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成形术中额颞部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为解决临床上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时常出现的血运障碍,全鼻再造时的衬里缺损以及应用耳廓复合组织修复鼻翼缺损时面积受限等问题。方法:对29例(58例)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进行解剖。结果: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车上动脉的分支、眶上动脉的浅支、颞浅动脉额支的额眶支相互吻合成网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主干及顶支发出2~3支耳支分布至耳轮。结论:额部皮瓣应设计在旁正中的滑车上动脉血管走行轴线上;可同时用两侧额部皮瓣行全鼻缺损的修复;亦可经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及其分支,设计出带蒂的大面积耳廓复合组织岛状瓣修复大面积鼻翼缺损或半鼻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的经验。方法 2010年以来收治胸部深度放射性溃疡6例,全身麻醉下行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清创,切除坏死软组织及变性肋骨,根据缺损大小及形状,切取带有腹壁上动静脉血管蒂的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胸壁缺损,重建胸壁。其中4例采用纵行腹直肌肌皮瓣;2例采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供瓣区给予游离皮片移植或缝合修复。结果 1例患者皮瓣边缘与创缘愈合不佳,给予扩大切除局部病变皮肤范围后缝合修复。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术后随访1~3年,溃疡无复发,供瓣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清创后,应用血运丰富的腹直肌肌皮瓣覆盖,可有效修复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来自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和应用经验.方法 2003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于21例烧、创伤后肢体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4种来自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予以修复,其中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侧胸带蒂皮瓣5例、胸脐穿支带蒂皮瓣9例、远端扩展的双叶阔筋膜张肌带蒂肌皮瓣4例、小腿后侧近端蒂皮瓣3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3 cm×8 cm~40 cm×20 cm.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修复.结果 本组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无切口感染,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13例患者获得2 ~ 36个月的随访,大多数患者供、受区的外形及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 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成活可靠,手术简便易行,用以修复肢体组织缺损,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缺损有独到之处,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严重创伤或手术切除后形成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术,术中根据患者损伤的创面部位采用带蒂或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修复缺损处,3例胫前或足背动脉受损者采用逆行吻合血管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个月~22个月,皮瓣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刘凤翔 《医学信息》2010,23(18):3435-3436
目的探讨额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鼻缺损的优质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手术效果。方法对7例行额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鼻部缺损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指导,术后血运观察。结果 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患者进行术前良好的心理指导及术后严密的血运观察是护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足底皮瓣的血管神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跟损伤后,用合适的软组织来修复缺损部位,是临床医生极为关注的问题。Shanahan等用带足底内侧动脉及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修补由于神经萎缩而引起的足跟部溃疡;Hanrampf等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趾短屈肌肌皮瓣转移至足跟后部及跟腱下部以修复缺损;高学书等应用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岛状皮辨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均获成功。临床方面对足底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作了不少研究,但在解剖学方面有关足底血管神经的研究报导则较少。吴晋  相似文献   

7.
