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对妇科晚期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采用SELD INGER法作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SIAC),治疗妇科晚期恶性肿瘤85例,其中26例伴有腹水,2例伴有胸水。结果2例胸水全部吸收,24例腹水基本吸收占92.3%,自觉症状好转有效率为88.2%,瘤体缩小有效率为84.7%,64例获得再次手术的机会。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对妇科晚期恶性肿瘤可减轻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治疗妇科晚期恶性肿瘤的方法。方法 采用Scldinger法作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化疗(SIAC),治疗妇科晚期恶性肿瘤73例,其中22例伴有腹水,2例伴有胸水。结果 22例腹水、胸水患者,经SIAC治疗后,腹水基本吸收及明显减少20例,占99%,自觉症状(腹痛、腹胀、下坠等)较前明显好转。介入化疗后术中见肿瘤体积缩小,粘连程度减轻,术中出血少,行宫颈癌根治术41例,行卵巢癌根治术10例。结论 超选择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妇科晚期恶性肿瘤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动脉插管化疗是挽救和延长晚期妇科肿瘤病人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药物直接进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使药物分布到肿瘤区域的浓度高,作用时间长,全身副作用小,因而对肿瘤的杀伤力强。关于动脉化疗术的方法,疗效已屡见报导,但对这一手术的护理报导较少,我们医院自1993年开展至今共进行动脉插管化疗34例,临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文就动脉插管局部化疗的临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管介入化疗在晚期卵巢癌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丽萍  易为民 《江西医药》2000,35(5):267-268
目的 研究术前应用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seldinger插管方法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对1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行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并进行手术等治疗及随访观察。结果 12例卵巢癌近期有效率为58.3%,其中原发性卵巢癌近期有效率85.7%;转移性卵巢癌近期有效率20%。结论 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可使肿瘤缩小、松动,为手术等治疗创造条件,是治疗晚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晚期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评价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子宫颈癌22例,子宫体癌6例,卵巢癌9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葡萄胎2例)采用一侧股动脉插管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肿瘤血管治疗。每例病人插管1~4次,总共插管98次。在髂内动脉灌注3~4种化疗药物。结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肿瘤治疗制定的统一标准判断疗效: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2例,无变化9例,病变进展4例。总有效率(CR PR)为67.5%。所有病人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近期疗效。结论:介入治疗既可以术前缩小肿瘤,以利于手术切除,又可作为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和延长病人的寿命,其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一种比较理想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妇科晚期癌及复发癌无满意治疗方法,化疗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以往主要应用全身静脉化疗法,疗效差,副反应重,病人衰弱常不能耐受化疗而失去治疗时机,我们采用 X线下股动脉穿刺,双对侧髂内动脉插管,长时间动脉灌注化疗法,可降低化疗副反应,抗肿瘤疗效高,为妇科晚期癌及复发癌治疗的一条新途径,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2年间采用双骼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法治疗妇科晚期癌及复发癌14例,其中外阴癌Ⅲ期2例,宫颈癌Ⅲ期2例,富颈复发癌4例,子宫肉瘤复发1例,卵巢癌Ⅳ期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介入化疗)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具有疗效好、副反应轻等优点,对这种病人的护理与静脉化疗不同,作者通过对28例介入化疗病人的临床护理,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1977年2月~1999年2月我科先后采用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病人28例,其中宫颈癌Ⅲ期5例、Ⅳ期3例,卵巢癌12例,绒毛膜癌8例。年龄27~68岁,平均47-5岁。1-2 方法 28例病人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留置动脉导管,用动脉泵加压注入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应用双髂内动脉置管持续化疗灌注临床效疗。方法对双侧髂内动脉插管,选择对肿瘤/肿瘤术后区给予稀释后的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灌注,然后再把稀释到1000 ml的顺铂100~120 mg持续7~8 h用输液泵泵入灌注。结果本次所选病例达到100%的双侧髂内动脉插管置管成功率,达到瘤体缩小后而行切除肿瘤的患者5例,肿瘤切除术后的16例患者和2例再次手术切除后的患者进行介入持续灌注全部没有发生复发现象。结论应用髂内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化疗妇科恶性肿瘤,可使肿块体积缩小,为手术切除肿瘤提供机会,也对肿瘤术后的复发起到抑制及对术后化疗有提高疗效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是挽救和延长晚期妇科肿瘤病人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药物直接进入癌肿的供血动脉,使药物分布到肿瘤区域的浓度高、作用时间长、全身副作用小,因而对肿瘤杀伤力强。我科自1997年开展至今共施行动脉插管化疗28例,现将观察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材 本组28例患者,年龄25~68岁,其中宫颈癌16例、宫体癌8例、绒毛膜上皮癌4例。12 动脉插管操作方法 在X线电视下将导管经皮由一侧动脉插入,注入造影剂,经髂外动脉到髂总动脉分支处转入髂总动脉进行造影,最后将导管保留于病灶侧子宫动脉,导管入皮处与皮肤缝合固定,留置时…  相似文献   

