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尚未能改变大气污染大环境时,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应阶段性、多层次性、整体性地防治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未病先防,固护正气,谨避邪气以防于大气污染尚未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之先;救治于萌芽以防微杜渐,在大气污染对人体初始显露不良影响时即予施治;燮理阴阳,治疗宿疾、调和体质以解病邪内应之因,提高机体对大气污染的适应能力;预先施治,通过综合辨析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状态,以提早进行针对性施治;并因大气污染的"毒邪"特性而予以排毒、解毒,祛邪务尽。  相似文献   

2.
大气污染对人体卫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人体卫外功能的影响,大气污染、卫气虚损、免疫功能与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大气污染是导致卫气虚弱的重要外因之一,污染区健康人群CD4、CD8的含量、CD4/CD8的比值均低于对照区健康人群和健康志愿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卫气虚证组和对照组之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气污染对人体卫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漫性肝病(慢性肝炎)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特有的病原学和发病规律、病理归属和变化规律总体认识渐成共识。本文拟对慢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影响因素及提高疗效的对策提出几点认识,以求正于同道。1慢性肝病中医证候变化特点1.1病邪入侵与正气不足病邪(乙肝病毒)能否侵入人体及侵入后能否发病往往取决于体质的强弱,其转归与结局有较大差异。现代医学认为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能否发病,特别是能否转为慢性肝病,与人体免疫功能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认为肝炎慢性化与人体某些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有关,这与…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药物灌入前列腺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50036黑龙江省医院赵大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夏冬雨姜喜云赵玉琦针刺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已有多篇报导。针刺足三里穴对前列腺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也有过报导[1],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时采用全身...  相似文献   

5.
《上海针灸杂志》2006,25(8):11-11
Mn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参与人体糖、脂肪代谢,其生物学作用与人体凝血机制、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系统有关。近期研究发现,Mn对于维持免疫功能的正常也是必需的,Mn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及激活,是过氧化物歧化酶的组成成分,而过氧化物歧化酶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继发介质,它可增加原发介质如组胺等对靶细胞的作用,并可引起呼吸道黏膜慢性超敏反应状态。PAR患者血清中Mn值降低,可能与Mn参与介质形成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Mn与IgE呈正相关。提示Mn参与影响抗体的生成,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Sr亦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能促进骨骼发育生长,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与长寿有关。本研究显示,血清Sr含量PAR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中医经典理论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关心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环境污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2],其中,PM2.5颗粒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现在最受关注的环保问题[3].大气污染所致相关疾病也越来越引起重视[4],国外众多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与城市居民一系列发病和死亡终点的增加有关[5],必须开展有效的防治以降低其危害.传统中医理论对大气污染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认识,为我们开展防治提供了一些线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专家表示,从北京市有关部门不久前的一次核算结果来看,环境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威胁时刻存在,污染损失十分巨大。经不完全而且保守核算,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占到了整个污染损失的33%。环境污染损失大这次核算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中大气污染的主要健康对象是城市居民,水污染的主要健康危害对象是农民。核算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由于大气污染共造成近38.5万人死亡,约64万呼吸和循环系统病人住院,约25.6万新发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527.4亿元。这…  相似文献   

8.
卫气虚弱与机体免疫机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大气污染、卫气虚损及免疫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对于疾病易感性和大气污染对机体的影响,本课题对广州市污染区和清洁区等地的常住居民2034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中136人进行NK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功能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容易致病;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  相似文献   

10.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患者在2年以上的时间里每年咳嗽、咳痰或气喘的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外在的因素如大气污染、化学气体和各种烟尘等,可刺激支气管黏膜,使肺纤维增生,损害肺的清除功能,导致细菌侵入引起炎症;内在因素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有过敏史,引起细菌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在急性期、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由于治本治标的不同,患者的饮食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期患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的免疫及上呼吸道微生态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微生态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学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型、痰浊郁肺型患者,进行免疫功能及上呼吸道微生态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期患者两证型均有微生态失调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两型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人体微生态和免疫功能指标,可作为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之一。微生态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是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期及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呼吸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六淫气象因素的变化以及大气污染产生的有毒因子可导致人体呼吸道微生态失平衡,对呼吸道菌群的定植具有明显影响,使免疫功能受到损害,致使呼吸道疾病感染率增高。就当前对六淫气象因素与人体免疫及呼吸道微生态平衡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3.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病夏治是以“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令进补”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毛孔排汗,用中药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人体过敏状态以及改善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素系统功能,起到扶正治本作用。我院中医科1993—2002年用贴敷治疗慢性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呼吸道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好转,并呈进行性发展,尤其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及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极易因病毒、支原体及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或治疗不当而导致支气管肺炎和肺气肿。吸烟的病人感染慢阻肺后,肺功能障碍迅速加剧,在大气污染严重的秋冬季节尤其要注意,特别是老年人。  相似文献   

15.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在目前国内、国际发病率高,大多采用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的方法,但对人体自身的能动性重视不够,研究不多,疗效一直不够满意。多年来该文作者采取扶正祛邪,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增强机全的自身免疫功能,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余蓉  蔡红蓉  陈果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118-118
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是由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分布较广,我国基本消灭,但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陕西、山西等6个省、自治区至今还有零星出现。原虫进人人体后被单核一巨噬细胞吞噬,并随血流至脾、肝、骨髓及淋巴结等器官。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巨噬细胞破裂而出现间歇性发烧。在单核一巨噬细胞内繁殖引起巨噬细胞增生、破裂,而致内脏病变,肝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至白蛋白减少,浆细胞大量增生,出现白臁比倒置;脾功能亢进引起贫血和黄疸;全血细胞减少致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低下,人体抵抗力降低;凝血、止血功能降低,易并发其它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湿热证是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中的核心证型,因其湿邪与热邪胶着、虚实夹杂的特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特性有相通性。现代医学通过不同研究手段对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发病实质进行不同层面多元化的探索,试图对其治疗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系统,免疫功能的变化会影响机体功能从潜在的量的累积发生质的改变,这与温病伏邪而发相类似。本文以免疫机制为切入点对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的实质进行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疾病谱的改变,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研究人体功能的调控规律,开发我国天然药物,已经成为世界医药的发展趋势。我国中医在研究人体功能的调控规律和天然药的应用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尽管中医发展前景已经出现了空前良好的机遇,但中医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中医学术如何发展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生理和病理状况。我国的传统医学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认识到人体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并提出应该怎样适应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演变。不同季节的天气转换造成人们寒热偏颇和阴阳失调,从而显著降低对疾病的抵御能力。人的日常膳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体的适应性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当前,面对病毒性慢性肝病,对抗病毒固然重要,但中医更重视应用活血法来调理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进一步调动人体的巨大潜力和顽强生命力,不单纯强调对抗,而更强调提高人体的自稳定、自平衡、自调节、自修复的能力去抗杀病原微生物,中医学的伟大之处在于积极面对的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