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者采用形态计量法,对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及其与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细胞系进行了形态测量。对两种细胞的结构参数做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杂种细胞的平均直径(?)及平均体积(?)均比亲本细胞大(P<0.001)。杂种细胞的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高尔基区分泌小泡增多;线粒体明显肿大。提示:杂种细胞的分泌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examethylenebisacetatmide,HMBA)对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细胞系MEC—1细胞进行体外诱导,经光镜、电镜等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HMBA作用后,MEC一1细胞大小趋于一致,胞浆丰富,核浆比减小,胞核异型性降低;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细胞器趋于成熟,核形态规整,胞浆内出现代表分泌功能的成熟酶原颗粒。  相似文献   

3.
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诱导分化的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MBA)对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细胞系MEC-1细胞进行体外诱导,经光镜、电镜等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HMBA作用后,MEC-1细胞大于趋于一致,胞浆丰富,核浆比减小,胞核异型性降低;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细胞器趋于成熟,核形态规整,胞浆内出现代表分泌功能成熟酶成颗粒。  相似文献   

4.
氧化砷诱导食管癌细胞系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系SHEEC1以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细胞凋亡光镜和电镜的形态改变。方法:SHEEC1细胞常规培养在199培养基,在5umoL/LAs2O3作用72h收获细胞以苏木精-伊红染色,TUNEL标记,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查。结果:光镜下凋亡细胞核致密,染色质片段化,胞浆红染,TUNEL标记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查出现凋亡峰(亚G1/G 0峰)。电镜下可见两种死亡细胞:一种是核固缩,有染色质凝集靠近核膜等典型凋亡改变;另一种细胞浆退行性变及细胞坏死改变。结论:食管癌细胞系SHEEC1可以用As2O3引起凋亡,提示其可以作为治疗食管癌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株新的肝癌细胞系EHBC-512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切取肝癌手术标本进行体外原代培养,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周期,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荧光及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上清液AFP的表达;裸鼠体内种植观察异种成瘤情况.结果:光镜下细胞形态具有肝癌细胞特征;电镜下细胞具有较多的线粒体,核异形性明显,染色体众数为110~120条.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48 h,贴壁率达90%.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AFP、CK18表达,CEA、CK19未表达;细胞高分泌AFP,上清液AFP含量>1 210 μg/L.裸鼠体内成瘤病理检测与原发灶保持相同的结构和细胞形态.结论:成功建立一株生物学特性稳定并能体外高分泌AFP的人类肝癌细胞系(EHBC-512),为肝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抗DR5单克隆抗体(mAb),检测死亡受体5(DeathRecepter5)在肿瘤细胞系表面的表达。方法sDR5免疫BALB/c小鼠,小鼠脾细胞与SP2/0-Ag14细胞在50%PEG条件下融合,获得能够分泌抗DR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DR5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抗DR5mAb结合至细胞表面的量来分析死亡受体在肿瘤细胞系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肿瘤细胞表面DR5的表达水平分别为Jurkat细胞91.61%、NS-10.66%。结论抗DR5mAb能够特异性与DR5结合。DR5在Jurkat细胞系高水平表达,NS-1细胞系几乎不表达。该特异性mAb在研究TRAIL受体的生物功能上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对研究DR5在组织和细胞系表达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抗HBV末端蛋白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单克隆抗体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玉红  高萍 《医学争鸣》2003,24(11):1000-1001
目的:制备分泌抗乙型肝炎病毒末端蛋白mAb杂交瘤并研究杂交瘤细胞及所产生抗体的特性.方法:用经原核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末端蛋白(HBV-TP)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经筛选和克隆化建立杂交瘤细胞系,然后用ELISA法筛选出阳性克隆,以免疫组化ABC方法研究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特性.结果:共筛选出3株能持续、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其杂交瘤细胞经过100d连续培养,mAb分泌稳定,特异性强,腹水抗体效价免疫组化ABC法1:1000。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其相应抗原在肝炎及肝硬变组织中呈高表达(80%),正常肝组织中未见阳性反应;其抗原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内.结论:此3株抗乙型肝炎病毒末端蛋白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具有特异亲合性,其成功制备为研究HlB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乙肝患的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陕区  张惠中 《医学争鸣》2000,21(4):446-448
目的 建立抗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单克隆抗体杂交瘤并研究杂交瘤细胞及抗体特性。方法 用经原核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蛋白(HBV-RT)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筛选和克隆化制备杂交瘤细胞系,然后用ELISA法筛选出阳性克隆,最后用免疫组化ABC方法研究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特性。结果 2株能持续、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其杂交瘤细胞经过100d连续培养,单克隆抗体分泌稳定,特异性强、腹水抗体效价免疫组化ABC法1:1000。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其相应抗原在肝炎及肝硬变组织中呈高表达(73%),正常肝组织中未见阳性反应;其抗原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内。结论 此2株抗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亲合性,它们的成功制备为研究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乙肝患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小鼠骨髓瘤细胞系与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融合,对影响人-鼠杂交瘤细胞制备人单抗成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按免疫时间(天)及体外刺激与否分为四组、其中以 PWM+TT 体外刺激 PBL(比体外不刺激)的细胞融合率高,且易建成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系。经5次克隆化后获得5株抗 TT 的人单抗杂交瘤细胞系。经双扩确定 IgG2株,IgM3株。冻存10个月后复苏,传代及适当的克隆化后仍为阳性。上清液中人 IgM 的分泌量为0.42~1.15μg/ml。经染色体鉴定确为人-鼠杂种细胞。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小鼠骨髓瘤细胞系与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融合,对影响人一鼠杂交瘤细胞制备人单抗成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按免疫时间(天)及体外刺激与否分为四组、其中以PWM TT体外刺激PBL(比体外不刺激)的细胞融合率高,且易建成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系。经5次克隆化后获得5株抗TT的人单抗杂交瘤细胞系。经双扩确定IgG2株,IgM3株。冻存10个月后复苏,传代及适当的克隆化后仍为阳性。上清液中人IgM的分泌量为0.42~1.15μg/ml。经染色体鉴定确为人-鼠杂种细胞。  相似文献   

