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肾上腺肿瘤较为常见,种类繁多,根据患者有无肾上腺内分泌紊乱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病变。功能性肿瘤由于有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容易较早发现病变;而无功能性肿瘤,临床诊断困难,多依赖影像学检查,常于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CT为肾上腺肿瘤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21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探讨CT对于无功能肾上腺肿瘤  相似文献   

2.
林凯  朱达东 《江西医药》2011,46(5):465-466
目的总结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结果其中肾上腺腺瘤10例,嗜铬细胞瘤3例,髓样脂肪瘤2例,皮质腺癌2例,肾上腺转移瘤7例,肾上腺成神经细胞瘤1例。结论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肾上腺肿瘤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实时超声显像检查意外发现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9例,并作了CT 检查,结果相符。8例得到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其定位率为100%。此肿瘤因无内分泌功能,在临床上无症状,一般很难发现。实时超声显像检查灵活、多向、无创伤、便宜,操作方便,是目前发现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MRI对肾上腺转移瘤和非功能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肾上腺转移瘤55例,观察肿瘤的大小、边界、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的关系,肿瘤强化的形状等。结果转移瘤一般较大〉3cm,边界不清,中到明显强化或厚环状强化。网格状强化仅见于无功能性肿瘤。结论综合分析肿瘤的各种CT、MRI征象,大多数肾上腺转移瘤和非功能性肿瘤都可以鉴别。  相似文献   

5.
孙致强 《河北医药》2005,27(7):489-490
目的 提高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2003年5月收治的肾上腺偶发瘤4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12例,肾上腺囊肿1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肾上腺皮质癌4例,肾上腺转移癌3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例。结论对于肾上腺偶发瘤,均应常规行内分泌检查,CT对确诊肾上腺占位病变有较高价值。对于确诊为恶性肿瘤、功能性肿瘤及直径大于3.5cm的肿瘤,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应警惕偶发性嗜铬细胞瘤的潜在危险性,对非功能性、直径小于3.5cm的肿瘤可行CT随诊。  相似文献   

