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上牙槽后动脉(PSAA)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的位置关系,为上颌窦底提升术等临床口腔外科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15年6—12月,对10%甲醛溶液固定的1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的PSAA进行解剖,观察PSAA的走行特点。分别以上颌窦底、牙槽嵴顶为参照面分为上颌窦底组、牙槽嵴顶组,以上颌第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第一前磨牙为标志点,分别测量PSAA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的距离。结果 PSAA由上颌动脉进入翼腭窝前发出,沿上颌骨体颞下面下行,发出分支与上牙槽后神经伴行进入牙槽孔;继而在上颌体内或上颌窦黏膜外经过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上方呈弓形向前上内走行,并发出分支止于上颌磨牙及前磨牙牙槽突颊侧牙根和黏膜。PSAA在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处与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逐渐加大,分别为(15.57±0.53) mm、(16.07±0.30) mm、(18.96±0.43) mm、(21.27±0.61) mm,与上颌窦底的平均距离逐渐加大,分别为(6.68±0.26)mm、(7.26±0.34) mm、(8.54±0.45) mm、(9.81±0.43)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SAA在由上颌第二磨牙向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走行过程中,与上颌窦底和牙槽嵴顶的距离均在上颌第二磨牙处最短,与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距离逐渐加大,准确测量PSAA在不同标志点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间的距离,为临床口腔外科相关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有助于减少术中PSAA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松软牙槽嵴和/或牙槽嵴粘膜增生形成的原因,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80例戴用全口义齿一年以上的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缺牙原因,义齿戴用的时间,牙槽嵴粘膜情况,松软牙槽嵴和/或牙槽嵴粘膜增生发生的部位,人工牙的类型等。结果:①180例全口义齿病例中,有松软牙槽嵴者20例,占22%,男:女=6∶4,其中下牙槽嵴占60%,上牙槽嵴占20%,上下牙槽嵴均有者占20%。患牙槽嵴粘膜增生者共8例,占4.4%,最多发生在下舌侧,其次为下唇沟。同时患有松软牙槽嵴和牙槽嵴粘膜增生的有4例,占患牙槽嵴粘膜增生病例的一半。②在患松软牙槽嵴的病例中,人工牙为塑料牙和瓷牙各占50%。缺牙原因为牙周病者共12例,占60%,龋病2例,占10%,龋病-牙周病者8例,占30%。③在患松软牙槽嵴的病例中,下颌牙槽嵴条件均为差,上颌牙槽嵴条件均为中或差。在患增生的粘膜组织的病例中,75%病例义齿固位为中或差,25%义齿固位为较好。结论:发病原因与患者缺牙原因,牙槽嵴部位,牙槽嵴条件,人工牙类型等有关。因此可以认为,牙槽嵴粘膜松软是戴用全口义齿后出现的不可忽视的问题,而牙槽嵴粘膜松软和/或增生的粘膜组织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一副全口义齿不是一劳永逸的,使用一定的时间后需要更换,特别对牙槽嵴条件较差的患者而言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种植体植入同步Bio-Oss骨粉覆盖对牙槽骨骨量缺损患者种植成功率、牙槽神经功能及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进行收治的牙槽骨缺损107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种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牙种植体植入)和观察组(54例,牙种植体植入同步Bio-Oss骨粉覆盖),观察临床植入成功率、术前、术后6 m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SNAP)以及术后不同时期新生骨厚度与骨密度.结果:观察组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临床植入成功率为52(96.3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临床植入成功率为43(81.13%)例(P<0.05);观察组术后1、3 m的骨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的骨厚度(P>0.05);术后,观察组不同强度刺激下SNAP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3、6 m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种植体植入中同步覆盖Bio-Oss骨粉能进新生骨厚度与骨密度的形成,提高牙槽骨骨量缺损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正常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使用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固定牙外伤及牙槽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方丝弓矫治原理和矫治方法 对外伤性牙松动、牙脱落及牙槽骨骨折共11例,22颗患牙进行固定结扎.结果 20颗患牙成功固定,恢复正常,仅2颗失败.结论 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治疗牙外伤及牙槽外伤,牙齿复位精确,咬合关系恢复佳,有利于牙周健康,是外伤性牙及牙槽损伤可靠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6.
BACKGROUND: In our previous studies, we had prepared calcium phosphate ceramics with better ectopic osteogenesi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ovel osteoinductive calcium phosphate ceramics in the repairing of alveolar cleft.
METHODS: Bilaterl alveolar defects were created in nine immature beagles. Three months later, osteoinductive calcium phosphate ceramics with high modular surfac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smooth surface (control group) were randomly implanted in each side of the defect. Meanwhile, the corresponding material was implanted into the thigh muscle. New bone formation in the implanted region, osteogenesis in the implanted region and muscle, and respair results were respectively observ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light microscope and CT at 4, 8 and 12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 (1)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observation: A circular permutation of red, yellow and green fluorescent strip could be observed in both two groups. (2) Light microscope observation: At 12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bone reconstruction was obvious, the implant material was decomposed gradually, the gap was fill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mature bone that combined with the rest material closely, and numerous Haversian canals appear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milar but slightly inferior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quality of new bon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aterial successfully induced heterotopic osteogenesis in muscle, while the control did not. (3) CT examination: The two group materials restored the appearance and continuity of the alveolar ridge, and made no effect on the eruption of permanent teeth in both sides of the defect. To conclud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novel osteoinductive calcium phosphate ceramic exhibits advantages in alveolar cleft repair with earlier osteogenesis activation, faster osteogenesis rate and more bone formation than those tradition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7.
8.