11.
用Con A活化的小鼠脾脏细胞免疫同品系动物(BALB/c鼠),取免疫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选择了一株有分泌抗活化小鼠T细胞抗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有限稀释法连续4次克隆化。采用ELISA法分析,初步证实该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McAb)与Con A 活化的小鼠脾细胞的结合反应明显高于与未经活化的其他细胞(胸腺细胞、肠系膜淋巴结细胞、脾细胞)的反应。用琼脂双扩散法证明该MeAb属于小鼠IgG类。  相似文献   

12.
用事故死亡者脑组织中提纯的人脑肌酸激酶(CK-BB)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应用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小鼠脾细胞分别与2种骨髓瘤细胞(NS-1,653)融合,筛选得到8株能稳定分泌IgM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对分泌抗体经酶联免疫电泳转移试验(West-Blot)进行了鉴定,其中4种抗体能特异地与CK-BB的SDS-PAGE电泳带结合。提示这些单克隆抗体有可能应用于肌酸激酶的结构功能研究和临床检验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 HLA-I 类抗原单态性单克隆抗体,命名为CJH-F6,经流式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放射免疫沉淀 SDS-PAGE 测定,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和血小板吸收试验均证明为抗 HLA-I 类抗原单态性单克隆抗体,Ig 类别为 IgM,文内讨论了此单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KN28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丫啶橙(AO)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和电镜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KN28的凋亡。结果发现:经消炎痛作用2h后,MKN28细胞的AO染色阳性率上升,并和消炎痛呈剂量依赖关系,提示消炎病可诱导MKN28细胞凋亡,且凋亡的诱导在2h内即可启动。流式细胞未显示细胞周期亦发生变化,C0/G1期细胞从60.1%下降至28.6%,S期从28.5%增加至35.6%,G2/M期细胞从11.4%增加至35.8%。超微结构的变化为:细胞变圆,细胞核浓缩,染色质越边缘化分布。提示非衡作类抗炎药消炎病可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KN28凋亡,且凋亡的诱导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Light microscopy study of direct smear of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revealed definite cellular atypia, abnormal mitoses and gland-like arrangement of the cells. In cells of the original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specimen, PAS positive secretory granules were present, but no AB positive ones. Tumor tissue obtained after animal inoculation showed the presence of glandular structure with HE stain, and nest-like structure was demonstrated electronmicro- scopically. Also revealed were a few "A cells" secretory granules as well as junctional complexes characteristics of epithelial tissue. In addition, Leuchtenberger's inclusion bodies were found within the in vitro cultured cells. This also support- ed their epithelial origin and malignant nature. The original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was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which manifested with dedifferen tiation after prolonged culture in vitro. It might be concluded that the in vitro cultured cells assayed were adenocarcinomas, and, when considered with the clinical data, gastric adenocarcinoma.  相似文献   

16.
一株人类星形细胞瘤细胞系在体外已连续传代培养近3年,传至180代。定名为JCBI。其形态具有恶性肿瘤细胞的典型特征;细胞倍增时间为70h;培养第6天时细胞分裂指数为33‰;平板集落形成率为49%;染色体数是83条(35%)和82条(27%),为亚四倍体核型,染色体具有明显异常;在免疫抑制小鼠皮下异种移植成功,成瘤率为87.5%;电镜观察JCBI细胞浆内含有丰富的胶质微丝。用抗GFAP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JCBI细胞呈GFAP阳性,证明JCBI确为星形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本细胞系的建立为胶质瘤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细胞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7.
紫杉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微管药紫杉醇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并进一步研究bcl-2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以紫杉醇处理HL-60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2)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孵育前后细胞凋亡率(AP)的变化;(3)用RT-PCR法检测药物孵育前后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1)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紫杉醇能抑制HL-60细胞生长;(2)紫杉醇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显示剂量效应:(3)在紫杉醇诱导HL-609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下调。结论:紫杉醇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bcl-2基因参与了紫杉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3-溴丙酮酸作用于HepG-2细胞,观察3-溴丙酮酸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3-溴丙酮酸在25~75μg/mL范围内,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3-溴丙酮酸处理HepG-2细胞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生长稀疏,细胞质透亮度下降,细胞脱落增多;透射电镜观察到染色质固缩、边集,核质内可见空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3-溴丙酮酸可将HepG-2细胞阻滞于S期,且DNA直方图上可见亚二倍体峰。在3.125~25μg/mL范围内,3-溴丙酮酸可剂量依赖性的诱导HepG-2细胞凋亡。结论:3-溴丙酮酸抑制HepG-2增殖并诱导HepG-2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肌醇六磷酸(IP6)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IP6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IP6对HepG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IP6作用后的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且与药物剂量呈依赖关系(F=342.15,q=2.98~28.53,P<0.05);与0 mmol/L IP6组相比,1.0、2.0、3.0 mmol/L IP6组均有效抑制Bcl-2的表达(F=110.21,q=5.88~16.92,P<0.05),上调Bax的表达(F=26.00,q=2.97~8.19,P<0.05)。结论 IP6可能通过调控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而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