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左室重量(LVM)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及QTd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作用。方法:检测146例患者的QT、JT、OTc、JTc离散度和超声心动图,其中98例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的复极离散度大小与左室重量呈正相关,伴左室肥厚者(LVH组)的QTd大于无左室肥厚者(对照组)(P〈0.01),有持续性室速发生者(SVT组)的复极离散度大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对照组)(P〈0.01),仅有室性期前收缩者(VPC组)的QTd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极离散度的大小主要与左室重量有关,伴左室肥厚者的心性猝死率增加可能与QTd的增大有关,QTd的变化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猝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猝死的原因多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近年来QT离散度(QTd)增加被认为是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指标。本文通过测定分析40例冠D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d变化,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的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QTd增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QT间期离散度(QTd)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AMI患者的资料,依据患者入院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n=42)、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n=60)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C组,n=48),分析QTd与老年AMI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观察QTd取不同截断值时对心律失常预测的价值。结果:各组间QTd和校正QTd(QTcd)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QTd和QTcd水平A组>B组>C组。QTd截断值取60 ms是最佳截断值,对AMI患者心律失常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51%、83.19%,约登指数为0.7370。结论:老年AMI患者QTd、QTcd越高则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越大,当QTd截断值取60 ms时对老年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QT离散度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T离散度(QTd)是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中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差。1990年Day和Campbell^[1]等首先提出QT离散度的概念。认为QTd反映了心室复极的不一致性和心电的不稳定性。随后的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报告了QTd的生理学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并将其作为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的一种无创伤性指标,广泛应用于心脏的各种病理状态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长QT综合症是指在心电图上表现QT间期延长,易产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晕厥、癫痫样抽搐发作和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的一组综合症,分先天性长QT综合症及获得性长QT综合症。我科于2014年8月成功救治1例长QT综合症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除颤4次,予临时起搏器置入及射频消融治疗后置入置入型心脏转除颤器(ICD)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器质性心脏病胸外手术患者术中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探讨更有效的用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6例心脏病胸外手术治疗中发生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胺碘酮组(n=133)和索他洛尔组(n=173)。比较2组疗效、各型室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负荷、症状发作频率、QT离散度(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药物治疗后,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索他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胺碘酮组的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速期前收缩负荷低于索他洛尔组(P 0. 05);胺碘酮组症状发作频率、QTd、QTcd、平均心率均低于索他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胸外手术中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QT离散度(QTd)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高危组(Ⅰ组)20例和低危组(Ⅱ组)48例及10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的QTd变化.结果:Ⅰ组与Ⅱ组及对照组比较,QTd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为P<0.01).结论:QTd可作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发生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魏燕 《医学信息》2007,20(7):1202-1204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QT分布规律,计算出数据。了解QTd,QTcd与AMI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及数据范围,估计近期临床预后,并为开发有关计算机诊断软件提供数据。方法 AMI组入院时前3d每天至少测量一份心电图QT间期。一周时再测量一份心电图QT间期,并同时同份心电图记录R-R间期。死亡病例测至死亡时。生存者再测量出院时心电图的QT间期。以分规测Qp.S波起点至T波终点(T波回到TP基线时)的距离为QT间期,若有u波则取Tu波间的最低点为T波终点。依次测量12导联的QT间期,每导联至少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对照组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方法相同。结果 AMI患者住院期间的平均QTd及QTcd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及出院时的数值,死亡组显著大于生存组。发现最长的QT间期82%见于梗塞区或缺血区导联,而最短的QT间期95%见于非梗塞区或非缺血区导联。QTd及QTcd最大值均在心肌梗塞发生后1~3d内,且有动态改变,表现为第一天升高,第三天最高,一周后趋于稳定,其QTd49+14ms,QTcd51+18ms,与出院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QTd≥80ms患者中,其死亡率、多部位梗塞、泵功能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均大于QTd〈80ms,且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AMI患者动态观察其QTd及QTcd,对QTdt〉80ms。尤其是〉100ms时,应采取积极预防猝死措施.对于心律失常。心泵功能不全的防治和识别高危患者以及获得疾病转归的信息提供了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的检测手段。对估计近期临床预后,特别是AMI后对判断心肌缺血程度、预测心血管事件、抗心律失常药物药效评估及指导治疗均有重要临床意义,并为开发有关诊断软件提供数据范围。  相似文献   

9.
