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芝孢子粉胶囊动物长期毒性试验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洁  雷红莉 《医学信息》2000,13(11):626-627
1 方法与结果健康大鼠 6 0只 ,6周龄、体重 90~ 10 0 gwistur大鼠 ,♂♀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 3组 ,每笼 5只 ,分别给予二种浓度的药液和水 2 ml/10 0 g· ig连续 6 0 d,按要求 〔1〕进行药物长期毒性观察 ,由 T检验进行统计比较。1.1 对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给药期间各组大鼠进食、活动、皮毛、大便及各种生理反射均无异常改变 ,其体重增长亦无明显差异 ,如表 1表 1 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X± Sg对照组 2 .5 g/kg 1.2 5 g/kg药前 96± 1496± 13 94± 162周 10 4± 1810 6± 1710 6± 184周 12 6± 32 12 6± 2 812 0± 2 36周 146…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晕康胶囊对抗小鼠的晕动作用,为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的眩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小鼠75只,分为5组,即晕康胶囊大剂量组(0.8g.kg-1)、中剂量组(0.4g.kg-1)和小剂量组(0.2g.kg-1)地芬尼多阳性对照组(2×10-3g.kg-1)生理盐水组每组15只。连续灌胃给药10天后进行实验,取一记纹鼓,在其表面用砂窗覆盖,以便小鼠能附着在上面,45°角倾斜转动记纹鼓(转速约为12转/分),记录小鼠从转动开始掉下来的时间(即抗晕动潜伏期),如20分钟仍未掉下,以20分钟记。结果:晕康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抗晕动潜伏期分别从生理盐水组的8.63±4.3…  相似文献   

3.
观察鼠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移植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小鼠疾病进程的影响,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采用MOG35-55抗原与完全弗氏佐剂(IFA)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制作EAE模型;24只小鼠分成三组,即未干预对照组、C3H10细胞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HE染色,Fast-blue染色观察小鼠脑和脊髓的病理学改变,结合神经功能评分和体重测量的方法观察C3H10细胞移植对EAE小鼠的影响。结果:(1)动物行为学的改变:免疫后第10天开始,未干预对照组小鼠陆续出现EAE临床症状,第14至第18天达到发病高峰,平均神经功能评分为2.3±0.36(P<0.05),持续评分30d;C3H10细胞移植组小鼠有1只14 d和18 d神经功能评分为1分,正常对照组小鼠一直未出现临床症状(0分),持续观察30 d;(2)未干预对照组小鼠体重呈逐渐下降,第14天体重约(918.93±2.12)g,第22天约(18.65±2.04)g;C3H10细胞移植组小鼠体重有上升趋势,于造模后第14天称得体重为(18.7±0.93)g,造模后22 d小鼠体重保持在(19.26±0.58)g,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病理学改变:未干预对照组小鼠脑和脊髓小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呈袖套状或脱髓鞘改变,而C3H10细胞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未出现明显的脑和脊髓小血管炎症病理变化。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移植于EAE小鼠可明显减少并延缓EAE发病,呈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MRL lpr/lpr自发狼疮小鼠观察霉酚酸酯 (MMF)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周龄雌性MRL lpr/lpr自发狼疮小鼠分别予以MMF(90mg·kg-1·d-1,po)、甲基强的松龙 (MPS) (2 5mg·kg-1·d-1,ip)、环磷酰胺 (CTX) (2 5mg·kg-1·w-1,ip)治疗 2 4周。分别测定3种不同药物对小鼠尿蛋白排泄量、动物死亡率的影响 ;放免法测定血清抗dsDNA抗体的变化 ;运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治疗药物对小鼠肾组织表达ICAM 1、PAI 1的影响。结果 治疗 2 4周后 ,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P <0 .0 5 ) ,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9个月时 ,对照组为 (11.9± 2 .8)mg/d ,MMF组 (5 .1± 1.2 )mg/d ,MPS组 (3.4± 0 .8)mg/d ,CTX组 (2 .9±0 .3)mg/d],动物累积死亡率明显降低 ,血清中抗dsDNA抗体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P <0 .0 1) [治疗 9个月后 ,对照组为 (6 1.6± 7.1) % ,MMF组 (2 8.7± 4.6 ) % ,MPS组 (37.6± 4.3) % ,CTX组 (4 0 .1± 5 .8) % ],肾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减轻 ;肾组织免疫组化、RT PCR结果表明 ,3种药物在基因转录、蛋白质表达水平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肾组织内ICAM 1、PAI 1表达。结论 MMF对MRL lpr/lpr自发  相似文献   

5.
