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落实血袋回收管理制度,加强对输血科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好血袋回收工作。方法分析统计2017年4~9月本院各临床用血科室的血袋回收情况及24 h血袋回收率,分析血袋回收率低下的原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在实践中跟踪实施效果并总结经验。结果 2017年4月24h血袋回收率为78.54%,制定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期间,24h血袋回收情况有较大改观,各临床科室也更加重视血袋回收工作的落实。结论临床输血安全的保障需要全员的参与,应切实抓好输血的各个环节。应用PDCA循环法,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能够持续改进血袋回收的及时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医院血库管理系统增建废血袋回收管理模块,采用读取血袋条形码信息方法进行血袋回收登记,实现对废血袋的回收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对临床用血全程监控的可行性。方法在医院血库管理系统中建立数字型废血袋回收管理模块,临床输血完毕后,将废血袋送回输血科时读取血袋上的条形码,进行回收登记;系统可对已送回或未送回血袋情况进行查询。结果通过数字型废血袋回收管理模块对血袋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可快速、自动录入供者和受血者信息;实现对废血袋回收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临床用血全程监控管理。结论在医院血库管理系统建立数字型废血袋回收管理模块,能够准确记录回收的废血袋信息,操作方法简便可对输血科发出的每一袋血袋进行有效追踪,规范临床用血及废血袋的回收管理,实现对临床用血全程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室的管理质量。方法:科室自查与院感科抽查相结合,通过各种监测查出不足,找出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整改和总结。结果:制定了手术室监控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只有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从而降低手术感染率,保证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了解输血后血袋及时回收情况,探讨影响血袋及时回收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搞好血袋的回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12月各年度本院输血后血袋及时回收(输血后2 d)与未及时回收(输血后2 d)情况,探讨血袋及时回收影响因素。结果 2013年10月-2016年12月血袋及时回收率为95.55%,各年度输血后血袋及时与未及时回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袋回收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对法律法规的充分认识、人员调整变动、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5.
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院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科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在消毒灭菌、标准预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护理部对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认识程序是首位,发挥护士长承上启下的管理作用是关键,提高全员认识,重点培养骨干力量是落实措施的根本。护理部应加强管理  1.完善各项制度并组织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发展较快,尤其是消毒灭菌的方法更新更快。护理部主动配合医院感染科,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通过护士长例会布置落实。如我们多次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保管和回收制度;规范了医疗废物的分类、回收管理等制度。使我院的消毒灭菌、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的落实卫生部2006—04—29颁布实施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保证血液质量,输血安全,我们应用安全式采样血袋代替普通血袋进行血液采集及留样200份,无1例血液污染及留错血样事件发生。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输血病历存在的问题,规范输血病历的书写,降低输血医疗纠纷的风险.方法 由输血科人员对临床输血病历进行随机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检查内容包括: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病程记录、输血记录单、临床输血监测记录、输血反应单、血袋回收等七个环节,有一项不合格即视为整份病历不合格.结果 在1 329份输血终末病历中,输血病历总合格率为71.3%,被抽查的不合格病例中,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记录单、输血病程记录、输血监测记录、输血反应回报单、血袋回收不合格率分别为0.3%、9.5%、3.5%、4.1%、9.6%、0.15%、3.6%.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文书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其质量控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医院主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法律法规、输血相关制度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临床医护人员的输血行为,加强对输血病历的督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培养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提高专业能力、规范手卫生以及对重点部门进行管理,进一步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门的管理,全院医务人员能正确认识医院感染、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结论: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根本措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认识,加强对眼科手术室安全护理管理。方法:对影响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结果:落实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未发生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结论:健全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注重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及护理安全管理教育,重视手术安全细节管理等,可保证眼科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  相似文献   

10.