10.
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可提高抗癌药物在肿瘤组织及子宫、附件、阴道及邻近组织的浓度,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药物的全身反应,从而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我科在1995~1996年对妇科恶性肿瘤20例进行了双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方面积累的经验体会报  相似文献   

11.
张晓云 《河北医药》1993,15(5):308-309
化疗栓塞(Chemoembolization)是一种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与栓塞肿瘤血供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晚期肝癌选用放射介入学方法或直接开腹插管行肝动脉栓塞(HAH)治疗,已成为目前对手术治疗有困难的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栓塞剂及药物的选配对治疗效果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晚期乳腺癌动脉插管化疗近期疗效。方法:经患侧尺动脉插管至胸廓内动脉和/或胸外侧动脉水平,按CFP方案治疗,结果:有效率和手术切除率达78.5%,结论:对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时机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患侧尺动脉插管化疗可获得较高的再次手术切除率,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对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而后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结果3例患者介入手术操作均获成功,完全缓解(CR)无1例,部分缓解(PR)1例,有效率33.3%,平均存活时间9个月。结论动脉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仍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4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后观察临床分期改善情况及手术率。结果临床分期改善率为83.33%。化疗后手术率为47.62%。结论动脉栓塞化疗能改善临床分期,为手术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5.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肺癌又1种值得探索的方法,它的特点是灌注抗癌药后,肿瘤局部症物浓度高,停留时间长,全身副作用小,并发症少。我院胸外科自1987年11月以来,对31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58例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灌注化疗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经肝动脉碘油化疗栓塞术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方法,收到较好效果,成为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命。资料老年人原发性肝癌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60-74岁,平均67±3.8岁,所有患者均按1977年全国肝癌诊断标准诊断。方法按照Sdi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腹腔或肝总动脉造影,观察肿瘤类型及血液供给情况,然后选择插管进行化疗和栓塞。采用四联,5-Fu0.75-100mg、丝裂霉素20mg、阿霉素或表阿霉素30-50mg,加入40%国产碘化油10ml内,充分抽血吸成混合悬乳剂,最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介入法”治疗晚期肿瘤所致管腔狭窄或阻塞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10例患者有完整的随访资料,所有病全铣 行导丝通过狭窄段或潜在的腔隙行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定期行肿瘤供血动脉规范性的插管化疗。结果 10例患者均开通成功,置入支架12枚,所有病例术后均行多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的缓解,生存期延长。结论 双介入疗法为晚期肿瘤所致的管腔狭窄或阻塞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介入技术治疗晚期妇科癌的疗效、副作用与前景。方法 在DSA下,采用Seldinger’s改良法,经皮行股动脉穿刺,选择髂动脉插管造影,向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或)加明胶海绵栓塞。观察症状、体征及术后病理标本。结果 共介入治疗9例病人。术前应用3例,肿瘤体积缩小、松动,术后病理均见肿瘤细胞坏死。晚期肿瘤出血应用3例,均短期内达到止血目的。1例术后给疗、放例胎盘部位滋叶细胞肿瘤,亦  相似文献   

19.
现代血管性介入技术源于 195 3年 Seldinger经皮动脉穿刺插管技术 ,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动脉插管有利于提高抗癌药物在肿瘤组织及盆腔组织的浓度 ,能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药物的全身反应。我院近年来应用超选择动脉插管化疗的方法 ,先后治疗 10例妇科恶性肿瘤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0例为 1997~ 1999年在我院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卵巢肿瘤 4例 ,临床分期为 a~ c;宫颈癌 4例 ,临床分期均为 b;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 2例 ,一例为侵蚀性葡萄胎伴肺部转移 ,另一例为绒癌伴肝肺转移 ,该例在应用动脉插管化疗前已行两个疗程全身静…  相似文献   

20.
血管介入治疗为晚期肝癌及无法手术患者提供了治疗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介入治疗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影响介入治疗能否顺利进行,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的疗效也很重要。 介入级疗的方法是采用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插管,应用导管技术置管于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药物在动脉内浓度高、副作用小、疗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