狼毒大戟对病毒性T细胞白血病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中药狼毒大戟抗病毒性肿瘤机理。方法  6 15近交系小鼠 5 0只 ,随机分为5组 ,其中设肿瘤对照组 (Ⅰ ) ,2种剂量的治疗组 (Ⅱ、Ⅲ ) ,药物对照组 (Ⅳ )和正常对照组 (Ⅴ )。治疗组和肿瘤对照组皮下接种L6 15白血病肿瘤株 ,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每天经胃分别给予狼毒水浸出液1.8g kg( 36mg)、3.0g kg( 6 0mg) ,连续 1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观察肿瘤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及DNA电泳图谱 ,并检测肿瘤细胞c myc和ras基因的表达。结果  3.0g kg狼毒给药组外周血白细胞[( 0 .116 4± 0 .0 12 3)× 10 9 L]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 [( 0 .2 199± 0 .10 99)× 10 9 L],P <0 .0 1。 1.8g kg和3 .0g kg狼毒药物组的细胞凋亡率 ( 2 3 .6 0 %± 2 .2 7% ) ,( 36 .40 %± 4.99% )均明显高于肿瘤对照组( 4.6 0 %± 0 .97% ) ,P <0 .0 1。在治疗组动物外周血中观察到大量的具有特征性的凋亡细胞和典型的DNA凋亡梯形电泳带。与肿瘤对照组相比 ,狼毒治疗组肿瘤细胞c myc和ras基因表达受到明显的抑制 (P <0 .0 1) ,表达强度也明显减弱。随着狼毒剂量增大 ,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P <0 .0 1)。结论 狼毒大戟能抑制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增殖 ,并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c myc和ras基因表达发挥抗病毒性肿瘤的作  相似文献   

6.
抗解浸膏是由黄柏、黄苓、栀子、金银花、板兰根等中药组成,用于风热感冒的治疗,本文对其抗炎和镇痛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小鼠灌胃给药0.84、1.68和252g(生物)/kg,每日一次连续三天,末次给药后1.0小时,以二甲苯小鼠耳廓致炎,阿司匹林和生理盐水分别作阳、阴性对照,结果显示抗解浸润膏三剂量组耳肿胀度分别为10.3±3.0、8.8±2.3和9.3±2.7mg,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3.0±2.5mg)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0.01),另以相同剂量给大鼠灌胃每日一次,连续三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者血清的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及补体 (C3、C4 )水平 .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5 0例静脉吸毒者和 40例健康对照组IgG、IgA和IgM及C3、C4 值作比较 .结果 吸毒组IgG(2 1.2 9±7.13g/L)、IgM(3.14± 1.35g/L)及补体C3(1.82± 0 .48g/L)、C4 (0 .5 1± 0 .12g/L) ,与对照组IgG(12 .82± 2 .17g/L)、IgM(1.81± 0 .70g/L)及补体C3(1.0 2± 0 .2 9g/L)、C4 (0 .32± 0 .0 84g/L)比较 ,极显著增高 (p <0 .0 1) ,并且吸毒组的IgA(2 .44± 0 .95g/L)比对照组IgA(2 .0 0± 0 .83g/L)显著增高 (p<0 .0 5 ) .结论 静脉吸毒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异常 ,与伴发感染有关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血管活性多肽 (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 ,VIP)对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 pleorganfailure ,MOF)时肠黏膜肥大细胞 (intestinalmucosalmastcells,IMMC)活性的调节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酵母多糖腹腔注射法制作大鼠MOF模型 ,注射酵母多糖后 ,经尾静脉输入VIP(剂量为2 0pmol g体重或 0 .2pmol g体重 ) ,观察动物肠、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的组织病理改变及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血氧分压PO2 等功能指标变化 ,测定动物外周血和小肠组织组胺水平 ,透射电镜观察IMMC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大剂量VIP输注后 ,与MOF对照组相比 ,大鼠各重要器官病变明显加重 ,ALT升高 [(180 .6 0± 2 3.4 0 )U Lvs (331.34± 35 .0 0 )U L],Cr升高 [(10 2 .35± 17.3)U Lvs 2 0 .5 0U L],PO2 降低 [(12 .5 4± 2 .6 0 )kPavs (7.4 4± 2 .17)kPa],P <0 .0 1,小肠组胺水平明显升高 [(8.4 0± 1.79)ng g体重vs (14 .30± 2 .70 )ng g体重 ,P <0 .0 1],IMMC脱颗粒现象明显改善。