本刊编委,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健康地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葛淼教授(通讯作者)指导硕士研究生张雯(第一作者)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2016,60(7):1089-1098,IF:3.246)发表了题为"Optimal weighted combinatorial forecasting model of QTdispersion of ECGs in Chinese adults."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背景和目的:QT离散度是临床心电图(ECG)检查的重要指标,特别是QT离散度的增加对预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有重要意义。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地理环境对ECG参考值有一定影响,但是两者之间关系目前研究较少,同时国内缺少心电图QT离散度参考值制定的标准。基于此,本文对成年人QT离散度参考值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去心交感神经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方法,观察去心交感神经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观察QT离散度的昼夜节律变化,以探讨QT离散度变化的电生理基础。 方法: 以新西兰兔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手术去除心交感神经支配,对照组手术保留心交感神经支配。观察两组手术前后QTd变化及24 h内QTd的昼夜变化。 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后QTd显著减小(P<0.05),对照组在手术前后QTd无显著变化(P>0.05);实验组在手术后24 h内QTd始终低于对应的对照组,且无明显节律变化,对照组在24 h内QTd呈现出显著的昼夜节律变化。 结论: 心交感神经活动可能是产生QT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QT离散度 QT离散度或称QT间期离散度,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存在差异,用反映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极差,即12导联中QT间期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来表示.QT离散度主要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可代表心室肌兴奋性恢复时间不一致的程度,或心室肌不应期差异的程度.心肌不应期显著差异是折返形成的重要条件,而折返是造成多数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很多原发性心电疾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就是不可立逆的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自1991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 P和Brugada J两兄弟首次从体表心电图上发现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右胸导联ST段抬高和T波倒置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有明确的相关性以来[1]。各国临床医学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寻找和探索发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高危因素和心电图标志。目前已被临床熟知的包括Brugada波、特发性J波、Epsilon波、Lambda波、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症、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T波电交替及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等。随着心室复极异常的心电图表现、电生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左室肥厚与QT 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 ial, VLP)之间的联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LVH组与非LVH组.均测QTd及VLP.LVH组接受比索洛尔治疗2个月,并比较治疗前后QTd及VLP情况.结果①LVH组与非LVH组VLP阳性检出率与QTd差异具有显著性;②LVH组治疗后VLP阳性检出率与QT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QTd及VLP可成为早期检测高血压并LVH患者重要指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洪燕 《医学信息》2002,15(7):463-464
先前的研究显示从心肌缺血到心肌梗死、从恶性心律失常到心脏猝死期间 QT离散度 (QTd)延长。目的 研究咽鼓管充气检查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QTd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正常冠状动脉者 2 1例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35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2 9例 ,总共 85例 ,在咽鼓管充气检查紧张状态之前记录 12导心电图 (以 5 0 m m/ sec的速度 )。结果 在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 (均差 =16 .10 m s,P<0 .0 0 0 ) ,对照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均差 =35 .2 6 ms,P<0 .0 0 0 ) ,QTd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在这些组之间均差相比较 (均差 =19.17ms) ,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15.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常见的猝死病因.2006年北京阜外医院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每年逾54.4万人死于SCD,而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许多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在心脏结构和冠状动脉正常的青年人中.这些患者无先兆症状和体征,多因为遗传缺陷产生的恶性心律失常致死.对于这类由于遗传因素导致心律失常的疾病,称为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inherited arrhythmogenic diseases,IADs)[2].致死性IADs主要包括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S)和儿茶酚胺能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e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球结膜微血栓的出现与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的关系。方法对AMI早期患者进行球结膜微循环检查 ,根据球结膜微循环中有无微血栓分为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 ,同时测量常规体表心电图QTd、JTd ,对AMI符合静脉溶栓条件者给予溶栓抗凝治疗。结果AMI患者QTd、JT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栓组明显高于无栓组(P=0.01)微血栓出现的数量与QTd、JTd呈明显正相关(r=0.46P<0.01)。溶栓治疗后微血栓减少或消失后QTd、JTd渐减小。结论微血栓可能是QTd、JTd增加的原因之一 ,改善微循环、消除微血栓能够减少心室肌复极离散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5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54例对照组在术前24h,术后6、24h和1周分别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及QTcd。结果 治疗组支架置入术后QTd、QTcd早期(6h)即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冠造前后QTd、QTcd无显著改善。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的QT离散度。  相似文献   

18.
冯文化 《医学信息》2008,21(7):1147-1148
QT间期离散度(QTd)是反映心室肌细胞复极不均一性和电活动不稳定性的电学指标,缩小QTd对减少冠心病患者猝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服用稳心颗粒后QTd的变化,研究稳心颗粒在改善心肌缺血的同时,对UA患者QT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QT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树根 《中国微循环》1998,2(2):115-116
对40例急性心肌梗塞伴室早或室速者检测QT离散度(QTd),结果显示正常组QTd19.2±62ms,急性心梗室早组58.4±22.6ms,急性心梗室速组QTd100±26.1ms。两组甲襞微循环均有明显异常改变。提示检测QTd对预测急性心梗时是否合并严重定性心律失常有价值,微循环异常改变参与了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口服胺碘酮片,0.2 g,3次/d,连服1 w;之后改为0.2 g,2次/d,连服1 w;第3 w改为0.2 g,1次/d维持,规律服药8w。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或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w后观察总有效率63.3%,治疗8 w后总有效率83.3%,心功能改善明显,窦性心率由(98.36±16.22)/min减至(63.84±5.42)min,(P<0.01);QT间期由(424±38)ms增至(530±68)ms,(P<0.01);QT离散度由(64.27±9.47)ms缩小至(28.83±7.05)ms(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少,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