞的治法之中,再结合补气之法,行攻补兼施,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通报》2010,(5):10-10
<正>夫疾病之生也,皆因外感内伤生火生湿,湿而生热,火而生痰,四者而已。审其为少壮新病,是湿则燥之,是火则泻之,是湿而生热则燥湿而兼清热,是火而生痰则泻火而兼豁痰,无余蕴矣。审其为老衰久病,又当半攻半补焉。如气虚而  相似文献   

3.
孙洁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8):346-347
临证治病 ,虚实的辨析往往是成功的突破口 ,知其虚实之后 ,斟酌攻补 ,然后才可以治愈疾病。但虚实之间 ,变化多端 ;攻补关系 ,亦多难明。考疾病之发生 ,正虚是基础 ,邪实是关键。虚实并见之证 ,可以用攻法 ,使邪气速去 ,则正气自可渐安 ,此乃以攻为补也。笔者在临床上用以攻为补的方法治疗男科疾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因邪而致虚 ,当急去其邪 ,以期正气自复病非人所素有 ,必有邪伤 ,而后成病。邪气侵袭人体 ,正气胜则无病或病不足忧 ,正气不敌则可为病。邪居于内 ,阻碍气血流通 ,妨碍正气生长 ,久而重伤元气。正气伤则更难逐寇…  相似文献   

4.
以<温病条辨>中湿热类温病治疗中应用补益药的方剂为研究资料,通过对方剂配伍进行分析,指出在湿热类温病治疗中,补法有通补、守补及涩补之分.对湿伤阳气,而湿浊犹存者,以通补为法;湿热伤正,湿去八九者,则治以守补;湿热伤正,正气耗散者,又以涩补为法.  相似文献   

5.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调治方法因证而异。兹举常用六法,结合临床体会,讨论如下。一、理气法:适用于中焦气机郁滞,或因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而横逆犯胃引起的胃气失降,症见胃脘胀痛、攻冲,胸闷痞塞,嗳气则舒等,方选香砂枳术丸之类。文献中有“气行则寒、湿、食、瘀皆行”之说。因此,理气药是贯串在六法之中不可缺少的辅佐药。临床应用时,应随症选用。如寒阻气滞,可在温中药中参以香附、木香;湿阻气滞,可在化湿药中参以厚朴、砂仁;瘀阻气滞,可在  相似文献   

6.
“秋伤于湿”的理论源自《黄帝内经·素问》,后世学者如刘完素、吴鞠通、雷少逸、王志新等人,都曾对其作过探讨。一般认为大暑至秋分属土,故多阴湿云雨;秋分至小雪属金,故凉而多燥。笔者认为“秋伤于湿”,一因秋季系长夏湿令之后期,湿流未尽;二因秋季台风频繁,台风将海洋湿气推向大陆;三因秋属金燥易伤肝木,土湿无制而滋漫。三因相辅相成。本文仅举临床治验数则,略述体会,不妥之处,恳请斧正。一、湿气上逆,而为咳嗽,治以宣肺化痰秋主金旺,金旺则克木,木衰则不制土  相似文献   

7.
近30年临床实践中,我认为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中虚湿盛,以湿为主。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且多不知饥饱,又不能自避寒暑,最易感寒伤暑,停食伤乳,损伤脾胃。脾胃受伤,脾失健运,则病泄泻。因此,调治小儿疾病,总以平和之剂、攻补兼施为宜。用药应注意轻灵活泼,勿伤元气,照顾脾胃,做到中病即止,攻不伤正,补不碍邪。在处  相似文献   

8.
臌胀一病,病程较长,久病多虚,为难治之症。究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肝竭脾积,气化不利,决渎失职,水浊停聚,而见腹大坚满,如盘如箕之症。在此胀满不堪之际,如何通利两便,消除腹水,非一法一方逐水攻泻所能统治。当时时注意固护正气,审证求因,从本施治。若图快一时而滥用泻下攻逐之品,虽腹胀得到暂时减退,但不久复胀大如故,且正气更衰,病反加重。费伯雄说:“逐水自前阴出者得生,自后阴出者必死。”其说符合临床实际,因水湿排出,凡通过三焦、膀胱气化,则从小便而出。若攻泻大便,必伤真元耗津液。  相似文献   

9.
单腹胀     
从来肿病,遍身头面俱肿,因风因湿因气因热而起,尚属易治。若单见腹胀,每由病后转虚,或误服悍毒攻劫之药,耗伤元气、亏损脾胃而成,最为难治。唯江西喻嘉言先生,辨论甚详,大意以中焦之地,久室其四运之轴,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互相结聚,牢不可破,专理脾阳一法。再考群书,独未见有下焦奇经之治也。余治铜山货栈沙妇,年已四旬余,平时无疾,唯经水不调,未几旬日,腹大如鼓,硬如铁石,脉  相似文献   

10.
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暍”、“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篇中,分别论述了湿病、历节、血痹。三者虽然分散于三篇之中,但在病因机理、症候治则等方面却有其异同之处,故有必要加以鉴别。一、共同之处首先,三者的发病,均与感受风寒湿邪有关。如,《痉湿暍》篇中曰“此皆伤于汗出当风,久伤取冷所致也”;《中风历节》篇中曰“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虚,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血痹虚劳》篇中曰“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加被微  相似文献   

