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性血尿从瘀论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肾性血尿属中医“尿血”范畴 ,是许多肾脏疾患的临床表现之一 ,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控制措施 ,而中医对尿血的认识历史悠久。《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血二法 ,第一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 ,“行血则血循经络 ,不止自止 ,止之则血凝 ,血凝则发热恶食 ,病曰痼矣”。唐容川的《血证论》提出通治血证之大纲有四 ,其中以消瘀为第二法 ,即“以去瘀为治血之要法” ,即使由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 ,在治本的同时 ,也要适当配伍化瘀之品 ,以防止血留瘀 ,变生他患 ,提出了化瘀为治疗血证的重要法则。笔者对肾性血尿的治疗不囿于见血止血 ,而…  相似文献   

2.
明代医家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一书中,提出了治疗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此三法多为临床医者治疗血证所遵循,并奉为圭臬。然而,临证治血,有的用之辄验,有的用之罔效。其理何在?我们认为关键是治血三法尚不能统括出血病的一切治疗方法。所以,有必要对治血三法作一个初步评析,权衡利弊,使之更好地运用于临床。一、行血与止血缪氏治吐血第一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从条文来看,缪氏倡行血不宜止血论,意在因“血  相似文献   

3.
缪希雍,字仲淳,明代江苏常熟县人。医学造诣深邃,临证经验丰富。关于吐血一证,缪氏立“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之三要法。此论对后世治疗血证有较大的影响。笔者谨按吐血三要法,试探析其义。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与止血是血证的两大治则。所谓行血,系指活血散血而言;所谓止血,系指固涩堵止而言。杨仁斋指出:“血随气行,气逆而上奔,则血不循于经络而涌吐矣”。缪氏从气逆血升是吐血的主要病机立论,认为:“直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  相似文献   

4.
杏林亭     
带“三”的治法治气三法:即补气、降气调气、破气。治血三法:即血虚用补法,血淤用通法,血热用清法。治虚三本:指虚劳须从肺、脾、肾三脏着手治疗。治崩三法:即塞流、澄源、复旧。治吐血三诀: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  相似文献   

5.
明季著名医学家缪仲淳的治血三要诀:“宜行血,不宜止血;宜养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数百年来尊为治血准则,众口一词,皆无二见。笔者认为尽管其见地有独到之一面,但毕竟是一得之见,一家之言。把其视若金科玉律,恪守  相似文献   

6.
崩漏一症的主要病因和病机是阴阳失衡、脏腑气血功能乖戾,肝脾肾三脏受损,累及冲任督脉而致胞宫的生理功能不能接续所致。临床可辨证为血热、血虚、血瘀、肝郁、脾虚、肾虚。其治疗上宜标本兼治,固本止血。“凡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是以,止血莫忘行血。药多选用三七、蒲黄类,既可化瘀而又可止血。《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有“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之治血要诀。在其治疗上,严鸿志曰:“古贤治暴崩重在心脾,温之补之;治久崩重在肝肾,清之通之;治屡崩屡愈者,必静摄任阴,温煦冲阳。治漏下以固摄为主,或疏肝阳,或补奇脉,大法可谓概括,然临证施治,总须详审其因而细辨之,自无错误之虞。”这在今天的临床中,仍然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治法琐谈     
<正> 行血以止血中医处理血证,治法较多,其中专藉凉营以冀“血得寒则凝”与用炭药以期“血见黑即止”等法,医者每恶其有“留淤”之弊。“服寒凉百不一生”的儆语,虽非绝对公允之论,但以之为擅用凉血法者之棒喝,似属必要。缪仲醇治血三法,首条即指出“宜降气不宜降火”,继又指出“宜行血不宜止血”。可谓善治血证者。否则,见血止血,则吐血者往往淤不得出,留于肺络,久之致成损怯;而女科经漏者,亦必朝止夕发,甚至下血淋漓,或量虽减而少腹反剧痛。至于用止血法而经漏量更增,人为地使“久漏成崩”者,临床亦非罕见。若用行血一法,则不止血而血自止。盖用行血之品,则淤血不再阻塞,血循经脉而行,故能自止。  相似文献   

8.
王少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1):485-487
20 行血以止血中医治疗血证 ,其专藉凉营以冀“血得寒则凝”与用炭药以期“血见黑即止”等法 ,医者每恶其有“留瘀”之弊。“服寒凉药百不一生”的说法 ,虽非绝对公允之论 ,但以之为擅用凉血法者之棒喝 ,似属必要。缪仲醇氏治血三法 ,首条即指出 :“宜降气不宜降火”,继又指出 :“宜行血不宜止血”,可谓善治血证者。否则 ,见血止血 ,则咯血者往往因血多喉小 ,瘀不得出 ,留于肺络 ,久之将成损怯。反之 ,以行血化瘀法治咯血 ,则肺络中无瘀 ,因而也就无后患可言。王清任云 :“瘀化下行不作痨”,这是经验之谈。对于女科经漏者 ,用止血法亦常朝…  相似文献   

