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兔骨延长术中固定刚度对骨痂生长和骨愈合的作用效果,为临床骨延长术选择最佳固定刚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骨延长动物模型截骨愈合的过程中,对模型动物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通过改变克氏针的直径(1.0 mm和1.5 mm),获得不同的固定刚度。截骨愈合后获取骨痂的HE染色片、X线平片、患肢与健肢负重力比值等,用自主开发的软件计算患足的侧位X线片上最弱截面与最强截面的惯性矩比值,计算正位X线片的骨痂总面积,分析这些参数与所采取的固定刚度的关系,描述不同的固定刚度对于骨痂形成及骨愈合所产生的作用效果。结果截骨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患肢的侧位X片上最弱截面与最强截面的惯性矩比值先下降到0.15±0.10,随后逐渐上升到0.44±0.12;患肢与健肢负重力比值由0.49±0.04逐渐上升到0.81±0.06;正位X线片骨痂总面积由80.03 mm2±50.04mm2逐渐上升到134.81 mm2±39.73 mm2。上述三项指标,在1.0 mm和1.5 mm直径克氏针固定组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动物X线片骨痂总面积测量结果显示,1.0 mm克氏针固定组骨痂面积稍大于1.5 mm克氏针固定组;两组动物的骨标本HE染色结果显示,1.0 mm克氏针固定组新生骨组织活跃程度比1.5 mm克氏针固定组稍强。结论使用1.0 mm和1.5 mm克氏针都能够使截骨端愈合;两种固定刚度对患肢的侧位X线片上最弱截面与最强截面的惯性矩比值、患肢与健肢负重力比值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使用1.0 mm克氏针固定可以使截骨端产生更多的骨痂,增强新生骨组织的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骨小梁分割技术(individual trabecula segmentation,ITS)和组织学方法分析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胫骨平台骨软骨标本,研究下肢力线与软骨下小梁骨显微结构以及软骨退变的关系。方法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进行下肢全长X线平片拍摄,进行髋-膝-踝(hip-knee-ankle,HKA)角测量。收集术中切除的胫骨平台标本进行显微CT扫描,利用ITS分析软骨下骨小梁结构。通过组织学方法评价软骨退变。对下肢力线与软骨下骨显微结构参数改变和软骨退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骨小板(pBV/TV)体积分数、骨小杆体积分数(rBV/TV)及轴向骨小梁体积分数(aBV/TV)、骨小板及骨小杆体积比值(P/R)、骨小板数量(pTb. N)、骨小板厚度(pTb. Th)、骨小板表面积(pTb. S)、骨小杆长度(rTb. L)、骨小板-骨小板连接密度(P-P Junc. D)、骨小板-骨小杆连接密度(P-R Junc. D)与软骨退变程度和下肢力线角度显著相关。HKA角度绝对值越大,受累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小板增厚,骨小板数量增加,骨小板-骨小板以及骨小板-骨小杆的连接性越强,同时软骨退变OARSI评分也越高。结论下肢力线异常可能通过改变膝关节正常的应力分布而导致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小梁显微结构异常,尤其是骨小板和轴向骨小梁的显著增多和增厚可能是进一步加重被覆软骨退变、导致OA进展的危险因素。因此,通过改变力线和调节软骨下骨代谢有望成为早期干预骨关节炎发生和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更多地提取X线平片中包含的骨折愈合力学信息,为临床骨折愈合治疗过程定量判断愈合程度提供有效并且简便实用的方法。方法 12只家兔胫骨中部横断造成骨折模型,并穿针进行滑动固定。利用力传感器在胫骨中部体表从前向后横向手动加载。通过安装在滑动固定器上的微位移传感器测量断端活动位移。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加载力值P和滑动架滑动位移ΔL关系曲线。以K=P/ΔL值代表带滑动固定器兔胫骨整体等效抗弯刚性。每周测量1次。采用经过数字化改造的手提X线机每周拍摄正、侧位X线片;在delphi软件开发环境中编写图像处理和计算程序。在X线正、侧位片灰度分析基础上,沿胫骨轴向扫描计算寻找等效最弱截面并计算其等效抗弯截面惯性矩,得到定量的抗弯刚度和断裂强度判据。结果 家兔骨折愈合拆架时间分布在29~41 d。在正侧位X线片上获得计算机模拟的等效最弱截面分界线,且得到其抗弯截面惯性矩。最弱抗弯截面惯性矩与最强抗弯截面惯性矩的比值随愈合时间逐渐升高。侧位片比值术后第1周为(0.31±0.17),第2周为(0.34±0.13),第3周为(0.43±0.20),第4周为(0.56±0.23)。正位片位片比值术后第1周为(0.40±0.19),第2周为(0.47±0.16),第3周为(0.56±0.20),第4周为(0.66±0.11)。家兔骨折胫骨在体抗弯刚性测试所得K值术前平均为(3.976± 4.986)N?μm-1,术后第1周为(0.679±1.026) N?μm-1,术后第2周为(2.115±3.233)N?μm-1,术后第3周为(3.459±4.723)N?μm-1,术后第4周为(4.788±4.831)N?μm-1。从1~4周愈合过程, X线片计算得到的最弱抗弯截面惯性矩和最强抗弯截面惯性矩的比值与K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外骨痂生长有较强规律性,并且在普通正侧位X线平片易于辨认。从骨折近端和远端分别生长的骨痂在愈合进程中逐渐合拢,最终弥合。本文所述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实际读片感觉。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搬移技术逐渐成为了治疗胫骨骨缺损的“金标准”。