而小剂量VIP输注后 ,大鼠各重要器官病变明显减轻 ,ALT下降 6 2 .35 % ,Cr下降 6 3.2 0 % ,PO2 升高 38.30 % ,P <0 .0 1,小肠组胺水平明显降低 [(8.4 0± 1.79)ng g体重vs (4.70± 0 .4 5 )ng g体重 ,P <0 .0 1],IMMC脱颗粒现象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莪妇康胶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XSZ-hs7型微循环显微镜和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记录丹莪妇康胶囊灌胃给药后0、5、10、20、30min及腹腔注射(ip)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l.0mg/kg)后5、10、20和30min小鼠微循环细静脉、细动脉的管径。结果给予丹莪妇康胶囊后,高剂量组(4.0g/kg)小鼠的耳廓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明显增大,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0.01)。此外,丹莪妇康胶囊能明显减轻肾上腺素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对微动脉的舒张作用更强,与同时间点的溶媒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丹莪妇康胶囊对正常小鼠和肾上腺素致微循环小鼠耳廓的微动、静脉有一定的舒张作用,提示本品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甲状腺重量及血清TSH浓度对小剂量1 3 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疗效的影响。方法 :患者治疗前均行甲状腺SPECT扫描并检测血清FT3、FT4、TSH浓度 ;1 3 1 I治疗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 1 2~ 2 3。结果 :①治疗前一次给药组TSH浓度为 0 .10± 0 .34mμ·L- 1 ,重复给药组为 0 .0 4± 0 .10mμ·L- 1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治疗前甲状腺的重量一次给药组为 5 1.2 2± 2 6 .0 9g ,重复给药组 87.34± 6 3.6 9g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1)。结论 :小剂量1 3 1 I治疗甲亢的疗效良好 ,多数患者能一次治愈 ,但对于大甲状腺患者或血清TSH浓度很低者则需多次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病毒性心肌炎 (VMC)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动态变化及mRNA的表达及其在VMC小鼠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小鼠VMCTNF αmRNA的表达 ,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检测VMC小鼠在接种病毒后 3、5、7、9、15、35d血清TNF α的变化 ,并分析了TNF α与VMC发病的可能关系。结果 实验发现VMC小鼠TNF α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 ,而且接种病毒后 7d的表达量 (1 94 )大于 3d(1 0 9)和对照组 (0 0 7)。VMC小鼠在接种病毒后 3~ 35d各时点的血清TNF α水平 (分别为D3组 15 9 7± 4 0 8;D5组 2 12 7± 4 6 0 ;D7组 2 96 7± 34 3;D9组 2 6 7 3± 4l 4 ;D15组 187 8± 4 9 6 ;D35组 15 5 4± 35 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2 7 2± 13 8,P <0 0 5或 0 0 1)。结论 小鼠VMC血清TNF α及其mRNA水平升高 ,TNF α可能参与了VM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对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 0例ASAI~II级中上腹部手术的病人 ,男 2 8例 ,女 32例 ,年龄 31~ 70岁 ,体重 45~ 74kg ,I组 (n =30 )为非糖尿病病人 ,II组 (n =30 )为糖尿病病人 (注 :术前血糖已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 ,其中合并高血压的 15例 ,I组 7例 ,II组 8例 ,两组患者其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详见表 1。表 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 x±s)年龄 (岁 )体重 (kg)手术时间 (min)异丙酚用量 (mg)I组 (n =30 ) 52± 2 .51 53± 4 .5 30 0± 1 3 2 51 0± 35II组 (n =30 ) 53± 2 .35 54± 3 .0 2 78± 1 2 2 538± 40  …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报告用柴芍液给小鼠腹腔注射,观察其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一、柴芍液对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影响:将4O只小鼠(体重19.8±2.1g)随机分成4组。