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N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BNP水平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可降低CHF病人BNP水平,从而改善心室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现察松龄血脉康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纳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62例患者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分级,并制定统一疗效判定标准.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1个月后对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s-CRP、BNP水平;治疗12个月后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观测并记录.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hs-CRP和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NP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s-CR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检测示治疗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显示了进一步改善的趋势.结论 松龄血脉康胶囊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炎症病理过程有着下调、阻抑的作用,从而对防止血管、心肌重构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入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6min步行试验(6MWT)、超声心动图、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血浆BNP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4.
将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足病变的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松龄血脉康胶囊,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疗程1-2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下肢血管病变症状、血流变学等相关指标改善明显(P〈0.05或P〈0.01)。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脑梗死后抑郁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6例)。两组病人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黛力新片剂,治疗组同时服用黛力新片剂及松龄血脉康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0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病人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以HAMD量表对病人的抑郁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30d后HAMA评分、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BI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临床疗效较单用黛力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检测对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以心脏疾病为基础病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患者人院时血肌肝(Ser)是否≥133mmol/L分为单纯慢性心力衰竭组26例和慢性心肾综合征组28例。结果慢性心肾综合征组的BNP的水平(1321.5±93.88)pg/L明显高于单纯慢性心力衰竭组(865.4±120.32)pg/L(P〈0.05)。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均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BNP检测对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诊断、病情的判断、指导治疗以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6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并使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左心室结构。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脏结构功能指标的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8,P〈0.05),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下降(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作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8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中药方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浓缩颗粒)、新活素治疗。治疗后第3天 d及第7天监测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B型钠尿肽(BNP)。并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后第3天、第7天,观察组 BNP水平较入院时水平明显下降( P <0.001),且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 <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和肽素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对病情评估、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80例为心力衰竭组,健康对照组30例.心力衰竭组分别于入院即刻、治疗10 d后测定血浆和肽素、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入院后24h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出院后3个月时随访其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结果 心力衰竭组入院即刻和肽素、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心力衰竭组治疗10 d后和肽素、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均为P<0.01);出院后3个月时间内,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相比,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和肽素、NT-proBNP水平在治疗前后均较高(均为P<0.01);用全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和肽素水平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独立预后指标(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和肽素、NT-proBNP水平升高,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监测和肽素浓度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玉梅 《内科》2010,5(4):356-358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心功能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3例,缬沙坦组(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观察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及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幅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均较治疗前降低、缩短(P〈0.05),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速度比值(E/A)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LVMI,IVRT及E/A比值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能显著降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能明显改善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钠肽(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入住我院的4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NYHA标准分成3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血BNP水平。结果心功能不同的NYHA分级者血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组患者治疗前后血BNP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BNP水平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疗效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方法60例病情稳定的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NYHA分级、心功能、BNP和cTn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YHA分级及心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血浆BNP及cTnⅠ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曲美他嗪组显著缩小病人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P〈0.05),显著减小左室质量指数(LVMI,P〈0.05),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5);血浆BNP(P〈0.05)和cTnⅠ(P〈0.01)显著降低。结论曲美他嗪能降低血浆BNP及cTnⅠ水平,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松龄血脉康胶囊组)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1.5g,3次/天,疗程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其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同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进行血压检测。结果治疗组时域分析指标24h内正常窦性RR间期值的标准差(SDNN)、24h内连续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内相邻RR间期差的平方根(rMSSD)、24h内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的百分比(PNN50%)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在降血压同时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对颈动脉斑块伴有脑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酶(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75例患者按确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为38例和3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采集血标本实施血浆LPA测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LPA下降为(2.45&#177;0.62)μmol/L,与对照组(3.54&#177;1.11)μmol/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痛发作次数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对于颈动脉斑块脑缺血的炎症病理过程有抑制作用,可防止斑块破损扩大及改善脑缺血。  相似文献   

15.
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缬沙坦80~160mg/d.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09%,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病人再发心衰及心血管原因的死亡均减少。结论 缬沙坦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并对心衰患者的二级预防有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的变化及坎地沙坦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①选择心衰组76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18例、Ⅲ级16例、Ⅳ级42例;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间血浆脑钠肽的变化.②将心衰患者按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成A组(<50%组)和B组(≥50%组),比较两组血浆脑钠肽值.③将42例Ⅳ级心功能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坎地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血浆脑钠肽浓度变化.结果 ①血浆脑钠肽在心功能正常组和NYHA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比较有明显增高(P<0.01).③坎地沙坦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比较,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均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级别的增高、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水平明显增高.坎地沙坦能显著降低严重心衰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78例T2DM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8)和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组(观察组,n=40),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总有效率,6 min步行试验和血浆BNP浓度以及心功能超声检查各项参数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浓度均值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6 min步行试验运动耐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强(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各项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显著提高T2DM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血浆BNP浓度,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与优势及其机制。方法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0例平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rhBNP。结果经过观察,两组脑钠尿肽(BN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下降趋势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但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综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心肌纤维化,从而延缓心脏重塑,总体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血浆B型脑钠肽测定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8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42例非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比较,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BNP水平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显著上升,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患者中女性血浆BNP水平高于男性(P〈0.05)。结论:血浆BNP测定对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缬沙坦联用松龄血脉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用松龄血脉康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印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80mg/d,晨8时顿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2粒/次。3次/d。疗程均为4周。记录每日血压变化和自觉症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松龄血脉康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