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修复拇指软组缺损13例。其中10例行皮神经与指神经吻合。术后10d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8个月。转移皮瓣外形、色泽及功能满意。指腹两点辨别觉10-12mm,指间活动范围为-15°-82°。结论: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血供可靠,能恢复感觉,修复后功能及外形均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肌)瓣修复面颊部软组织损36例,其中有背阔肌皮瓣16例,阔筋膜张肌皮瓣6例,骼腹股沟皮瓣14例,皮瓣面积最大6cm×5.5cm。结曝:术后皮(肌)瓣全部成活,经随访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应用显微技术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不失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蒂轴型背部肌皮瓣在邻近部位深度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05年至201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轴型背部肌皮瓣转移修复邻近部位深度创面22例。烧(创)伤创面彻底清创、溃疡和肿瘤切除后采用胸背动脉为蒂的背阔肌肌皮瓣14例,背阔肌肌皮瓣联合髂腰皮瓣3例,联合胸大肌皮瓣1例,腰动脉和肋间后血管为蒂的逆行背阔肌肌皮瓣1例,下位斜方肌肌皮瓣3例。结果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后感染或远端部分坏死各1例;4例供瓣区植皮部分未成活,经再次扩创或二期植皮后愈合。其余组织瓣移植未见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修复部位功能和外观均基本满意。结论带蒂轴型背部肌皮瓣能满足颈、胸、上肢等深度创面覆盖的需要,可安全、有效地修复这些部位的深度创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外伤、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以颈横动脉浅降支及其伴行静脉为蒂的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外伤、肿瘤等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共10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2cm×7cm~24cm×9cm,修复皮瓣大小为13cm×8cm~25cm×1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9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7d肌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延期愈合,供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5例患者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0.5~1.5年。肌皮瓣外形满意,有3例患者肿瘤未见复发,供瓣侧肩外展功能良好。结论下斜方肌肌皮瓣手术操作简便,组织瓣有足够长度及面积,血供丰富,可满足颈部及头部各个区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腓动脉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动脉瓣用于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07年7月,采用腓动脉逆行带蒂皮瓣修复中足缺损23例,游离腓动脉腓骨瓣修复上肢骨缺损2例,游离腓动脉腓骨肌皮瓣修复胫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4例.结果:本组皮瓣均成活良好,供区均痊愈.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2 a,23例行腓动脉瓣修复者患肢功能基本恢复,感觉恢复达S3+,均出现两点分辨觉.6例腓骨移植者,6个月左右骨愈合.结论:腓动脉逆行带蒂皮瓣、游离腓动脉腓骨瓣、游离腓动脉腓骨肌皮瓣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用于修复中足创面,大段骨缺损及骨与软组织复合缺损.  相似文献   

12.
肩胛下血管蒂组织瓣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肩钾下血管蒂组织瓣的血供解剖 ,解决肩钾下血管蒂的联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 6具新鲜尸体标本 ,从肩胛下血管起始处灌注中华墨汁 ,观察皮肤着色范围 ,于背阔肌上缘、前缘、肩胛岗、腋前线和髂嵴平面分别切取组织块做连续切片 ,应用Luzex F图像分析仪 ,观察皮瓣间微血管构筑。结果 肩胛皮瓣、背阔肌肌皮瓣、侧胸皮瓣间存在非常丰富的血管吻合网。临床上以肩胛下动静脉为血管蒂 ,包含肩胛皮瓣、背阔肌肌皮瓣、侧胸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巨大软组织缺损 ,吻合血管移植 6例 ,轴型皮瓣移植 5 0例 ,均获成功。结论 肩胛下血管蒂联合组织瓣是一个理想的供区 ,可用于移植修复大范围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足底和足内侧区切取游离或带蒂皮瓣时供区部位隐蔽,皮瓣血管蒂位置表浅易于解剖,不损害主要血管,皮瓣质地与手部皮肤相似,可携带神经重建受区感觉功能。因此,该处是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前足及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重要供区,也是游离皮(肌)瓣修复手部创面的良好供区。目前可于该处切取的皮(肌)瓣包括:足底内侧皮瓣(medial plantar skin flap)[1],足内侧皮瓣(medialis pedis flap)[2],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edial plantar artery perforator flap,MPAP)[3],足底内侧肌间隔筋膜岛状皮瓣(plantar marginal septum cutaneous island flap)[4],足底内侧静脉皮瓣(medial plantar venous flap)[5]和母展肌瓣(abductor hallucis muscle flap)[6]等。  相似文献   

14.