Ⅰ组和Ⅲ组腹腔注射100%柴芍液,剂量为200mg/10g体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女大学生为对象 ,探讨体骨盐量和BMI的关系 ,为推测体骨盐量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受试者BMI在 16 .2~ 31.2kg/m2 的女大学生 5 0例 .测定项目包括身高、体重 [体脂肪量 +体骨盐量 +除脂肪除体骨盐量 ]、BMI、体脂肪率、体骨盐率等指标 .结果 ①受试者的身高 15 6 .6± 3.4cm ,体重 5 5 .7± 3.2kg ,体脂肪量 15 .0± 5 .4kg,体骨盐量 2 .4 12± 0 .30 1,除脂肪除体骨盐量 34.5± 3.3kg,BMI 2 1.2± 3.2kg/cm2 ,体脂肪率 2 7.2±4 .5 % ,体骨盐率 4 .1± 0 .3% ,体骨盐量 /除脂肪体重 5 .8± 0 .5 % .②受试者的各部位的骨密度上肢 0 .72 7± 0 .0 6 7g/cm2 .下肢 1.0 72± 0 .10 2g/cm2 ,躯干 0 .80 7± 0 .0 6 7g/cm2 ,全身 1.0 4 3± 0 .0 76g/cm2 .体重、BMI与躯干和全身的骨密度指标之间有显著相关 .体脂肪量与躯干的骨密度之间表现为低相关 ,体骨盐量、BMI、体骨盐量 /除脂肪体重等指标与骨密度包括上肢、下肢、躯干和全身等指标之间有显著性相关 .结论 研究表明利用BMI判断骨质疏松是可行的 ,对于瘦型者实施骨质疏松的诊断是应该提倡的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不孕患者血孤啡肽及泌乳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不孕患者血孤啡肽及泌乳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9例内异症不孕妇女(不孕组)、32例内异症妊娠妇女(妊娠组),23例单纯输卵管阻塞不孕妇女(对照组)及30例健康妇女(正常组)血孤啡肽及泌乳素的含量。结果(1)不孕组妇女血孤啡肽及泌乳素的含量分别为(28.44±6.55)ng.L-1和(42.33±9.92)μg.L-1,妊娠组妇女血孤啡肽及泌乳素的含量分别为(18.26±5.13)ng.L-1和(29.32±8.51)μg.L-1,对照组分别为(10.18±3.64)ng.L-1和(18.05±4.77)μg.L-1,正常组分别为(11.35±3.71)ng.L-1和(16.14±4.46)μg.L-1。(2)内异症不孕组及妊娠组妇女血孤啡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1及P<0.05),且不孕组与妊娠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3)不孕组及妊娠组妇女血泌乳素含量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1及P<0.05),且不孕组水平显著也高于妊娠组(P<0.05)。(4)内异症不孕组血孤啡肽及泌乳素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孤啡肽及泌乳素与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GM-CSF对MUC1基因疫苗抑制乳腺癌生长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GM CSF有无增强MUC1基因疫苗对EMT6乳腺癌生长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股四头肌肌肉注射法 ,将构建的MUC1基因疫苗pcDNA3.1 MUC1免疫雌性BALB/c小鼠 ,每 3wk 1次 ,共 3次。每次基因免疫后 1、3、5d ,皮下注射GM CSF 10 0 μL(1μg/ 10 0 μL)。最后 1次基因免疫后第 3周 ,接种表达MUC1的EMT6小鼠乳腺癌细胞。两周后观察、记录肿瘤的生长情况。于肿瘤细胞接种后第 4 3天 ,处死全部动物 ,称量肿瘤的质量。用 4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结果 :接种肿瘤细胞后 4 3d ,MUC1基因疫苗加GM CSF组、MUC1基因疫苗组、pcDNA3.1加GM CSF组及pcDNA3.1组 ,EMT6肿瘤的大小依次为 (135± 33.8)mm3 、(2 5 0± 34.3)mm3 、(5 6 8± 4 3.6 )mm3 和 (5 96± 4 8.2 )mm3 ;平均瘤质量 (g)依次为 (0 .81± 0 .4 2 )g、(1.2 3± 0 .4 1)g、(2 .30± 0 .4 8)g及 (2 .2 8± 0 .5 8)g。与对照组相比较 ,MUC1基因疫苗组EMT6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5 ) ;与单独MUC1基因疫苗组相比较 ,MUC1基因疫苗加GM CSF组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在效靶比为 10 0∶1、5 0∶1、2 5∶1和 12 .5∶1时 ,MUC1基因疫苗加GM CSF组特异性CTL对EMT6靶细胞的杀伤率 ,依次为 6 8.5 %、 5 3.4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 β 淀粉样蛋白 (Betaamyloidpritein ,Aβ)与载脂蛋白E4(ApolipoproteinE ,ApoE4)对神经元的共同作用 ,探讨老年性痴呆发病的细胞分子机制。材料与方法 :体外培养神经细胞 ,采用MTT比色法和免疫组化标记 ,结合图像分析技术 ,研究Aβ3 1 3 5和ApoE4对海马神经元存活和生长的作用。结果 :(1 )Aβ3 1 3 5(1 0 0 μmol/L) +ApoE4(1 0 μg/ml)和Aβ3 1 3 5(2 0 μmol/L) +ApoE4(1 0 μg/ml)的OD值 ,分别为 0 .1 97± 0 .0 2 1和 0 .1 91± 0 .0 2 4,明显低于对照组 0 .2 2 9± 0 .0 0 3 μm(P <0 .0 5 )。 (2 )这两组神经元胞体的最长径分别为 1 0 .0 7± 1 .98μm和 1 0 .0 1± 1 .68μm ;最短径分别为 6.40± 0 .77μm ,6.2 8± 0 .89μm ,明显低于对照组 1 2 .73± 3 .0 0 μm、7.0 5± 1 .0 4μm ,Aβ3 1 3 5组 1 2 .0 9± 2 .45 μm、7.0 1± 1 .0 2 μm ,最长径和最短径 (P <0 .0 5 ) ;(3 )两组神经元突起平均长度分别为 2 6.3 6± 7.73 μm和2 3 .86± 7.2 9μm ,明显低于对照组 3 0 .88± 9.79μm、2 8.3 4± 4.40 μm ,P <0 .0 5。 (4 )Aβ3 1 3 5(2 0 μmol/L)组的平均突起长度 (2 6.81± 5 .42 μm) ,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poE4组 3 0 .60± 7.3 0 μm(P <0 .0 5 )。ApoE4对海马神经元的存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 :受试对象 12 0例 ,分为对照组 30例 (男 18,女 12 )、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 30例 (男 18,女 12 ) ,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 30例 (男 18,女 12 )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 30例 (男 18,女 12 ) ,检测血清瘦素、胰岛素、Ⅳ型胶原及血糖浓度 ,分析瘦素水平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无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及PDR组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为 6 91± 1 87μg/L ,7 83± 2 11μg/L ,9 5 6± 2 4 3μg/L和 11 6 9± 2 5 7μg/L ,经协方差分析排除体重指数的影响 ,PDR组血清瘦素浓度高于NPDR组 (t=2 15 ,p<0 0 5 )、无视网膜病变组 (t=2 71,p <0 0 1)及对照组 (t =3 5 0 ,p <0 0 0 1) ;NPDR组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 (t=2 2 3,p <0 0 5 )及对照组 (t=2 75 ,p<0 0 1)。血清瘦素浓度与体重指数、胰岛素呈正相关 (r=0 2 2 ,p <0 0 5 ;r=0 2 8,p<0 0 1)。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瘦素浓度升高 ,且增高的幅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静息B细胞免疫诱导小鼠心肌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延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小鼠耳后心肌移植作为模型观察静息B细胞在诱导延长移植物存活的作用。用C5 7BL/ 6新生小鼠的心脏移植给Balb/c成年雌性小鼠的耳后 ,受鼠在移植前 1周事先尾静脉注射C5 7BL/ 6静息B细胞 ,同时观察了用静息B细胞免疫后的Balb/c小鼠脾细胞对C5 7BL/ 6小鼠脾细胞的CTL活性。结果显示单独使用静息B细胞免疫组受鼠的同种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为 (16± 1 34 )d [空白对照组为 (10± 1 0 5 )d],单独注射阿霉素组心肌平均存活时间为 (14 6± 1 74)d ,静息B细胞预处理同时配合使用阿霉素组 ,心肌平均存活时间延长至 (2 7 8± 3 96 )d (P <0 0 0 1)。而活化B细胞组的小鼠排斥反应强烈 ,在移植后 8d之内全部排斥。静息B细胞免疫鼠对同种细胞的杀伤率 ,明显低于用活化B细胞免疫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玲  顾长海  李欣  刘俊 《免疫学杂志》2001,17(3):216-218
目的研究激活诱导细胞死亡 (AICD)现象在乙型肝炎慢性化和重型化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分离 2 0例慢性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与 1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 PHA的刺激下培养 72 h后收集细胞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 PBMC凋亡率乙型肝炎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2 5 .48± 14.0 7) % vs(11.45± 5 .2 7) % ,P<0 .0 1];慢性乙型肝炎组 [(30 .5 7± 13.4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1.45± 5 .2 7) % ,P<0 .0 1]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 [(13.5 9± 6 .44 ) % ,P<0 .0 1];PBMC凋亡率乙型肝炎 HBe Ag(+ )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2 9.5 0± 12 .5 4) % vs(11.45± 5 .2 7) % ,P<0 .0 1]。结论 AICD可能是形成 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