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铁过剩病理形态观察及病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析。方法:我院经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例,应用HE染色,光镜观察其形态改变。结果:134例胃粘膜活检中,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轻度萎缩24例,中度萎缩11例,重度萎缩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95例。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常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胃内幽门螺旋苗的感染是本病的基本原因,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性增生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射频频毁损后正常兔肝组织的超声声像图,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动态观察,探讨射频毁损声像图特征性改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射频毁损的机制,为临床应用射频治疗肿瘤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成年新西兰白兔26只,随机取25只分成5组,分别对射频毁损即刻组,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在超声引导下用输出功率150W,设定温度100℃的射频治疗仪对兔肝脏靶区进行10min射频毁损。分别于射频毁损即刻1,2,3,4周将兔子处死,同时进行毁损区超声声像图,肉眼观察记录并取材固定行光镜,电镜观察。剩余1只于射频后即刻,15min,30min,1h,2h,4h6个时间点用自动活检枪取射频毁损区和周边区组织送电镜观察。结果 (1)超声声像图改变:即刻组毁损区表现为强回声区,1周后毁损区呈弱不等回声,并出现小液暗区,周边可见不连续薄回声环。2-4周后毁损区渐向低回声转变,周边出现逐渐增厚的连续强回声环。(2)大体标本见即刻组毁损区呈灰白色,至1周后周边出现少许菲薄的纤维带,2-4周后毁损区组织逐渐变软,周边纤维带渐增厚。(3)光镜下改变:即刻组毁损区中心见肝细胞高度固缩,结构模糊不清,部分肝细胞泡化消失,肝小叶结构塌陷。而旁中心区肝小叶,肝细胞索结构尚完整。1周组中心区见部分坏死的肝细胞开始溶解液化。2-4周组溶解液化区扩大。毁损交界区即刻组见肝细胞,肝索排列紊乱,肝窦出血。1周组内芽带出现,并有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淋巴,单核和浆细胞为主。2-4周组纤维性包膜形成,出现泡沫细胞。旁交界区肝组织由即刻时的轻度固缩到1周后肿胀明显,2-4周后逐渐恢复。(4)电镜下改变;射频毁损区即刻见肝细胞,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坏死,仅存组织,细胞轮廓,质膜崩解,细胞器减少或消失,代之以颗粒状中等电子密度致密物。15min后肝细胞内致密颗粒开始溶解而减少,30min可见到少许坏死的肝细胞轮廓开始模糊不清,有的坏死的肝细胞细胞质出现局灶性空白区。到4h多数坏死细胞的细胞质和核区内出现空白区。射频后1-4周多数肝组织细胞轮廓模糊不清。至4周时,肝细胞及周围其他细胞混合成一片散在细小颗粒物区,组织结构轮廓消失。射频毁损交界区早期各时间点变化无差异,可见到部分肝细胞线粒体水肿和部分内皮细胞凋亡。1周时,见成堆成层平行排列的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并可肌纤维母细胞伸入坏死肝组织内。4周时,包膜内胶原纤维层明显增厚。内皮细胞凋亡在1周时较多见,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少见,但于4周仍可见少量凋亡的内皮细胞。结论 (1)射频毁损肝组织表现为局灶性的凝固性坏死的病理改变,属不可逆的变化。(2)射频毁损区的超声声像图改变与坏死病理变化是相互对应的,故B超可作为判断射频毁损效果的一种手段。(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射频毁损1周时毁损区周边肝组织开始出现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炎症细胞如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该现象是否说明射频毁损能激发机体的局部免疫和全身免疫反应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吕国庆  聂瑜  李智周 《新疆医学》2011,41(9):125-127
血管肉瘤是指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恶性血管内皮瘤,在肉瘤中的比例小于1%,多发生于皮肤及软组织。肝的血管肉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间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0.14~0.25/百万人。  相似文献   

5.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多发于青年女性,以皮肤及多系统器官受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表现除发烧、皮肤红斑、关节疼痛、脱发等一般症状外,最常见的是心、肝、肾等脏器受损,因此,在一般症状  相似文献   

6.
7.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特征以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8例HAML病例进行组织学观察,HMB-45、Melan-A、Actin、Desmin、S-100、CK、Hep、AFP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18例HAML,位于肝左叶6例,右叶9例,双侧3例;镜下肿瘤由畸形厚壁血管、血管周梭形或上皮样细胞和脂肪细胞3种成分不同比例混合存在,可有某种成分的缺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血管周梭形或上皮样细胞HMB-45(+),Melan—A(+),Actin(+),Desmin(+),S-100(+),CK(-),Hep(-),AFP(-)。结论:HAML由多种成分组成,形态变化多样,血管周梭形或上皮样细胞表达HMB45或Melan—A(+)是诊断HAML的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8.
肝脏可以发生病理形态以及生物学行为多样化的肿瘤病变,为了较全面了解内蒙古地区肝脏肿瘤的发生特点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我们对我院28年间手术切除121例肝脏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于1970~1998年28年间经手术切除,有完整临床...  相似文献   

9.
<正>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primary hepatic angiosarcoma,PHA)是间叶组织来源的少见的恶性肿瘤,占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1%~0.2%,但却是肝脏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间叶肿瘤[1]。PHA致病因素可能与环境化学因素有关,这种血管肿瘤由血管或者淋巴管的内皮细胞的侵袭性生长所致[2]。该病进展十分迅速,生存率非常低,而且它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3]。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和指导治  相似文献   