头皮大面积缺损外科修复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经验及教训,探讨外科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对头皮撕脱伤头皮保存完整者急症实施吻合血管的头皮再植,对保存不完整者尽可能寻找血管实行部分再植;对头皮缺损但帽状腱膜完整者根据污染情况实施急症植皮术或二期植皮修复;对伴有大面积颅骨外露者应用带蒂斜方肌皮瓣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结果再植头皮大部坏死1例,部分坏死2例;带蒂斜方肌皮瓣部分坏死1例,寄养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完全坏死1例,其余皮瓣及植皮均全部成活,颅骨完全覆盖。结论对急性期头皮撕脱伤应尽力予以再植;对帽状腱膜完整者植皮修复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带蒂斜方肌皮瓣血运可靠,适应于修复头顶枕部的缺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颅骨大面积外露具有供皮量大、抗感染能力强的优点,适用于颅骨长期外露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应用复合组织移植一期修复复杂指背腱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背动脉为蒂带肌腱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足背动脉为蒂带趾长伸肌腱复合组织皮瓣及肌腱移植锁骨下带蒂皮瓣3种方法修复,为36例合并皮肤缺损的复杂指背腱膜损伤进行急诊修复。结果:36例全部成活,随访1 ̄5年,按TA M功能评定法:优11例、良20例、差5例,优良率86.1%。结论:(1)对合并皮肤缺损的复杂指背腱膜损伤根据伤情,较大面积的手背手指皮肤肌腱缺损,以足背动脉为蒂带趾长伸肌腱复合组织皮瓣修复;(2)手指近节皮肤肌腱缺损,以掌背动脉为蒂带肌腱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手指中远节皮肤肌腱缺损,以肌腱移植锁骨下带蒂皮瓣修复,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在44侧成人下肢标本上,采用巨微解剖及累计灌注等方法,观察了隐动脉及其毗邻关系,探讨带隐血管蒂膝内侧皮瓣、缝匠肌皮瓣、缝匠肌股薄肌双皮瓣、股骨内侧髁骨瓣和逆行岛状隐血管肌皮瓣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50具成年尸体主要浅层肌的血管解剖观察和血管造影对比研究,将肌肉的血液供给分为以下六种类型:①单支营养动脉型,②主要营养动脉加次要营养动脉型,③主要营养动脉加节段性动脉型,④二支主要营养动脉型,⑤单节段性营养动脉型,⑥双节段性营养动脉型。 根据肌肉和肌肉皮肤血管的分布,并参照临床实际应用,给下列八种复合组织瓣以命名:①全厚肌皮瓣,②肌筋膜蒂岛状肌皮瓣,③血管神经蒂岛状肌皮瓣,④间断型肌皮瓣,⑤动脉干蒂肌皮瓣,⑥多血管蒂肌皮瓣,⑦肌皮感觉瓣和⑧肌骨皮瓣。  相似文献   

18.
以颈横动脉为蒂皮瓣修复大面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颈横动脉分支为血管蒂的皮瓣、肌皮瓣,因其血运良好、易于成活,而广泛应用于头、面、颈等部位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修复。我科自1995年以来,临床应用此类皮瓣8例,均获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8岁~65岁。应用颈肱皮瓣修复头部皮肤癌根治术后创面2例、枕部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创面1例,应用上斜方肌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切除术后创面2例,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右上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合并残腔存留3例。除1例术后出现皮瓣血运障碍,经相应处理延期愈合外,其余均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用简单、可靠、有效的方法修复腋部、肘部及前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根据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特点,设计以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顺行及逆行筋膜岛状皮瓣移位修复腑部、肘部及前臂上部皮肢及软组织缺损共12例。结果 3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其中1例坏死,由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较多,采用同侧的带蒂背阔肌肌皮瓣单极移位修复,另2例通过蒂部拆线减压,皮缘小静脉放血而成活;余9例未出现血管危象顺利成活,全部病例经3-30月的随访,皮瓣柔软、细腻有弹性,外形佳,且恢复一定的感觉。结论 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血运可靠,并含有感觉神经,手术操作简单,用于修复腋、肘部及前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6):676-678,F0003
述评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组织工程学协调发展朴英杰23(1):3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丁自海等23(2):115老树逢春发新枝钟世镇23(4):339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徐达传等23(4):343皮瓣、肌瓣、骨瓣双蒂腓肠肌皮瓣下滑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学杨军等23(1):31以腓骨短肌腓浅血管为蒂腓骨短肌皮瓣逆行转位术的应用解剖罗滨等23(1):38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应用解剖张发惠等23(2):118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应用解剖张发惠等23(2):122足背皮瓣与足外侧或外踝上哑铃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