9.
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出:“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的治吐血三要法。临床用于治疗吐血,有一定的实用价  相似文献   

10.
“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是明代医家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简称《笔记》)中提出的,至今对治疗吐血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临床有但见吐血,即按图  相似文献   

11.
提起治吐血三要法,大家都会想到明代医家缪希雍(1546-1627)。其著作《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即世称治吐血三要法,对后世治疗血证影响极大。笔者近来在学习探讨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的学术思想过程中,发现王肯堂在重订《灵兰要览》中也详细地阐明了治血三要法的观点,那么,“治血三要法”到底是王肯堂还是缪希雍首先提出来的?笔者认为应是王氏而非缪氏,特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 咯血一症在中医教科书中已和吐血区分,但在古代医书中却常将咯血归纳于“吐血门”中。“吐血”往往泛指一切从口中吐出的血液。不少“吐血门”的医案中常见有嗽血、痰血、咳血、咯血之记载。关于咯血一症的治法历代医家各有所见,认为或由风热伤肺、或由肝火犯肺,或由阴虚火动所致。可予清热润肺或清肝泻火或润肺止血等。但在临床上遇到一些病例按上法治疗收效不够理想。缪仲醇在《先醒斋广笔记》中提出治吐血三要诀:“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  相似文献   

13.
肺癌病人咳血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给病人带来恐惧和很大的思想压力,中医药治疗这种咳血有优势。先贤缪仲淳曾提出“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可谓金玉之言。笔者考虑到肺癌咳血的特点,借  相似文献   

14.
刘光珍教授认为,血尿病因多为脾肾亏虚、热伤络脉、久病致瘀;病性为本虚标实;主张从热入血分、三焦火热、瘀血阻络等方面辨证论治,标本兼顾,综合运用。对于湿热型血尿者,治宜凉血散血、清热利湿,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减;对于心脾两虚型血尿者,治宜凉血化瘀、益气健脾,方选当归补血汤加减;对于脾肾虚血尿者,治宜凉血散血、补益脾肾,药选补益脾肾之品。  相似文献   

15.
符坤  胡素敏 《江西中医药》2011,42(11):11-12
明代名医缪希雍将血证分为血虚、血热、血瘀三类,吐血一症为血证常见病症,亦是虚损主症之一,常见瘀、虚、热证候;并提出治疗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而不宜降火.  相似文献   

16.
缪仲淳治吐血三要法,其一曰:“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吐血之来,愚见有只吐一二口而止者;有来势颇急倾碗盈盂而吐者;亦有始吐数口继而大吐者。故治法根据证情,针对病势,当以止血为第一要着。盖血止虽有宿瘀而尚徐可图治;若血出不止,则血竭气越,  相似文献   

17.
缪氏三法:一曰宜行血,不宜止血;二曰宜补肝,不宜伐肝;三曰宜降气,不宜降火。此三法对后世影响较大。明清及近代医家对吐血一病的撰文或立说,常引用缪氏吐血三要法为论据。笔者在临床中分析了吐血病案多例,与缪氏吐血三要法的理论,持有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络病理论,探讨肾性血尿与肾络的关系.认为肾性血尿的病因病机为脾肾虚弱、血溢脉外,络脉瘀阻、血不循经,热灼肾络、血失常道;辨证治则为补气行血、摄血为本,祛瘀通络、止血为标,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相似文献   

19.
介绍远方教授从五脏论治肾性血尿的经验。肾性血尿发生以脾肾两虚为根本,而肺、肝、心等脏腑造成肾络损伤皆可发为血尿。远教授临床擅从五脏辨证论治:风热犯肺,以银翘散合小蓟饮子加减;心火亢盛,以导赤散加减;肝郁化火,以加味逍遥散加减;脾不统血,以归脾汤加减;肾阴虚火旺,以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合小蓟饮子治之。强调治宜辨别标本,病证结合。  相似文献   

20.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 ,溢出脉管外 ,导致九窍、肌肤等部位出血的统称 ,是多种疾病过程中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如吐 (呕 )血、咳 (咯 )血、衄血、便血、尿血、紫癜、崩漏等均属血证范畴。血证的治则 ,前贤已有论述。元代医家葛可久主张急性出血证应以止血为要 ,并创制有十灰散。明代医家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 :“一曰宜行血不宜止血” ,“二曰宜补肝不宜伐肝” ,“三曰宜降气不宜降火”。清代医家唐容川《血证论》提出治疗血证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原则。笔者将血证分为急症期、缓和期、恢复期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