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目的 探讨P3T腹部模块(P3TTM Abdomen MEDRAD)个性化优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肝脏CT成像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接受上腹部CT增强检查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49)采用P3T腹部模块个性化设计对比剂注射方案;对照组(n=42)对比剂用量为1.5 ml/kg体质量;测量并比较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肝实质和门静脉期门静脉的CT值,分析试验组体质量、对比剂用量与肝实质、门静脉CT值间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肝细胞癌在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的强化程度。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肝动脉期肝实质、门静脉期肝实质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剂剂量和门静脉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试验组双期肝实质CT值均与体质量、对比剂使用剂量间均呈负相关(P均<0.01);两组肝细胞癌在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增强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3T腹部模块可根据患者体质量自动计算对比剂剂量,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45例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碘对比剂外渗与患者年龄、全身性疾病、合作性、导管留置位置、导管与流速匹配等因素有关。护理对策为重视对患者的评估和宣教,提高护士操作技术,做好导管型号与碘对比剂注射速率的选择,以减少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使用螺旋CT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应用中,选择不同类型穿刺套管针的作用。方法 对255例行螺旋CT增强检查病人分别采用蝶式穿刺针和静脉留置针与高压注射器配合使用,在身体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注射速率,比较其增强后CT血管成像效果及对比剂外渗情况。结果 40例选用蝶式穿刺针行头部增强检查和85例选用静脉留置针行体部增强检查的病例,其CT血管成像效果全部为优良,且无1例发生对比剂外渗;另外130例选用蝶式穿刺针行体部增强检查的病例中,仅30例CT血管成像效果优良,其余100例均为一般,且4例发生不同程度外渗。结论 蝶式穿刺针和静脉留置针在与螺旋CT高压注射器结合使用中各有优势,应根据具体的检查部位和成像要求选择性地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关因素,为预防外渗、减少患者损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62 8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CT增强扫描检查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并对发生外渗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为0.14%(90/62 803),其中,以轻度外渗为主(77例,85.56%)。对比分析显示:发生外渗组患者的年龄、是否为恶性肿瘤、是否化疗与无外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表现为:年龄越大、恶性肿瘤患者及有肿瘤化疗史患者的高压注射对比剂的外渗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龄、非恶性肿瘤和无肿瘤化疗史患者。结论:在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存在外渗发生风险,其中,年龄越大、恶性肿瘤患者及有肿瘤化疗史患者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明显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13年1-12月共9例对比剂外渗病例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相关的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在2013年度,在我科行CT检查共26137人次,其中CT增强11189人,发生对比剂外渗的9例,占总体比例0.08%,现为通过分析找出外渗的原因,制定更完善的预防措施,减少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结论:在CT增强检查中,注意跟患者沟通交流及心理疏导、血管的评估、留置针的选择、注射部位的选择、对比剂注射压力的选择、团队的配合等方面,对减少对比剂外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警性的防护对策。方法以2019年4-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CT增强检查的315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高压注射外渗将患者分为外渗组(n=21)和无外渗组(n=31574),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相关因素。结果进行CT增强检查31595例患者中发生高压注射外渗21例,占0.07%。