骨再生矿化期间,胫骨延长区骨痂形态差异明显,研究延长区骨痂形态与骨愈合、肢体功能关系,可为临床提供指导。目的:探究胫骨骨搬移术后延长区3种骨痂形态与骨愈合、肢体功能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6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根据延长区3种骨痂形态分为凹陷型、均匀型及膨出型。凹陷型14例,均匀型60例,膨出型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单平面截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记录患者骨再生区中心横径、截骨两端横径、延长长度、骨搬运时间、骨再生区矿化时间、愈合指数及相关并发症。依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评分标准评估骨愈合与患肢功能。结果与结论:(1)86例患者均获术后随访,随访时间21-37个月,平均(29.0±6.7)个月;3种延长区骨痂类型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内固定感染,均获骨性愈合;(2)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有可比性;(3)凹陷型、均匀型、膨出型患者愈合指数分别为(73.5±25.4),(51.1±18.8),(39.6±7.9) d/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双处截骨纵向搬移治疗胫骨干大段感染性骨缺损复合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1例胫骨干大段感染性骨缺损复合软组织缺损资料,男27例,女4例,年龄2~58岁,平均33.4岁。胫前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8 cm~24 cm×12 cm,胫骨缺损长度6.5 cm~18.2 cm,平均11.4 cm。术后随访时间1~8年,平均32个月。随访观察骨及软组织愈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1例感染均愈合,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创面全部愈合。4例出现骨断端延迟愈合,植骨后愈合,3例出现骨延长区伤口感染及成骨不良,经放置万古霉素骨水泥棒2个月及"手风琴"技术处理后愈合;其余骨缺损与软组织创面均顺利愈合。软组织愈合时间为65 d~190 d,平均70 d,骨愈合的时间为14~35个月,平均21.6个月;28例患者肢体长度完全恢复,3例患者患肢较健侧短1.5 cm。结论对于8 cm以上的胫骨骨与软组织复合缺损,双处截骨纵向搬移可缩短治疗时间。主要并发症为骨会师端延迟愈合、成骨不良和胫骨力线偏移,经处理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吻合血管的髂骨骨膜移植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方法 应用带血管的髂骨骨膜移植治疗肱骨、桡骨、胫骨骨不连,并随访。结果 所有病例皆在2.5~4月内达临床愈合,愈合率达100%。结论 髂骨骨膜面积大、厚、成骨能力强,血管恒定,吻合血管的髂骨骨膜移植是治疗骨不连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缩-延长及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应用短缩-延长或骨搬运治疗的34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5例;年龄23~69岁,平均(45.7±11.2)岁。清创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应用短缩-延长技术治疗10例,骨缺损长度为1.5~8.0 cm,平均(2.9±1.7) cm;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24例,骨缺损长度为3.0~12.0 cm,平均(7.8±3.4) cm。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24~60个月,平均36.7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愈合,总平均愈合时间为4~24个月,平均(12.0±3.4)个月;短缩-延长患者的愈合时间为4~12个月,平均(7.2±2.4)个月;骨搬运患者的愈合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4.6±4.4)个月;总平均外固定指数EFI为1.7月/cm,短缩-延长及骨搬运分别为1.4月/cm及1.8月/cm。改良Paley评估系统评价,骨愈合结果优26例,良7例,差1例,骨愈合优良率97%;功能结果优23例,良10例,差1例,功能优良率97%。随访期间无病例再次发生骨髓炎。并发症主要为钉道处炎症反应11例,钉道感染13例,对接端皮肤软组织嵌顿9例,对接端愈合不良10例,膝关节挛缩2例,足下垂4例。结论短缩-延长及骨搬运技术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具体方法的选择根据患者的骨及软组织缺损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数字化虚拟重建的技术方法及其在矫形手术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利用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病例患侧、健侧足踝部CT扫描图像及其数据收集,应用Mimics14.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出三维数字化模型及相关测量基础上,进行虚拟截骨及内固定等手术设计,并将虚拟截骨后的相关解剖学参数与健侧进行对比及拟合,据此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 重建出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三维数字化可视模型,制备出相应的3D实物模型,可进行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相关解剖学参数的测量,可在个人计算机上初步实现截骨、内固定等矫形手术设计的可视化与可操作化。  