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促进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的程度、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妇疼痛程度减轻,产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缩短,(P〈0.05)。结论:针对性疼痛护理结合常规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给予产妇相应的护理干预和指导,能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在剖宫产术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产妇术后疼痛的缓解情况。方法选取开展优质护理干预以来收治的剖宫产产妇7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之前未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时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产妇产后临床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72 h疼痛程度与焦虑、抑郁程度相关止痛剂应用率明显轻于对照组,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临床上开展对剖宫产产妇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减少止痛剂的应用,改善其负面情绪,明显提高新生儿质量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理模式在82例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合理运用自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自理模式的实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活动能力、母乳喂养实施情况、乳房护理及会阴护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通过培养产妇的自理模式,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增强产妇的自理能力,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腹胀因素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和观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东莞市黄江医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对剖宫产术后腹胀因素进行分析,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20.33±4.52)h和护理满意度评分(88.05±10.14)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疼痛、麻醉、运动等是导致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常见因素,给予剖宫产产妇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减少产妇的并发症情况,缩短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且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行剖宫产手术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剖宫产术的46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实施舒适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然后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疼痛、患者围术期舒适度及患者满意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减轻了患者术前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8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剖宫产护理方法进行预防切口的感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行预防切口的感染。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术后的感染发生率以及血压、脉搏、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以及血压上升发生率、脉搏加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剖宫产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有利于产妇的恢复,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减轻剖宫产术孕妇留置导尿管的不适症状和紧张心理,提高服务质量。方法:将2008年7月—2009年7月收治128例待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6例,实验组为麻醉置管成功初次用药后实施置入导尿管产妇,对照组为麻醉之前置入导尿管的产妇。结果:实验组的产妇留置导尿管后疼痛反应较对照组有所减轻(P<0.05),实验组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置管成功初次用药后置入导尿管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和不适感,能提高产科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纳入2017年1—6月该院接收的行剖宫产术产妇650例,以入院顺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详细整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行剖宫产术产妇行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可降低其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对其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有着积极作用,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剖官产术后患者疼痛中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6月-2015年6月将收治的10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性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产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轻度疼痛36侧,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3例;对照组产妇术后轻度疼痛23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10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的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3,P〈O.05)。结论:剖官产术后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效果更好,可消除产妇不良情绪,产妇配合治疗,辅助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对剖宫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保证产妇疼痛减轻,促进产妇舒适和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以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对象进行观察与护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镇痛泵,对照组使用止痛剂。结果:85例使用镇痛泵的产妇镇痛有效100%。结论:镇痛泵能有效地解决了手术后切口疼痛的问题,使患者能充分休息,促进乳汁分泌,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术后抑郁情况、镇痛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给予舒适护理,产妇术后抑郁情况可显著改善,术后疼痛缓解佳,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龙岩市上杭县医院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舒活排尿、排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24 h内排尿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疼痛健康教育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疼痛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明显增加(P0.05),患者疼痛感明显降低(P0.05)。结论: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行针对性疼痛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食道癌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护理情况,使食道癌患者术后疼痛感减轻,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40例食道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术后疼痛常规性护理,实验组采用积极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对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康复情况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发现,观察组虽然仍存在疼痛现象,但只有25%的患者为中度以上疼痛,75%的患者无疼痛或仅有轻度疼痛,对照组有75%的患者为中度以上疼痛,两者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更早的康复,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结论:积极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均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除了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耳穴压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疼痛,对照组仅采取同实验组一致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6.72±2.31)、(6.67±2.76)、(4.63±2.08)、(2.34±0.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2.48)、(7.83±2.07)、(5.71±2.42)、(3.7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泌乳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提高产后镇痛满意度,有助于产后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泵的护理措施,以达到减轻产妇疼痛,促进产妇尽快恢复的目的。方法:纳入我科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镇痛,对照组应用药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母乳喂养、肛门排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小时镇痛效果、母乳喂养、肛门排气情况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有效的缓解了产妇切口的疼痛,有助于乳汁分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部推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产妇10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产妇实施腹部推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的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腹部推拿按摩,不仅可以使产妇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正常,还能够有效降低术后便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盆底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高龄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行高龄剖宫产术患者120例,其中6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另外60例作为试验组在日常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盆底中医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无痛率为46.7%,而对照组无痛率仅为6.7%,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术的孕妇术后采取盆底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疼痛,帮助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将气压治疗仪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中2017年3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挑选出50例进行该次实验,并采用拈纸团方式分组,单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气压治疗仪,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更优,同时实验组无1例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5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对剖宫产手术后,产妇应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护理时,能有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