单因素分析显示,外渗组患者年龄、注射速率、对比剂浓度、渗透压、是否有化疗史和注射护士的工作年限与无外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注射速率、对比剂浓度、渗透压、化疗史和注射护士工作年限是影响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影响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疾病类型、注射速率、对比剂浓度、渗透压、注射护士工作年限、化疗史,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对减少对比剂外渗和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中两种预注射生理盐水的方式对预防对比剂外渗的效果,以期更有效地降低对比剂外渗发生率,提高CT检查的成功率。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1982例患者为手动组,方法为注射对比剂之前使用手动旋钮注射生理盐水30 ml,速率约为1 ml/s;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2095例患者为高压组,方法为注射对比剂之前使用高压注射器以5.5 ml/s的速率注射生理盐水30 ml。比较两组患者对比剂的外渗发生率。结果手动组患者对比剂外渗率为0.80%(1例),而高压组仅为0.07%(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50,P0.001)。结论高压预注射生理盐水能更好地预防对比剂的外渗,更有效地保护患者血管,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胃肠肿瘤内科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将CT增强扫描首次使用普通留置针(Y型BD静脉留置针20 G)作为对照组,而第2次CT增强扫描经耐高压双腔PICC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对比剂外渗发生情况及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结果 CT增强扫描患者对比剂发生外渗情况,对照组有6例(6.0%),观察组有1例(1.0%),2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患者,行CT增强扫描时,检查前无须进行血管穿刺操作,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对比剂外渗发生,改善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寻64层CTA行颈段脊髓前动脉(ASA)成像的可靠检查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常规头颈部CTA检查(小剂量峰值测量确定扫描时间,对比剂剂量1.5 ml/kg体质量,注射速率5 ml/s)的45例患者的ASA显影情况,将其分为两组:A1组:ASA显影良好;A2组:ASA显影较差或未见显影。测量小剂量对比剂预试验中C6椎体平面椎动脉的CT值峰值,并进行比较。对20例临床要求了解ASA情况的患者行颈段ASA CTA,对比剂剂量2.0 ml/kg体质量,注射速率5 ml/s,根据基底动脉水平小剂量对比剂预试验到峰值后加4~6 s延迟扫描,分析ASA的显影情况。对ASA及前根动脉的显示情况进行目测评分。 结果 45例常规头颈部CTA中,26例ASA显影良好(A1组),19例显影较差(A2组),ASA显示率为57.78%(26/45)。A1、A2两组椎动脉的CT值峰值分别为(234.52±10.16)HU和(212.65±12.38)HU(P<0.05)。20例ASA CTA中,17例(17/20,85.00%)ASA显示满意;ASA CTA能清楚显示ASA及前根动脉的受压及损伤情况,对ASA及前根动脉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CTA检查(P<0.05)。 结论 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对颈段ASA的显示影响显著;颈段ASA CTA应适当增大对比剂剂量并延迟扫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基于去脂体质量(LBW)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对于能谱增强 CT显示结直肠癌图像质量的影响,并筛选最佳能级。方法 将150例疑诊结直肠肿物患者随机分为总体质量(TBW)组(A组)、500LBW组(B组)及400LBW组(C组)各50例,分别以500 mgI/kg(TBW)、500 mgI/kg(LBW)、400 mgI/kg(LBW)方案注射对比剂,行能谱CT全腹增强扫描。对A、B组重建70 keV图像,C组重建40~70 keV(间隔10 keV)图像(C40~70 keV亚组),测量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下动脉(IMA)和静脉期肝实质CT值,计算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和肝脏增强CT值(ΔHU),比较各组图像质量。结果 相比A组,B、C组对比剂剂量分别降低23.00%及37.19%(P均<0.05)。动脉期A、B组及C40~60 keV亚组SMA和IMA的CT值均>350 HU。B组SMA及IMA的CT值变异率分别为9.42%和9.32%,C60 keV亚组SMA和IMA的CT值变异率分别为9.82%和10.09%,均低于A组(P均<0.05)。静脉期中,A、B组及C40~60 keV亚组的ΔHU均>50 HU。B组和C60 keV亚组ΔHU变异率分为8.60%和8.67%,均低于A组(P<0.05)。3组动、静脉期结直肠癌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内C60 keV亚组动、静脉期主观评分均最高,且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亚组主观评分均低于A组(P均<0.05)。结论 基于LBW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结合能谱CT可利用低对比剂剂量获得高质量图像;60 keV为最佳扫描能级。  相似文献   

11.
