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使用当中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害的反应,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变态反应、依赖性、成瘾性、继发性反应以及引起后代畸形等作用,但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药品不合理应用的现象,致使药品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国际上给药品不良反应下的定义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药品犹如一柄双刃剑,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是有其他不良反应.所谓不良反应,即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有害的、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魏晶晶   《中国医学工程》2011,(3):148-149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我国现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均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患者个体差异、性别、年龄、遗传、给药方法及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给药剂量、浓度等均为影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服用假药、劣药、过期失效药、超剂量用药、用错药及擅自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等发生的有害反应均不能按ADR对待。人们对ADR的认识是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及研究而逐渐重视的。  相似文献   

6.
临床应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岑显娜 《广西医学》2009,31(6):896-898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一部分。我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该规定明确指出构成药品不良反应必须兼备三个条件:一是“合格药品”;二是“正常用法用量”;三是“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判断是否属于药品不良反应,必须以上述规定衡量,如果上述药品不良反应是由中药引起的,就是中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谈别嘌醇药物不良反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嘌醇药品不良反应是指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物代谢最主要的器官是肝脏,胃肠道、肺、皮肤和肾也可产生有意义的药物代谢作用。药物排泄主要通过肾脏、消化道,以及其他途径如汗液、唾液、泪液等,但量很少。  相似文献   

8.
1、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概况: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质量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用量的情况下法,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药物依赖性等。  相似文献   

9.
浅谈药品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松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57-1259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ADR)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其中1/4是抗生素所致,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本身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有害或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  相似文献   

10.
高明娥  靳志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539-3539
1定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中对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根据临床表现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药物不良反应通常分为A型和B型两大类,A型反应又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它是药物常规药理作用的延伸和发展,其发生与药物在体内浓度高低或剂量大小密切相关,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容易预测。A型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作用和首剂效应。B型反应也称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non-dose-reated adverse reactions),是一种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8):1501-1501
药品不良反应 按照WHO国际药物检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根据此定义:一是"合格药品";二是"正常用法、用量";三是"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三者缺一不可,判断是否属于药品不良反应,必须用规定去衡量。中药不良反应包括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因素等。  相似文献   

13.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及用量下出现的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近几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如何合理用药,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我院2007年临床药学室收集上报的145份ADR报表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年龄分布、药物种类及影响因素等,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减少ADR的重复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根据此定义:一是“合格药品”;二是“正常用法、用量”;三是“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三者缺一不可,判断是否属于药品不良反应,必须用规定去衡量。中药不良反应包括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因素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一般是指在常用量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发生意外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鉴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严重性和给病人带来的危害,我国实施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呈报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我院实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医院领导重视,相关科室支持,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00年至2002年的主要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为此,笔者对我院2010—2011年收集的1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总结、分析,以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副反应),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上报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64例抗精神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占主要地位,以利培酮最多,主要是神经系统的锥体外系反应.结论 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工作,强化医护人员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20.
浅谈药师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志刚 《中外医疗》2010,29(34):183-183
目的探讨药师如何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方法通过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医院药师工作的核心和宗旨,担负起药物咨询,提供药学服务重任。结果充分发挥药师专业特长,参与临床用药,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特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