11.
正湿性重着浊、粘滞,缠绵留着,不易速去,多阻碍气机。同时,湿邪为病常弥漫三焦,引起三焦病变,表现常可随湿邪阻滞部位不同而各异。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故湿犯上焦可见头昏而沉如束布帛,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粘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见腹胀便溏,小便不  相似文献   

12.
阴虚湿热病证,临床颇为常见。其形成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从外而致者,由外邪入侵,入里化热,与湿相合,湿热交蒸,热灼阴伤而成;由内而生者,多因素体阴亏,或慢性疾患反复不愈,脏腑阴液亏损,复因中阳损伤,脾虚而内生湿热所致。阴虚与湿热是一对矛盾,它们往往相互纠缠,形成恶性循环。如湿热稽留不去,热伤阴液,则阴虚愈甚;阴虚生内热,热炽湿蕴,则湿热益重。此证本虚标实,阴阳相错,临证难识难辨,治疗又颇为棘手。清利过于刚燥,则伤阴;养阴过于滋腻,则助湿,实为难治之证。  相似文献   

13.
<正> 黄疸一证,阳黄居多、阴黄较少,阳黄为主证,阴黄为变证,其病本于湿。若湿从热化则发为阳黄;若湿从寒化则发为阴黄。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易遏阳气,最易伤脾,脾阳为湿所阻,中阳不得宜畅,致郁生湿,湿邪不得宣化,郁而生热,热气不能宣畅则生湿。故有“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之说。鉴之于此,在阳黄的治疗中稍佐温热药蒙动阳气以制湿,防止变证颇有裨益。阳黄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蕴湿生热;或暴怒气郁,七情所伤,横逆犯脾,湿热蕴蓄,胆汁溢于肌肤而致。但阳黄不仅  相似文献   

14.
龙惠  周俊华 《四川中医》2001,19(6):9-10
恶性肿瘤多因痰、气、血郁积所致,早期以邪实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伤及气、血、阴、阳,导致正伤邪实,晚期则气血、阴阳皆虚。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予以或攻邪、或扶正、或攻补兼施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唐氏认为“咳血之证,未有不与痰为缘者”。这是因为“失血者之人,多是阴虚火旺”,“血虚则精竭水结,痰凝不散”,“痰不降而牵动血”。因此,“治肺之痰又是治咯血捷法”。但须注意,“失血之人,多忌刚燥”,“不宜渗利再伤水津,但宜滋润以生津,津生则痰豁”,宜保和丸、清燥救肺汤,紫菀散、太平丸等方,“更合枯芩寸冬玉竹瓜蒌霜以柔之”。对痰盛火旺者,“补虚则助邪,驱则重虚,惟攻补兼用,庶而得其治”。如消化丸攻其实,太平丸补其虚。  相似文献   

16.
正湿证之辩,当辩表里。经曰:因于湿,首如裹。又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若道路冲风冒雨,或动作辛苦之人,汗湿沾衣,此皆湿从外入者也。若嗜好酒浆生冷,以致泄泻、黄胆、肿胀之类,此湿从内出者也。在上在外者,宜微从汗解;在下在里者,宜分利之。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很多,主要概括为两种,适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的不同而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攻补兼施等治疗手法,切不能一攻到底或只知补虚而忽视疏导痰瘀。  相似文献   

18.
湿盛证指感受外界湿邪,或体内水液运化失常而形成湿浊,阻碍气机或清阳,以身体困重,肢体酸痛,腹胀腹泻,纳呆,苔滑腻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叶天士《温热论》中说:“湿胜则阳微。”湿之为病,本不易出现阴伤的表现。今随师治疗湿盛阴虚患者1例,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总结杨宗善主任医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杨老认为肾病综合征分水肿、虚损两期,治分两步。水肿期需按阳水、阴水分型论治,以祛邪利水为要;虚损期分肺脾肾三脏辨治,常可见气血阴阳俱虚,以扶正补虚为务。肾病综合征病机以本虚为主,正气亏虚,气化失司,则水湿内停,水湿内停,湿浊阻恶,气机不畅,则瘀毒自生。湿浊内盛、瘀血阻滞,又使正气不断耗伤,致病情缠绵难愈而生变症。因此肾病综合征实质为虚实夹杂,常兼夹湿、热、瘀、外感等症,治疗应分清主次,攻补兼施,灵活权变。  相似文献   

20.
慢性结肠炎的特点是大便溏泄,时轻时重,比较顽固难愈。有的病程长达八、九年甚至更久。此届中医“脾泄”范畴,以脾虚为主。临床上每见患者面色萎黄或苍白,舌苔黄腻或薄白,脉细,便泻次多,游滞不爽,临困腹痛,食欲不佳,四肢乏力,肠鸣腹胀,虚膨浮肿。多因饮食不节,寒暖失常,疲劳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虚则生湿,湿盛则德泄。故脾泄者,其本为脾虚,其标为寒、湿、食滞。多数患者因自知病久体虚,而自行增加营养以维持体力,如多食鱼肉、牛乳、鸡蛋、水果、菜类等滑肠之品,结果反致脾泄更甚,所谓“饮食自信,肠胃乃伤”者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