CT诊断胸腹部动脉破裂损伤(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外伤性动脉损伤或破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例外伤性动脉损伤或破裂患者的CT资料。结果本组6例CT扫描均明确显示动脉损伤破裂的直接或间接征象。CT增强扫描能很好地显示动脉损伤或破裂,对比剂外溢为动脉破裂的直接征象。结论 CT增强扫描对外伤性动脉损伤或破裂有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可以作为疑有外伤性动脉损伤或破裂患者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56层MSCT平扫评价下肢静脉曲张的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0例,所有患者行下肢静脉的256层MSCT平扫+增强扫描,以CT增强为对照,评价CT平扫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检出情况。以患者临床体表征象为参照标准,评估单纯CT平扫图像对于皮肤表面显示不明显的皮下曲张静脉(即隐匿曲张静脉)的检出情况。结果 CT平扫评价曲张浅静脉与CT增强符合率为100%(54/54),CT增强提示隐匿曲张静脉发生率为16.20%(35/216),CT平扫图像显示隐匿曲张静脉与CT增强的符合率为100%(35/35)。结论 CT平扫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与增强相似,对无法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CT平扫可部分替代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usefulness of contrast-enhanced Agent Detection Imaging in assessing intratumoral vasculatur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aterials and Methods: Fourte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odules in 11 patients were studied with contrast-enhanced Agent Detection Imaging, a wide-band color Doppler imaging method, employing, Levovist?, a microbubble contrast agent. High acoustic power was used with contrast-enhanced Agent Detection Imaging. Intermittent transmission of Agent Detection Imaging was performed at intervals of 200, 500, and 350 milliseconds in the early arterial phase (10 to 40 seconds), late vascular phase (1 to 3 minutes) and postvascular phase (5 to 7 minut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ree-phase dynamic CT.Results: Intratumoral blood vessels in the early arterial phase and tumor parenchymal stain in the late vascular phase were depicted in 12 (88%) of the 14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odules, while all nodules were demonstrated as perfusion defect in the postvascular phase on contrast-enhanced Agent Detection Imaging. The results of Agent Detection Imaging, that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dynamic CT, were all 100% : diagnostic sensitivity (12/12), specificity (2/2), and accurary (14/14).Conclusion: Contrast-enhanced Agent Detection Imaging 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depicting intratumoral vascularit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门静脉、颈动脉及下肢深静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造影观察门静脉,颈动脉及下肢深静脉疾病患者63例,其中门静脉栓子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颈动脉狭窄28例,分别观察造影剂增强及血管充盈情况,并与增强CT及DSA对照.结果 15例门静脉瘤栓造影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增强,5例血栓无增强,表现为充盈缺损,颈动脉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动脉内-中膜厚度,发现21个造影前未发现的斑块,勾勒出动脉斑块大小及形态.与DSA对照,应用CDFI、超声造影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部动脉闭塞的敏感性分别为55.6%、55.6%,特异性分别为84.2%、94.7%,准确率分别为75.0%、82.0%.普通超声检查下肢下肢DVT的发现率为47%,超声造影后下肢下肢DVT的发现率为87%.患侧股总静脉造影剂出现时间及达峰值时间分别为(56.76±11.24)8、(61.43±7.12)S,健侧造影剂出现达峰值时间为(42.46±7.28)S、(51.57±5.79)s,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低回声带宽度为(0.31±0.08)cm,健侧为(O.09±0.0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门静脉栓子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高了颈动脉斑块及静脉栓子的显示率,有助于动脉狭窄程度判断以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腮腺常见肿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临床常见的腮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及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30例腮腺肿瘤共32个病灶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例于术前均行Siemens Sensation 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评价其CT多期动态增强表现特征(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结果 在32个病灶中包括腺淋巴瘤5例(7个病灶),多形性腺瘤14例,恶性肿瘤11例.