6.
王剑松  孙磊 《云南医药》1992,13(3):158-159
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大多数无症状,因而临床不易发现,当出现体征时瘤体已较大或进入晚期。目前,由于临床超声检查的普及以及CT的发展,被意外发现的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已逐年增多,现将近年收治的10例并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间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25例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以期提高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的诊断准确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肾上腺病变中,男性14例,女性1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2例,全部行螺旋CT扫描,其中18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不同类型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有其好发部位及特征性CT表现,CT诊断准确率高.结论CT检查在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上准确度高,可作为胸腺肿瘤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总结分析自2002年4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35例双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手术方式。结果无功能性双侧肾上腺肿瘤16例术后病理有5例为双侧嗜铬细胞瘤,2例单侧为嗜铬细胞瘤,其余为皮质腺瘤。随访1个月~7年无异常。双侧肾上腺醛固酮瘤7例和双侧肾上腺皮质醇瘤8例术后病理均为皮质腺瘤,随访6个月一6年,血压血钾均正常,无肾上腺低功表现,无复发。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例,术后病理为嗜铬细胞瘤,随访2~7个月,血压正常,无肾上腺低功表现,无复发。结论双侧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综合评价。对于双侧肾上腺有功能肿瘤应行双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而双侧肾上腺无功能肿瘤可根据影像学检查决定行双侧肿瘤切除术或行一侧肿瘤切除,对侧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附21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提高对肾上腺病变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2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并资料较完整的肾上腺肿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变大小、形态、边沿、密度、及强化等特征,总结其表现特点做以研究。结果在21例肾上腺肿瘤中,皮脂腺瘤13例,体积小到中等大小,有包膜,密度低而均匀,轻微强化;皮脂腺癌1例,体积大,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沿强化;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例,体积较大,边界规则而清楚,密度略不均匀,强化较明显;髓质脂肪瘤1例,体积较大,呈低密度,边界清,不强化;转移瘤2例,体积较小,密度较低、均匀,边界清,强化明显。畸态瘤1例,较大,边清,密度不均匀,可见脂肪密度和钙化。结论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及化验检查,可以作出影像学诊断,同时需与其他腹膜后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肿瘤的CT及MRI表现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民  王藏海 《河北医药》2003,25(10):749-750
CT一直被公认为是肾上腺肿瘤的最佳检查方法 ,然而CT检查也存在诸多限度。而且 ,MRI的一些新的成像方法的应用 ,使MRI在诊断肾上腺肿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合理选择检查手段 ,现将CT及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作一比较。我们收集我院 1999年 1月 1日至 2 0 0 1年 12月 3 1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 5 5例 ,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5例中 ,男 2 9例 ,女 2 6例 ;年龄 6~ 79岁 ,平均 3 7.2岁。只作CT检查者 3 1例 ,只作MRI检查者 11例 ,既作CT又作MRI检查者 1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全部患者均行肾上腺区平扫及平扫后增强扫描。结果: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患者中,腺瘤23例,嗜铬细胞瘤4例,髓性脂肪瘤1例,皮质腺癌3例,转移瘤5例。结论: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鞍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MRI平扫及其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并与手术证实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信号或密度上各有特点,大部分病例影像检查能做出正确定位、定性诊断,部分病例信号或密度相似,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结论 MRI是鞍区病变首选检查方法,在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邻近解剖关系,血管及血管病变方面优于CT,但CT在显示病变钙化及骨质破坏方面是MR1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资料,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总结其特征性CT表现。结果皮质腺瘤12例,皮质腺癌5例,嗜铬细胞瘤3例,髓样脂肪瘤4例,转移瘤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例。结论肾上腺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其的定性诊断及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功能肾上腺肿瘤的病理及临床特征。方法无功能肾上腺肿瘤82例,术前经B超(80例)、CT扫描(79例)或MRI(26例)定位诊断,8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晚期患者,未行手术死亡。所有患者术前各项内分泌指标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结果 81例手术患者,80例顺利切除肿瘤,术中未发现血压波动。80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 B超、CT为无功能肾上腺肿瘤首选诊断方法;直径>4 cm肿瘤需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方法:收集有完整的CT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41例,分析其CT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肿瘤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表现。结果:41例中,皮质腺瘤16例,密度低而均匀,强化轻;转移瘤11例,类圆形或不规则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明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0例,瘤体较大,平扫中密度常不均匀,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实体明显变化;皮质腺癌3例,呈不规则或分叶状的肿块,密度不均匀;髓质脂肪瘤1例,双侧发生,低密度脂肪组织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CT可对肾上腺肿瘤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4例无症状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情况。方法 自1998年12月~2004年4月经B超和CT诊断为无症状肾上腺瘤共24例,全部患者均作了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结果 24例中20例为无功能肿瘤,4例存在着隐性功能变化,直径在0.8~10.2cm。病理检查发现8例为嗜铬细胞瘤,5例发生肾上腺肿块内出血坏死,其瘤体较大。结论 无症状肾上腺瘤是肾上腺最常见的肿瘤。少数有激素分泌。若肿瘤直径〉3cm或进行性增大者,均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刘志霞  全冠民  耿左军 《河北医药》2009,31(17):2222-2223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诊断四肢软组织肿瘤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病理诊断的软组织肿瘤,行CT或MRI检查,分析病变部位、范围、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确定CT与MR诊断的正确率。结果血管性肿瘤9例,CT平扫可见静脉石。脂肪组织来源肿瘤9例,脂肪成分在CT及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周围神经肿瘤2例,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淋巴管瘤4例,均为海绵状淋巴管瘤,CT增强无强化。纤维肉瘤1例,CT示病变范围广泛,边界较清晰,密度均匀。鳞癌1例,CT示病变境界不清。滑膜肉瘤1例,CT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呈不均匀强化。27例定位正确率100%,定性正确率88.9%。结论CT与MRI均能清楚显示病变,明确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推测病变组织学来源和良恶性的鉴别方面MRI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医用红外热像技术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7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进行分析 ,部分病例结合B超及CT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57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有明显的变化 ,患者腰部皮温增高 ,高于正常皮温0.5~2.7℃ ,平均 (1.1±0.5)℃。结论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对于诊断肾上腺肿瘤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杰翔  李利 《首都医药》2005,12(6):29-30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红外热像技术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进行分析,部分病例结合B超及CT检查进行分析。结果57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红外热像图均有明显的显示,患者腰部皮温增高,高于正常皮温05℃-27℃,平均1.1℃士。5℃。结论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对于诊断肾上腺肿瘤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