按临床路径管理的要求制定标准化输血和质量监控流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构建临床输血闭环管理体系。初步建成了输血前评估、输血申请和审批、标本采集和运输、血液库存管理、血型复检和输血相容性试验、发血和取血、输血前准备和核查、输血过程巡查、输血后效果评价、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血袋回收等全程各节点的闭环式管理和监控体系。经多家医疗机构试运行,可为临床输血提供高效、安全、可溯源的临床输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质量查房在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2009年上半年将临床输血纳入医院医疗质量查房体系,对输血相关文书、输血医嘱、合理输血、护理输血操作流程、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后血袋管理等内容进行督查,并现场反馈,提出整改意见。2009年下半年查房结合上半年存在问题进行督查,监督整改措施及效果。结果临床输血质量查房各项内容不规范情况明显下降,临床医师输血知识和风险意识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输血质量查房对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意义重大,是提高输血质量和防范输血医疗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输血医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地位日见重要.长期以来,有关输血的差错事故时有所闻,如何实现安全输血,是医患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专家认为,在保证输血安全的检验工作中,技术成分占3分,质量管理占7分,由此可见切实抓好血库质量管理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加强对住院患者输血制度管理流程,完善规章制度,狠抓贯彻落实,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制定输血管理制度流程,将执行输血制度纳入到病房护理管理中.结果 2007年对修改输血管理流程前后的调查,结果 显示输血方面的问题得到明显纠正和提高.与2006年比较优质率从68.42%提高到85.96%.结论 应用输血管理流程,可以提高护士对临床输血安全的质量管理能力,进一步减少医患纠纷及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临床输血路径管理体系中输血闭环管理模式对临床用血过程管理规范化的促进作用。方法 根据闭环式临床输血管理系统中各功能模块对临床输血过程中各节点的控制流程,分析各功能模块功能的完整性、实用性以及在输血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结果 闭环式临床输血管理可科学监控临床输血全程关键节点。医师模块实现了申请过程中输血指征智能评估和临床症状强制性评估、监控输血知情告知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医师申请权限管理、门诊输血的自动划价、输血申请单的完整性并实现了患者标本有效性提示等功能。护理功能模块实现了各时间节点扫码记录、患者身份和血袋信息扫码识别、输血过程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等功能。输血科功能模块实现从血液入库到血袋回收的全程监控、输血相容性试验的管理和质量控制、从输血科主界面一键登录电子病历系统监控合理用血等功能。大量输血审批模块实现了远程电子审批且未审批的常规输血申请单禁止打印。自体输血治疗模块从采血前评估、输血方式选择、血液管理到输血后评估通过智能信息检索与路径实时控制,实现了质量和安全前馈控制。结论 临床输血路径管理体系中的输血闭环管理可有效提升临床输血安全性和输血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输血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输血仍有某些不能预测的传染病发生 ,并由此引发输血医疗纠纷。临床护士在保证病人输血安全和保存原始输血医疗文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护士对输血传染病医疗纠纷的认识及采取相对有效的措施 ,减少或避免输血纠纷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1 护士认识输血传染病医疗纠纷的重要性1 1 国家对安全输血的重视。安全输血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由于艾滋病的快速蔓延 ,已成为各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我国为保证临床用血需要和病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减少和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制订护理不良事件登记表,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规范科室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结果护理管理者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范于未然,提高护理质量。结论针对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加强了护理人员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产科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助产人员综合素质,保证产科护理质量。方法:改善服务意识,建立健全产科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职责,加强助产人员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训练,严格执行产科依法管理制度,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以高度责任心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保证产科质量,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结果:通过对产科护理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助产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母婴安全。结论: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及助产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保证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苗亮  闫素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829-4832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依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有关国家的法律法规[1],健全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狠抓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质控监测工作,加强了医院重点部门的感染防控管理,强化了医务人员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提高了防控能力。具体实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宁波地区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输血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输血治疗的安全与效果,与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密切相关,而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决定输血质量的关键因素[1],为更好地加强对医院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落实血液质量管理责任制,保证临床输血安全,2008年2月我们对本市86家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加强对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抓好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由院感科抽样监测检查反馈情况和科室自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并及时总结。结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介入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介入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只有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落实控制感染的措施,才能提高介入手术室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