结论 数字化虚拟重建技术能够为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术前判断、临床诊治方式的选择等提供更为精准的解剖学及影像学依据, 并可望用于跟骨畸形愈合截骨治疗手术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膝关节有限元模型模拟胫骨平台不同截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计算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聚乙烯衬垫、胫骨截骨面以及胫骨干处的应力分布,探索胫骨平台不同截骨后倾角对胫股关节接触力的影响.方法 根据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下肢CT及MRI图像,建立术前膝关节三维模型,而后进行模拟全膝关节置换,分别建立胫骨平台0°、3°、6°、9°截骨后倾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在Abaqus中进行仿真计算,选择静止站立进行加载,施加轴向载荷300 N.结果 随着胫骨平台截骨后倾角的增加,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合力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但各部位的应力峰值随之增加.聚乙烯衬垫内侧接触应力峰值从0°时的4.51 MPa增加到9°时的6.13 MPa;外侧接触应力峰值从3.57 MPa增加到6.02 MPa.胫骨截骨面处的接触应力峰值从0°时的0.84 MPa增加到9°时的1.09 MPa.胫骨干处的应力峰值从0°时的1.97 MPa增加至9°时的3.23 MPa.结论 胫骨平台截骨后倾角的增加会加大聚乙烯衬垫、胫骨截骨面、胫骨干处的应力峰值.应力峰值过大会增加假体磨损及松动的风险,使得术后关节疼痛或假体翻修的可能性加大.胫骨平台截骨后倾角直接影响到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有待于开展大量的相关研究,综合探索截骨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胫骨中下段多节段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运用解剖型胫骨远端腓侧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多节段骨折32例,合并骨质缺损者行一期自体髂骨植骨,合并皮肤损伤者采用皮瓣或皮片移植.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固定.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无延迟愈合,骨不连或骨感染发生.结论 解剖型胫骨远端腓侧钢板可作为治疗胫骨中下段多节段骨折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软组织损伤病例.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发现直径300-500 μm微米结构的微小颗粒骨比直径4.0-5.0 mm的经典颗粒骨更容易在非感染骨缺损中成活。 目的:评价采用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8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或骨不连患者,其中男23例,女5例,平均年龄35.2岁;胫骨上段19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7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例17例,骨折术后感染合并骨不连11例。随访6-30个月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术后平均6周移植微小颗粒骨表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平均8周创面完全闭合,经植骨后骨缺损处均骨性愈合,2例骨折愈合差,经二次植骨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药敏反应。表明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治疗感染性胫骨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anatmetal带锁髓内钉在四肢长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远端锁定的准确性﹑简易性。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6月对278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其中42例股骨骨折,68例胫骨骨折,32例肱骨骨折采用Sanatmetal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6例股骨骨折,62例胫骨骨折,28例肱骨骨折采用其它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分析其远端锁定所用时间、出血量、C臂X线机使用次数及治疗结果。结果 Sanatmetal带锁髓内钉组远端锁定时间:股骨10~30(15.8±6.2)min,胫骨5~12(7.1±2.3)min,肱骨2~4(2.5±0.7)min;出血量:股骨265~550(398.9±84.9)ml,胫骨80~215(126.5±36.0)ml,肱骨40~150(83.4±30.8)ml;C臂X线机使用次数0~2(0.9±0.8)次。