10.
硝硫氰胺在临床试用中已获得比锑剂疗效高,付作用小的满意结果。但是,部分病人服药后出现轻度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黄疸。为了查明黄疸的发病机理,我们就硝硫氰胺对实验动物肝脏损害进行了病理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11.
邹秀君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4):137-137
目的阐述罕见的婴儿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分析。结果本病发病的高峰年龄为2—5岁,绝大部分在10岁以下,本例患者是生后6个月的婴儿,显然是属胚胎时期形成的恶性肿瘤。肿瘤位于睾丸旁,犬部分瘤细胞的细胞核为梭形,并呈束状交错排列,其间夹杂着的小圆形瘤细胞是幼稚的胚胎性瘤细胞,该细胞核深染,有明显的病理性核分裂,在生物学上,这种细胞越多,则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肿瘤细胞表达Actin(横纹肌)(++);MyoD(+);Vimentin(++);NF(-);肿瘤间质血管平滑肌Actin(平滑肌)(++)。结论此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具有特殊的组织学表现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发病年龄越小,其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经外科手术切除的1025例肝脏肿瘤病理资料。结果17种肝脏肿瘤中,瘤样病变3种15例(1.45%);良性肿瘤6种95例(9.24%),其中肝血管瘤87例;恶性肿瘤9种915例(89.26%),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822例、胆管细胞癌73例。结论肝脏肿瘤病变中,绝大多数为恶性。良性以海绵状血管瘤居多,恶性则以原发性肝细胞癌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用病理组织学和免疫化学的方法对5例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误诊。在病理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肌纤维母细胞大量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结论本瘤属交界性肿瘤,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术中有必要做冰冻切片,有利于与其他肿瘤性病变鉴别,也有利于彻底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4.
王晓红 《医学综述》2009,15(17):2715-2717
目的探讨纤维胃镜胃黏膜活检术在胃部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本院门诊及住院胃部疾病患者457例胃黏膜活检的材料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分类。结果胃癌23例,慢性胃炎398例,溃疡17例,黏膜内腺上皮异形增生80例,增生性息肉11例,可疑癌5例。慢性活动性胃炎111例,慢性炎症91例,萎缩性胃炎187例,肠化117例,其他组织学类型6例。结论纤维内镜活检病理学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尤期在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我院经病理确诊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病例,对其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HAML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0.2011年共8例经我院确诊为HAML的病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影象学(包括超声、CT、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最小直径约1.9cm,最大直径约9.5cm,分为混合型、肌细胞为主型、脂肪细胞为主型和血管瘤型共4型。免疫组化染色:正常肝组织HEP为阳性,HMB45为阴性;8例HMB45、SMA呈弱阳性至强阳性,5例S-100、CD34为阳性,4例Desmin为阳性,CK、EMA、AFP均阴性。8例患者中行超声检查5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4例,仅CT确诊1例。结论HAML的影像及病理学表现多变,影像科及病理科医师应密切合作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由于HAML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较困难,且有潜在恶变可能,建议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肝脏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郁红  张声  王行富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98-100,F0003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断标准。方法对1例恶性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肿物切面灰红灰黄色,质软易碎;镜下见梭形-上皮样瘤细胞围绕薄壁血管放射状排列,核异型深染,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瘤细胞Vimentin、SMA和MelanA阳性表达,HMIM5和CD117阴性表达,Ki-67指数10%。结论肝脏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异型显著,可见核分裂象,CD117阴性表达,Ki-67指数高。  相似文献   

17.
间皮瘤的病理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冬梅  吕宁 《中国医刊》1999,34(1):33-37
目的;分析间皮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50例间皮瘤大体分型与镜下形态的分析,总结二者关系及与其他肿瘤的区别,同时探讨免疫组化及电镜在其中的应用。结果;胸膜间皮瘤41例,腹膜间皮瘤8例,睾丸鞘膜间皮瘤1例。局限纤维型均为良性。恶性间皮瘤中肉瘤型主要表现为局限性,上皮型及混合型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纤维生成型仅3例均表现为弥漫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形态学上研究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为防治研究和客观地评价用药物治疗肺纤维化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向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5mg/kg),观察注药后各模型组的肺系数、肺组织定量分析、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肺系数从第7d开始呈逐渐升高趋势;定量分析:7d组肺泡炎最严重,28d组肺泡腔明显缩小,胶原纤维成分增加;光镜下7d组肺泡腔及肺泡间质内以炎细胞浸润为主,14d时肺泡间质增宽,成纤维细胞增多,28d时胶原纤维增生,部分肺泡腔萎缩消失;电镜下3d和7d时肺泡上皮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核固缩或核染色质边集,肺毛细血管基膜水肿或增厚,14d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其内板层小体增多,成纤维细胞增多;28d时肺间质增宽,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呈灶性沉集。结论 建立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符合肺泡炎一纤维化的早期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8):627-629
目的明确子宫异常出血病理诊断的分型,并探讨病理类型中的器质性出血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9例子宫内膜诊刮标本常规病理制片、光镜观察,给予重新分类及分型。结果 89例子宫异常出血中,器质性出血59例(66.3%),非器质性出血30例(33.7%);器质性出血在各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的各临床出血类型中的器质性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以器质性出血为主,与患者年龄和子宫内膜的临床出血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20.
43例IgA肾病,通过光镜(LM),电镜(EM),特别是免疫荧光(IF)检查,显示肾小球系膜区存在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而患者无肾外体征。LM检查IgA肾病表现各种形态学类型。本组43例首次肾活检病理形态表现为弥漫系膜增生性肾炎(55.8%),局灶增生性肾炎(27.9%),轻微病变(9.3%)及弥漫硬化性肾炎(2.3%),未见有膜性及膜增生性改变;有C3沉积占93%,IgM沉积占69.8%,IgG沉积占11.6%;EM发现系膜基质增生并有团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