腺淋巴瘤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多形性腺瘤表现为特征性的渐进性强化;恶性肿瘤在增强早期快速强化,强化峰值在静脉期(90 s);三者中腺淋巴瘤强化程度最高.结论 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为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较多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比剂追踪智能触发技术(ABT)在肝脏双动脉期扫描中的技术优化.方法 将200例接受64层螺旋CT肝脏平扫加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50例;其中三组患者采用ABT技术启动动脉早期扫描,触发监测点设为腹腔干层面的降主动脉,CT触发阀值分别采用110、140、170 HU,触发后延时5 s开始动脉早期扫描,延时20 s开始动脉晚期扫描;另一组患者动脉早期扫描用固定延时(注射对比剂后)20 s,动脉晚期延时35 s.测量肝实质的强化CT值及腹腔干层面的降主动脉、肝固有动脉的CT值作为评判动脉早期成像质量的指标.结果 ABT三组中,140 HU触发组符合优化的动脉早期成像(43/50,86.00%)高于110 HU触发组(35/50,70.00%)及170 HU触发组(32/50,64.00%);固定延时扫描组符合率最低(28/50,56.00%),四组之间优化的动脉早期成像的符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触发阀值为140 HU时,64层螺旋CT肝脏智能触发增强扫描技术可获取最佳双动脉期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EUS对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病例,其中3例经病理学证实,73例经增强CT/增强MRI确诊并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及CEUS检查。结果 76例病例中,71例(71/76,93.42%)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三期等增强,4例(4/76,5.26%)表现为动脉期轻度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等增强,1例(1/76,1.32%)类似肝癌的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低增强。CEUS诊断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与病理或其他检查随访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5),二者具有相关性(r=0.65,P<0.001)。二维声像图上三期等增强组与动脉期高增强组病灶回声、边界和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不同参数设置对肝脏低剂量增强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需要接受肝脏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分别行上腹部平扫和3期动态增强扫描,其中延迟期采用低剂量扫描,管电压80 kV,管电流150 mAs。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反投射(FBP)重建和IMR技术重建,IMR采用不同参数,以获得不同水平(Level 1~3)的常规和软组织重建图像,分别记为R1、R2、R3亚组和S1、S2、S3亚组。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并比较,主观评价包括低对比分辨率(LCD)、图像失真(ID)和诊断信心(DC)评分,客观评价包括肝脏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不同参数组图像的LCD、ID和D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参数组图像间噪声、SNR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除S1与R2亚组、S2与R3亚组3项指标(P均>0.05)外,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全迭代重建IMR技术可提高肝脏低剂量增强CT扫描的图像质量,推荐参数为软组织重建、Level 1或常规重建、Level 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20排CT低剂量血管成像在肝癌供血动脉评价中的辐射剂量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7例拟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均以动态容积模式进行320排CT动态增强间隔时间扫描,其中研究组43例的扫描参数采用管电压100 kV,管电流75 mA,对比剂流率5 ml/s,总量50 ml,而对照组40例采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对比剂速率6 ml/s,总量70 ml;选取最佳纯肝动脉期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利用4 D-DSA成像软件测量并比较两组间的肝动脉的强化峰时间和CT值;以DSA为参照,评估两组间肝癌3、4级肝动脉供血支图像质量的优良率和可诊断率,同时比较两组间的辐射剂量。结果研究组的肝动脉达峰值和达峰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肝动脉达峰时间和肝动脉平扫CT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对3、4级肝动脉图像质量评价的可诊断率为97.1%、优良率89.3%,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为(15.07±2.58)m S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20排CT低剂量的三维肝动脉成像,不仅图像质量能达到诊断和评价肝癌供血动脉的要求,而且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最佳扫描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传统方法与自动团注追踪法在确定肝脏多期扫描动脉早期时间上的价值,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的最佳扫描时间.方法将66例行腹部CT扫描的患者(男50例,女16例,年龄15~73岁,中位年龄49.5岁)分为三组,均行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及肝实质期三期扫描,动脉早期的扫描时间分别采用常规延迟方法(20 s)及两种不同阈值/间隔时间(100 Hu/3 s;75 Hu/6 s)的团注追踪延迟方法确定.利用动脉早期及晚期数据分别进行肝动脉及门静脉的CT血管成像(CTA),并评价三组间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团注追踪法及一组传统方法扫描获得的肝动脉及门静脉CTA三组间无显著差异.肝动脉及门静脉CTA质量最佳组延迟时间分别为(23.74±4.32) s及(41.78±3.68) s.结论团注追踪法确定扫描时间在获得血管成像方面与传统方法间尚无显著差异,传统延迟方法仍然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动脉早期及动脉晚期的扫描时间可分别定为注药后22~25 s及41~43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