对照组远端锁定时间:股骨30~80(43.8±11.0)min,胫骨20~40(29.1±6.6)min,肱骨10~30(19.1±5.5)min;出血量:股骨375~825(545.3±121.2)ml,胫骨150~450(284.4±78.2)ml,肱骨80~230(142.3±46.6)ml;C臂X线机使用次数4~10(7.5±2.0)次。所有278例均获随访9~50(36.6±11.7)月;Sanatmetal治疗组122例一期骨愈合,12例延迟愈合,8例骨不愈合,优良率85.9%;对照组101例一期骨愈合,23例延迟愈合,12例骨不愈合,优良率74.3%。结论 Sanatmetal带锁髓内钉具有比较精确的远端锁定系统,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X线辐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髓内钉远端十字交锁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6例胫骨多段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远端十字交锁固定,并随访观察6~18个月,平均10.6个月。结果16例病人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5.5周,无骨折畸形愈合和感染病例发生,无内固定断裂。结论髓内钉远端十字交锁法扩大了髓内钉在胫骨多节段骨折中的应用范围,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二期髓内钉固定重建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应用Masquelet技术行二期髓内钉固定重建术治疗的53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一期清创术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塞骨缺损并稳定断端,二期手术取出抗生素骨水泥,更换固定器械为髓内钉,诱导膜内充分植骨。随访观察术后感染复发率、骨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66个月,平均(46.3±11.5)个月,均无感染复发、轴线偏移、再骨折现象。51例(96.2%)骨愈合;2例(3.8%)出现肥大性骨不连,翻修辅助重建锁定钢板后均愈合;1例(1.9%)出现髂后供骨区切口感染。结论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应用Masquelet技术二期髓内钉固定重建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增加稳定性、减少植骨量、避免轴线偏移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开放性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治疗术中植骨与未植骨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4月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开放性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植骨与未植骨的临床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应用Revman 5.4软件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共581例膝关节病例,其中279 例植骨,302 例未植骨。Meta 分析结果显示:植骨与未植骨相比,骨性愈合时间[MD=-0.2,95%CI(-0.26,-0.14),P<0.001]、术后FTA[MD=0.7,95%CI(0.23,1.17),P=0.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骨性愈合率、术后矫正丢失角度、术后KSS膝关节评分、术后KSS功能评分、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后IKDC评分、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术后功能及疗效,开放性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植骨组的骨性愈合较快,但术后3个月的骨性愈合率无差异,所以对于术中截骨后撑开高度较小时,可以考虑不植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结合显微CT和显微有限元分析方法,即基于显微CT图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无创研究不同分期的坏死股骨头松质骨的微结构和微观力学性能,以期了解在股骨头坏死的发展过程中,松质骨微结构和微观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预测股骨头坏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标本的显微CT图像,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分期标准分为Ⅱ期样本3例,Ⅲ期3例,Ⅳ期4例。将图像中骨组织进行阈值分割,分区域建立坏死区、侧向区、硬化区和远端区的松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边长8 mm),并根据CT值赋予非均匀材料属性。利用ImageJ软件中的BoneJ插件通过识别显微CT组图像,计算测量各区域松质骨的微结构参数,包括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隙、结构模型指数。对松质骨块施加表观应变为1%的压缩载荷,计算骨组织应力和松质骨表观刚度等参数,对比分析各分期、各分区结果。结果在松质骨微结构方面,Ⅳ期较Ⅱ期的股骨头内部硬化区和坏死区的变化最为明显,硬化区的骨体积分数不断上升,骨小梁间隙下降,结构模型指数减小,而坏死区域与之相反;在骨组织微观受力方面,Ⅱ期到Ⅲ期坏死区域的应力并没有明显变化,而硬化区域随着分期增加应力不断上升,侧向区的应力不断下降。