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调查研究陕西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体工作开展的现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组织体系建设、制度政策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以陕西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体(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整群抽样,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相应统计结果。结果:陕西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体工作现状、制度建设、上报情况良好,但工作人员满意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结论: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组织建设;优化办公条件;保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经费;加强工作交流;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陕西省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开展情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陕西省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基本建设、制度建设、经费支持、培训交流和上报情况等信息。结论针对统计结果,在基本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改善垦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垦区范围内医疗机构2010~2012年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垦区在药品不良反应管理部门体制,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垦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完善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管理部门,构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创新药品不良反应宣传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及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为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哈尔滨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及结论 医疗机构ADR监测体系建设、报告质量、报告时限、报告类型存在不足,应充分重视ADR监测工作,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监测水平和素质,完善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ADR)系统中最重要的节点就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其自身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并且相关药品监测标准和不良反应监测标准较为落后.这严重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构建形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0~2014年连续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采用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逐年增加,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数量较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体是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报告比例较低,抗感染药品的药品不良反应仍居首位。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依然是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建议:提高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率;强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重视抗感染药品的不良反应;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7.
浅议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亮 《中国药事》2010,24(3):268-269,286
目的为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就目前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必须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4级技术监测网络体系,完善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才能有效保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如何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对我院2002~2006年五年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经验、教训、涉及的药疗纠纷的处理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加强合理用药教育以及提高医务人员、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认知度任重而道远.建议,尽快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赔偿基金。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近年来在医疗机构抽验药品的质量情况,为药监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药品监管及抽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检验报告书为依据,对2006--2009年我所在医疗机构抽验的药品质量现状及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陕西省、市、县及乡等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质量情况基本良好,存在质量问题较多的主要为注射剂、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结论:通过总结归纳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监管部门监管及医疗机构改进工作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衡  曾秋初  李慧  黄晟  谢天宁 《中国药事》2011,25(5):460-461
目的探讨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分析了近两年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的现状,用举例和对比方法对现存问题进行了说明和比较。结果与结论针对实际问题,从法律角度和技术层面提出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江西省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菁  章光文  潘蕾  方欣 《药品评价》2007,4(3):185-186
近年来,江西省对通过《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宣传,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以及医疗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得到提高。报告意识逐渐增强.使我省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全面了解我省ADR发生的情况.对2006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治疗用药是一把双刃剑,除了发挥其防病治病的效果之外,使用不当也可能产生毒副作用。而医疗机构又是药品的主要输出口地,因此做好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至关重要。通过对10家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对ADR监测的实施情况,总结现在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对10家医疗机构(5家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设置、人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主体之一,在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阐述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工作。  相似文献   

14.
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丽英 《中国药事》2009,23(5):444-445
目的推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方法针对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果与结论提出进一步推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深入开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卢熠  何文威 《中国药业》2006,15(12):40-41
目的 促进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方法 阐述医院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与结论 目前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的范围和深度不够,必须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成四香  曾繁典 《中国药师》2011,14(3):419-421
目的:促进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开展。方法:通过分析制约医院做好ADR监测工作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医院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目前医院ADR监测工作开展的范围和深度不够,其中认知度不够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建议各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ADR报告意识培训、经费投入、加强医疗机构ADR监测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黄羽 《北方药学》2014,(5):105-106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情况,查找问题并分析原因,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10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手工筛选以及统计学软件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满分为100分,医务人员平均得分(56.97±2.03)分,不同学历的医务人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缺乏;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监测体制不健全,监测力度不够;应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和评价工作,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对优化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小坤 《药学进展》2006,30(11):512-515
对我国当前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探讨完善与优化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及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市5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的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种类、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由抗菌药和注射途径给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药品不良反应损伤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数量需提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宣传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性,为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根据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填写的要求,分析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与结论药品经营企业应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水平,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