单侧后牙反牙合治疗对骨骼及功能的影响BrinI,etal.AmJOrthodDentofa-cialorthon.1996Feb;109(2):173~179单侧后牙反牙合(UPXB)是种常见的错牙合情况,常常表现为下部中线偏移,终末咬合Ⅱ类拾伴有Ⅱ... 相似文献
9.
10.
背景:建立合适的牙槽嵴缺损动物模型可为开展剩余牙槽嵴的保存、修复研究奠定基础。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
方法:全麻下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术后4,8,12周,处死白兔,游标卡尺测量兔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拔牙窝的愈合程度,X射线摄片观察兔下颌拔牙创内骨小梁改建情况。
结果与结论: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牙槽嵴长度、宽度和高度均逐渐降低;拔牙窝内有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新生骨小梁和血管网逐渐形成,牙槽窝持续沉积新生骨组织,与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骨改建生成,拔牙创愈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及X射线片均证实兔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选用正常牙合成年人60个进行侧位头影测量,并将头影测量值的均数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上面高、下面高、全面高及下凳七牙区牙槽骨的高度男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上颌后牙区牙槽骨的高度及翼上颌裂至上颌前牙区的距离男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据此认为女性短面形多于男性。因此,研究结果支持面部形态对无牙颌牙槽嵴的吸收有一定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牙齿排列不齐,牙槽畸形严重的影响了面容美观及生理功能,使众多的患者围绕在困惑之中,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意识到矫治畸形,改善面容美观恢复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作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上、下颌前牙根尖下矩形截骨,牙间骨段断离、移位及钛镍矫正经固定20例取得了良好的美容效果及功能恢复。 本手术矫治优点如下:1.唇侧根尖下截骨,保 相似文献
14.
15.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口腔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和相互渗透而确立的种植义齿修复术,给很多难以常规义齿修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缺牙区的部位、牙槽嵴的形态、质地等对种植义齿的成功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前方牵引与Frankel矫治儿童替牙期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替牙期牙(反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为前方牵引组和Frankel组,每组各38位。通过分析头影测量结果和患者舌位置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NA角、ANB角、U1-SN角、U1-NA角、U1-L1角的角度明显增大,两组患者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组患者舌长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前方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牵引与Frankel矫治儿童替牙期反(牙合)效果均佳,但Frankel治疗改善舌长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膝关节反屈是一种极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病因复杂,临床多见骨骼发育改变和神经肌肉病变,膝关节正常活动受限.受多种因素影响,产前诊断困难.出生后一旦发现,需及时治疗,否则膝关节功能将受限,影响站立行走和日后生活.本文报道一例诊断为先天性双膝关节反屈畸形新生儿,经保守与矫正治疗,随访发现患儿膝关节反屈畸形得以控制并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9)
背景:拔牙后会发生牙槽嵴的萎缩和吸收,对于采用何种方法或者何种材料能更有效预防拔牙后牙槽嵴的萎缩,目前还是难以彻底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观察纳米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水凝胶预防牙槽嵴萎缩的效果。方法:取54只SD大鼠,拔除左侧中切牙制作剩余牙槽嵴吸收模型,随机分均分为3组,实验组在拔牙窝内注入纳米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水凝胶,对照组在拔牙窝内注入纳米壳聚糖水凝胶,空白组不注入任何材料。术后3,6,9周完整分离下颌骨,高频钼靶X射线测量剩余牙槽嵴高度,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后3,6,9周各组牙槽嵴顶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实验组吸收程度较对照组、空白组轻(P0.05)。术后3周时,空白组可见出血及大量炎性细胞,成骨较少;对照组牙槽骨可见少量骨样组织及淋巴细胞,实验组可见新生骨组织及少量炎性细胞。术后6周时,实验组有较明显新骨生成,对照组有少量成骨,空白组成骨欠活跃。术后9周时,差异性更加明显,实验组有大量新骨生成,成骨活跃;对照组及空白组有少量新骨生成。结果表明纳米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水凝胶能有效预防拔牙后剩余牙槽嵴萎缩。 相似文献
19.
夏金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7):7619-7623
背景:临床可以采取植骨方式治疗牙槽骨缺损,其中所选用的植骨材料对最终植骨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诱导活性材料修复牙槽突裂骨缺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方法:纳入63例牙槽突裂骨缺损患者,其中男33例,女30例,年龄8-15岁,均实施骨移植治疗,按照所选用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n=32)和骨诱导活性材料组(n=31)。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植骨效果、骨密度、未萌尖牙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治疗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未萌尖牙情况:自体骨组7颗未萌尖牙中,2颗萌出,4颗向植骨区移动,1颗未出现明显改变;骨诱导活性材料组6颗未萌尖牙中,2颗萌出,2颗未出现明显改变,2颗向植骨区移动。③牙槽骨密度:两组修复后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 0.05),修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排异及植骨材料脱落等不良事件。表明利用骨诱导活性材料修复牙槽突裂骨缺损可以获得与自体骨移植相似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和可靠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0.
测量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口周力的分布情况,为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临床选取30名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年龄8岁~12岁,平均年龄10.8岁,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测量其治疗前后姿势位时上、下中切牙区唇、舌侧,左右上、下第一前磨牙区颊舌侧,左右上、下第一磨牙区颊舌侧口周力值,分析姿势位时受试者牙弓周围口周力分布变化的情况及规律.治疗前后受试者口周力各区域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后下切牙舌侧不再存在负压现象;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区口周力测量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口周肌肉等软组织具有适应硬组织改变的功能,随着硬组织结构的改变,口周软组织通过发生相应的变化来维持口颌系统原有平衡、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