表观刚度变化与应力变化一致。结论随着股骨头坏死程度的加剧,硬化区的松质骨微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最大,应作为临床早期诊断中重点关注的区域。此外,微结构参数并不能准确体现松质骨的力学行为,而股骨头塌陷最终取决于其力学特性,因此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可更加全面了解股骨头坏死的微观力学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纯悬吊法与双圈固定法对儿童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锁骨骨折儿童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悬吊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双圈固定法治疗,并对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为优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中出现骨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延迟愈合的例数分别为5例、4例和6例,而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出现了骨延迟愈合,其骨愈合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S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双圈固定法较单纯悬吊法对儿童锁骨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骨折的正常愈合,提高患儿的肩关节活动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关节周围骨折复位后常出现骨缺损,需进行植骨填充骨缺损以早期支撑关节面以防止关节面塌陷及移位。同种异体骨是治疗骨缺损的移植材料,但成骨能力差。自体红骨髓有成骨能力,但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有待评定。 目的:采用锁定板固定、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伤科治疗关节周围骨折患者43例。采用切开解剖复位关节面、将红骨髓与同种异体骨颗粒复合体植于骨缺损处,植骨完成后常规解剖锁定板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内侧、外侧或双侧锁定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采用背侧或掌侧锁定板固定,胫骨远端骨折采用胫骨远端内侧或外侧板锁定内固定。 结果与结论:患者43例共随访12个月至6年,平均4.3年。X射线片及CT复查结果显示,43例患者达骨性愈合,塌陷骨折复位良好。其中新鲜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4个月;陈旧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5.5个月。植骨后43例患者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2例患者切口渗液较多,经换药2周愈合。切口感染患者1例,经引流换药4周伤口愈合,随访4年1个月至今感染未复发。根据Mankin和Komender标准评定,同种骨移植满意患者40例,占93%;不满意患者3例,占7%。结果证实,在锁定板支撑固定下,异体松质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体移植治疗周围关节骨折可以起到近期支撑作用,防止关节面塌陷及骨折移位,并为关节周围骨折骨缺损提供骨重建材料,远期可以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背景:医学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的原始资料多为人体CT数据,大范围的CT扫描势必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射线伤害。 目的:建立兔胫骨骨折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 方法:选取雄性1年龄新西兰大白兔1只,开放锯断左侧胫骨中段,MIMICS10.01软件直接读取以层厚0.625 mm对左侧胫腓骨不间断扫描得到以DICOM3.0格式刻盘保存的CT图片135张,经过定位图像、组织图片、内插值处理以及表面光滑化处理建立面网格模型,导入ANSYS10.0软件构建体并划分体网格,在MIMICS10.01中赋材质。 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外形和几何结构逼真、生物材料接近正常组织的胫骨中段骨折有限元模型,经加载分析模型真实有效。可见应用MIMICS10.01和ANSYS10.0软件能快速建立兔胫骨骨折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为进一步进行实验兔骨折愈合生物力学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单侧外固定支架(外支架)结合骨结构重建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予小切口下有限内固定,植骨等方式行骨结构重建并结合外支架固定。结果:53例中有86.8%(46例)正常骨愈合,延迟愈合5例,畸形愈合2例,占13.2%。针道感染有9.5%(5例)。踝关节背伸僵硬有5.7%(3例),无针道松动及断针。结论:(1)外支架可为骨折提供良好生物学环境,但存在抗压、抗弯性能弱的缺点;(2)通过骨折骨结构重建稳定骨界面,应用“6”针固定,增加阻力臂缩短动力臂,缩短骨架间距等措施维护及提高其生物刚度;(3)术后适时调节刚度,使高强度固定向弹性固定过渡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